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經典電影《少林寺》幕後拍攝的艱辛過程》

製片方長城公司起初邀請了香港導演陳文擔任導演,拍攝季節是冬天,場景灰暗,陳文又啟用了大量來自河南京劇團的演員進行拍攝,效果不佳。於是,請出張鑫炎來救場。

此時《少林寺》的拍攝經費已經花掉了40萬港元,但張鑫炎進組之後,卻決定將此前的拍攝全部推翻,原劇本是正劇風格,他改為輕喜劇,原來的主演是長城公司的吳剛以及京劇演員,他決定由內地的武術精英出演,並在國家體協的協助下,從七個省選出了全部演員,冬天的場景,所呈現出的視覺效果太蕭瑟,他就決定等到春天再開始拍攝。於是最終形成我們看到的那個故事。

《1982年經典電影《少林寺》幕後拍攝的艱辛過程》

電影《少林寺》海報

《1982年經典電影《少林寺》幕後拍攝的艱辛過程》

李連杰在家中

為了使武俠片表現出質樸的詩意,導演四處尋找武術家。

1972年,張鑫炎在拍攝紀錄片《萬紫千紅》時,認識了自幼習武的李連杰。1980年,17歲的李連杰得到張鑫炎的邀請,進入《少林寺》劇組。

扮演師傅的於海在五十年代就是一名武術運動員;扮演禿鷹的計春華從浙江省武術隊退役後,回隊找隊友,被前來選演員的張鑫炎看中;扮演王仁則的於承惠在十九歲時獲得青島武術全能冠軍,後在山東某機械廠擔任起重工,憑藉一套棍術被《少林寺》劇組看中,成為大反派王仁則的不二人選。

女主角白無瑕的扮演者丁嵐,也是有武術功底的。當時她在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被前去挑選演員的張鑫炎看中,因此成為這部和尚戲的女主角。

《1982年經典電影《少林寺》幕後拍攝的艱辛過程》

電影《少林寺》劇照

《1982年經典電影《少林寺》幕後拍攝的艱辛過程》

電影《少林寺》劇照

《1982年經典電影《少林寺》幕後拍攝的艱辛過程》

電影《少林寺》劇照

《1982年經典電影《少林寺》幕後拍攝的艱辛過程》

電影《少林寺》劇照

當時的少林寺在拍攝時還很荒涼。據孫劍魁回憶,第一次來到少林寺時,山上的荒草有一米之高,而且根本就沒有路。寺裡只有幾個老掉牙的和尚,泥菩薩的身體已經坍塌了一半。

電影中的少林寺,其實是由幾個廟宇的景觀組裝而成的。匾上“少林寺”三個字都是經過重新粉刷的,片中那段綠樹環繞、青草茵茵的室外練功場所是在附近的中嶽廟和杭州的“花崗觀魚”拍攝的。

《1982年經典電影《少林寺》幕後拍攝的艱辛過程》

電影《少林寺》劇照

《1982年經典電影《少林寺》幕後拍攝的艱辛過程》

電影《少林寺》劇照

《1982年經典電影《少林寺》幕後拍攝的艱辛過程》

電影《少林寺》劇照

《1982年經典電影《少林寺》幕後拍攝的艱辛過程》

電影《少林寺》劇照

《1982年經典電影《少林寺》幕後拍攝的艱辛過程》

電影《少林寺》劇照

當時的特效還不發達,而左派電影的拍攝方針,以及張鑫炎對武俠片的要求,使得《少林寺》中的打鬥場面以真實為第一訴求。據扮演“禿鷹”的計春華回憶,當時根本沒有動作指導,拍誰的鏡頭誰自己設計動作。每次導演告訴你需要打多長時間,從哪兒到哪兒,就開始準備,然後用錄像機拍下來回去分鏡頭。於是,在《少林寺》中出現很多打鬥的長鏡頭。

《1982年經典電影《少林寺》幕後拍攝的艱辛過程》

電影《少林寺》劇照

《1982年經典電影《少林寺》幕後拍攝的艱辛過程》

電影《少林寺》劇照

《1982年經典電影《少林寺》幕後拍攝的艱辛過程》

電影《少林寺》劇照

《1982年經典電影《少林寺》幕後拍攝的艱辛過程》

電影《少林寺》劇照

1982年,內地公映後,以1毛錢的票價創下了161578014元的票房紀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