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中,梅長蘇是怎麼一步一步瓦解太子和譽王勢力的?

維賽迪


梅長蘇就是林殊這件事我們已經知道了,那麼林殊的天資聰穎和行軍打仗的謀略,自然也就會在梅長蘇身上了。


對於梅長蘇來說,回到金陵為當年的赤焰軍翻案就是一場戰鬥。只不過,這場戰鬥沒有戰場上的腥風血雨,更不是明刀明槍的對戰,他對於金陵朝局的把控和籌謀,就成了他取勝的關鍵。


而他一開始的戰術,他在劇中就對蒙摯說過: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對,沒錯,他要的就是讓對方互相猜疑,互相扯皮,藉此讓靖王上位。

在電視劇開篇的時候,琅琊閣用了非常好的營銷手段去打造梅長蘇的形象,讓金陵城奪嫡的兩個皇子對梅長蘇勢在必得。而此時,梅長蘇早就有意無意的藉助江左盟的勢力刻意保護太子派人護送的那對老夫婦入京了。咱們先來看看京城奪嫡的兩個皇子的實力劃分

太子:越貴妃,寧國侯,戶部,兵部,禮部,天泉山莊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寧國侯謝玉掌管著京城的防衛,也就是巡防營,而京城所在的位置正處於大梁國土的西境。當年屠殺赤焰軍,就是謝玉從西境調去的所謂援軍,也就是說,有可能西境的軍權也有一部分是在謝玉手裡的。而且,從某種角度看,梁帝其實更傾向於扶持太子上位的,畢竟譽王是玲瓏公主所生,很難列入梁帝皇位的繼任人選。

譽王:皇后,慶國公,刑部,吏部,工部,紅袖招,大理寺當然,譽王這邊也有值得注意的一個人,那就是玄鏡司首尊夏江,他是玄鏡司的老大,整個玄鏡司都聽命於他,而夏江其實無形中是聽命於璇璣公主,為璇璣公主做事,暗中扶持譽王的。

這麼看,太子和譽王的實力確實是挺均衡的,而梅長蘇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破這種平衡,在這種平衡中拉開一個缺口,讓其他勢力的人有機會上位。

所以,他第一時間就是暗中幫助太子護送指正慶國公的那對老夫婦,然後假借自己麒麟才子的盛名所累入京,故意在兩個皇子中搖擺不定。緊接著太子這邊為了能夠順利拿下霓凰郡主幹了件傻事,成功的讓梅長蘇像是選定了立場,當然,這是外界跟譽王所認為的。不管是太子和譽王,到最後梅長蘇肯定會在表面上站在某個隊伍裡,並從中挑撥。但我想,梅長蘇要假裝站隊的首選一定是譽王。

慶國公是譽王在軍方的力量,雖然微不足道,但梅長蘇也需要透過慶國公讓譽王正視靖王的分量,從而讓譽王嘗試著親近靖王,以便減少靖王行事上的阻礙。而他那句:慶國公早就保不住了。目的就在於此,我們也看到了,說服譽王放棄慶國公,其實為靖王上位鋪了一大段路,藉助慶國公的案子,靖王也第一次在梁帝,在百官面前露了臉,而這,僅僅是梅長蘇回到京城籌謀的第一步而已。有了放棄慶國公,轉而親近靖王的事,有了越貴妃惹毛霓凰郡主的事,又有了樓之敬的事,再有了私炮房的事,譽王已經非常篤定,麒麟才子已經是自己的謀士了,對梅長蘇的信任度激增。而這時候,梅長蘇又開始動手一一拔出紅袖招的眼線,導致秦般弱在譽王面前的信任度和辦事能力越來越低,而梅長蘇適時補上的謀略,讓譽王慢慢的疏離了紅袖招,反而更加相信江左盟的力量。
這個時候,他以為自己離成功越來越近,幾近成功的勝利喜悅幾乎矇蔽了他的雙眼,讓他變得越來越沒有主見,越來越依賴於梅長蘇的謀劃,而從來沒有反思為什麼跟太子相爭,他和太子的實力越來越弱,而靖王的實力越來越強,他更沒有考慮到,為什麼梅長蘇對京城中人的瞭解,尤其是梅長蘇對宮中難以見面的梁帝個性瞭如指掌。當然,這是從譽王來說的,瓦解了譽王跟紅袖招的信任,是讓譽王出錯,逼急譽王的作法。

那麼太子這邊就更簡單了。

雖說太子跟譽王的力量看起來挺均衡的,但事實上,沒了越貴妃和謝玉,太子什麼都不是。梁帝庇護他,但也不會永無止盡,不顧一切的庇護他。越貴妃作為一個後宮婦人,又在霓凰郡主事件上吃了癟,自然不會再輕易冒尖出頭了。謝玉這邊,梅長蘇給他拉了一條長線,布了一個天羅地網,只針對於謝玉一個人的,梅長蘇也算是費心了。要知道,謝玉聰明,狡猾,狠毒,其實並不容易對付。可偏偏,他沒有選定一個有頭腦的主君,一個人全瞎全盲,天泉山莊又不敢涉入太深,這種情況下,單單靠他一個人的力量去維持太子這方,其實是很吃力的。而最關鍵的是,他自己在明,梅長蘇在暗,他們都在猜測梅長蘇投靠誰,都在猜測梅長蘇的舉動,卻不知道,有很大的一部分時間裡,梅長蘇就是在為謝玉一個人“服務”,在給他織網。

打垮了謝玉,太子這邊也就沒什麼盼頭了,梅長蘇也懶得動他,就是等著他自己犯錯,自己把自己的儲君之位丟了。

反觀譽王這邊,至少譽王還知道反擊,還懂得回頭找夏江幫忙,兩個人一拍即合,捏住靖王的死穴。可惜的是,夏江抓了衛崢,卻自以為已經破壞了梅長蘇和靖王的聯盟,太低估了靖王為當年的林殊願意隱忍到何種地步,他沒想到,靖王居然願意暫且放下跟梅長蘇的嫌隙,合力營救衛崢。而衛崢這件事,梅長蘇跟靖王是實力詮釋了什麼叫倒打一耙的。明明是夏江故意設局想要構陷靖王,他們就讓夏江自以為自己的計謀萬無一失,正如他說的,這件事只要靖王出手,就不是結束,而是開端。只不過,在開端裡,夏江就因為自己的自以為是被梅長蘇和靖王倒打一耙,讓他成了真正構陷皇子的幕後黑手。至此,譽王的勢力也算是土崩瓦解了。

所以,說到底,梅長蘇毀掉太子和譽王的勢力,主要還是從這兩個人和他們的身邊人出發的,透過他們各自最親近的人去互相拔除對方最親近的人,這一招,還算挺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