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寡婦,兒女都成家了,她怎麼辦?

歌頌美麗鄉村


首先是寡居的老人真的很需要陪伴,不管是來自孩子的還是另一半或者鄰里之間的。

如果孩子們都因為成家和工作不在身邊陪伴,就考慮看有沒有條件接老人同住,不過這個要看孩子的軟硬件條件了,硬件當然是經濟條件,居住條件等,軟件是家庭裡的各種關係及生活習慣等能否達到年輕人和老人都處於相對舒適和輕鬆的狀態,如果條件都具備,那接老人在身邊應該是首選的。 但有好多老人雖然孩子的各種條件都滿足她移居養老,但大多數老人都有戀鄉情節,而且習慣了多年的生活環境,不願意去接觸新環境,這種情況下,以老人自己的意願為主,可以經常抽空回來探望老人,或者接老人短時間小住一段時間。

在不管各種原因使老人必須獨自一人在農村生活時,建議如果周圍有合適的對象的話還是應該鼓勵和支持老人去尋找新的另一半,畢竟孩子在外與老人相伴時間有限,有一個知冷知熱的老伴陪在身邊,一起度過晚年也是對老人的孝順,作為孩子應該開明。


你幸福的小媳婦兒


寡婦都是苦命的女人,有的女人二十幾歲,三十幾歲就失去了男人。公婆年紀大了,下面還有未成年的孩子,在這個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裡,沒有了男人支撐,她們的天就塌下來了,所有的重擔都壓在一個女人的身上,她們的心酸和痛苦是沒有人能夠體會的。


圖片與內容無關


農村的年輕女人成了寡婦,沒有了依靠的肩膀,她們白天干活養家,晚上會思念丈夫,身體的勞累和心裡的痛苦無助,使她們難以生活下去。有的女人在丈夫去世一兩年之後就改嫁了,孩子撇給了年邁的公公婆婆。有的也會帶上一個女兒改嫁的 ,因為帶兒子壓力太大,新男人肯定不願意接受。也有招父養子的,招一個男人來家裡撐起一片天。

配圖與內容無關


在農村,也有一些年輕寡婦,二三十歲就守寡了,但她為了兒女,就沒有改嫁他人,而是一心一意的照顧這個家,為了孩子犧牲了自己的幸福。她們沒日沒夜的操勞,累了也沒有人心疼,難受了只能躲在被窩裡偷偷的哭,怕老人們和孩子看見會傷心。她們默默承受著所有的痛苦和無奈。小平的姑奶就是二十幾歲就守寡了,但她為了三個孩子沒有改嫁,她時常會想起年輕的時候做的難,就會淚流滿面。現在她已經是兒孫滿堂,晚輩們對她都非常孝順,這是她非常欣慰的,她說年輕的時候吃的苦也值了。

配圖與內容無關


標題中的農村寡婦,現在兒女都長大成人,都有了自己的小家,做母親的也放心了。年輕的時候為了孩子們沒有改嫁,最苦的日子都熬過來了,現在年紀大了,就好好的跟著兒女過就好了。當然,小平也支持農村寡婦找個老伴,兩個人可以相互照顧,彼此關心,畢竟兒女們也不能天天守著母親,老人會很孤獨的。不過找個老伴也不是那麼容易的,還要考慮雙方的孩子的意見,農村的孩子多數都不願意自己的父親或者母親找老伴,因為他們覺得老人年紀大了,再找老伴太丟人了。如果想找一定要先做好子女的工作,不要因為找老伴和子女鬧僵,畢竟以後還指望他們呢!作為子女也應該理解自己的母親,老人想找個老伴也是人之常情的事,兒女不要過多幹涉,只要老人開心就行了。

配圖與內容無關


豫南小平


兒女都成家了,家中就剩他自己一人在家多少有點孤單。子女們可以在日常說話種探探他的想法,看他是想就這樣一個人生活下去還是想找一個伴,兩個人一塊生活。畢竟這個問題還是要看本人的想法子女不要將自身的想法強加在他身上。如果他就想就這樣一個人生活下去,子女多回去陪陪她。如果沒有時間可以給她買一個寵物養著日常多少有個伴,養點家畜,種點菜讓她自己吃 你們也時不時的回去那一點。別讓她閒著一個人閒的時間久了容易得病,農村人都是勞動的命歇的久了反而不是一件好事。


伱寔我的


如果這個問題早二十年去問得話,答案基本是一致的,接老母親到自已的,讓老人家安度晚年。而到了思想開放的今天,這問題聽著就有點過時了。現在的兒女,對老人的幸福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深知,獨居的老人最大的需求是陪伴,他們也深知,無論自已盡多大的孝道,都無法滿足老人精神上的需求。所以,他們都想開了,明理了,對老人最好孝順不是讓老人獨守四面有牆的"監牢",而是替他們找到晚年相依的另一半。


4613758197871


女兒成家了,她也該成家。


李春樓笨生豆芽


給孩子們都成家了,你很偉大!至於找不找伴,是自己的權力!只要自己感到夕陽幸福就可以了!


笑誹


找到一個自己喜歡的人,過好下輩人生。


御林軍211708322


看自己個人的看法,有的人就比較保守吧?!如果子女不介意的話,可以考慮考慮


淺醉一生174393298


我遵古訓,三從!


魯醫生6


應該找個老伴,一起生活,這樣就不會讓子女不放心了。子女有子女的生活習慣,老人和年輕人在一起肯定會有點矛盾,待在自己的家舒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