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橋未斷為何叫斷橋?

幻雲寄形


斷橋位於杭州西湖白堤的東端。《白蛇傳》故事中,許仙和白娘子在斷橋相會,引發了一段傳奇故事,使斷橋也帶上了濃重的浪漫色彩。顧名思義,斷橋應該是斷開的橋嗎?

越劇《白蛇傳》中白娘子有這樣的唱詞:“看到斷橋橋未斷,我寸腸斷,一片深情付東流。”從這句唱詞來看,斷橋並非是一座斷開的橋。它始建於唐代,宋代叫寶佑橋,歷史上曾多次坍塌譭棄,現在的斷橋是1921年改建時的形制,獨孔、環洞,長八點八米,寬八點六米,造型古樸淡雅,優美別緻。斷橋橋東有一座碑亭,碑上有清代康熙皇帝的御筆“斷橋殘雪”,還有一座“雲水光中”的水榭,它們錯落有致,和斷橋一起組成了西湖東北隅一處頗富詩情的古典景觀。建築與環境融合搭配,充分體現了我國古代園林的景觀建築設計理念


實際上,斷橋 的“斷”並非是橋樑斷開的意思。斷橋名字的來歷有三種說法。第一種說法和唐代詩人白居易有關。據說白居易擔任杭州知府時,在西湖修築白堤。白堤沿著孤山修建,到斷橋的位置時斷開,所以這座橋被稱作斷橋。還有一種說法認為,西湖下大雪後,斷橋上中間部分的積雪融化得比較早,在橋面上露出褐色的一段,遠遠看去,彷彿一條長長的白鏈到這裡忽然中斷,因此叫作斷橋。


更有一種直接的說法,斷橋的橋頭曾住著一戶姓段的人家,段和斷諧音,因此叫做斷橋。無論什麼原因,這座橋樑都得到了一個詩意盎然、引發人們無窮遐想的名字。“斷橋殘雪”被稱為西湖二十四景之一,斷橋一帶景緻秀美,充滿詩情畫意,前人稱為“斷橋一望,銷魂欲死”,可以說美到了極致。大雪過後,西湖一片雪白,一道長橋正好打破了西湖雪景的單調,使西湖有了活潑的動感。

這種在一成不變的空間當中巧妙點綴,使之產生變化、形成動感的手法,是我國園林造景的傳統手法之一,在眾多園林景緻當中都可以領略和體會。斷橋的美,正是我國傳統造園藝術的一個小小縮影。


尚武先生


自從小時候聽了斷橋相會的故事,知道了杭州西湖有個斷橋,一直以來,我就有個疑問,斷橋難道是斷的麼?但一直沒有機會去斷橋看看。

前兩個月,機會來了,受阿里巴巴邀請,我去杭州參加了網商銀行三週年的錢江觀潮小微金融行業峰會。結束後的下午,我去了西湖,直奔斷橋而去。

等我真真切切地站在斷橋之上,天色已經傍晚,人卻非常之多。

觸摸著斷橋的欄杆,看著未斷的斷橋,我問到:斷橋啊,你為何叫斷橋?

經過查詢,斷橋在唐代就已建成,而關於斷橋的得名,說法甚多。 一說在南宋之時,此橋就叫做段家橋,後來叫著叫著就叫成了斷橋。但唐代已有此橋,這期間又叫什麼呢?

“斷橋殘雪”是“西湖十景”之一,由來已久,斷橋殘雪,名字就聽起來很悽美很浪漫,據說,南宋王朝偏安一隅,多情的畫家取殘山剩水之意,於是擬出了橋名和景名,稱之為“斷橋殘雪”,這倒還真符合古時文人的形象。 這斷橋之名從何而來,其實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能在這太平盛世,欣賞這如畫美景,如果身邊再有個心愛之人陪伴,此生足矣!


閬中飛帥


作為西湖十景之一的斷橋,如今位於杭州北里湖和外西湖的分水點上。它名為斷橋卻沒有斷,而是像正常的橋一樣保存完整,歷史上就曾有詩人對此表示過疑惑。如明代的詩人邵經邦在《弘藝錄》卷8《斷橋》一詩中提到:“聞道橋名斷,從來金勒過。”金勒是指騎馬的人,這句詩直言不諱地表明瞭它對杭州西湖斷橋之名“斷”而實不斷的困惑。那麼為什麼要叫斷橋呢?


百度上曾提到斷橋之名由來有二,一是孤山之路到此而斷,故得名;二是段家橋簡稱段橋,諧音為斷橋。但據關長龍(《“斷橋”考》)考證,“斷橋”的本義實則是漁人為了方便,通常會用一種叫做“籪”的竹柵欄捕捉魚蝦蟹,由此做成的簡易橋樑可以供人行走,久而久之便被稱作籪橋。“籪”這個字又作“椴”形,與“籪橋”、“斷橋”並行,但因“籪”字用的比較少,所以人們多以“斷”字代替,這也是張祜在詩作《題杭州孤山寺》中寫“斷橋”的原因所在。除此以外,名為斷橋但其實橋並未斷的現象不只有杭州一例,古代許多水鄉村路、寺院也被稱為斷橋,元明清時期很多詩歌亦有記載。



做書


簡潔明瞭的說一下吧 ,斷橋是姓段的人修的橋, 諧音,斷橋一



用戶55168501900


斷橋之所以稱為斷橋,有幾種說法,皆有牽強附會之嫌。其實沒那麼複雜,它原叫“段家橋”,亦稱“段橋",後來以訛傳訛,成了“斷橋"。康熙題碑也是用“斷橋",遂成正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