2019高考最後一個月最全複習攻略!助你穩衝985

2019高考最後一個月最全複習攻略!助你穩衝985/211!


距高考僅剩30多天時間,同學們離自己的大學夢想越來越近。現在的你可能感到焦慮疲憊,在這最後的衝刺階段,考生要如何規劃時間、如何合理複習、如何調整心態呢?今天為大家整理了最後一個月高考複習攻略,掌握這些特點和複習方法,考生們能在考場上多得分呢!

2019高考最後一個月最全複習攻略!助你穩衝985/211!


延續階段(5月中旬以前):延續以前的學習方法,充分利用時間!

對於即將高考的高三學生來說,調整作息不能心急,初期複習要爭分奪秒!

一位高三老師建議“在早上可適當早起加強學習,但以保證第二天上課不太疲勞為前提,中午時間視自己的具體情況可以學習或休息。”

這樣做一是適當加長了學習時間,掌握更多知識。更重要的是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避免擔憂失敗心理。

調整階段(5月中到6月初):調整複習節奏,切換考試模式

“答題時思路不清,精力總是不集中,煩躁苦悶。” 很多人在這一時期會出現所謂的“答題高原期”。這是多數學生必然出現的情況,這時考生需要的是改變前期的學習模式,切換到“考試模式”,“瀏覽以前考過的模擬卷,真正進行查缺補漏工作,不要再過多地做練習了”。

如果“高原反應”特別強烈,可以“做練習時降低難度。因為考前的模擬題目往往安排不合理,不完全符合高考試卷要求,還有就是複習久了有點麻木,答題的警惕性降低。”

2019高考最後一個月最全複習攻略!助你穩衝985/211!


雖說語文考基礎,短期衝刺不如長期積累有效。但所謂“臨陣磨槍,不快也光”,只要複習策略運用得當,語文學科依然可以提分不少。

識記類題目、基礎知識要強化。像默寫題、文化常識題等,利用最後一段時間突擊複習,效果比較明顯。建議考生利用早讀、晚讀時間強化基礎知識,尤其要關注以往默寫練習時愛寫錯的字。

閱讀類題目要注重梳理。建議考生梳理以往的試卷,看自己容易在哪些方面犯錯誤,梳理考點。比如在詩歌鑑賞題中,會涉及景物形象、人物形象、表達技巧、作品情感等考點。複習時要把所有考點各個擊破,找準自己的薄弱之處加強訓練。

寫作類題目要關注熱點。考生可以多看中國青年報、人民日報的社論,就熱點事件、話題做出自己的思考。把這些思考積累下來,都是很好的作文素材。

高考語文的考查重點是閱讀與寫作,難點是詩文賞析。在能力方面,考查重點是解讀能力、鑑賞能力和表達能力。因此,在一定意義上說,考生高考語文的成敗就在於讀寫。

高考語文試卷結構相對還比較穩定,而且近幾年題目難易度比較適中,尤其是越來越多的省份使用全國卷之後,出題更加科學,更加突出能力的考查,從往屆的情況來看,誰準備的越充分,誰掌握的越牢固,誰答題越規範,誰卷面越整潔,他的高考語文成績一定非常優異。

數學:找好支點,抓住增分點,把握好重點,突破難點

最後一個月的複習是衝刺階段,考生們面臨最後衝刺訓練,進行規範訓練,掌握提分技巧,儘可能的得分。由於時間不多,時間要用在關鍵點上。

小題專練防超時

我們知道,數學試卷中選擇題和填空題佔據了“半壁江山”,能否在這兩類題型上獲取高分,對高考數學成績影響重大。

因此,在後期複習中,考生必須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上加大訓練力度,控制訓練時間,避免“省時出錯”“超時失分”現象的發生。

迴歸基礎重梳理

縱觀往屆考生,相當一部分同學丟分不是丟在難題上,而是基礎題丟分太多,導致最後的考試分數不理想。

所以,在後期複習過程中,儘量迴歸基礎,再現知識脈絡和基本的數學方法。每天保證做一定量的基礎題,讓自己把這一部分基礎題做對、做全,爭取拿高分。

重點題型常“訪談”

後期複習時,要想在有限的時間內使複習獲得最大的效益,必須能夠做到“焦點訪談”,針對重點題型、重點知識進行重點複習。

後期複習絕不是簡單重複的過程。

我們要找好提分的最佳“支點”——組題的質量;

抓住高考的“增分點”——基礎題;

把握好知識的“重點”——重點模塊;

突破知識的“難點”——解析幾何及導數問題;

使複習備考不留任何盲點。

英語:梳理把握知識重點,科學訓練應試技能

衝刺階段,對於英語學科,考生們要提高答題思維和習慣的規範性,提升答題的速度和準確度。當然,更要注重歸納和反思,提升考生的應試技能。

專項訓練,系統歸納題型特點

對高考各試題類型進行專項訓練,重在方法指導,系統歸納題目類型特點,提升解題得分能力,提高考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注重提高考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

再次梳理,把握知識重點

在後期備考中,要對詞彙、語法等基礎知識進行再次梳理,複習的重點是以詞塊為單位,關注語境和應用,帶動考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升。

對於語法,提煉常見考點和重點考點,幫助考生提升在語境中解題的能力,並針對上一輪複習中遺留的易錯題,提高準確辨析考點的能力,發現陷阱,做出正確判斷。

堅持始終,提升綜合技能

提高綜合技能是後期備考的重中之重,尤其是聽、讀、寫等語言技能的提升,更要貫穿後期備考的始終。

提升聽力技能,要堅持做到天天訓練、足量訓練,適當進行延時訓練。

提升閱讀技能,要重點提高考生總結提煉信息和推理判斷的能力。

提升寫作技能,要切實過好“三關”,依次為卷面關、內容關和語言關。

注重考前的強化訓練、模擬演習。同時再次深入研究近三年的高考題,把握高考方向。在高考前夕,要進行強化訓練,增強應試能力,在高考規定的時間內做幾套標準的模擬試題,強調答題的規範化,減少非知識性失分。

物理:根據自己的實力和目標定位來確定複習思路

對物理學科,高考要求考生掌握五種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應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實驗能力。

其中“分析綜合能力”、“實驗能力”對學生要求很高,主要在非選擇題中體現。

在後期複習中應狠抓基礎,做好基礎題,特別是中檔題。一般的學生以抓住選擇題、實驗第一題、選考題、大題的前幾問為主。對普通考生來說理綜考試時間都較緊,半計算或列一個方程式的題已經在少數選擇題中出現,務必做好適當準備。

要讓會做的題得到滿分,就要符合答題要求,寫出重要的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說明,但也不能寫的太瑣碎。得出的結果要寫得讓閱卷老師在電腦屏上看的清,字要工整,字母所代表的物理意義明確,符合物理習慣。對於畫圖題要用尺、規作圖,不能隨手將直線畫成曲線。還要防止用鉛筆畫的太輕淡,可能掃描時掃不上。

化學:精練高考真題,摸清問題所在

在吃透考綱的前提下,化學複習還學要注意精練高考真題,明確方向;摸清問題所在,對症下藥;切實迴歸基礎,提高能力。

在備考時,要注意從以下五個方面找突破,一是這道題該怎麼做;二是為什麼要這樣做;三是怎麼會想到要這樣做;四是除了這種方法還有沒有其他方法,這些方法中哪一種最好;五是如果這道題改變設問角度,還會變成什麼樣的題目,又該如何做。

最後階段,要回歸課本,從課本的基礎知識出發,理線索、清思路、觀大勢,摒棄繁雜,立足核心,突出主線,便於記憶,有利發散,形成科學的知識網絡和能力結構。

生物:專題複習,精練習題

高考中,生物學科既有對教材基礎知識的考查,也越來越注重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生物學素養的考查。

一方面要“題海撈金、精選精練”,另一方面要按照考綱要求做到考點細化聯繫,防止遺漏相關的知識點。

距離高考愈來愈近,生物後期的複習備考在本著迴歸大綱的同時還應完善知識網絡,達成知識重組,進而實現學科知識廣泛整合的目標。

政治:彙總時事熱點,梳理知識網絡

現在正是高考第三輪複習備考的關鍵階段,政治的複習重點是高考仿真適應性訓練、時政熱點專題和查漏補缺。

要彙總時政熱點,兼顧即時熱點與長效熱點。梳理篩查知識網絡,既要把握宏觀體系,也要深入微觀結論。在高考設問中,宏觀背景、微觀切入依然是主流,對於運用的知識有比較明確的範圍要求。

政治要注意規範答題,確保細節之處不失分。在往年的高考閱卷中,經常出現考生因基本理論記憶不準確不全面、答題格式步驟不規範而無謂失分。

因此,在考前的模擬訓練中,同學們應嚴格要求,養成規範答題的習慣,將模擬訓練當作高考,只有這樣才能在高考中,將高考當作模擬訓練,水到渠成。

歷史:迴歸課本,夯實基礎

歷史考前最後衝刺的要點是重點梳理主幹知識和核心概念,解決易錯知識點,深化拓展重點知識,尤其要挖掘歷史地圖、表格和圖片中的信息。

要建立知識的宏觀體系,建立知識框架,梳理知識的發展線索,把握歷史規律、把握歷史的階段特徵。歷史學習的重點不是支離破碎的某一部分的知識,而是聯繫和運用的能力。

要注意歷史問題的現實思考和現實問題的歷史思考,將歷史、熱點、中外現實有機結合起來,尤其要適當關注本年度熱點和重大社會熱點。

考生們最好能根據一年來的新聞熱點、社會熱點和學術熱點,回憶有關歷史知識。迴歸教材,查漏補缺。對不同類型的問答題,思考答案從什麼角度來回答。此外,考生們還要注意研究錯題,反思存在問題,從錯誤中總結方法和思路,以掌握必要的解題方法和規範答題技巧。

地理:迴歸教材、保持適量的訓練,提升綜合實戰能力

考前高考地理要以專題為主,構建一個前後聯繫、主幹清晰的知識網絡,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具體而言,要回歸課本,結合考綱,反思做過的習題和考試。學會做題、學會分析、學會自己總結。要對前期做過的、考過的、同一類問題進行歸納、比較、分析、總結,形成一定思維模式和答題的“基本公式”。

臨考之前一個月,應重新迴歸教材,把曾經整理過的基礎知識資料結合教材再次複習、記憶。同時利用各地的模擬試題保持一定的訓練量,建議每週地理單科及文綜練習各做一套,以保持題感及提高實戰能力。

2019高考最後一個月最全複習攻略!助你穩衝985/211!


複習方法說了一堆,但最重要的還是要有一個良好的複習心態。考生們正在最後的衝刺階段,這時可千萬不能鬆懈,積極迎考才能發揮最大的優勢。適當緊張有利於調動積極性,但也不要過度緊張了!

爭分奪秒不放鬆

在最後的衝刺階段,誰抓住利用時間誰就贏得了高三,贏得了高考,因此,一定要有時間意識。考前一個月不要太放鬆,要更合理的安排複習計劃!

高考題目很靈活,所以考生就不要再糾結於是否還有新知識沒學,而要把主要精力投入鞏固已掌握的知識中。

如果可以就給每個科目準備幾套有詳解的題目,每天每科寫幾道題寫完後再對答案,給自己的腦袋提前預熱。

考前以高考的心態做些模擬試卷,這樣到高考時就會以平常心態做高考卷。

心如止水保心態

臨近高考每天總是有大大小小的考試,成績起伏是必然的,考生要做到心態平和,一次成績好壞不代表什麼,勝不驕敗不餒,保持堅強、良好、調整心態迎高考!

不想考試後的事,如果有什麼疑惑或者不踏實的地方,那就放下心理包袱,輕裝上陣,放手一搏。

其實沒有哪個考生會覺得自己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了,越是臨考越是覺得自己準備不夠,所以沒必要太著急。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水平,考出理想成績。

榜樣力量很強大

這一時期可以給自己找一個心理狀態積極、健康的人為榜樣!

榜樣往往就在身邊,這些同學樂觀、信心十足、不怕失敗,你不妨在心中暗暗向他學習,把他變成激勵者、組織者,行為的評定者。也可以與他多多談話,體會那種良好的心理狀態。

勞逸結合來鍛鍊

高考不僅是知識的競賽更是身體素質的博弈。在學習之餘,考生要注意鍛鍊身體,體育課更要充分利用,勞逸結合。

可以參加自己喜歡的文體活動。如跑操等,調節情緒、消除疲勞、養精蓄銳,以穩定的、飽滿的情緒迎戰高考。但參加體育活動時,切忌劇烈運動,防止受傷。

調整睡眠保作息

從現在起,切忌再“開夜車”,老師建議,考生根據自己的情況把晚間睡眠調整到十點或十一點。

把生物鐘調向高考日。按照高考上午開始時間與下午開始時間複習功課,有助於進入高考狀態,充分發揮已掌握的知識。

思維活躍要興奮

要試著在高中生涯最後一個月的學習生活中尋找樂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