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育兒觀念上與家人觀念不同怎麼辦?

李小婉兒w


育兒觀念不同。嚴重的話真的會引起家變!

首先確定是你自己單獨帶還是家人一起帶。要清楚育兒方面只能聽一種聲音。否則遭罪的是小孩!

如果自己單獨帶。找準關鍵。明確態度!絕不動搖。為此會有吵架打架冷暴力閒言碎語等等!本人親試。自己累。但小孩很好很結實。同樣的經濟條件下小孩比同齡人心態和身體都要稍好。

如果不是自己帶。那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吧!不想自己累。不想娃娃遭罪。就只能忍。偶爾提一提建議。要知道好的家人會包容你。但是刁難的家人從不會把媳婦當自己人。

大家都知道嫁人之後關鍵中間人是誰。其次還有一個關鍵。那就是錢。沒錢沒地位沒權利。非常現實的問題。

老公支持你。你還有個盼頭。老公不支持你。你有錢還能請保姆。你要是沒錢呢?自己保護不了自己。更別說保護小孩了。天天為了育兒觀念吵架慪氣。真的會影響感情。重者會影響家庭和睦。別為這事把自己弄出抑鬱症了也不好!小孩在天天吵架的環境裡生活也不好!

所以自己調節自己堅強!


xyhk1224


1、在家庭中,家人間的育兒觀念不同是很多家庭都存在的問題。我們也都知道,育兒觀念的不統一,會對孩子的成長不利。那如何來解決這個問題呢?

2、首先我們要來分析,產生不同育兒觀念的根源是什麼?

3、根源就是家人們不同的成長經歷,不同的學習經歷,不同的見識、不同的高度。因此要想統一育兒觀念,最好的方法就是統一學習,看相同的書,聽相同的課。

4、如果你認為你的育兒觀念是正確的,那麼你要思考一下,你的育兒觀念是怎麼產生的,是因為聽了哪節課,還是看了哪本書,或者完全就是自己認為的。

5、如果是聽了課或者看了書形成的育兒觀念,那麼就把這節課、這本書推薦給家人一起聽,一起看。

6、如果你的育兒觀念是自己形成的,那最好能找到支撐你育兒觀念的理論依據,然後跟家人一起心平氣和的探討這件事情。

7、我們都知道,要想改變一人的觀念是很難的,因此在你想讓家人接受你的育兒觀點的時候,一定要有耐心。

8、如果家庭中的幾個人的育兒觀念差距很大,而且各方都認為自己是對的,都堅持自己的觀念,不願意的做出改變的話。可以採取下面方法統一觀念。

9、首先,我們要認識到這一點,那就是,無論家人有什麼樣的育兒觀念,發心都是好的,都是希望孩子優秀,都希望孩子長大後能夠成為棟樑之才,而不是對哪位家庭成員有意見,更不是跟哪位家庭成員作對。

10、有這樣的共識就好辦了,接下來,把每個人的育兒觀念列出來,假如有觀念1、觀念2、觀念3這三種育兒觀念,然後按照每一個育兒觀念,開始推演。也就是說,如果用育兒觀念1培養孩子的話,孩子一歲會怎樣,兩歲會怎樣,....五歲會怎樣...十歲會怎樣...十五歲會怎樣...二十歲會怎樣...三十歲會怎樣。

11、把每種育兒觀念推演到三十歲,基本上就能夠看出哪個育兒觀念更科學了。

12、如果以上這些方法,還不能解決你的問題,那你就把家人的幾種育兒觀念整理一下,然後發出來,讓各路育兒專家點評,讓家人看看專家們的建議,畢竟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從而達到最終的育兒觀念的統一,同時還能優化自己的育兒理念,讓自己的育兒更科學,讓孩子未來取得的成就更大。

顧卜老師是一位12歲男孩的父親,有十年以上的家庭教育育兒經驗,如果顧卜老師的回答,對您有一定啟發,可以關注我私聊。


齊顧卜家庭教育


我相信很多家庭都會有這樣的煩惱,與長輩們的育兒觀念不同,尤其是因為工作需要不得不跟老人住在一起的家庭,這就很容易產生摩擦和爭吵。

我現在就跟婆婆住在一起,也產生過矛盾,後來摸索了一段時間,慢慢相處融洽,總結了幾點分享給大家:

1、借用第三方來傳達自己的觀點(這裡的第三方是媒體新聞)

因為所處的時代不同,難免跟家裡老人會有不同的育兒觀點,他們那個年代更多的是養兒經驗。比如在孩子穿衣問題、吃輔食問題、用不用尿不溼問題等,後來我就在網上收集一些這方面的新聞,比如哪個孩子被誰親瞭然後得了皰疹的新聞,我就會拿著手機不經意的讀出來,然後跟老公說這個孩子好可憐啊,討論一會這個新聞,一定要在婆婆在的時候,慢慢的,婆婆也會加入我們的討論,其實就是通過第三方傳達的信息告訴婆婆不能隨意親小寶寶~

2、共同實踐來證明你是對的

比如在用尿不溼這個問題上,婆婆覺得尿布好,我當然也覺得尿布好,但是尿布需要清洗,消毒,晾乾,也是很麻煩的。新生兒的時候我們就白天用尿布,晚上尿不溼,後來婆婆覺得尿不溼真的很省事,現在只要是尿不溼拉拉褲快沒了都會提前提醒我該買新的了~

3、老公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老公是用來幹嘛的,中間的傳聲筒啊,有什麼問題可以讓老公去跟婆婆溝通,有些婆婆還是很聽老公的話的,一個家庭的和睦關係最大程度上取決於自己的老公。婆婆得壞話還是不要說了,因為老公從心底上還是向著自己的老媽的~

其實跟家人育兒觀念有不同是很正常的,他們肯定也有做的對的地方,畢竟都是為了寶寶好,學會換位思考問題就很容易解決了!


巴拉巴拉小魔芳


您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育兒觀念與家人不同,這是很正常的,只要觀念是合理的,是科學的就應該支持。


由於育兒觀念不同,可能會造成矛盾和衝突,有的矛盾不可避免,但我們可以優化。

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和進步,新生事物層出不窮,這些事物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思想和觀念,隨之而來的是傳統事物與新生事物發生的激烈碰撞。其中,隨著二胎的開放,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等因素的影響,在家庭育兒觀念上的衝突矛盾日益凸現,是各種家庭矛盾難題當中最普遍的,最棘手的。

基於科學育兒的宗旨,從注重孩子感受、思想行為轉變、講究科學方法三個方面進行闡述,給存在這種矛盾的家庭提供優化方案。(在這裡筆者要進行一個解釋,為什是優化而不是消除?矛盾本身就是一個動態事物,矛盾不能完全避免,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但是它能夠被減弱,能夠被優化)


一、家長要注重孩子的感受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和未來。在一定程度上,孩子決定了一個家庭的美滿、幸福、和諧。父母都是希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在孩子教育的問題上也是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由於家長們受的教育程度不一,接觸的人和事物不一,成長經歷不一,所以在育兒的觀念上也會存在分歧。有分歧不可怕,怕的是把這種分歧移植到了孩子身上,育兒觀念衝突矛盾的結果直接作用於孩子,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孩子卻成矛盾的受害體,孩子可能會因此心理受挫、養成不好的習慣或則造成孩子選擇性親近自己的家人。

家長的育兒觀念不同,有分歧這都很正常。但在處理這種分歧時,注重孩子的感受是前提。馬克思講過“友誼總需要用忠誠去播種,用熱情去灌溉,用原則去培養,用諒解去護理。”所以,家長要走進孩子的心理,從孩子這個共同點出發,再感同身受到家長自個兒,最後達到同心同向,同頻共振。


二、家長要注重思想行為的轉變

家庭育兒觀念衝突矛盾大都是因為傳統觀念和現實思想的碰撞。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否成功,關鍵是看家長的思想行為有沒有轉變。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教育好自己,家長自身的轉變,首先得從思想行為轉變。多看看育兒之道,多掌握育兒技巧,摒棄老的思想和觀念,主動接受和學習新事物,家長的思想轉變了,都能站在統一的戰線上,育兒觀念矛盾就可迎刃而解。


三是家長要注重科學的育兒方法

育兒之道也是門科學,也是有章可循的。家長育兒的方式方法不恰當也是激發這種矛盾產生的原因,所以掌握科學的育兒之道是解決矛盾的關鍵和有效方法。在育兒過程中,家人們要多交流和溝通,要多學習和總結經驗,在自我學習和提升自己的同時,不斷提升育兒的品質。

育兒是門科學,是門藝術,家長只有不斷關注孩子,轉變思想和不斷創新才能真正做到科學育兒,育兒矛盾才能得到優化。


育兒小當家KING


在每一個家庭裡,大小的育兒衝突基本都存在吧。

如果是全職媽媽自己帶娃,就一句話:誰帶誰做主。

如果是隔代育兒的話,儘量抽時間把一些科學育兒理念灌輸給帶養人。儘量不要過於強硬打擊她,但是也不要放棄改變她,在自己特別介意的原則性問題上不妥協,在一些無關緊要的小地方讓一讓,大原則你把控,小方法鼓勵她做主,尋求一個雙方都比較容易接受的“一致”,也就夠了。

其實從孩子角度來說,讓TA感受多樣化的生活,面對不同脾性和教育方式的人,未必是壞事呢。所以,觀念不一對孩子的影響其實沒你以為的那麼大,但切記不要因為教育理念不同而導致家庭內部矛盾、衝突、互相指責、謾罵等等,這才會給孩子帶來真正的負面心理影響。

育兒本不是一個人的事,每一個孩子身上都註定烙印著一個家庭的影響。所以磨合必不可少,互相尊重和不斷調試很重要。哪怕在一些育兒理念上有細枝末節的分歧,只要本著尊重的前提,不斷強化溝通,總能潛移默化中互相影響,互相改變。

再好的育兒理念,也大不過家庭和睦四個字。只要家人間互相尊重關愛,家庭氛圍和睦美好,這便是給孩子最好的成長禮物了。


叫我墨媽


人生不論老少都是緣。儘自己最大的力量。還是以方便行為根本。顧全大家。一切向好處去努力。


李承岱


生小孩之前和家人公婆商量好,籤份協議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