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娃寫作業傷不起?“正確姿勢”學起來!

開學了,各種啼笑皆非的作業大戰再次上演,“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不知從何時起,作業成為老師、家長、孩子正面交鋒的導火線。如何解決這一矛盾,各界人士也在不停地探索,集思廣義。

陪娃寫作業傷不起?“正確姿勢”學起來!

近日,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教體局在新學期開學後向轄區內初高中學校發的一封信引起社會熱議,原因在於信中提及對沒有按時完成寒假作業的同學,“暫時採取‘打欠條’”的方式緩交,以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完成作業

安徽合肥市第42中學校長稱:一般通過採取緩交的方式,可能有的同學緩交兩週,甚至開學一個月之內,只要完成我們都給予他們一定的認可。陪娃寫作業這道難題,到底怎麼解?


陪娃寫作業傷不起?“正確姿勢”學起來!

A 這張作業“欠條”該打嗎

對於作業“欠條”,安徽合肥廬陽區教育督導委員會督學稱,對未完成寒假作業的孩子採取“打欠條”的辦法是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以消除孩子顧慮,讓他們開心地走進校園。

這番表態,正說到了某些熊孩子的心坎上,每當假期快結束時,大多數沒寫作業的孩子總會想盡各種辦法補作業,而“打欠條”的方式則會讓孩子們在新學期到來之時放鬆心態,減輕部分未完成作業的學生的心理壓力。

太原市三十七中武老師說:“實施這種管理辦法的時候,要考慮學生沒有完成寒假作業的原因。”如果是因為作業本身太困難或者是個人的客觀原因,那麼“打欠條”的方式確實可以緩解這部分同學緊張的情緒,讓他們輕輕鬆鬆迎接新學期,但如果是因為貪玩、拖延症等原因導致不能按時完成寒假作業,那麼給寒假作業“打欠條”,只會讓他們的拖延症更厲害,從而變成對學生不完成作業的縱容。

陪娃寫作業傷不起?“正確姿勢”學起來!

或許未完成作業“打欠條”的初衷是好的,但是真正實行起來,對學生們未必是一件好事,不僅對孩子的學習以及成長無益,而且對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守信觀念都是不利的,還有可能助長孩子做事拖延的壞習慣。

因此,在對待未完成作業的同學,學校和老師更應該循循善誘,讓孩子自覺主動去完成作業,同時在佈置作業方面下工夫,讓學生作業變得有創意、有樂趣,從而激發他們完成作業的興趣。

B 陪寫作業引發家庭大戰

除了學校,家長也是為孩子的作業操碎了心。新學期已經開始,家長們又開啟了新一輪與孩子的“戰爭”,導火索當然是作業。有人戲稱,輔導作業是影響親子關係的第一殺手,“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小江在省城一所公立小學讀二年級,小江媽媽對山西晚報記者說,現在最怕的不是上班辛苦,而是回家陪伴孩子做作業,血壓分分鐘飆升!“小江寫作業喜歡磨蹭,小動作太多,他會把書桌上所有的東西都玩一遍。因為不想寫作業的問題,我沒少批評他。前一陣小江爸爸將一本臺歷放在了小江的書桌上,這本臺歷是一個月一張的那種,小江那天拿著這本臺歷從一月翻到了十二月,然後又倒著翻回來,幸虧他爸拿回來的不是本日曆。”小江媽媽苦笑著說。

“有一天晚上,小江6點開始寫作業,我7點進去準備叫他吃飯,發現語文本上才寫了一行字,我就有點生氣,讓他寫完作業再吃飯。”一直耗到9點多,小江語文作業還沒寫完。最終母子倆奮戰到深夜11點半,小江才完成了作業。

像小江這樣不想寫作業的孩子很多,開學伊始,重慶一名10歲小學生對家人稱自己在上學路上被兩個陌生人擄走,唯一“被搶”的竟然是書包,家人嚇得趕緊報警,經調查,原來是孩子不想寫作業,自己將書包和作業丟掉,並編造了這場謊言。

孩子不想寫作業、寫作業時磨蹭、不專心,作業完成的情況不理想……因為作業,家長真沒少和孩子生氣,“如何讓孩子主動完成作業”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

C 陪寫作業的“正確姿勢”助孩子主動完成作業

如果孩子說不想寫作業,作為家長,不要一味責罵,而是要想辦法讓孩子主動完成作業。太原市迎澤區第二實驗小學丁老師建議:

1、創造“學習小天地”

“學習小天地”是一個相對安靜獨立的學習環境,家長可以告訴孩子這是他的“專屬學習空間”,在這個空間內,家長不可來回走動,大聲喧譁,不可在此玩手機等數碼產品。這樣孩子進入這個空間後,就會感受到學習的氣氛,也會主動去完成作業。

2、放學回家後先“聊天”

很多孩子一進家門就能聽到家長催促“趕緊寫作業”,這樣反而會產生不想寫作業的逆反心理。家長不妨先跟孩子聊聊天,“學校今天有什麼好玩的事情發生嗎?”“今天你在學校有什麼好的表現嗎?”“今天在學習上有什麼收穫嗎?”“你的作業需要爸爸媽媽幫助嗎?”這樣的提問,會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關心,也會讓孩子和父母分享學習成果,然後開始完成作業。

陪娃寫作業傷不起?“正確姿勢”學起來!

3、和孩子“平等”學習

很多家長一邊看電視或者拿著手機玩,一邊監督孩子,嘴裡不停叨叨:“快點寫作業”“別磨蹭”“不準看電視,好好學習”。這時,孩子心裡是很不高興的:“憑什麼你就能看電視,我就不能看,真不公平。”而如果家長在一旁看書,不打擾孩子學習寫作業,默默陪伴,就會給孩子營造濃厚的家庭學習氛圍。這樣,孩子會受到家長的感染,心態平和,心思就會放在作業上。

4、把大作業分解成小目標

有些孩子不想寫作業,可能是因為作業太多了。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家長不妨幫著孩子在寫作業前先進行規劃。例如可以把部分書面作業放在前面先完成,朗讀、背誦等內容穿插在中間進行,最後再完成剩下的作業,這樣寫與背交替進行,就不易使孩子對作業產生疲憊感。同時,所有的問題和錯誤要等到作業全部完成之後再改,不要孩子寫一道改一道,打斷孩子的思路,也將時間“打碎”了。

陪娃寫作業傷不起?“正確姿勢”學起來!

5、重視孩子的“小勝利”

有些孩子在完成作業時,剛開始積極性很高,寫著寫著就犯懶了,不想做作業了。這時候,家長可以先看看孩子完成了哪些作業,解決了什麼問題,關注這些“小勝利”,受到鼓舞的孩子,完成作業的積極性就會提高,就會願意繼續完成剩下的作業。

6、準備一個計時器

與孩子溝通,共同制定方案,將整塊寫作業時間分解成單元時間,比如寫語文作業需要“40分鐘”,寫數學作業需要“30分鐘”,配合嚴格的獎罰制度,在孩子的心中樹立時間觀念。許多孩子磨蹭是因為對時間沒有強烈的意識,不明白一分鐘可以做些什麼,30分鐘又可以做些什麼,將時間量化,可以給孩子一個明晰的概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