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東錢湖旅遊度假區原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葉繼鬆懺悔錄

在全市警示教育月活動開展之際,特刊登違紀違法黨員幹部懺悔錄,以作警示。今天刊登第一篇。

2019年5月9日上午,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寧波東錢湖旅遊度假區原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葉繼松受賄一案,以受賄罪判處被告人葉繼松有期徒刑十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七十萬元。

宁波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原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叶继松忏悔录

葉繼松懺悔錄(節選)

兩個多月來的痛苦反省使我認識到,一個領導幹部走上違紀違法的道路,絕非一念之差、一時不慎、一事之失。我走上違紀違法邪路的直接原因有以下三個:

一、貪念控制較差,私慾滋長較快

我出身農家,從一個貧困山溝經過千辛萬苦的努力才上了大學。我參加了工作,內心深處憧憬著美好生活,同時也潛伏著強烈的發家致富的原始衝動,而且貧困生活烙在心底的總把幸福和有錢聯繫在一起,狹隘地理解為金錢多少、地位高低、權力大小。私慾就這樣在心裡築巢,並隨著此後地位變化、職務變遷而逐漸滋長。旁邊不乏請吃的、說好話的,也有送土特產的,慢慢地對利用手中權力撈取財物的現象也逐漸適應,並用之坦然。乃至當了一把手,私慾就進一步膨脹。貪慾之閘一旦開啟,便欲罷不能。貪慾具有魔性,一旦失控便會撒野,便會在心底瘋長,便會擠佔公心、蒙人心性。

二、法紀意識淡薄,是非界限不清

首先在於把自己的職務影響行為簡單地理解為“幫忙”,且不清楚什麼忙可以幫,幫到什麼程度,怎麼幫。只是憑自己的感覺,覺得只要儘量不損害國家利益,能幫則儘量幫。所以在我幫忙的對象中,五花八門,只要有一點可能,我都會幫,哪怕是間接通過別人落實的事情,也會出面聯繫打招呼。其中存在損害國家利益的現象,比如“工改商”,提高廠房的收儲價;也有損害社會公正公平性質的,比如減輕監管處罰、降低審批門檻等。這些的確是通過自己職務上的影響辦成的,有的還親自出面協調具體操作方式。現在想來,那些“幫忙”的說辭,無非是自我暗示,為自己心安理得收受財物提供自我安慰的藉口罷了,除去職務,個人啥也不是,憑啥幫忙?!

其次是對受賄行為認識的模糊。總以為自己收受的財物,不是利用自己的權力、職務影響獲得的,只是幫個小忙,大多沒有大的土地出讓、工程發包。他們送的財物也是在過年過節時、兒子上學名義等,怎麼也無法把這些行為與“給你一個工程,給我多少錢”的受賄行為劃等號。這樣的錯誤認識使我一次次地把這些行為歸結為朋友禮尚往來,覺得蠻符合社會交往規則的,至多也不過是收禮行為,實際上也是一再給自己找理由從心理上開脫,從心底裡原諒自己。沒有深究這些現象的背後,其實仍然是自己的職權在起作用,送錢人看中的始終是自己身上的權力。

再次就是僥倖心理。面對反腐利劍高懸的高壓態勢,我也曾經有過警醒,有過掙扎,特別是到新崗位後,自己有過洗心革面的決心和行動,積極投身工作,奮發有為幹活,也時刻提醒自己要注意形象,特別是一把手了,更要樹標杆作表率。但時間一長,特別是工作推進遇到阻力時,心理又失衡。想想自己離退休已不遠,有種“人到點車到站”之感,東錢湖可能是自己最後一崗了,能為自己多考慮多爭取一點就多考慮多爭取一點。面對誘惑,底線再次失守。而且認為東錢湖是個小地方,自己這個市管正局級幹部,看上去不過是一個鎮的書記、鎮長,是個小人物,不太被人注意的。再說自己交往的對象,大多是同學朋友,不會害自己的。戒心一失,貪心大增。貪慾之念再次被放縱,直至被查,才真正想起“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三、處世不夠嚴謹,為人過於隨性

常說性格決定命運,我身上這種大大咧咧的性格缺點,對我走上違紀違法的歧途影響也較大。首先是不太注意小節細節,沒有做到慎初慎微。性格上的缺點,有時候反而被自己謔誇為個性爽直的優點。不太注意交往對象的選擇;也不太注意場合,在小事上不謹慎,認為是不拘小節,易與人相處,而不慎的交往又往往就是從小事開始,時間一長,習以為常,界限也就不那麼清晰了,底線意識也就淡薄了,甚至可能失守了。身上的這些缺陷也很容易被人利用,而考慮問題的不嚴謹細緻,又很容易讓自己想的簡單粗淺,很容易失去原則底線。其次,交往應酬過多。這些年來,“八項規定”緊而又緊,“四風問題”嚴而又嚴,但社會交往中仍免不了應酬,應酬大多始於飯局酒局,參與的飯局酒局多了,積累了不少“酒肉朋友”。這些交往對人的負面影響較大,既消磨人的心志,使人縱情聲色犬馬,又撩撥人的愛好,使人大有落伍時代的感慨,總有抓住青春尾巴的衝動。個性的缺點和酒局的結合,在我身上往往又體現出“酒入則舌出、舌出則言失、言失則身棄”的情形,不該講的講了,不該表態的表態了,不該承諾的承諾了,把自己釘在了言出必踐的架子上,再施以利益誘惑,使人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產生這些嚴重錯誤的根本原因,是自己的黨性修養不強、人生觀價值觀偏離、紀紀意識淡薄。首先是黨性不強。我在大學一年級就入了黨,還擔任黨支部書記好幾年,但細想起來,組織入黨了,思想上卻沒有真正入黨,特別是對黨性的理解是不深的。黨性修養也的確需要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不斷磨礪才能最後形成和鞏固。走上社會後,儘管也有許多學習教育、警示教育的機會,近幾年又開展了學習黨章黨規黨紀專題教育,民主生活會也年年參加,個人對照檢查也年年寫,但現在想來,大都是走了形式,應付了事,沒有真正入心入腦,沒有做到真正對照自身問題學,沒有做到“知行合一”。黨性不強關鍵還在於對私慾的控制力較弱,在利益面前容易動搖。其次是人生觀價值觀偏離。把追求富裕安逸的家庭生活作為自己人生追求的主要目標,面對現實誘惑,時常感嘆自己落伍了,享樂主義也抬頭了。這種偏離,使公私天平更加失衡,對於“當官幹什麼”的理解更加偏頗。特別是對於能夠借公事、公權機會得到個人好處的想法和行為與日俱進。再次是法紀意識淡薄。這些年職務在上升,思想境界卻沒有隨之而提高,拒腐防變的意識和能力沒有從根本上得到加強。自己身上黨員領導幹部的責任意識在弱化,領導幹部的紀律道德約束在淡化,領導幹部的工作生活標準要求也在逐漸降低,一把手的自覺自律意識薄弱,在重大的利益誘惑面前,原則動搖,把持不住,對於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工程建設方面的制度,自己首先踐踏,收取財物,現在想來連自己都覺得可笑可恨。

宁波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原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叶继松忏悔录

我的嚴重違紀違法行為給黨和政府抹了黑,辜負了組織和領導的關心關懷和教育培養;也給單位和同事抹了黑,影響了單位各項工作和事業的發展;也給家庭抹了黑。自己這些年來所犯的嚴重錯誤,給黨和人民的事業帶來了嚴重的損害,造成了極壞的影響,我自己也感到十分痛心。痛定思痛,我會如實向組織交代所有的違紀違法問題,積極主動配合司法機關依法查處自身問題,切實為自己的嚴重錯誤承擔起相應的法律責任,接受組織和司法機關的任何懲處。

案情回顧

葉繼松,浙江寧海人,1963年9月出生,寧波東錢湖旅遊度假區原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經查,2003年至2018年,葉繼松利用擔任寧海縣臨港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寧海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黨組成員、副主任,寧波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黨工委委員、黨工委副書記、黨委副書記、副主任,寧波東錢湖旅遊度假區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等職務便利,以及本人職權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通過其他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行為,為寧波某交通建設工程有限公司、陳某某等單位和個人在工程承攬、產品代理等事項上提供幫助,直接或者通過他人收受婁某某、陳某某等人給予的財物共計摺合人民幣370萬餘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