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原諒包容母親小時候的重男輕女嗎?

微weixiao笑


因為我是男孩子,我上邊還有我哥,所以我沒有感受重男輕女的條件,但是我能感覺到母親對我的關愛要多一點,我跟我哥發生矛盾也總是維護我。

雖然我大概沒資格替被輕視的女孩的母親開脫,但我還是要說,母親也不是完美的,中國傳統陋習不是每個人都會摒棄的。母親把你生下來把你養大了這就是恩,就是因,一輩子也還不清,脫不開的果。即使你怨恨她,那也是你母親,事實不容改變,不會因為你的怨恨就彌補了你從小到大所受到的不對等的待遇。如果你活出不一樣的精彩,活給你母親看你並不比男孩子差,你也可以讓你母親的餘生過得暢快過得快樂,那你母親很可能就會轉變想法,不會再把重男輕女的思想加在你後代的想法裡,還可以影響你周圍親近的人,讓他們也影響他們周圍的人,這樣重男輕女的思想不就慢慢淡化消失掉了嗎?自己遭受了重男輕女思想的傷害就努力讓後代不再遭受荼毒。

興許母親也是不得已,在重男輕女的陋習逼迫下艱難維持呢?所以別怨她。


緣山行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不斷地乖巧、優秀而與日俱增的。不記得是從哪裡聽來這句話的,感觸挺深的。


因為老家也是在農村,在農村這個大環境的影響下,我母親從小也比較偏愛我弟弟,當然也沒有小說電視裡面描述得這麼嚴重,不過或多或少會有一點。

譬如家裡有活,我母親總是第一個招呼我;有好吃的,我弟一定在場,分量少時也可著我弟;我和我弟吵架,我母親從不打我弟,只會教訓我,而且是直接上藤條那種。

我家大門後邊常備一根細竹枝,打斷一根換一根,基本上準備的竹枝都葬送在我身上。我時常被抽得身上一道一道紅痕,那滋味…嘖嘖…現在想想都後怕。導致後來好長一段時間,我看到我母親都想繞道跑。

這樣的“棒棍”教育,一直持續到我初中,直到我上高中了,懂得讓著我弟了,才倖免於竹鞭之難。


母親這樣的“教育”方式給我帶來了什麼影響呢?

一、我打小就十分軟弱,膽小怕事,不敢表達自己。上學時老師提問,即使知道正確答案,也不敢大聲說出來,怕出錯。

二、嚴重沒有主見。對自己喜歡的東西從不敢輕易提出,只有別人問很多遍,才敢表達出來。

三、很怕麻煩別人,能自己做的都儘量自己做,怕別人會對自己有想法,會不喜歡自己。

四、很敏感,看到兩個人揹著自己偷偷咬耳朵,總覺得是在說自己的壞話。

五、習慣於遷就別人,即使自己對他人的行為不喜歡,也不會輕易表達不滿。

那因為母親的“重男輕女”,後來我和我弟怎麼樣了呢?

因為被打的次數太多,我有強烈的意願想要逃離我母親。我不停地看書、學習,最終考上了大學,不是什麼名牌學校,不過小時候的願望也算實現了。

我弟,脾氣很爆,窩裡橫,二十多歲的小夥子還要別人哄著做事。中專都沒畢業,跑去富土康當流水線員工了。(並沒有幸災樂禍,單純陳述事實,我比誰都盼著我弟過得好。我弟雖然是流水線的,但工資比我好多了,不過確實是累!)

他確實具備我沒有的優點:比如,他很敢於表達自己的看法,遇到不喜歡的事、人,直接叼幹你。遇到不平的事會很勇敢地出手相助……他可比我勇敢得不止半點。

這可能就是我母親幼的“偏愛”教育,造就了我和我弟兩個人截然不同的性格吧。


那我對我母親是什麼看法呢?

說實在的,一開始我確實對我母親確實有點埋怨,覺得我和弟弟都是你的娃,憑什麼要區別對待?甚至有一段時間,我很恨我母親,同時更恨自己,為什麼生在這樣一個家庭!



直到後來,我談了3年的初戀,因為家庭還有其他一些原因分手了,我才知道我母親是多麼愛我。

第一次談戀愛,第一次失戀,就跟天塌下來一樣,整天以淚洗面。

我記得很清楚,跟前男友說分手那天,回家後抱著我母親狠狠大哭了一場,並十分沒骨氣地將前因後果告訴了母親。也是第一次,我母親沒有責備我,我們像知心朋友一般,痛罵渣男,宣洩滿腔的怨懟。

等我痛痛快快地宣洩一通後,母親長舒了一口氣說:“還好你跟他分手了,其實之前我就一直沒看得上他,只是因為那時見你滿腦滿心都是他才勉強同意的,現在分手了,說實在我不知道多高興。”

事情沒結束,後面真有點狗血。

第二天,母親去上班了。我本著“從頭開始”的想法,去剪了留了許久的長髮。還尬尬地發了條朋友圈「I will be better」配上短髮的自拍。

沒多久,我接到了媽媽的電話,她的聲音有些慌亂。

“囡囡,你去哪兒啦?回家沒有?”“去剪了個頭發,正在回家路上,怎麼啦?”“媽媽也覺得你剪了好看,趕緊回家知道沒有?”“好,你工作吧,別擔心我。”

我莫名其妙地掛了電話,晚上母親下班回家,車還停在大門口,她人就已經風風火火叫起了我的名字,我應了無數遍仍未滿足。她火急火燎地跑到我的房間,看到我好端端地葛優躺在床上才安心,“囡囡,你知道嗎,今天看到朋友圈,我真怕你想不開,別傻知道嗎?”

那一刻,突然有點想哭,原來,印象中剛強無畏的母親也有脆弱的一面。原來,我母親並不是不愛我。

經過那一次,我和母親徹底握手言和,我不再對過去的事耿耿於懷。看到她眼角不知道什麼時候刻下了這麼多道痕跡,我還有什麼理由再怨她呢?一切的不甘都在那一刻煙消雲散了。

其實,做母親的哪有不愛自己的孩子的呢?

甚至現在,我媽更嫌棄我弟這小子了,反而總想著我、念著我。

我有故事,你有養樂多,我們相約CC說故事


CC說故事


我會。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聲明一下,因為我家只有我和哥哥兩個男孩,所以沒有存在重男輕女這種說法,所以回答這個問題,我只能站在那些被重男輕女的女性的角度去思考。

我覺得如果我是一個女孩的話,媽媽在家裡重男輕女的話,小時候我肯定會非常非常恨她,因為她明明也是一個女性,為什麼還要重男輕女呢?不過當我們漸漸長大之後,想要理解母親的這種行為也不是很難。

首先,我們的母親可能讀的書不是很多,其次她們這麼多年來也收到這種“封建”思想的影響。在她們看來,女孩子讀書沒有用,長大之後嫁為人妻做一個家庭主婦就好了,而且一個女孩長大之後會嫁出去,不能給自家傳宗接代。在這樣的思想影響之下,她們自然會更偏愛男性一點。

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她們也是受害者,因為她們自己也是一個女性,小時候可能也會受到這樣的對待,但是長大之後,她們卻還是擺脫不了這樣的思想,成為自己當初最討厭的人。

那樣的環境導致了母親擺脫不了那樣的思想,所以母親也是一個受害者,如果我當初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我現在也一定會原諒她。


叨叨叨情感


先要弄清楚父母為什麼要重男輕女。

同樣是親生骨肉,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一樣的,都是為了子女的未來著想。

兒子將來留在自己家庭、身邊生活,家庭環境、家庭關係比較熟悉,侍奉父母,與家人容易相處。

女兒將來是要去另一個家庭生活,要面對陌生的環境,經歷更嚴峻的考驗,更需要強大的心理素質。

因此,父母對女兒的愛通常要比兒子苛刻,應該是可以體諒的。


阿豐38543106


我覺得我不會包容母親小時候的重男輕女,憑什麼我也是她的孩子,她卻因為我是女孩就要冷待我。既然她能冷待我,把所有疼愛都給了她的兒子,肯定就想好了以後老了只讓兒子給她養老!壓根沒想過讓我這個不重要的人去照顧她。

她沒有給我一個美好的童年,我又為什麼要照顧好她的老年!不是麼!我想每個被母親忽視的女孩從心底都是會認可我這樣的想法。



靚二


不管小時後母親怎麼樣對待我們的,現在我們都大了 ,成家立業了,想想母親對我們的好,以前日子苦,孩子多,給哥哥多點愛,多點好吃的 也正常。



Lingchunling


會呀以前越生越窮,越窮越生,現在不一樣了,社會發展的那麼好生男生女都一樣。


段子社區維護員


會吧,因為畢竟她是我媽媽!


想瘦的花朵花蕊花盆媽


會,我會接受她,還會盡量讓開心,沒有母親就沒有我,感恩父母。


麥麥浪987456321


不原諒不行啊!畢竟是一家人,自己學會大度和寬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