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催收冠軍的自述:入行那天,就是“贖罪”的開始

“我剛剛在公交車上,看見站牌顯示屏上的失信人名單,本來想拍下來,可是照片一晃就過去了。”

五月的上海,已經開始燥熱。小魏走在大街上,依稀回想起過去一段職業生涯。

那段經歷對他而言,是夢魘,是罪惡,是深淵。

如今,小魏堅持給每一個新添加的微信好友發紅包。金額不大,但是他都會執意讓對方收下。

“誰加我微信,我都會發紅包。為了贖罪。”

他口中的“贖罪”,指的就是做催收員的那段經歷。

前催收冠軍的自述:入行那天,就是“贖罪”的開始

入行那天,是“贖罪”的開始

相信很多人,身邊都曾有在網上借錢的朋友或家人。如果不幸被留了電話,手機就不得安寧。

在這些催款電話裡,可能就有催收員小魏打來的。

只有高中學歷的小魏,最初在北京做現貨白銀,後來去上海做起了P2P理財。公司倒閉後,他入職了一家催收公司——XX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前催收冠軍的自述:入行那天,就是“贖罪”的開始

當時他考慮的是:做催收,精準客戶已經擺在那了,很容易做出業績,不需要像以前做銷售那樣,要到處辛苦地找客戶。

2017年11月,小魏正式入職。彼時該公司剛剛成立一個月。

這是一家給民間高利貸平臺做催收的公司。雖然只服務一個放款機構,但是每天案子多的人手都不夠用。

公司規模看上去也不小,一千平的面積,可容納將近200個工作崗位。

就在這裡,小魏開始了他為期一年的催收職業生涯。

一年的時間,他見證了一家公司的興亡,也經歷了自己職業生涯的跌宕。

前催收冠軍的自述:入行那天,就是“贖罪”的開始

催收有“門道”

剛入職的時候,小魏打的都是逾期沒幾天的電話。

當時領導要求文明催收,經常進行巡視,聽到哪個組稍微嗓門大一點,立刻叫過去教訓一通。

隨著逾期率越來越高,漸漸地,公司開始讓大家打高賬齡的案件。

再後來,高賬齡案件應接不暇,幾乎大家都打高賬齡案件了,只有一兩個組還在打逾期幾天的。

高賬齡案件意味著什麼呢?要麼就是欠債太多、拿不出錢還,要麼就是故意不想還。所以需要大家絞盡腦汁,和債務人鬥智鬥勇。

好在沒多久,小魏就摸索出一條自己的“門道”來。

當時小魏面對的客戶都是逾期四個月的,基本情況幾乎不超過手機不接、停機、關機、空號、拒接、聲稱沒錢等情況。

針對這些,小魏一一攻破。

不接的,轟炸通訊錄。

打個五六遍,如果接通了,對方一定會說還、但是現在沒錢。這時小魏就會施壓,要求“兩個小時內必須還進來”,否則就轟炸對方通訊錄,挨個罵一遍。被嚇到的,基本過兩個小時就會加微信。

加微信的方式就是“XX,不還錢是嗎?非逼我們搞事情對不對?”當然為了保護好自己,小魏說,最好不提及公司名字。

始終不接的,P圖群發。

先發短信施壓“速回電,否則通訊錄挨個罵”;半小時沒反應的,P圖發過去,配上文字“此圖只給你自己看,不要逼我們群發”。這時60%的人基本就回了,接下來施壓兩個小時,加微信不停催。

空號、停機、設置拒接的,撥通訊錄、挑撥關係。

對付那種本人死活聯繫不上、短信、P圖都沒反應的,小魏就會撥打通訊錄、挑撥關係,話術類似於“XX說在我們這貸的款,給你家人看病用了吧”。

等到聯繫人被挑撥得非常憤怒時,掛斷電話就可以;然後不接回電,讓他們自己去找債務人。基本上在挑撥成功5個聯繫人的時候,60%左右的債務人都會回電。

這時候再開始老套路施壓,兩小時加微信不停催。

當然,催收做久了,小魏摸索出一些特殊的技巧。

比如,通過大王卡,可以查詢到停機空號客戶的其他手機號(現在已被禁用)。

再比如,把客戶手機號存到手機裡,打開抖音查看通訊錄,看都有誰開了抖音。

很多老賴的手機已經空號了,但是抖音卻沒換,還在開直播賺錢求打賞。這時下邊評論就開始了:嘿,錢不還還開直播呢!這些評論大家都能看到,老賴們臉上自然就掛不住了。

由於後期高賬齡的案子很多,整個樓層都能聽到大家大吼大叫,各種難聽的話都能聽到。

回想當時的場景,有些滑稽,又有些恐怖,怕是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根本呆不住。

然而,儘管大家心裡都清楚這是違規的,但是這些對付初級或中級老賴很有效果,所以公司為了業績,往往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當然,小魏說,以上都不要太入戲,P圖發給債務人就行,沒必要群發,不然對方也就破罐子破摔;爆通訊錄激怒對方,也不要跟通訊錄裡的人對罵起來沒完沒了,否則自己也有風險。

面臨的風險就是被投訴、被扣提成。可是小魏坦言,儘管遭遇過投訴,但是他從沒被罰過。

“這就是我的本事”,小魏無不得意地說。

小魏的應對策略就是“死不承認”。“他們不是老賴嗎,那我比他們還賴”,小魏說,有的同事可能裝不下去就會承認,但他就是咬死不承認,所以公司也沒辦法。

由於逐漸“上道”了,小魏的業績也直線上升,還拿過好幾次冠軍。

前催收冠軍的自述:入行那天,就是“贖罪”的開始

小魏展示的榮譽證書

業績越高,提成自然越高,最高能提9個點。後來公司覺得太高,只給提3個點。最高的一次,小魏的月薪達到了1萬8,扣除3000元稅,到手1萬5。

有很多同事前來前來請教經驗。小魏清楚這些手段多少涉嫌違規,也不好意思全都告訴別人。

前催收冠軍的自述:入行那天,就是“贖罪”的開始

他心中的“怕”與“愛”

儘管在工作上出類拔萃,但是小魏也有自己的擔心。

經理基本上每天都在施壓:今天能還幾單?能還多少錢?如果得到的回覆是“不確定”,那麼就會面臨劈頭蓋臉的訓斥。

“不管什麼辦法,每個人今天必須還XX錢,完不成就別下班!提成也別想拿到!”

儘管壓力大,但一週內大概只有一兩天、兩三成的人能完成任務。

漸漸地,感到心累的小魏覺得,還是去銀行做催收相對穩健些。

自覺學歷不夠,他當時報了成人自考,每週一三五晚上上課。

有一天晚上7點,結束了一天工作的小魏正等著下班,經理得知後,上來就是一頓罵。

“就你事多,每天晚上還要上課!不想幹就滾!”

小魏當場就翻臉了,和經理大吵一架。

後來,公司開始實行霸王條款,每個晚上、每個週末都逼著員工無償加班,每個月都更改提成標準。基本上都是快發上月工資的時,小魏才知道上個月的提點是多少。

最低的時候,小魏只拿到了0.4個點的提成。

除了工作上的壓力,小魏也有自己的委屈。

他曾遇到一個20多歲的女孩,每次打電話,對方態度都挺好,嘴上都會說“明天還”。

一開始,小魏對女孩說了很多關心的話,告訴她逾期對她的惡劣影響。這樣反覆幾次後,依然沒有結果,後來這個案子就留在了庫裡。

直到有一天,女孩打來投訴電話,說小魏爆了她的通訊錄,以此為由,拒絕還款。

“我真的沒有爆她通訊錄,百分之百沒有。也許別的平臺爆了,但是我沒有。”事隔許久,小魏提起這件事,依然滿肚子委屈。

雖然業績一直不錯,但是小魏一直心存愧疚。每到月底最後一天,他都會早早下班,去附近的河邊散心、懺悔,在內心深處,向他傷害過的無辜人道歉。

為了混生活,小魏有很多不得已。

但之後形勢急轉直下,在管控趨嚴下,現金貸和催收行業都遭遇了嚴打。

合作的機構也不怎麼放款了,小魏所在的催收公司只能找其他案件,但是質量都很差。

在苟延殘喘一年後,公司最終還是倒閉了。

在小魏看來,這些高利貸平臺運營的模式都大同小異:“合同借出去1000,到賬800,還款1200,逾期幾天就要還1300-1500,就算有壞賬沒收回來,其實還是賺了不少的。”

“我一定會有報應的”,談及過去的這段經歷,小魏在內心深處這樣對自己說,“不知道報應什麼時候會來,就算來了,我也欣然接受。”

今年3月,小魏由於囊腫復發而手術,住院了一個多月;在這期間,母親又突然頭痛住院,還好現在已安然無恙。

在小魏的內心深處,一直祈禱著家人平安,一直期望能夠贖清暴力催收的那些罪惡。

如今,小魏已離開了催收行業。但老賴與催收員之間的博弈,仍在繼續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