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兩個國家發生核戰爭,先發射核武器的國家是不是能穩操勝券?

雛菊西瓜Peterpan


現在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除了聯合國五常外,還有印度,以色列,伊朗,巴基斯坦等國家。這麼多國家擁有核武器,一旦發生核大戰的話,後果是非常嚴重的,輕則毀滅一座城市,重則亡國滅種,甚至就算世界被毀滅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根據日本長崎大學發佈的一則報告顯示,現在全球和核彈頭達到了14450枚,其中俄羅斯擁有6800枚,美國擁有6450枚,這兩個國家的核彈頭數量佔到了全球核彈頭總量的80%以上。如果這兩個國家發生核戰,互相向對方發射核彈頭的話,那麼世界末日說不定就來了。

既然核武器威力這麼大,如果一方先發制人打擊對手,會不會穩操勝券呢?從現實角度看,這種打法基本上難以做到。原因有這麼幾點,首先是核武器的部署是國家機密,就算像美國一樣擁有種類豐富,技術先進的全球情報監聽能力,也不能保證說就一定掌握了對手國家的核武器部署力量。像中俄這樣地大物博的國家,戰略縱深很大,一旦將核武器故意藏起來,想完全掌握是基本不可能的。

再次,聯合國五常核武體系完善,幾乎有擁有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如果對方一次性消滅所有陸基核武器,那麼還得顧慮到對手的海基核武器和空基核武器。拿戰略核潛艇來說,他可跟陸地核武器不一樣,他們只要往大海中一躲藏,你連蹤影都找不到。而且戰略核潛艇部隊也不是吃素的,他們攜帶的核武器不比陸地核武器威力小,比如美國的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可攜帶24枚射程為1.2萬公里的三叉戟洲際導彈,每一枚三叉戟導彈可搭載8枚10萬噸級TNT當量的MK-5型核彈,以這種核力量完全可以摧毀一箇中小國家。此外美國的B52隱身轟炸機,可對地球上任何地方進行常規攻擊或者核攻擊,在這種情況下,先發射核武器的國家是打不贏戰爭的。


晨曦軍情


不存在的,這個世界上分為兩種國家,一種是核武國家,一種是無核國家,兩者的實力就是燒火棍和誅仙劍的區別。而在核武國家中也是分為三六九等的,誰的核彈頭數量多?投射平臺更齊全?射程更遠?有沒有彈道導彈預警攔截系統?國防縱深大嗎?能不能經受一輪核打擊?有沒有有效的戰略核反擊力量?只有充分比較過這些數據後,你才能確定首先發射核武器的國家能不能取勝,因為對手不同,你自己也得掂量掂量自己到底幾斤幾兩。


(這個數據不對,美國和俄羅斯所擁有的核彈頭數量都在6700枚左右)

為了更好的進行情景還原,我們舉幾個例子來具體說說吧。首先是以弱戰強系列,比如印度攻擊美國,印度目前擁有的最先進的投射平臺就是烈火5遠程彈道導彈,不過射程只有5000公里,打美國本土是肯定夠不著了,所以只能不宣而戰的攻擊美國在中東和東亞地區的軍事基地,假設印度在第一輪先發制人的打擊中用自己僅有的100枚核彈頭將這些基地全部摧毀了,印度人就贏了嗎?

(印度導彈能夠夠得著的區域)

顯然不可能,摧毀這些基地以後,美軍頂多也就是死一些人,損失一些裝備,但是連傷筋動骨都算不上,也就是個珍珠港事件plus而已。不過印度可就危險了,自己手上已經沒有牌打,而美軍又鐵定要瘋狂報復,民兵2陸基洲際導彈、B2隱形轟炸機、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馬上就會將印度團滅,近七千枚的核彈頭絕對讓印度從地球上消失,所以你說這種情況下,首先發射核武器能取勝嗎?並不能。

(B2隱形戰略轟炸機)

但如果是以強打強呢?比如俄羅斯怒懟美國,那麼結果其實也就是誰先死,誰後死而已。俄羅斯擁有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的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核彈頭數量也與美國基本持平,如果將白楊M洲際導彈、圖160轟炸機、北風之神戰略核潛艇一股腦的全部拉出去,一次性能夠投射的核彈頭數量最少是一千枚,即使算上美軍能夠攔截30%,那也足夠毀滅美國絕大多數的城市和人口了。



不過考慮到美國擁有完整的彈道導彈預警攔截系統,在得知這麼多導彈飛向自己本土後,俄羅斯的核彈頭還在天上飛,美國就已經開始反擊了,最後的結果就是美國攔截了少部分導彈後,最終還是在飽和打擊下GG,而俄羅斯也基本上是同一命運,最後的結果就是玉石俱焚,全部完蛋。雙方能夠剩下的也就是水底下游弋的那幾艘核潛艇了,但是國家都沒了,要他們還有何用?末日方舟嗎?所以如果是以強打強,不管是誰先動手,最後都沒有贏家,全都得死!這就是為什麼美國至今仍對俄羅斯心懷恐懼的主要原因。


軍史吐槽君


核武器是目前人類掌握的威力最大的武器,也是世界主要大國相互威懾的手段,按照國際相關機構的統計數據,截止到2018年全球核武器總量在14500枚左右,其中俄、美兩國核武器數量均在6000枚以上,佔據全球核武器數量93%以上。以目前的技術手段來講,如果美、俄兩國發生全面戰爭,任何一方即使先發射核武器,也無法取得最後勝利,最終的結果只會是“同歸於盡”!


被核武器團團“保衛”的地球

仍然以擁有最強核武庫的美、俄兩國為例,雙方不僅擁有規模相當、數量龐大的核武庫,而且核武器打擊/反擊體系也是世界上技術水平最高、最完善的。首先,美、俄兩國核武器投射平臺配套完善,均具有完整的“三位一體”核打擊平臺,其中,俄羅斯擁有“白楊”系列路基機動洲際彈道導彈、圖-160/圖-95/圖-22戰略轟炸機平臺、“北風之神級”/“颱風級”/“德爾塔級”戰略核潛艇,最近又研發出了“波塞冬”核魚雷和“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美國方面則擁有“民兵”系列路基洲際彈道導彈、B-2/B-1B/B-52戰略轟炸機、“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等。雖然美國核平臺型號較少,但技術含量、打擊精度更高,因此,二者在核打擊能力上並無太大差距。


俄羅斯圖-160戰略轟炸機
俄羅斯“北風之神級”和“颱風級”戰略核潛艇
美國B-2隱身戰略轟炸機
美國“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

其次,美、俄兩國均具有完整的洲際彈道導彈預警系統,並且均在核心區域部署了彈道導彈攔截系統。預警系統包括預警衛星、路基遠程預警雷達,攔截手段方面美國有NMD系統、“薩德系統x俄羅斯則有A-135/145攔截系統和S-400/500防空系統,此外,美國海軍的部分宙斯盾艦也具有一定的彈道導彈攔截能力。因此,不論是美、俄兩國還是其他擁核國家,只要有洲際彈道導彈發射,馬上就會通過各種手段探測到相關信號,再經過一定時間的數據收集和計算(幾分鐘),就能夠推斷出將要打擊的目標,那麼在敵方發射洲際導彈之後的10分鐘內就會啟動自己的核反擊手段!
美國“鋪路爪”遠程預警雷達


美國“薩德”末端攔截系統
俄羅斯“沃羅涅日”預警系統

俄羅斯S-400防空系統
某新型遠程預警雷達

最後,不論是哪一方發動核戰爭,只要全面核戰爭一旦開啟,任何一個國家甚至每一個人都無法逃脫被傷害是命運,也就是說沒有國家、也沒有人能夠在核戰爭中取得所謂的勝利!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核武器也是維持全球大環境下和平穩定的手段,任何時候都不希望核武器以任何形式出現在人類之間的戰爭中。
核戰爭下地球上沒有任何一方會受益!

歡迎關注“威吶解析”,閱讀更多軍事內容(圖片源自網絡)。


威吶解析


從廣義上講,發生核戰爭沒有贏家,曾經有人問愛因斯坦,第三次世界打戰用什麼武器?愛因斯坦說: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用什麼武器,但第四次世界大戰一定是石頭和木棒。核戰爭能把人類打回石器時代,這是不爭的事實。

從狹義上講,先發射核武器的國家佔了一定的先機,但第一波攻擊不足以全部摧毀對方的國家和人民,在都有一定攔截能力的情況下,最多就是摧毀幾個城市。那麼絕對面臨對方的反擊,而且這種反擊絕對是不計後果,不計成本,不什亡國滅種的反擊,就像俄羅斯總統普京所說:俄羅斯都沒有了,我還要這個世界幹什麼。

對於美國、俄羅斯這樣的核大國,都有毀滅地球幾十次的能力,而且都是國土面積巨大,先發射後發射都是一樣的結果,只是多活幾個小時,少活幾個小時的問題。但對於核武器第二梯隊的中國、法國、英國來說,都有三維一體的核反擊能力。美國想摧毀中國,至少美國也要被摧毀一大半,美國任何人也承受不了這樣的後果。對於核武器第三梯隊的印度、巴基斯坦等國,核能力相對有限,如果核強國先發制人,很可能把他們制服。

核武器是一種戰略武器,基本不可能用,但絕對不能沒有。毛主席說:一萬年也要把它搞出來。這是大國的基石,大國的象徵,也是聯合國5大常任理事國都有的壓倉石。


總兵哥哥


首先,發生核武器戰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家都知道核武器是一個國家的戰略武器,絕大部分的作用是用來威懾的,就像美國和俄羅斯一樣,目前俄羅斯有7200多枚核彈頭,美國有7000枚核彈頭。誰敢先挑起核戰爭?況且國家都有防空系統,導彈也不是嫩容易就能打進去的。俄羅斯一直敢和美國叫板的原因就是俄羅斯的核力量比較厲害,威懾力比較強,美國也不敢怎麼樣,所以美國就對俄羅斯進行大範圍的制裁。

目前世界上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並不多,大國博弈一直在進行,現在的博弈都是在軍事上壓縮對方的生存空間,經濟上進行封鎖,制裁。發生核戰爭的概率幾乎不存在,至於穩操勝券嘛,要看一個國家的防空能力了。


微觀V視野


核戰爭什麼時候有贏家了?有種反擊手段叫做“二次核打擊”這種反擊能力就是要保證一個有核國家的核武庫不會在對手的第一輪核打擊中被完全摧毀,具備在承受首輪核打擊後,仍然有核報復的能力!目前世界上明確具有二次核反擊手段的國家就是五常,也只有他們才具備核武器全球投送能力,所以,如果是這五個國家之間爆發了核戰爭,那麼完犢子的就不單單是打仗的兩個國家了,而是全世界都要一起陪葬!

還有,大家應該也聽說過

“三位一體核打擊”吧,目前擁有這種全方位打擊能力的國家則只有三個,分別是:美國、俄羅斯和中國!當然了,美俄兩國的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已經非常成熟了,我們目前的空基核力量還比較勉強,但是也已經初步具備核打擊能力,就是使用升級後的六爺在防區外發射遠程巡航導彈(戰鬥部換裝核彈頭就行),那麼,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又是用來幹嘛的?其作用就是除了保證自己擁有足夠的核打擊能力、提高核威懾能力之外,同時可以保證自己擁有絕對的二次核反擊能力,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三位一體核打擊中的海基核能力就是最可靠也是最有效的核反擊手段,只要確保自己擁有可行的海基核打擊能力,就可以基本保證自己已經利於不敗之地了,最差的情況也是拉著對方一起死,所以目前的核大國都在大力發展戰略核潛艇(SSBN)就是這個原因(英國除外,這貨已經放棄治療了,就靠著他的美國爸爸罩著),相對於陸基和空基核力量來說,海基的隱蔽性和生存性是最好的(同時技術難度也是最大的),潛艇一直都被稱為“深海幽靈”,戰略核潛艇更是如此,當她們潛入茫茫大洋中進行戰備值班的時候,說句誇張的話,除了潛艇上的人知道他們自己的位置之外,世界上不會有人知道,想要對他們進行精確的定位和打擊憑目前的技術水平跟做夢沒什麼卻別!

因此,海基核力量是一個核大國最後的底氣所在,目前世界上還沒有哪個國家有能力做到在首輪核打擊中就摧毀對方的全部核力量,也就是說,只要有一個核大國遭受到了核打擊,他就肯定有能力對對方展開核報復,一旦出現這情況,其餘的核大國也不可能置身事外,唯一能做的就是儘可能把核武器砸對方頭上,然後最終的結果就是全世界一起撿瓶蓋,所以,題目中的假設根本不可能存在,核戰爭絕對沒有贏家,不是說誰先使用核武器誰就能穩操勝券,不存在的,撿瓶蓋是大家唯一的下場。

最後,再說一點,除了上面說到的海基核力量之外,陸基車載式的導彈發射車基本上也是無解的,因為這玩意平時可能就躲在深山老林,而一旦有事幹了,可他們以在短時間內進入發射陣地把真理送到人家頭上,想要在發射前完全摧毀他們根本不可能,核彈再厲害,面對深山老林也是白搭,除了那些固定的核彈發射井在首輪核打擊中是重點照顧對象之外,車載機動式和戰略核潛艇目前來看基本上就是無解的,當然,這種導彈發射車也只有國土遼闊、擁有大戰略縱深的國家才有資格玩,不然彈丸之地被人家用核彈犁一邊就什麼都沒了,為什麼英法兩國放棄陸基核力量?就那點破地兒他們有資格沾染陸基核力量麼?

▲打完大家就一起撿瓶蓋吧


哨兵ZH


這種可能性幾乎為零,可以忽略不計。

最根本的原因在於,雙方都無法完全摧毀任何一方的“二次打擊能力”。除非有一方發明了一種精神武器,控制對方的精神意志,讓其核武器自動銷燬,例如某遊戲中的場景。有人說,非對稱性的戰爭也是存在的,有些國家是超級大國,有些是小國,那麼在面對小國時,超級大國的勝率也不高?理論上說,超級大國的勝率真的不高。

假如某超級大國A,對戰某小國B。原則上講,如果這個超級大國A可以對小國B發動第一輪核打擊,而且是大規模的,那麼可以把小國B核平一次。然而,這個所謂的“核平”,只是在地表層次的,而那些在地下的軍事設施,該超級大國A如何將其摧毀?

準確的說,超級大國A的實力再強,它也無法完全掌握小國B所有的秘密。只要小國B有一處秘密設施得已保全,就足以對超級大國A實施反擊。當然了,如果小國B能夠擁有戰略核潛艇,還有洲際彈道導彈,那肯定是錦上添花。事實上,該超級大國A雖然很大,但大有大的難處,小國B要實施核報復,總有下手的機會。對於小國B來說,只要打掉超級大國A的一處地方,就可以讓局勢翻盤。

假如超級大國A,對戰的是其他核武大國。例如大國C,大國D,大國E,大國F等等。要明白,這些核大國的軍事實力是很強的,其“二次打擊能力”,與超級大國A是在一個水平上。他們都擁有戰略核潛艇,還有洲際彈道導彈,甚至還擁有戰略轟炸機。

對於超級大國A來說,它對付小國B都這麼難,都無法掌握其所有的秘密設施,那這個超級大國A又有什麼底氣去對付其他核大國的秘密設施呢?因此,超級大國A不可能掌握所有秘密設施的所有信息。這樣一來,理論上的“二次核打擊能力”是必然存在的,也是必然會發生的。除非超級大國A掌握了一種工具,可以讓對方所有的核武反擊系統失效,然而這是不可能的。

總的來看,最先使用核武器的國家,必然會輸的最慘。如果超級大國A同時對其他有核國家發射核武器,那麼在“二次打擊系統”的運作下,該超級大國A會同時遭到幾個核大國的報復,必將是慘不忍睹,徹底崩潰。

文 / 圖維坦


圖維坦


自殺式襲擊聽過麼,就是恐怖分子常用的那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蘑菇彈就是自殺式攻擊,只要使用了,就註定會滅亡。

使用蘑菇彈,除了蘑菇彈自身,還要有運載蘑菇彈的工具。

自冷戰的鐵幕降臨,美蘇的矛盾何其尖銳,然而什麼都沒有發生,便可知先使用的一方可能會佔到便宜,但最終逃不掉毀滅的命運。

蘑菇彈的威力主要是爆炸時的衝擊波以及後期的汙染,實際的殺傷半徑及對掩體的破壞並不是很大,並不能很好的打斷對方核反擊的能力。

蘑菇彈的實戰只在二戰末期使用過,加速了法西斯的滅亡,在這一點上可謂功勳卓著。

在其後的冷戰中,針鋒相對的兩大軍事集團很好的保持克制,乃至世界七十多年的總體和平,可以說蘑菇彈的貢獻不可磨滅。

可以這麼說,有了蘑菇彈就立於不敗之地,同時也是保證自身安全的最大發碼。



晴空聞雷


兩個有核國家開戰,當然是誰先打擊誰的優勢更大了,但是要說是穩操勝券倒也不至於,這也要看他打擊的國家有多大的核武庫了,如果是打擊一個小核武庫的國家,那麼率先打擊就會實現核突擊的效果,也就是核繳械,但是如果打擊的是核大國,那麼打擊的結果就是招致反擊。


我們舉個例子,在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都是超級大國,當時世界上不止有一個超級大國,作為超級大國就必須要掌握戰略上的主動權,否則難以在這個藍星上帶領小弟稱霸,於是兩個國家都把掌握核戰爭的主動權,和核武器先發制人打擊的核突擊權力作為重要的軍事戰略目標,於是美蘇兩國開展了可怕的核武器競賽,最後是拖垮了其中的一個。


先發制人的核打擊確實重要,攻擊遠比防禦的技術難度更低,成效更大,而且耗費的資金更少,考慮到現在核武器打擊更多是通過彈道導彈實現,因此攻擊的速度較快,往往從發射到落地也就不超過40分鐘,最短可達20分鐘內,留給防禦系統的反應時間非常有限,如果執勤人員上個廁所,那麼連反應的機會都沒有了。


因此,率先打擊可以極大的壓制敵人的核武器作戰力量,面對核武器較少的國家,第一波核突擊後,敵人剩下的反擊力量就已經可以忽略不計了,因此可以說,先發制人確實優勢很大。但是,有些核武器很多的國家,有很強的反擊能力,比如,俄羅斯和我國,用核武器去打擊他們,那麼必然會招致他們從海上和陸地機動平臺,以及高防禦度的核發射井內發射的核武器的打擊。


因此,對這樣的國家,無論是先發射還是後發射,都不會佔便宜,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國和蘇聯在冷戰時期的古巴導彈危機中,蘇聯多次想要開戰,但是最後都因為對方的核威懾而冷靜下來,事後,兩大國總結到:超大的核武庫,讓戰爭沒有了獲勝者。沒錯,你打別人毀滅他10次,他打你毀滅你1次,但是都足夠了,沒有誰勝誰負了。


海事先鋒


有極大的可能!一個國家只要下定決心首先使用核武器,就一定是本著乾淨徹底的滅絕它國去的。會做一次性硬處理,核攻擊點會提前給予全面精細的分佈與設計,不會給被害國核反擊留下任何可能的空間和時間,至此,受害國的核反擊也就沒有了實施意義!一個是零星核反擊能力有限,達不到滅絕進攻國的量級,極有可能定位的導航系統已化為灰燼,再者說反擊完了又能往何處去!一直潛在海底嗎?反擊力量只有帶蛋投降才付合常理。無非來個什麼屯土山約三誓之類的協議,所以說,核戰爭不可能有什麼防守反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