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包頭 · 沙爾沁的皮襖匠人

【聚焦學習】

包頭文化在線

老包頭 · 沙爾沁的皮襖匠人

作者 / 馮新淵

沙爾沁是個有近三百年曆史的村子,大多數人都是祖祖輩輩種地為生的。但是耍手藝匠人也不少,有木匠、瓦匠、鐵匠、畫匠、皮匠。由於村子大、人口多,這些匠人一年中基本上都有活幹,維持著家裡的生計,甚至有的匠人要比一個普通種地的人生活要好的多。

—1—

皮匠在沙爾沁是最不起眼的手藝人了。何時有了皮匠這無法考證。這些匠人們一代一代傳承著這門技術,是技術獨特?還是藝人多了不養人的原故,反正皮匠在沙爾沁是很少。

別看皮匠不多,但分工還是有的。在沙爾沁一直有黑皮匠和白皮匠之分,黑皮匠是指過去做馬車上的套繩、套纓、馬鞍、馬鞭等;白皮匠(毛毛匠)則技術範圍比較單一,只做皮襖皮褲。

由於氣侯環境變化和時代的發展,現在既使在最寒冷的冬天也很難看到有人穿大皮襖了。可過去的天氣比現在冷得多,大皮襖幾乎家家備有一件到兩件,上講究的人家還備有調麵皮襖。

所謂調麵皮襖,就是在白茬皮襖面上加縫一層黑市布或藍市布,在配上大絨領子,看上去要比白茬皮襖精製好看的多。

60–70年代期間,年輕人穿調麵皮襖來相親更是成為了時尚。當然了,不論製作調面或白茬皮襖肯定是離不開皮襖匠了。

老包頭 · 沙爾沁的皮襖匠人

—2—

做皮襖是具有強烈的季節性,皮匠一般在冬季較忙,不論給誰家做皮襖,都是當作上等客人。習慣上是皮襖匠在東家家裡做活。為了激勵皮襖匠做好活,東家還得特意在這幾天給做點好吃的。

有的人一定很納悶,不就是用羊皮裁剪縫製皮襖嗎?很簡單的活兒,一般裁縫不能做嗎?如果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其實,縫製皮襖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其工序甚為複雜專業,非專門的皮匠不能完成。

一張羊皮面原本乾巴巴的,又僵又硬,直接來縫製皮襖肯定事不行的。皮匠們首先要對羊皮進行軟化處理。軟化的主要過程是把羊皮用三兩鹽五兩米比例熬製的米湯在大缸裡漚泡十幾天,這個比例是比較嚴格的,如果比例失調,就會造成脫毛的後果。當然了,這也是根據漚泡的皮子多少增加比例。

經過涼曬,然後再把羊皮掛在房樑上,用特製的鉤刀剷刀一刀一刀地把羊皮的皮面颳得乾乾淨淨,直到手摸上去非常柔軟的程度。這個過程叫“熟皮子”。(在大集體時代,每個生產隊的飼養院幾乎都備有這種漚泡羊皮的大缸,以備社員隨時使用。)熟好的羊皮就可以用來縫製皮襖了。

沙爾沁兩家皮襖匠之一的邢善元,是一個特別手巧的皮襖匠人,他雖是男人,但做皮襖的手法卻細緻、精良,整個存在沒有不誇他手工好的。他從來不浪費皮子,往往會根據羊皮的大小和位置的不同,來巧妙地裁剪出皮襖的前襟、後背、袖子等,然後用二寸多長的特製三梭針縫製皮襖,經他縫製的皮襖穿起來既合體又舒適。

老包頭 · 沙爾沁的皮襖匠人

—3—

皮襖看起來粗糙簡單,但穿起來卻特別的暖和。尤其是過去趕馬車的車館、羊館,常年在戶外工作,數九寒天的時候要是沒有這種大皮襖的話,簡直是難以想像的。

因此,一入冬,皮襖匠的生意就異常火爆,生意單子常常早已排滿了整個冬天。皮匠也隨之成為上等客人,被村裡各家迎來送往,好不光鮮。

不過,大皮襖雖然穿起來暖和,可做起來也是讓人頭疼的一件事,尤其是剛漚製出來的皮子在縫製的幾天裡,家裡迷漫著一股難聞的異味,久久難以散去。再就是做皮襖的幾天,家裡家外弄的到處都是羊毛,甚至於做飯時如果稍不注意,羊毛也會落進飯裡。

因此,待皮襖做完後,主人需要細緻地好好清理衛生才能恢復原狀。

沙爾沁有句俗話,“木匠走了想三天,皮匠走了罵三天”,意思是指木匠走了有柴燒,皮襖匠走了家裡就有收拾不完的羊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