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男孩找對象,為什麼潛意識裡找的對象都像自己的母親?

春華秋實楊迪中


或許,男生心裡,母親是最好的女人吧,跟母親有相似性格的女生,自己容易接受,母親也容易接受,有句老話不是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有相似的性格,一個家庭裡面才更好相處。

男生應該多少都有些戀母情結,一個女生性格能不能被自己接受,拿母親對比一下就可以了,我愛人一直說他媽媽是賢妻良母類型的,一直想讓我做個賢妻良母,讓我再溫柔一點,還說我很多時候跟他媽媽很像,看過的電影,自己很快就忘了,一個電視劇,看完這集,上一集講了啥,一點也想不起來,他說他媽媽就是這樣,他覺得我們很類似,特別可愛*^o^*


萌萌滴小姑涼


弗洛伊德認為,在性心理發展的性器期,兒童的性要求在親近的異性家長中得到滿足。這被稱作俄狄浦斯期情結。是一種兒童早期的心理固結,是兒童初步認識父母及肯定他們關係的基礎上,形成自我意識和自我家庭地位意識的時期。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母親沒有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愛,就會令孩子感到更多不安全感和不滿足感,即便孩子成人之後,內心未被滿足的情感依舊會存在潛意識中,依舊想要取悅母親,而無法完成健全的人格模式成長,影響婚戀觀。

喜歡的女性同母親很像,這是一種習慣,一種模仿。當我們對自己有著諸多的不確定性,不安全感時,與父母類似的異性無論其品質好壞,都會給我們一種隱藏的安全感。因為我們對情緒的表現方式、對愛情的處理方式、對婚姻家庭的處理方式都是從父母那裡學來的。我們繼承同樣的模式,就意味著我們在潛意識中認同父母的關係模式,認為自己沒有能力處理這種模式之外的關係模式,尋找相似的異性就會更加安全。這樣的話,我們不必去做未知的改變、不必做未知的挑戰,只要順從並保持從父母那裡習得的關係模式,我們就不必為了走出舒適圈而惶惶不安。


<strong>


燕園心理


老話說的好——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幼時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青少年是孩子三觀形成的關鍵時期。

每年時裝節,和時尚期刊都會定期發佈作品引領時尚,這是因為一個人的審美觀是受外界影響的,美的體驗雖然是一種私人的感受,但人是社會人傾向相信權威,融合於關注的團體,這也是為什麼會有流行風一詞的原因。

所以一個人的審美觀非常容易受到喜歡的認可的身邊的人事物的影響。

“子不嫌母醜”,母親作為兒子成長過程中全心依賴以及陪伴最久的人難免會讓孩子潛移默化中改變自己的審美觀。

這就是我認為的為什麼男孩喜歡找和母親相似的人作為妻子的原因。


狸狸2019


這個問題我想我可以回答。

我曾認識過一個長的很像我媽的女孩。

指的是氣質像,身材臉蛋但是有些不一樣,但還是有些像。

至於是什麼感受?

與這個女孩聊天的時候,不由自主叫了聲媽。

比喊別人爸爸還羞恥…( )

感受:五味雜陳,敢怒不敢言,悲喜交加…


黑市iY



心聲隨記


首先這種現象不一定帶普遍性。另外這個像是指容貌還是性格?如果存在,那可能是因為自己的母親很愛自己的父親,很包容忍耐理解。於是才可能希望這樣。但需要有個認知,以後生活是雙方的互相影響的,人也不會是一成不變的的。關鍵也看自己以後面對家人面對生活。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啟示,權當拋磚引玉吧。


老黃新觀察


對於每一個人,熟悉的人和事都是最容易吸引自己的。男孩子通常在家庭生活裡更多與媽媽有交集,特別是童年時期。只要這些記憶是平淡且快樂的,他就會感覺,遇到相同的人或者在相似的環境裡會適應,有安全感。自然,他在選擇另一半時容易被跟媽媽接近的人吸引。個人理解。不知道對不對


亦正亦邪TT


男人戀母情結可以說是男人從襁褓裡就有的天賦,就像男人天生就會喜歡女人一樣。母親的形象,一言一行都是自己所尊敬的,母親在兒子心中就是最好的。


往後餘生逆流而上


因為母親是帶他來這個世界的,第一個認識的人,相處的人也就是母親,在母親身體待了十個月左右,兩個人相依為命,生育之恩,養育之恩。所以他會覺得母親是世界上最好的人,就覺得與母親相似的女朋友,也是最好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