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走了,媽媽又不願意跟兒子一起進城生活,該怎麼辦?

龍揚九天


這個應該是很多現在在城裡買房的子女面臨的問題吧!

老人不願意隨子女進城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念舊。這裡有老人和她摯愛生活的氣息。有他們相濡以沫的味道。在老人心裡,她如果走了,那老闆就真的沒有人陪了。割捨不下這一輩子的愛人。

第二,不想拖累子女。大部分子女在城裡工作買房都是東拼西湊,銀行各種貸款。老人知道孩子在城裡還有貸款,生活不容易,再加上城裡環境不一定能夠適應,婆媳關係之間又怕相處不好。去了只會讓老人生活不愉快。

第三,老人能夠自食其力。很多老人雖然年齡大了,但是手腳依然健康。能夠養活自己。她們認為自己無論多老都是孩子的父母。作為父母只願意為孩子付出更多,不願意索取。更何況他們這一代人操勞一輩子了,根本就閒不住。在老家,老姐姐幾個還能溜達溜達,街頭轉轉,自家土地種點新鮮蔬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美好。突然讓她去城裡,左鄰右舍不認識,每天出門大街不知道怎麼走。去了也是增加自己的孤獨。

古人云,子欲養而親不待!或許就是如此。

作為兒女的多抽時間陪陪老人,也許她們會更高興。

當然如果離家比較遠,那就每年接老人在身邊住上一段時間。

久而久之,家庭磨合好了,老人也習慣了,隨著年齡的增長也快不願勞作了,那時候理所當然的就跟在你身邊了。

對待老人父母,要像她們方面對待自己孩子一樣,有耐心,多引導。

此時的老人何嘗又不是和孩子一樣呢?



成都東哥生活


這是一個讓很多孩子撓頭的問題。同時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因為母親大半輩子已經習慣她自己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慣。那裡有她熱愛的土地,有她熟悉的相親,有她喜歡的家鄉的味道,所以她不願意離開。

我感覺做子女的首先經常和她聯繫,別讓她感覺到都離她很遠。其次儘量抽點時間,常回家看看。她不一定需要太多的物質上的安慰。對她來說心靈的溝通是必不可少的。一點建議,僅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