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戲骨”金士傑:一句話戳哭天下父女的男人,活得有多剛?

“叛逆戏骨”金士杰:一句话戳哭天下父女的男人,活得有多刚?

文|東北童星

大概是從8年前,由暢享書《相約星期二》改編的話劇《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開始在全國進行巡演。

頂著“此生看過最好舞臺劇”的光環,這部“上海史上最難搶票”的熱門劇目,在幾年間成就了很多人藝術生涯中的高光時刻。

而這其中便包括了主演——金士傑。

“叛逆戏骨”金士杰:一句话戳哭天下父女的男人,活得有多刚?

這是一場關於“告別”與“死亡”的討論。

舞臺之上,由金士傑飾演的莫利教授,因“漸凍症”只能癱坐在輪椅之上。在生命的最後幾個月中,他與曾經的學生米奇一起探討人生。

他們用14個週二的時間,談論遺憾、感情和金錢,最終問出了一個讓在場所有人都為之動容的問題:

“人活一世,我們究竟該如何說再見?”

這之後很久,每每提起自己最滿意的作品,金士傑總喜歡列舉自己在《14堂課》中的表現。

因為除了舞臺效果,他在某一個時刻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自己其實就是那位即將與世界告別的“莫利教授。”

“叛逆戏骨”金士杰:一句话戳哭天下父女的男人,活得有多刚?

金士傑《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我們都是要死的。日復一日,我們離死亡越來越近。應對的最好辦法就是充分自覺地、富有同情心、富有愛心地活著。”

藉著莫利教授之口,金士傑亦開始了自己與世界對話的過程。

“愛”與“生命”,這是他願意窮盡一生去探討的話題。

和金士傑老師一樣,“最人物”對這兩個人生課題同樣好奇。

於是,筆者與金老師相約於上海,在他的舞臺劇開始前,進行了一次溫暖與理智並存的對話。

《最人物獨家專訪·金士傑:人生是彼此治癒的過程》

“叛逆戏骨”金士杰:一句话戳哭天下父女的男人,活得有多刚?

現如今,輿論總習慣用“老戲骨”來稱呼這位在舞臺上活躍了超過40年的表演藝術家。

觀眾驚歎他的演技,對他的每一次出場都抱有最大的期待,可很少有人知道,在人生最開始的那段時間裡,金士傑與“表演”二字,其實並沒有什麼太大的關聯。

金士傑出生在中國臺灣省某空軍眷村。

父親是光榮的飛天英雄,母親則畢業於當時最好的女子大學,極其“時髦”的家庭組合讓少年從小便對一切充滿了好奇。

“叛逆戏骨”金士杰:一句话戳哭天下父女的男人,活得有多刚?

金士傑童年全家福

年幼時的他喜歡躺在草坪之上,用發呆與漫天的星斗對話。宇宙浩渺,人間百態,金士傑不止一次地問過自己:

“人為什麼要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們的生命到底有什麼意義?”

這個問題困擾了金士傑很久,以至於他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根本感覺不到外界的其他事物。

當時金士傑家中突遇變故,債臺高築,可他卻絲毫不介意。每天傍晚,他依舊會拿出很長一段時間到草坪上發呆。

支離破碎的片段在腦子裡隨意跳出跳進,無關物質,他更在意精神世界的富足與有趣。

“叛逆戏骨”金士杰:一句话戳哭天下父女的男人,活得有多刚?

青年金士傑

和很多家庭一樣,每年過年金家父母都會用省吃儉用攢下來的錢給幾個兒女換一身漂亮衣裳。別的孩子見了笑得前仰後合,偏偏金士傑滿臉都寫著不情願。

他不喜歡新衣服,也討厭這樣過度形式化的、和所有人都一樣的慶祝方式。

“每個人都一樣,這真的很可怕。”

這種想法在金士傑即將參加聯考的那段日子裡尤為強烈。

看著整間教室裡為分數忙到焦頭爛額的同學,金士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惑。他無法對周遭的焦慮感同身受,他始終認為:

讀書,應該是一件快樂的事情,而考試卻讓它變得極其痛苦。

“叛逆戏骨”金士杰:一句话戳哭天下父女的男人,活得有多刚?

金士傑《繡春刀》劇照

為了儘早結束這份痛苦,金士傑放棄了高考的機會,主動跑到一所農業中專學習畜牧業。

課程不忙,要求不高,如此他便有時間去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

學生時代的金士傑喜歡跑到海邊的亂葬崗上看書。坐在人骨之上,風從他的頭頂吹過。天與地,生與死,人世間最宏偉的話題在一瞬間全部集結於此。

那是他最清醒的一段時間,書本上的內容藉著涼風一字不落地飄進他的心縫裡。

相比於坐在課堂中死記硬背課本,這件事情所帶來的美感,甚至讓他忘記了恐懼。

“叛逆戏骨”金士杰:一句话戳哭天下父女的男人,活得有多刚?

中專畢業後,金士傑去到屏東的一個牧場中從事養豬的工作。

在此期間,他把豬圈裡的每一隻小豬都當成自己的朋友,與他們對話、說笑,偶爾還會“對唱”幾句。

抱著老舊的吉他,哼著悠揚的民謠,沒有隻爭朝夕的慌亂,金士傑盡情享受著眼下生活給自己帶來快樂。

因為喜好讀書,書店成了金士傑閒暇時最好的去處。那時黑澤明的電影世界是他的最愛,看著那些悲觀生命裡的積極者,他無比真實且強烈地感受到了電影與戲劇的偉大。

“去過不一樣的人生。”這是黑澤明教給金士傑的,最重要的話。

“叛逆戏骨”金士杰:一句话戳哭天下父女的男人,活得有多刚?

那一年,金士傑隻身離開家鄉來到臺北。

沒有立即開始自己的戲劇之路,金士傑選擇在當地做起了體力工作者,將自己暴露在最熾熱的陽光之下,與所有人打成一片,他享受這樣真真切切活著,並努力的感覺。

拒絕聯考,養豬,跑去當苦力,當時對金士傑的每一個舉動,長輩都會給予匪夷所思的表情。

每逢金士傑回家,七大姑八大姨都會追在他的屁股後面問:“小金啊,你這樣會不會太與眾不同了啊?”

金士傑聳聳肩,想了想說:“我從不怕我與眾不同,只怕眾與我不同。”

想做什麼就做什麼,這到底哪裡“與眾不同”了?

這個問題的答案,金士傑時至今日仍沒有找到答案。

“叛逆戏骨”金士杰:一句话戳哭天下父女的男人,活得有多刚?
“叛逆戏骨”金士杰:一句话戳哭天下父女的男人,活得有多刚?

到臺東後不久,金士傑便找到了一份在倉庫做管理員的工作。白天幫助別人搬貨進貨,晚上他便會坐在空地之上寫寫畫畫。

空曠的場地給了他安靜思考的條件,像童年時躺在草坪與星空對話一樣,青年任由那些想象在腦海中飛馳。

憑藉著這些散落在生活中的靈感,整整八個月後,金士傑的第一個劇本《演出》誕生了。

“燈光好了嗎?音效好了嗎?”當寫完劇本的最後一句話時,金士傑悄悄在心裡給自己敲了一記響鑼。

屬於金士傑的舞臺人生,就此開始了。

“叛逆戏骨”金士杰:一句话戳哭天下父女的男人,活得有多刚?

上世紀70年代末,臺灣地區的戲劇界呈現出一片荒蕪的慘淡模樣。

當時金士傑正在藝術團中跑龍套。因受時局影響,彼時劇團中所有劇作都離不開“宗教”二字,內容也是大同小異。

站在舞臺之上,金士傑近乎看過所有神明拯救人類的方法,卻始終看不到一個可以救贖戲劇的方法。那時他問自己:

如果所有的舞臺都一模一樣,那表演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那段時間,他的內心對於那些陳詞濫調厭惡至極。他用能想到的所有髒話批判腐朽,可罵著罵著,一個極其瘋狂的想法在他的腦中忽然出現:

“如果你不喜歡這個社會的文化,那你就要創造自己的文化。”

“叛逆戏骨”金士杰:一句话戳哭天下父女的男人,活得有多刚?

青年金士傑(中間)

血裡有風的人,註定不會安穩度日,比如向來不安分的金士傑。

抱著“創造文化”的決心,金士傑創立了“蘭陵劇坊”。蘭陵入陣,萬戲之源,這是他從開始時,就想好的宏圖偉業。

因為資金有限,當時劇團內的所有物件,都是由成員們東拼西湊找來的。他們白天在工廠裡上班,晚上便扛著從媽媽那裡“偷”來的麻將燈,跑到破舊的禮堂中排練演出。

枯燥無味的大眾生活給了他們太多束縛,唯獨與“蘭陵”相遇時,這些在生活中平凡到近乎平庸的年輕人,才能重拾久違的激動與滿足。

沒有工作時,身為團長的金士傑喜歡坐在一邊看著成員們排練。

他們臉上時刻洋溢著的笑容,陪著他走過了最艱難的歲月,並同時給了他與苦難負隅頑抗的底氣。

“為什麼一定要有錢才能做演出呢?以天為屋頂,以地為舞臺,我就是要證明,沒錢也能做舞臺劇!”

“叛逆戏骨”金士杰:一句话戳哭天下父女的男人,活得有多刚?

蘭陵劇坊成員合照

那是一段“快樂”比天大的時光。抱著興趣奔跑,金士傑在戲劇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力量。

1980年前後,由金士傑編劇、導演的《荷珠新配》首次亮相,便震驚了整個臺灣省。聽著前面一刻不曾停歇的歡呼聲,幕布之後的金士傑淚如雨下。

所有人都幻想過一夜成名,可速得的榮譽虛假且易逝。金士傑討厭這樣空虛的熱鬧,卻又無比享受舞臺帶給他的感動。

那時候他想,命運一定是在玩弄自己。

“叛逆戏骨”金士杰:一句话戳哭天下父女的男人,活得有多刚?

排練中的金士傑

可實際上,上帝並沒有要整蠱金士傑的意思。《荷珠新配》一炮而紅後,蘭陵劇坊毫無意外地成為了當時最受矚目的劇團。

人們稱它為戲劇界的“黃埔軍校”,對它的每一次演出都給予最多的褒揚與鼓勵,可身為創始人的金士傑卻始終“不買賬”。

因為自覺那些表揚太過誇張,他甚至一度臉紅到拒絕上臺謝幕。

“演員把戲演好難道不是應該的嗎?就因為這點屁事就贏得那麼多掌聲,難道不該臉紅嗎?”

“叛逆戏骨”金士杰:一句话戳哭天下父女的男人,活得有多刚?

也許從那個時候起,這個固執的“劇場巨人”就註定要和“光環”針鋒相對。對於他來說,演戲不是為了榮耀,而是為了自我興趣的完成。

從藝幾十載,純粹的喜愛給了金士傑無人可比的靈氣,使得他的每一次表演都顯得遊刃有餘:

出演《暗戀桃花源》,他將自己、父親、祖父三人合一,最終成為了時至今日都無人可超越的,“永遠的江濱柳”;

為《大魚海棠》配音,他僅用聲音便讓在場所有觀眾淚流滿面;

演出《剩者為王》,他用6分鐘的“父親獨白”刷爆網絡,為華語電影奉上了一段堪稱教科書般的動情片段……

那些年,無論是在舞臺還是在影視劇中,金士傑的每一次出場都讓人印象深刻。

看客意猶未盡,總求著他多多露面,可他卻總是搖頭說:“人生要懂得適可而止。”

精而不濫,無論何時,金士傑都要做精神上的貴族。

“叛逆戏骨”金士杰:一句话戳哭天下父女的男人,活得有多刚?

金士傑《暗戀桃花源》劇照

“叛逆戏骨”金士杰:一句话戳哭天下父女的男人,活得有多刚?

作為一名標準的“文藝青年”,從前的金士傑身上總缺少一份煙火氣。

朋友們用“原始人”來形容他,因為他不用手機、不談社交、甚至連出門都只喜歡騎腳踏車。

“懷舊”,是他主動選擇小眾的理由。

曾幾何時,金士傑也以為自己會一直這樣“高高在上”地漂浮在人間,直到遇到夫人塗谷蘋。

“叛逆戏骨”金士杰:一句话戳哭天下父女的男人,活得有多刚?

金士傑《將夜》劇照

從某種意義上講來,“家”是上帝送給他在“俗塵”中最珍貴的禮物。

那一年,金士傑的龍鳳胎寶貝於中國臺灣出生,一男一女的完美組合讓整個家族高興得合不攏嘴。

金士傑用“奇幻”來形容自己初為人父的體驗,那是他見過全世界,最完美與最偉大的作品。

在成為父親之前,金士傑始終認為一個生命來到這個世界上是為了接受苦難。

可當兩個與自己血脈相連的新生命就這樣赤裸裸地擺在他的眼前時,他心中的所有不安都在頃刻間煙消雲散。

“我又希望他們能吃點苦,可是又疼他們。總之,我現在有點小軟弱。”

“叛逆戏骨”金士杰:一句话戳哭天下父女的男人,活得有多刚?

兩個孩子的降臨,讓從前“不食人間煙火”的金士傑又多了一些“世俗”之氣。

他換掉了從前一直堅持穿的舊衣服,因為要在孩子的同學面前保持最起碼的體面;

他學會了從未想過要接觸的視頻通話,因為外出拍戲時,他要第一時間向稚子道一聲生日快樂;

他放棄了單車在花甲之年考下了駕照,因為下雨陰天路不好走,爸爸開車總要方便一些……

“叛逆戏骨”金士杰:一句话戳哭天下父女的男人,活得有多刚?

因為有了孩子,金士傑放棄了所有自己作為藝術家的“身段”,他說,能在講故事時讓孩子們如痴如醉,才是自己演繹生涯的最巔峰。

為夫為父之後,從前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文青”肩上,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為了養家餬口,他開始將部分精力放到了賺錢這件事上。

演商業電影、拍雜誌封面,偶爾還要出席新片的首映會,隱藏多年,這位“老戲骨”終於大紅了一把,但卻是以他從前最看不上的姿態。

別人問他,覺得自己“俗”嗎?他點點頭,然後回答到:

“一部分吧,但我俗的很開心。”

“叛逆戏骨”金士杰:一句话戳哭天下父女的男人,活得有多刚?

當幸福以一種之前從未有過的樣子出現時,金士傑主動選擇與從前最討厭的東西“勾肩搭背”。

沒有被生活逼到死角後選擇妥協的無奈,更不提什麼為妻小放棄理想的悲壯,他就這樣毫不客氣的與“俗”眉來眼去。

想要給自己愛的人更好的生活這丟人嗎?不。

所以站在熱愛的東西面前,他始終坦坦蕩蕩。

在人生前半場,金士傑曾無數次懷疑過這個世界的美好,可當解鎖了“父親”的身份後,他終於開始相信:

追尋生命的唯一方式,便是擁抱生命。

而且,當你這麼做了的時候,生命也會回過來擁抱你,而這種經驗是你永遠無法用想象來得到的。

愛,是這個世界上唯一理智的行為。

“叛逆戏骨”金士杰:一句话戳哭天下父女的男人,活得有多刚?

新生命的降臨讓金士傑開始重新以“愛”的角度,去審視這個世界。但實際上,這並不是他第一次談到“愛”,這一偉大的話題了。

受母親信仰的影響,金士傑從小便開始出入教堂,而這也使得他從那時起,便對生命有著一種極度的在乎。

所以時至今日,他在談起夢想時,仍會以“做一個對世界有幫助的人”來作為整段發言的結尾。

大抵是由於這個原因,金士傑到目前所扮演的每一個角色,都帶有濃厚的人文關懷色彩。

“叛逆戏骨”金士杰:一句话戳哭天下父女的男人,活得有多刚?

在目前正在熱播的心理健康題材劇《愛上你治癒我》中,金士傑再次挑戰自我,扮演了一位德高望重,卻也有心結的精神科專家。

不同於那些只聚焦於醫患關係醫療劇,《愛上你治癒我》更像是一場關於人性與心靈的對話。

而這樣深度的題材和極高的劇本質量,也給了金士傑很大的發揮空間。

由於之前在劇團自學過心理學,也曾與“蘭陵劇坊”的成員們排演過類似劇目,所以即使面對這樣一位距離現實生活較遠的角色,金士傑仍能應付自如。

“叛逆戏骨”金士杰:一句话戳哭天下父女的男人,活得有多刚?

因為劇情設定,金士傑的戲份不算多,但人物身份舉足輕重,細微處的神情與動作都能瞬間抓人眼球。

無論是職場談判的寸土不讓,還是重遇故人的驚喜傷感,或是面對愛徒的焦灼與關切,他都表現得淋漓盡致,連一個背影、一個後脖頸皮膚的微微顫動都是戲。

“叛逆戏骨”金士杰:一句话戳哭天下父女的男人,活得有多刚?

金士傑《愛上你 治癒我》

在《愛上你治癒我》中,竇驍飾演的男主角顏書仁因無法釋懷往事,曾一度陷入極端的憤怒之中。

身為師長,金士傑為了緩解他內心的鬱結,與他展開了一段心靈對話與治療。

“叛逆戏骨”金士杰:一句话戳哭天下父女的男人,活得有多刚?

在這個過程中,金士傑不僅要面臨大段極其專業的臺詞考驗,還要時刻注意配合對手演員。

可即便挑戰如此之多,他依舊完成了對陳院長的完美詮釋,只用一個眼神,便讓觀眾看到了劇中人物的喜怒哀樂。

“叛逆戏骨”金士杰:一句话戳哭天下父女的男人,活得有多刚?

記得在勸解愛徒時陳院長曾說了這樣一句話:“創傷者真正需要的治療是解脫,而真正的解脫,便是埋葬過去。”

這是劇中人物的治療方式,若想要治癒這樣的“心靈震盪”,就必須要進行徹底的清理與糾偏。

隨著社會生活壓力的不斷增加,我國目前患有心理及精神類疾病的人群愈發增多。

因為這類疾病的隱匿性與複雜性,很多患者在最開始時並不會察覺,可待到發現時卻已是為時已晚。

因為陌生,所以懼怕。

“叛逆戏骨”金士杰:一句话戳哭天下父女的男人,活得有多刚?

截圖來源《愛上你 治癒我》

抱著讓更多人更好生活的想法,金士傑選擇接受了“陳院長”,因為他想讓所有人知道:

在生活中,所有人都無可避免的要擔任“治癒者”與“被治癒者”的角色,相比那些罹患精神類疾病的人來說,我們並不高貴,只是比他們幸運得以被生活治癒。

這是他的選擇,更是他的“放下”與“解脫”。

“叛逆戏骨”金士杰:一句话戳哭天下父女的男人,活得有多刚?

從最初的文藝青年,到如今渴望治癒所有人的恂恂長者,那個曾經對人生充滿疑問的青年,終於在歲月的洗練中學會了寬容,也懂得了愛與被愛。

生命劇本中“叛逆”的橋段讓他成為了一個徹底的敢為文青,同時也給予了他面對生活的膽量。

他一路特立獨行,卻又始終心懷天下,終於在一路對抗中,收穫了所有自己想要的人生。

他沒有太多討好生活的技巧,只是堅持讓自己所有的行為都發自內心,所以他不後悔、不失望、不嫉妒,最終也必定不遺憾。

“叛逆戏骨”金士杰:一句话戳哭天下父女的男人,活得有多刚?

人生路長,這一路金士傑雖然風雨飄搖,但他還是如願過上了,自己在《愛上你治癒我》中渴望的人生——

“Work well,Live well,Love well. ”

“工作愉快,生活開心,愛情美好。”

這是生命的饋贈,更是自我的爭取。

所以去過你想過的人生,隨心便稱心,不忘一路行走,不忘一生所求,生活終究會給你所有想要的。

“叛逆戏骨”金士杰:一句话戳哭天下父女的男人,活得有多刚?

記得在出演《14堂課》時,莫利教授曾問過米奇這樣一句話:

“你是你想成為的那種人嗎?”

相信在問出這句話時,金士傑的心中已有了答案。

感謝金士傑老師接受“最人物”的獨家專訪

讓我們和金老師一起品味人間

<strong>

—The End—

往期文章精選

90後:垮掉的一代是如何崛起的

郭晶晶丨李金元丨梁博丨姜文丨黃霑

王源丨楊麗萍丨寧靜丨華晨宇丨外賣拳王

陳志朋丨張國榮丨許嵩丨褚時健丨王昱珩

武夷三傑丨張雲雷丨陳果丨陳冠希丨吳青峰

俞飛鴻丨韓紅丨朴樹丨王思聰丨胡彥斌

看更多深度人物故事

請長按下方圖片掃碼關注

最 人 物

一路行走

勿忘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