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談石瓢,真假全手工?


大師談石瓢,真假全手工?


顧景舟制湖帆石瓢壺

石瓢壺是紫砂傳統經典造型。溯源歷史,有相關資料和實物佐證,當在清代乾、嘉年間。歷代名家制作較多,但每人風格各異,其品種主要有高石瓢、矮石瓢、子冶石瓢,本人都創作過。並在此形上創作三開片石瓢,均受人喜愛。吾認為還是以高石瓢為最,就以高石瓢為例談談其造型特點。

高石瓢造型簡練,古樸大方,端莊穩重,剛中有勁,敦實調和。壺的體形是以兩條拋物線結合而成,一條是從口到底的轉角處,一條是底中心至底的轉角處。兩條拋物線略有不同,但要運用得當,結合得恰到好處,感覺剛中有柔,和順有勁。蓋雖是平蓋,但實質上中高周低,中間和邊沿有一毫米的差距;蓋板線厚薄正好,線要圓、潤,下邊要與口結合嚴密,上邊與蓋面的交接要和順而又要突出蓋板線的圓整有勁。

蓋上的橋樑的(鈕)是最關鍵之處,高矮跨度都要有符合比例的形,變化較大。要抓住每一個細部:橋中央是最狹處,慢慢向兩面延伸至蓋,特別是與蓋的結合處要形成橢圓形,但又不是個整的,而是個三分之二橢圓;的橋與蓋的交接處要似明似暗,看得清但不明顯;其內孔與蓋的結合處緩轉勻稱,內孔也是三分之二個橢圓,與的橋形成呼應;橋的兩側對稱,處理手法難度較大,需耐心才能達成。

壺嘴稱為直筒暗嘴。首先注意長短、粗細的比例恰當,胥出自然,不能相差絲毫。從嘴頭至壺身,逐漸加粗,就像是從壺體上生出來的感覺。至嘴端1釐米左右是直形,但看起來有些喇叭形,這是視力的錯覺。嘴的角度恰到好處,面要平整,內孔要圓,嘴內徑是出水口最小越往裡越大,這樣出水衝力有勁,不易涎水。

壺把要與嘴對稱,把內外都是和順流利的三角形線條,把頭與壺體結合與嘴相同,自然流暢。(把手的橫斷面外圓內平似圓頭三角形)把握使用舒適。

壺底部三足稱圍棋足,形如圍棋子。足與底面結合清晰利落,三足位置呈等邊三角形,要求勻稱不偏,使整體統一,顯示出一把壺的神韻齊全,風度大氣,實用大方。

石瓢在我們行家來說是一跌不破的形(還有掇球、仿鼓、掇只等)。意思是說這些形很受行家喜歡,雖歷經幾百年還是推崇倍致,並可能一直延續下去。


大師談石瓢,真假全手工?


顧景舟制寒汀石瓢

那該怎樣分辨全手工石瓢壺?

石瓢壺的鑑別,其他壺型以後再說。石瓢大概分:子冶石瓢、景洲石瓢、漢堂石瓢、高矮石瓢、捺瓢等等,此方法可以說一貫全通。

首先從壺外製作方法來分,石瓢全手工製作方法有2種:上口準片和不上口準片。這個在壺燒製後明顯可以區分.

大師談石瓢,真假全手工?

大師談石瓢,真假全手工?

下圖是文旦壺的上口準片圖,方法和石瓢壺一樣製作,所以拿來當樣板了

大師談石瓢,真假全手工?

這個接片痕跡不需要處理掉,自古以來全手工石瓢允許他存在的,好比石瓢底片一圈的接片痕跡一樣,這是自然規律留下的。要處理掉也可以,但很費時間,有些泥料還真處理不了,像朱泥,再怎麼處理,最後還是有痕跡.

大師談石瓢,真假全手工?

半手工石瓢壺口下方沒有接片痕跡

大師談石瓢,真假全手工?

石瓢底部一圈接片痕跡無論半手和全手都有,由於每個人做壺手法不一樣,泥料也不同的原因,有些石瓢壺痕跡明顯,有些不明顯,這都和泥料好壞無關,和做工好壞也無關.

大師談石瓢,真假全手工?

大師談石瓢,真假全手工?

有人會問為什麼半手工石瓢沒有口準片?

半手工本身就為了提高效率,上準片浪費時間,而且半手工泥門壓的緊,成型後壺口不容易變形,但是全手壺口易變形,所以之前需再上一塊準片.而且上準片可以隨時調整壺身高低和比例,讓壺身更加趨於完美展現.那麼到底怎麼區分?接下去我們看壺內側,學問都在壺內!

第一步:石瓢燒製後壺口下方2毫米出留下一圈接片痕跡的大概可以確定全手工,但不能完全確定。第二步:看壺口內側,從壺口內側往下至少1釐米這段距離是否有拍打身桶出現的自然收縮褶皺紋理(這點非常重要,所有的假冒半手工壺的這段區域都是很光滑的,沒有一點自然收縮紋理,到這步基本可以判斷是全手還是半手了。第三步:看壺內壁章,由於石瓢壺的底直徑和口直徑相差比較大,呈梯形,需要拍打壺身很多次才能成型,大家都知道全手工壺內壁章是在拍壺身之前打上去的,當壺身慢慢成型也等於慢慢變形,裡面的內壁章(按方形章為例),也會隨之變形,壺型變梯形,內壁章也會跟著變梯形,這是物理原理,永遠無法改變的.

大師談石瓢,真假全手工?

印章越是靠近壺口,變形越大,反之則變形程度小.如果假冒的半手工石瓢雖然有內壁章,但不會變形,因為它是壺身成型後打上去的,方的還是方的.這個印章是否變形,大家參考此壺的底章形狀和內壁章一對比就一目瞭然了.

如果圓形章也會變形,只是給大家視覺效果沒那麼明顯而已,但你仔細觀察,全手工的圓章也會變形.有人會問:那可以做梯形的印章啊.

可實際梯形章還真不好做,目前為止沒有造假的用梯形章,還是即使有梯形章,你的紋路還是沒有,依然假貨

大師談石瓢,真假全手工?

瓢壺明顯可以看到,手完全可以摸到.這個圖是生胚,看著非常明顯,燒製後沒有這麼明顯,但仔細看也能看的清,段泥類色淺,肉眼看會更加不明顯,但只要仔細觀察,也會有皺紋!

大師談石瓢,真假全手工?

如果石瓢壺掌握這三步鑑別,那麼恭喜你已經成石瓢老師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