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資標準上調之後,你的工資能在哪裡買房?

最近多地調整最低工資標準,人社部網站日前發佈了全國31省份最低工資標準(數據截至今年三月)。其中上海月最低工資2480元居全國之首。此外今年以來,重慶、上海、陝西等地已經上調最低工資標準。

全國各地區月最低工資標準情況表

最低工資標準上調之後,你的工資能在哪裡買房?

7月起北京最低工資標準上調至2200元

就在昨天(5月9日)北京市人社局發佈通知稱,從7月1日起,北京市調整月最低工資標準和非全日制職工小時工資標準。

其中,月最低工資標準從2120元調整到2200元,增加80元;非全日制從業人員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確定為24元/小時,非全日制從業人員法定節假日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確定為56元/小時。

根據人社部此前公佈的數據,2018年以來,全國已至少有上海、廣東、北京、江蘇、山東、河南、新疆、四川、江西、廣西、雲南、西藏、遼寧等13個省份先後提高最低工資標準。截至2019年3月,31省份最低工資標準中,超過2000元的有上海、北京、廣東、天津、江蘇、浙江6省份。其中,上海月最低工資為全國最高。

上調最低工資工資的影響

而從最低工資標準的“含金量”來看,北京、上海、安徽等地近年來明確剔除了最低工資標準中“個人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的要求。因此,這幾個地方的最低工資標準“含金量”是最高的。

據悉,最低工資標準上調後,包括最低生活保障補助、失業保險待遇等各類社會保障待遇標準也將隨之上調。

最低工資標準上調之後,你的工資能在哪裡買房?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對中新社國是直通車記者表示,上調最低工資標準,一方面有助於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使其家庭的生活水平、孩子的營養和教育均有所提高。另一方面也有助於縮小收入差距,減少收入分配矛盾。

房價上漲了,是不是離買房就更近一步了?

其實工資上漲幅度跑不贏房價,早已成為鐵錚錚的現實。

在業內,通常用“房價收入比”來表示工資和房價的比例,也是指住房價格與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這一指標衡量的是普通居民家庭購房的難度——不吃不喝要多少年才能夠買得起一套房。

這是2018年全國50個主要城市的房價收入比:

最低工資標準上調之後,你的工資能在哪裡買房?

整體來看,以房價收入比來衡量,深圳全國最高,長沙最低。而深圳、三亞、上海、北京、廈門、福州等6城房價收入比超過20,這意味著在這些城市,普通家庭不吃不喝要20年以上,方能供得起一套房。

對於我國來說,單個家庭一年總收入的8倍,大概就是當地城市的合理房價。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事實上,在我國僅只有瀋陽、烏魯木齊和長沙等少數城市能夠達到這個指標,不敢想象的是若生活在深圳,起碼要工作34年才能買得起一套房。

或許你會想,工資會上漲,等到工資高到一定程度,買房就沒那麼難了。話是不錯,除非你是屬於高收入群體,不然工資漲幅永遠也跑不贏房價。有數據顯示,在2018年各主要城市薪酬漲幅和房價漲幅中,北上廣深薪酬漲幅與高漲的房價相比,基本等於沒有變化。

在當下火熱的樓市中,房價一天比一天高,能買得起的房子也是越偏遠。對於購房這個問題,房價長遠來看總是上漲的,只要你近5年內有買房打算,早買總比晚買要划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