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必有我師和罷黜百家矛盾麼?

傑洛士的老公


在我看來並不矛盾

首先,三人行必有我師指的是在個人方面,別人一定有強於自己的地方,要學習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從而提高自己;

其次,罷黜百家是指歷史上漢武帝時期提出的罷黜百家,其還有後半句獨尊儒術。在此時期,確定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把其他學派的思想融合於儒學之中,起到社會教化的作用,從而增強封建統治,加強思想鞏固。

再者,兩個觀點是從不同的層面提出的,同時在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背景下,同樣提倡三人行必有我師的觀點。

因此,三人行必有我師和罷黜百家兩個觀點並不矛盾。


zxyao呀


個人愚見,不對之處請諒解,我覺得罷黜百家的背景是在百家爭鳴的前提下,當時有很多的學術流派,比如墨子,韓非子,商鞅,毛遂等等都是各自流派的代表性人物,在當時天下未能統一的情況下,各個學術流派都在爭取正統地位,以期讓自己的學術思想能夠成為統治者的理論依據,從而提高社會地位和重要性,說句不好聽的話就是誰能掌握話語權誰就擁有制定規則的權利,甚至可以操控帝王為我所用,不得不說這是先輩文化侵略的手段,現在美國,日本等國家向我國輸出了大量垃圾文化,形成了文化侵略,我個人認為這就是拾人牙慧而已,通過這樣的侵略讓我們亡國滅種,其心可誅!百家爭鳴的核心目的與此大同小異而已。最終儒家獲得勝出,自然要罷黜百家了,臥榻之上豈容他人酣睡?

三人行只說的來源老師們都回答了不少,我就不囉嗦了,事實還是勸誡人們處處留心,處處虛心,不斷努力提高自己,所以說層面是不同的!


A0A.大號豆豆


三人行,必有我師,是孔子提倡的儒家思想,因而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局面。這都是為政治服務的。後來合久成分,分久必合。政治上統一以後,統治者為了束縛人們的思想,僅保留儒家思想。達到統治階級的政治的統一目的,所以並不矛盾。

百家爭鳴是指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戰國(前475年—前221年)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湧現及各家族流派之間爭芳鬥豔的局面。 在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是思想和文化最為輝煌燦爛、群星閃爍的時代。這一時期出現了諸子百家彼此詰難,相互爭鳴的盛況空前的學術局面,在中國思想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據《漢書· 藝文志》的記載,數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其後的《隋書·經籍志》、《四庫全書總目》等書則記載“諸子百家”實有上千家。但流傳較廣、影響較大、較為著名的不過十家而已。歸納而言只有10家被髮展成學派。 西漢劉歆在《七略·諸子略》中將小說家去掉,稱為“九流”。俗稱“十家九流”就是出自這裡。 春秋戰國時期,各種思想學術流派的成就,與同期古希臘文明交相輝映;以孔子、老子、墨子為代表的三大哲學體系,形成諸子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

但至漢武帝時,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於是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為正統,統治中國思想、文化兩千餘年。

春秋戰國時期文化輝煌,最根本的原因是由於社會大變革時代為各個階級、集團的思想家們發表自己的主張、進行“百家爭鳴”提供了歷史舞臺;同時,它也有賴於多種因素的契合。

1、禮崩樂壞的社會大變革,將原本屬於貴族最底層的士階層從沉重的宗法制羈絆中解放出來,在社會身份上取得了獨立的地位,而汲汲於爭霸事業的諸侯對人才的渴求,更助長了士階層的聲勢。士的崛起,意味著一個以“勞心”為務、從事精神性創造的專業文化階層形成,漢民族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註定要受到他們的深刻影響。

2、激烈的兼併戰爭打破了孤立、靜態的生活格局,文化傳播的規模日盛,多因素的衝突、交織與滲透,提供了文化重組的機會。

3、創造性的精神勞動,從而為道術“天下裂”提供了前提條件。

4、隨著周天子“共主”地位的喪失,世守專職的宮廷文化官員紛紛走向下層或轉移到列國,直接推動私家學者集團興起。正是如上種種條件的聚合,為漢民族的精神發展創造了一種千載難逢的契機。氣象恢宏盛大的諸子“百家爭鳴”,正是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大家都很清楚在周王朝禮崩樂壞,各個諸侯國獨立在一方稱霸稱王。為了爭奪權威各個諸侯國開始相互進行戰爭。

準備好充足的實力去攻打另外的諸侯國的時候自己需要積攢好自己的能量。這個能量非一日之功,它所需要變革來提升自己的能力。比較熟悉的變法有秦國的商鞅變法、齊國的管仲。這些國家通過這樣的過程使得國力能夠得到綜合的提升。在這些的變法之中也在潛意識裡面無形地說明了該國所採納的治世思想是哪派的。

在當時禮崩樂壞的時代,規定哪個階層能夠學習的規矩逐漸顯得不重要,導致了學術逐漸下移。更多的平民子弟能夠有讀書的機會。有這麼這麼多的人接受教育的情況下,每個人對於一件事情的看法、態度就會是不一樣的。學風盛行,漸漸產生出許多的學術學派出來,儒家、法家、道家、陰陽五行家、民家等等學派。

因而在春秋時期有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的思想改革運動,一句話總結就是百家爭鳴。為了讓君王聽取自己學派的建議思想,周遊列國也是時常出現的事情。

所以這是一個統一的思想。

1、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創始人是孔子。著作有《詩》、《書》、《禮》、《易》、《春秋》。

2、道家:代表人物是老子、莊子、列子、楊朱,創始人是老子。著作有《老子》、《逍遙遊》。

3、墨家:代表人物是創始人是墨子。著作有《墨子》。

4、法家:代表人物是韓非、李斯、商鞅。著作有《韓非子》。

5、兵家:代表人物是孫武、孫臏,鼻祖是春秋晚期傑出的軍事家孫武。著作有《孫子兵法》、《孫臏兵法》。

6、名家:代表人物是鄧析、惠施、公孫龍、桓團,鄭國大夫鄧析為先驅。著作有《公孫龍子》、《鄧析子》。

7、陰陽家:代表人物是鄒衍。著作有《禮記·月令》 。

8、縱橫家:代表人物是蘇秦、張儀等。著作有《鬼谷子》、《戰國策》。

9、雜家:代表人物是呂不韋,著作以秦代《呂氏春秋》、西漢《淮南子》為代表。

10、農家:代表人物是許行,著作有《神農》。

11、小說家:代表人物是虞初,著作有《虞初周說》。

12、方技家:代表人物遠古有岐伯、俞拊,戰國有扁鵲、秦和,漢初有倉公。以扁鵲最為知名,寫出了《難經》。



這句話幾乎是家喻戶曉的話,出自於《論語·述而》。原文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孔子說:"別人的言行舉止,必定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選擇別人好的學習,看到別人缺點,反省自身有沒有同樣的缺點,如果有,加以改正。"

釋義:

【三】虛數,極言很多。三、六、九、百、十、千都一樣。此句中泛指多個人。焉:是兼詞"於之"的意思,翻譯為"在其中"。翻譯:"幾個愛好相同的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指應該不恥下問,虛心向別人學習。

【師】效法。

簡析: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受到後代知識分子的極力讚賞。他虛心向別人學習的精神十分可貴,但更可貴的是,他不僅要以善者為師,而且以不善者為師,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這段話,對於指導我們處事待人、修身養性、增長知識,都是有益的。

事例:豈不聞焉,則要你擇其善者為親友。

明·無名氏《你猜》第一折

這句話,表現出孔子自覺修養,虛心好學的精神。它包含了兩個方面:一方面,擇其善者而從之,見人之善就學,是虛心好學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見人之不善就引以為戒,反省自己,是自覺修養的精神。這樣,無論同行相處的人善與不善,都可以為師。《論語》中有一段記載,一次衛國公孫朝問子貢,孔子的學問是從哪裡學的?子貢回答說,古代聖人講的道,就留在人們中間,賢人認識了它的大處,不賢的人認識它的小處;他們身上都有古代聖人之道。"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論語·子張》)他隨時隨地向一切人學習,誰都可以是他的老師,所以說"何常師之有",沒有固定的老師。《論語》中不少記載,如孔子入太廟,"每事問"(《論語·八佾》);宰予白天睡覺,孔子說:"始我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我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論語·公冶長》)子貢對孔子說,子貢自己只能"聞一而知二",顏回卻可以"聞一而知十"。孔子說:"弗如也。吾與汝弗如也。"(《論語·公冶長》)都體現了這種精神。這樣的精神和態度, 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

意思是:多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應當選擇他們的優點去學習,對於他們的缺點,如果自己有的話,要注意改正;如果沒有,就要加以防備。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態度和精神,也體現了與人相處的一個重要原則。隨時注意學習他人的長處,隨時以他人缺點引以為戒,自然就會多看他人的長處,與人為善,待人寬而責己嚴。這不僅是修養、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徑,也是促進人際關係和諧的重要條件。

雖然"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可是人們並不是經常能夠做到。人們常犯的一個毛病--就是往往看自己的優點,找他人的缺點;或者只看自己的優點和他人的缺點,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和他人的優點;愛拿自己的長處與他人的短處相比。在與人相處中,就表現為對優於己、強於己者不服氣;對有缺點錯誤者鄙視、嫌棄;嚴於責人而寬於責己;拿正確的道理當作手電筒,只照別人,卻不照自己。這樣,既堵塞了向他人學習提高自己的道路(擇其善者而從之),也難免造成人際間的不和諧,以至發生衝突。

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為三個人做事,必須有我們自己的紀律、制度。如果沒有一定的、符合三人的制度,做事將不太會成功,或三個人、團體必然出現矛盾。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漢武帝時期董仲舒提出來的。董仲舒(約公元前179—104年),廣川(今河北棗強)人,是西漢中期儒家春秋公羊學振的大師,著有《春秋繁露》等書。他自小攻讀《春秋》,晚年集眾講學,由於讀書專心致志,留下了“三年不窺(花)園”的傳說。景帝時他曾做過博士官。到武帝時期,他未在中央任職,只作過地方上封國的相,還曾一度入獄。但他的名聲很大,晚年退居在家,朝廷每有“大議”,還常常派使者“就其家問之”。董仲舒是漢代今文經學的創始人,本來不過是儒家一個支派。由於他的思想體系,正好適應西漢中期的政治需要,得到了發揚推廣的機會。因而成了儒家正宗。

西漢初年,社會經濟有待逐步恢復,國力還很虛弱。統治階級偏愛黃老的清靜無為之學。後來經過幾十年的休養生息,社會經濟全面恢復,漢景帝鎮壓了吳楚七國之亂,中央集權得到加強。特別是到漢武帝時,國力已經相當強大,遂拋棄無為之治,改取主動進攻姿態,北擊匈奴,內削諸侯王權,千方百計鞏固大統一局面。與此同時,封建負擔增加了,土地兼併發展了,各地農民起義不斷爆發。凡此種種,使統治階級感到迫切需要搞出個新的思想體系,為專制皇權尋找理論根據,準備一套箝制農民階級的思想枷鎖。董仲舒正是在這種條件下,走上了歷史舞臺。漢武帝初即位,舉賢良文學之士,董仲舒以公羊學大師身份應召,被選首列。從此以後,他便投合當道的口味,多次上書、對策;進而撰述、講學,全面闡發自己的學說,形成了完整的思想體系。

董仲舒董仲舒看到統一集權是大勢所趨,又是漢武帝的要求,便搬出儒家經典《春秋》,進行穿鑿附會。他說:“《舂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他宣稱《春秋》提倡的大一統思想,是最高的真理,誰也不能違抗。他又進一步發揮說:“君人(皇帝)者,國之元(唯一集中點)也”,主張大一統要統到皇帝身上,因而要絕對“尊君”。君上和臣民的關係,是乾和枝的關係,是本和末的關係,應該“強幹弱枝,大本小末”,主次關係,絕不容顛倒。這個話,很有點先秦法家的氣味。董仲舒還說什麼,君主陽,臣主陰,陽永遠居主位,陰永遠是次位,君臣的上下尊卑關係,當然也要固定不變。這又儼然是以陰陽五行家的口吻說教了。董仲舒確實是以儒家學說為主體,把儒、法、陰陽五行,按需而收,揉合一處,為西漢統治者加強集權,提供了成套的理論根據。

政治上加強集權,反映到思想上便是要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董仲舒有鑑於此,在他的《舉賢良對策》中,正式向漢武帝具體建議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這種運用政權的強制力量,“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雖然沒說要焚書坑人,但強行統一思想意識的想法,與秦始皇並無二致。如果有不同,只是打擊對象已經不是儒家,而是反過來指向儒家以外的諸子百家了。董仲舒的目的,是用儒學統一地主階級的步調,加強對人民的防範、控制。這正是漢朝當權者日夜焦慮的問題,便逐漸採納了他的主張。從此,儒術取得了獨尊的地位,並長期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董仲舒繼承了先秦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進一步發展成“天人感應論”。這是董仲舒唯心主義哲學思想的核心。他把“天”說成是最高主宰,而且象人一樣,是有意志的,有感情的。皇帝則是代表天意,君臨天下百姓的,當然至高至尊而不可違抗。他提出的這種君權天授的理論,給封建統治披上了神的外衣,借天上的神權來維護地上的皇權,這是他的主要目的。在科學尚不發展,廣大人民群眾易於接受神學和迷信思想的古代,董仲舒這種論點,對於勞動人民的欺騙和腐蝕作用,是不能低估的。同時,他又把各種自然災異,說成是老天在“譴告”地上的皇帝,要趕緊改變政策。皇帝也必須順承天意,因為“與天同者,大治;與天異者,大亂”。董仲舒編造這套理論是從地主階級整體的長遠利益著眼,使臣下有機會利用災祥變異規諫君主,以求保持封建統治的長治久安。這就把最高統治者與整個地主階級的長遠利益聯繫起來了。董仲舒的“天人感應論”,把儒家神學化了,從這一點說,西漢的儒已經大不同於先秦的儒。之後,在此基礎之上,又發展成風靡於兩漢的“讖緯之學”,把儒學推到極端荒謬的地步。追本溯源,就在董仲舒身上。

董仲舒在政治上反對“漢承秦制”而單靠法治,他主張有所“更化”(改變現有政策)。他曾向漢武帝建議,要“明教化”、“正法度”,同時使用軟硬兩手。他說天有陰有陽,陽為德,陰為刑。既然天有德、刑兩手,人間也要有“教化”和“法度”兩手。不過,“刑”、“德”之間,董仲舒認為,統治者應以德為主,以刑為輔。可見董仲舒並不單純提倡德治,而且重視刑法。董仲紆本人就熟嫻漢法,並且用《春秋》的語義,作為‘斷獄稂據,親自判過二百多宗案子。

先秦法家韓非說:“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此天下之常道也”。常道就是綱,董仲舒有取於此,提出了自己的三綱”理論,並且附會於“天意”。他認為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而且“王道之三綱,可求之於天”。這一思想,後來便成為封建社會“綱常名教”的基本理論,成為束縛農民階級的主要精神枷鎖。毛澤東同志曾指出神權、政權、族枚、夫權,是四條“極大的繩索”。從董仲舒的“三綱”思想來看,君為臣綱,是為政權;父為子綱,是為族權;夫為妻綱.是為夫權。而這三綱,又“可求之於天是天的意志.天的安排,最後統一到神權之上。董仲舒正是束縛農民的“四大繩索”的首創人之一。董仲舒還進一步鼓吹:,封建秩序包括“三綱”這套封建倫理體系,是永恆不變的,於是提出什麼“天不變,道亦不變”。在他看來,自然界的最高主宰是天,是不變的;社會上的最高原則是道,也就永遠不會變。這是典型的保守的形而上學。毛澤東同志批判過董仲舒這一思想:“曾經長期地為腐朽了的封建統治階級所擁護”。歷史事實正是這樣。同時,董仲舒提出“道亦不變”的願望,卻也告訴我們,地主階級在鞏固了自己的統治之後,已經向反面轉化。

董仲舒的思想來源說來很雜。班固說他“始推陰陽”,吸收過陰陽之學。從他的一些主張看,也曾接受過法家的某些成分。然而,就總體來看,他是以先秦儒學為基礎,少量兼容他說,又加以改造發展,可以說是發展了的儒學。這個發展既是適應著西漢統治的需要,也反映著時代的特點。漢宣帝不就講:“漢家自有制度,霸、王道雜之”嗎!儒學而不適應這個儒法合流的時代要求,就很難存在發展。所以,董仲舒的“新”儒學體系,不但沒有被視為異端,反而為當時統治者所樂於接受,為後來的儒家所承認。西漢儒者稱董仲舒“為群儒首”。班固稱他“為儒者宗”,也是這個意思。南宋大儒朱熹也標榜董仲舒是什麼“純儒”。其實,“純儒”不純,比起先秦儒家,早已改變了自己的面貌。但惟其如此,董仲舒才能使儒家從此站住了腳。

董仲舒幫助漢武帝建立了文化專制主義,使儒學得到獨尊,儒學思想成了統治思想。這在當時,對於鞏固封建中央集權,還是起過一定積極作用的。


漢武帝在思想文化界首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政策,確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統與主導地位,使得專制“大一統”的思想作為一種主流意識形態成為定型,而作為一種成熟的制度亦同樣成為定型。從此以後,在學術和仕進上,儒家被定為一尊,統治中國達兩千年之久。

獨尊儒術在最初起到了統一思想、統一輿論、穩定國家的作用,但後來卻成為封建專制的重要組成部分,禁錮了中國古代思想的發展,特別是個性思想。

加盟大衛美術一站式扶持,0經驗也可以當校長
廣告

在已有條件下最優的適應獨尊儒術是帶來益處的,解決了思想混亂減少了不必要的社會消耗,保持長時間的大一統行政提供可靠的依據。最大限度的提升了人口上限,獲得至今仍受益的人口紅利。或許這才是中國文明不是古文明的最可能原因!

壞處也很明顯,失去改革創新的思想能力,循規蹈矩,墨守成規,喪失人性,人格物化。一部國史只是帝王傳記演義,與現代文明接軌明顯存在兼容問題,只能學習無法理解。或許無法跨入真正意義上的現代文明國家行列!

獨尊儒術,並沒有妨礙大漢朝建立赫赫武功,漢武帝獨尊儒術後,中國跑出國境,千里追殺匈奴,都打到中亞去了。獨尊儒術之前,有哪個國家或王朝能做到?當然,漢朝的戰功未必與獨尊儒術有關,但漢代能在獨尊儒術後建立赫赫武功,就說明儒術並不妨礙勇武精神。

對歷代最高統治家族鞏固自己的地位有利。對普通百姓不利,對社會的進步大大不利。華夏人民思想的落後始於獨尊儒術,統治者培養犬儒,但是這個時候儒學是文武兼修落後不是很明顯,到了宋朝自廢武功,程朱理學對儒學的進一步扭曲,形成奴性很重的“傳統文化”。宋亡後就不用吹了,所有文人雅士都是一群有文化的奴才而已。

漢武帝急需一套制度和理論體系用於和匈奴的戰爭進行擴張。而董仲舒的儒家改良,完美的完成了這一使命

儒家補齊了大一統王朝的統治邏輯,從漢武時期直到近代,外儒內法一直是大一統王朝的標配,不是單純的儒家思想,是儒家思想跟法家思想兼顧。


感恩做人敬業做事


“三人行必有我師”與“罷黜百家”都是貶義語,不矛盾。

《論語.述而第七》二十二章說的那句成語“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並不是三個人行走,必定有我的老師的意思,而是一貶義語,意思是:一人或事與第二人或事競爭出的第"三”優勝者的事,“人”為決定了就執“行,必"定"有"以"我”說了算的興"師”動眾選擇票決師長的情況,這怎麼能行"焉”!

“罷黜百家”也就沒師長了。“轉益多師是吾師”。

正確方針是:“百家爭鳴",團結一龍。

百家原來是一家:龍的傳人傳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龍一家。不要"大水衝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一家人"。

詳見《破譯背後的龍學密碼》。


龍學創始人劉樹成


嚴格來講,並不算矛盾。

什麼叫罷黜百家?

包括儒家在內,每一家都有其“中心理論”。所謂罷黜百家,並非是全盤否定其他種類思想的所有理論,而僅僅是否定其“中心理論”。

就像沙場打仗一樣,幹掉對方的指揮官就好,至於敵兵,可以收作降卒,把他們轉化為自己的兵力。

這其實是三人行理論的實踐,也就是所說的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所以,與其說罷黜百家是否與三人行矛盾,還不如說罷黜百家簡直是三人行理論的典型執行方式。吸收到百家有用的東西,沒用的還留著幹什麼?

當然要處理掉了。


純鈞LHGR


不矛盾!

周朝是我國的第三個王朝,根據地域分西周和東周;而東周的末年又被史學家分為兩個時期,即春秋和戰國時期,所謂諸子爭鳴,百家齊放就是這個時候誕生的,期中影響力較大的有儒家,道家,法家!由於三人行這句話是孔子說的,所以我們可以從儒家簡單說說!

讀書學習原本是隻有富貴人家甚至官宦之家才能做的事情,但在東周末年慢慢地官學式微,很多曾經教育皇家子弟的人就在民間去教授普通人家孩子,這也促使了私學的出現!孔子正是私學的佼佼者,他年輕時師從道家代表老子,也曾經師從籍籍無名的田間老農,甚至始齔之齡的孩童,慢慢地積累知識經驗,後來創立了“儒家學派”!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義禮。在漢武帝時期,著名思想家董仲舒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什麼呢?因為道家講清淨無為,自我修行,太遠離人世,莊子就是典型;法家只依法治國,以法為尊,過剛易折,法家代表之一的商鞅死在自己的法律之下就是例子;這都不利於統治者的統治;只有儒家,既有對人有教化意義的仁義道德,又有刑不上大夫這樣促使人往上走的思想,這非常有利於國家的統治,所以董仲舒才會有這個提議,漢武帝才會同意!

所以,三人行是自我的提升方法,“獨尊儒術”是統治者的統治方法,兩者不矛盾!



小熊152930108


當然矛盾,但這也是無耐。縱觀中國幾千年歷史,就是一部封建皇權獨裁的歷史。中國傳統文化發展受制於此,發展不是太令人滿意。難免媚皇權而求得生存發展。這些封建獨裁政權對學術思想控制非常強烈。古有指鹿為馬、文字獄、焚書坑儒、文化……

老子、孔子、墨子、莊子作為幾千年前有思想獨立個性的學者人物,後世皇權獨裁者就不允許有了。

因為再討論下去,肯定要民主革了獨裁的命……


寧靜致遠156774934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是《論語》中的觀點,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董仲舒向漢武帝上的諫言。

從歷史背景來說,兩句話不是同一時代;從說話者來說,兩位發言人也不一樣。所以觀點不存在矛盾或者不矛盾的對比。倒是董仲舒過於推崇儒家思想,以致方式方法過極,值得思考。


櫝忠玉


一百個都能罷黜,一個就不能榮?


梅花雪4689


有矛盾,

:三人行,說的是別人肯定有比自己強的地方,所以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而罷黜百家,就不承認別人好,只承認自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