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真的瞭解自己的孩子嗎?為什麼會有孩子殺害自己父母的事情發生?孩子該打嗎?

賦予力量的源泉


很多父母其實並不真正瞭解孩子。

很早之前寫過一個話題“問題孩子真的有問題嗎?”其實很多時候,不是孩子真的有問題,而是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自身出現了問題。有認知問題,更多的是不瞭解孩子所產生的問題。

同事Z的弟弟在家人眼中是個有“多動症”的孩子,因為他做任何事都無法好好集中注意力,學習成績更是令父母頭疼,於是父母對孩子逐漸失去信心,並給自己的孩子貼上了“多動症”的標籤。

同事Z無奈之下帶著弟弟做了“樂觀佰愛兒童大腦特質與行為發育”測評,原本是想看看這個孩子的“多動症”是出於什麼原因,結果發現了孩子在音樂智能和小肌肉智能上的天賦。

在樂觀佰愛養育專家的建議下,Z的弟弟開始了自己的“鋼琴之旅”。原本父母只是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給孩子報了個鋼琴班。

沒想到,一年後,孩子回饋給父母的驚喜竟然是,在郎朗琴童選拔大賽中獲得了第一名的成績。之後的成績更是一路高升,原本還擔心孩子因為成績差沒有好學校可以讀,結果這個孩子最後以優秀的成績被星海音樂學院附中錄取。

而父母之前之所以會給孩子貼上“多動症”的標籤,就是因為父母並沒有真正去了解孩子自身,僅僅以“學習成績”好壞和在校表現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去評價孩子。我們說讀書不是孩子唯一的出路,在孩子讀書的年齡,不要僅僅用學習成績去衡量自己的孩子,如果孩子成績不好,可以幫助孩子一起找原因,可以先培養孩子某一方面的優勢,從而讓孩子變得自信,自信是帶動所有弱勢智能的前提。


樂觀佰愛


作為兩枚化骨龍的爸爸,真的不敢說了解孩子。他們每時每刻都在以光速成長,前一秒我還懂他的孩子,下一秒感覺自己懷疑人生。舉幾個例子:

1. 3歲女娃,平時講話都不算流暢,一次被我揍,她跟機關槍似的“突突突”懟我一臉懵,懟的我怒氣全消,真心懷疑自己,也從那一刻開始我發現,我並不瞭解孩子,我已經被她拋在了身後,從此開始在育兒的路上追趕孩子成長的腳步;

2. 3歲男娃,看到媽媽在針灸,不時搗亂還掰斷針。被舅舅一罵,哭得不行,然後平靜下來後跟為父說:“爸爸,我怕媽媽扎針疼,我不想媽媽疼,那麼多針。”然後又哭了起來。那一刻,我又發現,我不瞭解孩子,他的腦回路那麼清新。

3. 老師在期末總結上,寫了孩子會給同學蓋被子。悄悄的翻看家裡的錄像,原來……我午睡的時候,被子掉了是她給我蓋上的,還包括弟弟的被子……那一刻,我發現我不瞭解孩子,那時她四歲……

這些事情,或許很暖心,但掩蓋不了自己為人父母的失敗:跟不上孩子的腦回路。以此為例作逆向思考:孩子耍脾氣的時候,他的想法又是怎麼樣的?他真的是為了那個玩具在鬧嗎?


熊孩子專治


我覺得父母真不一定了解孩子,比如我這樣的孩子,從小就有自己的小心思,表面嘻嘻哈哈很開朗,但如果暗戀哪個小男生了,我肯定藏得很深,怕被發現早戀被罵的很慘。我都二十多歲了,還是主動告訴爸媽,爸媽這才知道我感情豐富細膩。

吳京,黃軒沒火的時候我就特別喜歡他們的氣質,有時候對著電視犯花痴,被媽媽訓斥,小姑娘家家的一點都不矜持,這麼不要臉將來怎麼嫁的出去,爸媽並不瞭解我喜歡什麼樣的人。所以我小時候,別人都能崇拜周杰倫,滿屋子明星海報,我為了找回心理平衡,掛了年輕時候的主席像,特別有領袖氣質的霸氣的一張,爸媽一看是主席,根本不敢罵我什麼。

我很少有什麼脾氣,都是大家好就是真的好,一旦拒絕去做一件事,誰勸也沒用,偏偏就總是父母來勸,我不聽,就被勒令去改。最近我都這麼大歲數了,終於學會抽泣示弱了,這個時候爸媽會收斂很多。比如,闖紅燈也可以的,反正現在人少,我就不闖,被罵了。比如,佔公家點便宜沒啥,我就不佔,被罵,哭著只好接受。在家的時候真的儘量事事依從父母,雖然氣的我滿臉長痘,還是因為我不情願的表情被罵。

就是因為爸媽不瞭解我是怎樣的一個人吧,我一向大義滅親,眼裡從來不揉沙子,我不答應的事,刀架在脖子上,我當然會因為害怕而妥協,但腦子裡永遠時刻等著機會改變現狀,暗地裡鬥爭不止


小鐵來談星座


你的這個問題讓我想到了武志紅的《家為何會傷人》。這本書第一次讓我看到家的另一面,也讓我不再矛盾了。我在沒有看過這本書之前,事實是有些時候在父母身上看不到愛,但是頭腦卻會告訴你,他們這麼做都是愛。在那個時候的我就會痛苦萬分!家不是港灣嗎?為什麼我在外面受到傷害回到家得到的不是安慰而是諷刺、挖苦、辱罵呢?

所以父母的行為表現出來是不是愛,不是口頭上說是就是的。也就是說,父母以愛的名義去打罵孩子,孩子是不會接收到“愛”的,寫在他們心裡的是傷害。傷害到了一定程度,就會激發孩子滅親的慾望。

之前看過一個孩子才十幾歲,他這樣描述他殺死父母的心裡變化。他第一次要對父母下手時,腦海中浮現了幾個父母曾經對自己友好的畫面,所以他淚流滿面,沒有成功。但是經過一些時日,他再一次被激發了這個想法,為了不再被虐待。他關閉了所有的人性聯繫之後才成功的殺死了父母。

不是父母不瞭解孩子,而是父母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給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古話說殺雞儆猴,但是現代有這樣一句回應:猴看多,猴也學會了殺雞!

所以當你用打的方式教育孩子就是在告訴他:以大欺小,以強凌弱是正確的。

前幾天,同事說他家娃兩歲多總是一言不合就會打太奶奶。他被兒子的這個行為激怒了,拉起他兒子也是一頓打。我反問了一句:“你打他,不就是在告訴他,他打太奶奶是正確的嗎?”他說他這麼打完孩子,要求孩子認錯,孩子倔得很,堅定地說自己沒有錯!我說:“你應該把他拉到房間,陪著他靜坐,然後告訴他,讓他好好反省5分鐘。時間到才放他去客廳。”當天晚上他回家就這樣實施了,第二天跟我說這個方法真有效,他認錯了。

這件事更讓我清楚看到,父母的初心是好的,方法用錯了就不見的能夠得到想要的效果。所以父母在孩子身上看到的不是都是自己方法不當培養出來的,因此父母要多多的審視自己育兒過程,發現孩子身上有問題不是第一時間問責孩子,而是要反省自己都做了些什麼。努力的排查自己的問題才能真正修正孩子的行為。


蔚藍烏溜


也不一定。只不過是自己從小帶著大的孩子,對孩子的一些特性、細節會相對了解。孩子是在不斷成長的,做父母的也要能跟著他們成長的節奏去走。不是說因為是他們的父母,他們就一定會對我們毫無保留,要能和他們做到朋友,才能持續參與到他們的生活。但也避免不了隨著他們的長大成年了,父母要逐步退出他們的生活,只是在旁邊守護著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