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製裁伊朗期限已過,目前還有哪些國家購買伊朗石油?

超哥87077


美國製裁伊朗期限並不是過了,而是在5月2日才剛剛開始。而目前還有許多國家,正式聲明將要繼續進口伊朗的石油,這之中就包括土耳其,伊拉克,俄羅斯,以及中國與歐盟國家等等,至少也有十幾個國家。

因此可以看得出,實際上,伊朗的石油,並不可能被美國完全封殺,讓伊朗的石油出口歸零。如果是這樣,那麼,美國和伊朗的石油和經濟制裁就將會變成軍事上的衝突,而且,是直接性的戰爭。所以我個人認為,就目前的情況下,仍然有許多國家會進口伊朗的石油,因為,進口伊朗的石油,實際上也在維護伊朗和美國共同的利益,以防止兩個國家發生戰爭。

當然,伊朗也在保持高度的剋制,以免真的和美國爆發戰爭。所以,伊朗仍然是在選擇通過各種各樣的手段來出口石油,而不是和美國進行軍事對抗。而繼續進口伊朗石油的國家,在經過一段時間之後,還將會繼續增加,直到美國對伊朗的石油禁令失敗。

個人觀點,切勿上心,謝謝閱讀,歡迎評論。


幸福地帶2


5月2日,美國取消對8個石油買家繼續進口伊朗石油的豁免政策正式生效,這意味著如果這些買家繼續買伊朗的石油,將會遭到來自美國的制裁。那麼,實際上,這些國家和地區還有沒有繼續買呢?


1、哪些國家已經不買了?

2018年5月,美國總統宣佈,對伊朗的石油出口制裁將於11月生效,但是中國、印度、日本、韓國、土耳其、意大利和希臘等國家和地區從伊朗進口石油得到“豁免”,並給予了6個月的期限。

不過,有些國家還沒等豁免期到,就一早跟美國表態“我不會買了”。即在美國公佈了豁免的石油買家後,意大利和希臘就率先停止從伊朗進口石油。

如今,剩下的國家仍然在購買和進口伊朗石油,但後期是否會繼續購買,就要分情況來看。

2、日本、韓國作何表態?中國呢?

作為美國的“小弟”,日本、韓國很大可能會服從制裁禁令,選擇從其他地方進口石油。不難預測,日韓的石油進口商可能已經與伊朗方面談合作結束的事項,隨時準備結束合作關係。

而且,日韓不擔心沒有石油可買帶來經濟衝擊,因為美國會為日韓提供大量的石油供應。如今,美國已經是世界產油國前三強,石油出口量不斷攀升,因此美國的石油可能會取代日本國內的石油。

與日韓不一樣,我國對待伊朗的合作一向堅持自己的原則。即便美國取消豁免,我國還是會繼續進口伊朗的石油。基於密切的合作關係,美國也不敢用強硬手段來威脅,估計美國後面還會重新給予“豁免”政策。

3、印度在“危險”邊緣試探

印度可能會抱著“試探”的態度進口伊朗石油。由於石油資源匱乏,印度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石油進口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高達70%,而伊朗佔了印度石油進口量的12%。在這樣的背景下,印度不太可能放棄進口伊朗石油,而置自己的經濟於不顧。

雖然美國有意出口石油,但印度方面不願意買美國的賬。據《印度斯坦時報》5月4日報道,印度一名匿名官員表示,印度並不願增加對煉製成本較高的美國頁岩油的進口,將從本國的能源和商業安全出發,加大從其他國家進口原油的力度。

印度也沒明確表態,會不會繼續進口伊朗石油,可能還是想看美國到時候的態度會不會發生轉變。如果強硬,印度很大可能會“認慫”。

4、土耳其跟美國對著幹

強人執政的土耳其,應該還是會堅持進口伊朗的石油。過去,在伊朗問題上,土耳其一直跟美國“唱反調”,而且措辭強硬、犀利。雖然美國也對土耳其實施過制裁,但它的領導人仍然不懼美國的霸權,跟美國一直對著幹,所以對於美國的禁令,土耳其不會“認賬”。

此外,據路透社5月2日報道,土耳其外長當日稱,在美國取消對伊朗石油的進口豁免後,土耳其還無法迅速實現石油進口的多樣化。言外之意,土耳其還將繼續進口美國的石油。

後期,伊主要石油進口國會有什麼態度和動作的轉變,不妨讓時間告訴我們答案。


金十數據


美國宣佈從5月2日開始,禁止任何國家購買伊朗石油,取消所有國家的豁免權,伊朗石油的大客戶主要是中國、韓國、印度、日本和土耳其,此外還有部分國家購買,不過佔比很小。

石油銷售是伊朗經濟命脈,如果石油這條路被掐斷,伊朗基本上也就離死不遠了,各國對待美國禁令的態度決定了伊朗的生死存亡。

在美國的嚴令之下,各國紛紛做出不同反應,伊朗原油出口量從原先的每天190萬桶下降到100萬桶,幾乎下降了一半。

首先是伊朗石油的最大客戶中國,美國禁令出臺之後,外交部曾表示希望美國尊重中國的利益,不要損害中方的利益。

外交部的話以模糊不清而聞名,看似什麼都說了,其實沒說一樣,不過在5月1日~5月4日在伊朗舉行的石油博覽會,中國的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全部缺席。



態度最堅決的是土耳其,美國宣佈禁令之後,土耳其立刻表示美國無權干涉其他國家之間正常的貿易往來,還會繼續從伊朗進口石油。土耳其雖然是北約成員國,但是近期與美國之間的關係並不好,甚至一度排斥美國,燒燬美國國旗和美元,這個關頭站出來,似乎一掃之前“狗中哈士奇,國中土耳其”的形象。

韓國的態度幾乎沒有疑問,關鍵問題上必然倒向美國,因此韓國很可能減少甚至停止進口伊朗石油。



日本的態度也比較強硬,目前看來似乎不會減少石油進口量,但是日本和美國之間的從屬關係以及地位差異導致,即使日本短時間內能扛住美國的壓力,長期來看也很可能會妥協。

如果以上國家都沒能挺住,伊朗前途堪憂,能夠伸出援手的或許是俄羅斯,但是俄羅斯是石油淨出口國,在美國的制裁下,自己的石油都賣不出去,很難幫到伊朗,如果美國入侵伊朗的話,俄羅斯或許可以援助一些武器裝備。


美國短期內不會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但是經濟水平持續走低,一旦伊朗國內產生反政府武裝,美國就會趁虛而入,伊朗也就完了。


視野新觀


美國這次又要打自己臉了,因為在取消伊朗石油豁免權之後,仍還有國家繼續從伊朗進口石油。美國早就表示在取消豁免權之後,如果還有哪個國家從伊朗進口石油,就會對其實施同等制裁。然而現在美國想制裁也是有心無力,因為美國很難同時制裁多個國家。美國現在為了維護自己的臉面,又在個沙特等石油大國施壓,要求這些國家和美國一起增加石油產量,用這種方式擠壓伊朗的石油市場。



到目前為止,日本和印度是明確表示停購伊朗石油了。部分國家開始減少伊朗石油的進口,但是都沒有完全停購。土耳其一貫強硬,這次也在美國的施壓下妥協,但是土耳其只是減少了伊朗的石油進口,用這種方式來穩住美國。其實土耳其可以完全放棄伊朗石油從伊拉克進口,不過土耳其這樣做就等於把石油安全交到了美國手裡,以後美國只要拿石油來威脅土耳其,土耳其就得乖乖聽話,所以土耳其只是減少了伊朗石油進口來給美國一個交代。


至於中國的態度,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已經明確表示將繼續與伊朗保持正常的合作關係。伊朗不但是世界上第四大石油儲量國,還是中國的五大石油供應國之一,與伊朗合作關乎到我們的石油安全,我們不可能因為美國的一句威脅就放棄這麼重要的貿易伙伴。最重要的是,我們國家是為數不多的不懼怕美國製裁的國家之一,我們已經有了和美國打貿易戰的經驗。中國目前是伊朗最大的石油出口國,對我們的依賴程度非常高,如果能頂住這次壓力,對我們以後也是好處頗多。只要我們不放棄進口伊朗石油,就能很大程度上緩解伊朗的危機。



最後還要提一些印度,印度雖然表示停購伊朗石油,但是否會這樣去做還是個未知數。印度從伊朗進口的石油數量僅次於我國,印度在短時間內很難找到新的石油供應國。如果說為了不得罪美國就放棄從伊朗進口石油,那麼等於自斷一條經濟發展的胳膊,莫迪不像是會做出這種傻事的人。不會莫迪可能借此來與美國談條件,要求恢復關稅優惠政策,如果美國不做出讓步,印度應該還會繼續進口伊朗石油。


很多國家之前和伊朗達成的合同不可能因為美國的一句話就中止,很多國家之前簽署的都是長期合同,如果單方面毀約,必須向伊朗支付大筆違約金,而且還會面臨國際信用方面的壓力,影響的不只是經濟還有聲譽。美國這次的霸權不起作用,接下來就看如何給自己找臺階下了。


國際視角淺說


5月2日過後,在美國豁免的8個國家和地區中,目前依然進口伊朗的國家有三個分別是中國、印度、土耳其。

對於美國宣佈結束豁免期後,上述三國並未對美國的停止所謂的豁免期進行表態,繼續進口伊朗石油,只不過相對於1月—3月,進口量都是下降的。

而美國對三國繼續進口伊朗的石油的行為也沒有表態,沒有采取相關措施的相關說明,反正大家都很有默契,不說話。

而日本和韓國這些國家已經表態過了,他們停止進口伊朗石油。

在5月2日的時候,土耳其外長在一場記者會上說,“土耳其短期內無法實現石油來源的多樣化”。意思就是說土耳其短期內無法離開伊朗石油。

為了實現讓伊朗石油出口“歸零”,美國之前要讓沙特等國增加石油產量,滿足國際石油供應來讓各國停止進口伊朗石油。

但是沙特等國並未配合美國的增產要求,在這個問題上特朗普還對世界撒了一個謊,說他給中東某個國家打過電話了,說他們會增長。然後中東的國家都紛紛說沒有接到特朗普的電話!

近期法國和德國現在聯手搞一個歐洲能源交易基金,結算貨幣是歐元,目的就是用來在能源交易上方便歐洲企業避開美國製裁,繼續進口伊朗石油。

印度駐美國大使表示他們不會增加和巴基斯坦關係密切的沙特石油。由於印巴關係緊張,印度拿這個事情當擋箭牌也挺有意思的。

印度方便表達的含義是:即使沙特增產他們也不會購買沙特的石油,委婉的說明了他們需要伊朗石油。

除此之外早就被美國進行經濟制裁的俄羅斯,要怎麼進口伊朗石油就怎麼進口,美國管不著。

總得來說,目前伊朗石油還是繼續出口的,只不過繼續進口伊朗石油的國家,都顯得非常低調,為了避免和美國發生頂槓,大家在態度上很照顧美國的面子。在繼續進口伊朗石油問題上都找了一種委婉的說辭,避免刺激美國。



一號風手


美國針對伊朗的霸權獨裁的石油出口歸零制裁,五日一日對八國的“豁免”期己過去三天,據外媒報道,目前仍有四國繼續與伊朗購買石油,俄羅斯,中國,印度,土耳其表示根據自身利益保持與伊朗進行合法的石油貿易交易,特別是俄羅斯政府宣佈減少百分之二十的石油產量,進口伊朗石油進行轉口銷往需要的國家,在此期間與伊朗簽定五百億美元的石油進口協議。美國西方列強對俄羅斯的制裁封鎖己經達到極限,如果美國想再加大對俄羅斯的制裁封鎖,有可能是把炮艦開到俄羅斯周圍或直接對俄羅斯進行軍事打擊,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有世界四個有影響的國家保持與伊朗的石油貿易,並有俄羅斯的強勢支持,就看美國近期如何對四國採取何種制裁措施,如果美國無視聯合國章程和國際法則破壞別國獨立自主合法的貿易往來,將會引起世界各國強烈反對,美國的長臂管轄世界霸權獨裁行為不會得逞,而針對伊朗的石油出口歸零陰謀也終將失敗。



老虎208626539


幻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非常遺憾,在美國給予相關國家進口伊朗石油的豁免期結束之後,目前已經沒有國家在繼續進口伊朗石油。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哪個國家如果繼續進口伊朗石油則意味著它必須面對美國的制裁,大多數國家對於美國和伊朗之間的鬥爭基本都是持一種坐山觀虎鬥的態度,誰會為了幾滴伊朗石油去招惹美國的制裁呢?
(美國禁止伊朗石油出口)


美國政府在去年11月給8個國家和地區進口伊朗石油豁免權的時候就強調自己後期不會延長給相關國家的豁免期,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性格各國大概也是有了一點了解,特朗普可不僅僅是會威脅自己的對手,他怎麼說就很可能會怎麼做。美國政府能夠給8個國家和地區180天的進口伊朗石油豁免期,這已經算是對相關國家非常客氣,美國確實也是考慮到了一些國家的感受,但是如果哪個國家無視美國的警告,那特朗普可真是不會客氣。

伊朗石油出口在今年4月份的時候就已經降到了每天100萬桶以下,這說明大多數國家在美國給的豁免期結束之前就已經開始為停止進口伊朗石油做準備。日本、韓國和希臘等美國的盟友自然是不用說,它們不可能為了伊朗石油而跟自己的美國老大哥翻臉,而像印度這類政策比較獨立的國家也不想招惹美國,畢竟美國的制裁讓它們付出的代價會遠遠大於它們進口伊朗石油所獲得的好處。
(美國及其盟友國家領導人)


在5月2號到來之前曾有不少自媒體頻繁地炒作說某某國家力挺伊朗,然而等美國的豁免期結束之後我們卻並沒有看到任何國家用實際的行動支持伊朗,就算是俄羅斯也只是趁著伊朗石油出口被打壓的機會加大本國的石油生產能力。另外土耳其和卡塔爾等國的官員之前曾表態說美國的制裁不是解決伊朗核問題的最好方法,於是很多自媒體人以此拋出伊朗獲得很多國家力挺的觀點,這樣的做法顯然是很不嚴謹的。

今天已經是5月4號,美國給予8個國家和地區進口伊朗石油的豁免期已經結束,然而我們有聽說哪個國家因為伊朗石油出口的問題而遭遇美國的制裁嗎?答案是沒有,美國沒有制裁任何一個進口伊朗石油的國家和公司,這不是因為特朗普政府說話不算數,而是因為沒有任何國家在繼續進口伊朗石油。在美國製裁伊朗石油的問題上,大多數國家都保持了沉默的態度,說白了其實就是各國都不想惹事兒,坐山觀虎鬥多好,為什麼要平白無故捲入伊朗和美國的鬥爭當中呢?


(伊朗總統魯哈尼和美國總統特朗普)

美國是一個盟友眾多的國家,而伊朗在國際上基本是孤家寡人一個,沒有誰在關鍵時候能夠給伊朗伸出援手。目前已經沒有國家在繼續公開進口伊朗石油,伊朗石油出口即便沒有降為零也差不多是接近於零,此刻伊朗政府所承受的壓力應該是空前的,所以在最近幾天我們並沒有看到一貫態度強硬的伊朗政府站出來批評或者抨擊美國,伊朗政府的沉默已經說明了所有的問題。


李姓先生


不會有人來告訴你答案的,只有美國才會給出標準答案!只有美國。。。

中國肯定不會在這個時候冒出來充大頭的,這一點是肯定的。就算是還有油輪從伊朗開回來,那也是早就付過款的,只是分階段運回來而已,絕對不可能有新的買入合同簽訂。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但不會說是直接對抗。直接對抗美帝的,好像沒有。。。兩個航母編隊,不是擺樣子的,隨時可以攔截檢查過路油輪,就檢查扣押一個月你也沒辦法的。

特朗普也許想在任內打一仗,消除一個邪惡國家,這好像是歷任美國總統都想幹的一件事,名留美國史冊也是美國總統的願望。

中美談判進入關鍵期,這次談判將決定未來一二十年的中美國家關係和走勢,雙方都比較慎重,都不想半途而廢,對中國、對美國一樣重要,但對中國更重要。

大概就是這麼多了。


王某某08


美國對伊朗的石油出口禁令豁免期,最後期限是5月2日,5月2日之後,美國對伊朗的石油出口禁令就全面實施。



也就是說從現在起以後,在美國人的制裁措施內,任何國家都不可以購買伊朗的石油,美國想要該制裁措施達到讓伊朗的石油出口為零。但美國人險惡目的真的能夠達成嗎?

答案當然不是了,至少現在有四個國家還會舉行進口伊朗石油;

1、我們國家。

我們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石油的需求量非常之大,石油消費的一半以上都來自於海外供應,每年從伊朗進口的石油佔伊朗石油出口總量的24%,是伊朗第一大石油進口國,這是一筆非常巨大的數額。我們根本不怕美國所謂的經濟制裁,可能美國的經濟制裁對其他小國家非常有用,但是對於一個幾乎可以和美國並駕齊驅的經濟大國來說,這一招就不是太好用了;所以我們國家不可能因為美國人的警告而損失我們自己的利益,伊朗的石油,我們該進口的進口,美國如果要制裁,那就放馬過來吧。



2、俄羅斯。

這個就更不用說了,俄羅斯也在國際上從來也沒有怕過美國,更何況,俄羅斯也和伊朗的處境差不多,也在遭受灶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制裁和軍事圍堵,但俄羅斯的國力非常強大,根本不懼怕這些。當然,俄羅斯本身也是主要的產油國,其實是不需要伊朗石油的,但為了幫伊朗一把對抗美國,去年七月份就和伊朗政府簽訂500億美元的石油購買協議,現在是履約的時間,所以俄羅斯按照約定進口伊朗的石油,根本不必要看美國人的臉色。



3、印度。

印度這兩年的經濟發展很迅速,當然,經濟發展迅速帶來對石油需求量的瘋狂增長。而且印度與伊朗離得非常近,在石油進口方面,伊朗的石油價格相對低廉,無論是運輸成本,還是採購成本都很低。另外,由於美國對伊朗的石油出口全面封鎖政策,去年伊朗就同意印度可以用本國貨幣盧布購買伊朗石油,而不同外匯,這對印度來說是有天大的好處的。 而印度也是伊朗第二大石油進口國,每年進口伊朗石油佔伊朗石油出口總量18%,雖然美國現在與印度正在談判,要求印度停止進口伊朗石油,並進行利益交換,印度政府雖然有所鬆動,但近期不可能有完全斷絕與伊朗的石油交易,這就要看美國要付出多少代價,才能讓印度徹底放手了。



4、土耳其。 土耳其本來說是美國的盟國,應該聽從美國的警告,但這兩年,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與美國鬧得非常不愉快,甚至可以說都到達盟國散夥的地步,美國曾經支持埃爾多安的政敵居倫發動政變;又在敘利亞問題上與美國分歧非常大,所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去年八月份就宣佈對土耳其的經濟制裁導致土耳其貨幣大幅度縮水,損失慘重。

現在土耳其基本上與美國的關係處於半崩潰的邊緣,在美國政府4月22日宣佈結束伊朗石油出口的禁運豁免期,土耳其就站出來表示將繼續進口伊朗石油。其實土耳其也是有自己利益的考慮的,土耳其雖然處於中東,但石油資源非常匱乏,每年從伊朗進口的石油佔伊朗石油出口總量的9%,這對土耳其國內的經濟發展也是十分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土耳其還是伊朗的鄰國,石油相對更低廉。



當然也不可能否認土耳其這個國家的牆頭草的性格,如果美國付出足夠多的利益,讓土耳其不進口伊朗石油也是非常簡單的。那就看美國付出多少利益,讓土耳其滿意了,但可以知道的是,土耳其必然會狂宰美國,在這利益層面,土耳其從來都是多吃多佔,不會放過任何一個佔便宜的機會。


大正看世界


5月2日,美國對伊朗石油出口的豁免到期,今天已經過去兩天,美國要求伊朗石油零出口的目標實現了嗎?當然不可能。那麼,還有哪些國家在購買伊朗的石油呢?

首先要說的是俄羅斯。在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對伊朗實施制裁時,俄羅斯就與伊朗簽署了500億美元的石油換商品計劃。美國要求伊朗石油零出口,但沒有本事要求俄羅斯停止與伊朗的石油換商品計劃。所以,俄羅斯與伊朗的石油換商品計劃肯定在進行。換個意思可以說,俄羅斯肯定依然在購買伊朗的石油,美國敢把俄羅斯怎麼樣?近年來,俄羅斯什麼時候怕過美國?而實際上,很多事情都是美國懼怕俄羅斯三分。

其次要說土耳其。4月底,美國宣佈豁免到期要讓伊朗石油零出口,土耳其率先站出來表態,將繼續進口伊朗石油。實踐證明,土耳其確實還在進口伊朗石油。作為美國的盟友,土耳其為啥要與美國對著幹呢?因為2016年,美國差點推翻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政權,當土耳其看穿美國的陰謀後,認為美國不靠譜、不可信,所以不僅決定與美國分道揚鑣,而且堅持與美國對著幹。

第三,印度。曾幾何時,印度總理莫迪希望抱住美國的大腿,實現自己的大國夢。但經過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接觸後,莫迪覺得特朗普特離譜,立馬調轉方向,不再跟著美國混。美國要求伊朗石油零出口,但印度大量需要伊朗石油,所以不顧美國命令,肯定要從伊朗進口石油。當然,印度也在積極想辦法解決自身的石油供應問題,一是挖掘國內潛力,努力滿足國內用石油需求;二是考慮從沙特等國家進口石油,彌補美國對伊朗制裁造成的損失。但是可以肯定,印度必然要繼續從伊朗進口石油。

最後說說我們。在美國之前公佈的豁免國家和地區中,我們竟然也被列入其中,美國實在是自作多情——我們需要美國豁免嗎?豁免不豁免,我們照樣與伊朗加強貿易合作。我們與伊朗的合作,美國可以干涉伊朗,但無法干涉我們。美國悍然發動全球貿易戰中,已經領教了我們的厲害,如果美國還要在伊朗石油問題上討教,我們也會毫不客氣地教訓美國。不管美國如何要求伊朗石油零出口,我們從伊朗進口石油、與伊朗開展經貿合作的決心毫不動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