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8年,那些被打入冷宫的VR过得还好吗?

大浪淘沙,从2016年到2018年,VR市场经过两年的沉浮,行业格局日渐清晰,几轮洗牌下来,由投机分子炒起来的市场终于安分了。泡沫戳破、资本褪去,虽然留下了一地鸡毛,但也不乏真正的金子。

现在留在VR行业的玩家,无一不是具有相当实力的厂商,HTC、索尼、Oculus、微软,这些厂商共同支撑着今天的VR市场,接下来我们会以几款2018年最具代表性的产品,来探讨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三星Gear VR


盘点:2018年,那些被打入冷宫的VR过得还好吗?


VR最开始为人熟知,应该起始于Google 2014年推出的Cardboard——一款智能手机,两个放大机,你就可以体验最原始的虚拟现实。但彼时VR盒子更多的还是被人作为一种类似万花镜的玩具。

直到三星推出了虚拟现实设备Gear VR,人们才开始了解到VR带来的巨大商业价值,到2016年VR这把火烧遍了全世界,大量的仿Gear VR的产品充斥在整个市场。


盘点:2018年,那些被打入冷宫的VR过得还好吗?


但移动VR是一种入门简单登堂难的产业,它面临高延迟、颗粒感强(手机屏幕分辨率不足)、内容缺乏等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是非常考验厂商的综合实力,一些类似暴风魔镜的产品,最初凭借炒概念在金融市场玩的风生水起,但最终偃旗息鼓——市场终究还是靠实力说话。

三星Gear VR是最早把VR延迟缩短在20ms以内的厂商,凭借其手机的高分辨率(三星s9分辨率接近3k),这款VR能够实现较高的清晰度,当然VR体验最好的还是索尼的4k屏手机,另外,Gear VR可以无缝接入到Oculus商店,内容非常丰富,时至今日,Gear VR经过几代迭代,它依旧是目前综合体验最好的移动VR。

从2016年开始,VR就过了尝鲜的阶段,真正来到了以实力决胜负的阶段。

PSVR


盘点:2018年,那些被打入冷宫的VR过得还好吗?



移动VR的一切都基于手机,而手机的性能和功耗都摆在那里,市场对高性能VR的需求在2016年达到了巅峰,随着高端Oculus Rift和HTC Vive的发布,虚拟现实行业实现了大幅增长。

Oculus Rift和HTC Vive拥有的更高的分辨率、更好的图像处理能力,它们带来的良好体验很快颠覆了人们对VR的认知,但这两款产品都需要与PC相连才能使用,尽管它们曾一度风光无限,但最后都成了叫好不叫座的产品,销量甚至可以用惨淡来形容,这一切的罪魁祸首还是成本问题。


盘点:2018年,那些被打入冷宫的VR过得还好吗?


Oculus Rife

Oculus Rift和HTC Vive的综合售价都接近数万人民币,与之能配套的PC也价值不菲,花费如此高价买回来的VR头显,最终却因为优秀内容的缺乏,沦落到吃灰的结局,这是大部分用户不能忍受的。两款产品谁都没有成为赢家,在这场VR大战中,索尼横空出世的PS VR反而渔翁得利。

索尼的PS VR在性能上远远不如上面两款产品,但它的优势在于廉价,它是以PS4做为主机运行的产品,控制器+VR头显的价格被控制在4000元以内,不需要额外的PC,这款产品大大降低了高性能VR的使用门槛。另外,PS VR在产品体验和VR游戏上下了功夫,它是这几款产品里游戏资源最丰富、配搭体验最好的产品。


盘点:2018年,那些被打入冷宫的VR过得还好吗?

htc vive pro


最终,定位中端的PS VR最终成功打败了两款同期的产品,到2018年索尼PS VR的销量达到了200万台,超过Oculus Rift和HTC Vive销量的总和。Oculus和HTC可以说是在产品经验上输给了索尼——极致的硬件不一定能带来极致的体验,水桶原理才是做产品的根本。

实际上,这场战争没有真正的赢家,即便是第一回合大获全胜的索尼也意识到了问题,索尼新任CEO近日在公开场合点评:VR是一种有缺陷的产品,还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Oculus go 开启VR2.0时代

PC VR和移动互联时代的格格不入,成为了制约VR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想要摆脱这个困局,就需要在便携与性能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盘点:2018年,那些被打入冷宫的VR过得还好吗?

vive focus


在2017年年末,HTC发布了自己的一体式VR头显“Vive Focus”,正式宣布了无线一体机VR头显的时代到来了,2018年年初,扎克伯格发布了Oculus首款VR一体机Oculus go,这款定价200美元左右的头显,主打便携,是一款入门级的VR产品。

尽管在性能上没有太多的亮点,但这款产品摆脱以往高性能头显被各种电缆线束缚的困局,同时又拥有比大部分移动VR头显(基于手机的VR)更加优异的性能,我们第一次看到了不依赖手机和电脑的真正独立的VR设备,很快一体化VR成了facebook的主要发力方向。


盘点:2018年,那些被打入冷宫的VR过得还好吗?

Oculus 主界面


facebook的野心不止于此,除了Oculus go,它和小米也联合开发了小米VR,并为小米VR提供了Oculus 的内容服务,相比于单打独斗,做社交出身的facebook更懂得如何从合作中获利,Gear VR也是Oculus的忠实粉丝,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的VR硬件用上Oculus的服务。创建开放式的VR软件平台,Oculus并不是第一个。

Google Daydream

2016年Google Daydream发布,谷歌希望利用自己在安卓平台的影响力来搭建一个兼容多品牌手机的VR平台,目前已经有多款手机支持这一平台,其中有包括三星、华为、中兴、联想在内的多款手机。


盘点:2018年,那些被打入冷宫的VR过得还好吗?

Google Daydream


不止谷歌,微软也有做“大一统”平台的想法,微软和宏基、联想等企业推出了基于PC系列MR头显设备,但市场反响一般。

厂商们都心怀鬼胎,都不希望受制于人,在Google和HTC搁置了在一体式Daydream设备上的合作计划不久,HTC马上就推出了一体式的Vive focus,率领着这么一群“乌合之众”,也难怪微软、谷歌都开始心灰意冷了。

盘点:2018年,那些被打入冷宫的VR过得还好吗?


到2018年,facebook、HTC、索尼、三星等厂商成了行业内为数不多还在花大力气做VR的厂商,AR取代VR成了资本的宠儿,但这或许是一件好事,VR是需要好好地沉淀了。

整个VR产业走到今天,还远远谈不上成熟,但饱经风霜的行业总算是有所成长,该来的来了,该走的也走了。从PCVR进化到一体机标志着VR正式进入了2.0时代,如果后续能解决内容、VR眩晕等诸多问题,整个产业才有望更进一步,现在行业的蛋糕还远没有做起来,分蛋糕还不是时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