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濱海新區“按需派單”精準服務農村

原標題:新區“按需派單”精準服務農村

天津滨海新区“按需派单”精准服务农村

居民參觀科普攤位記者 賈磊 攝

天津濱海新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揭牌成立,首批試點建設的1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和1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獲授牌

實踐中心統籌區級部門資源優勢,打造理論政策宣傳平臺等6個服務平臺,組建新時代文明實踐理論宣講隊伍等6支服務隊伍。各文明實踐專項服務隊按照每月1次以上活動的要求設計活動內容,由文明實踐中心辦公室彙總後,發佈活動“點播菜單”並按需向各文明實踐站“派單”。今後“三下鄉”活動將更有針對性,覆蓋更多的農村地區

實踐所按實踐中心統一規劃部署,結合實際抓好落實

實踐站主要承接文明實踐專項服務隊和文明實踐便民服務隊的活動;運用本地資源優勢,每月開展4次以上鄰里守望、互幫互助、移風易俗等常態化文明實踐活動

“那邊的小朋友,都站半天了,一動不動在那看機器人跳舞。”“我今天是來姥姥家,第一次看到汽車上的圖書館,感覺太震驚了。”“今天聽了好幾段京評梆的經典戲,感覺特別熱鬧,像過年似的。”昨日的中塘鎮文體中心廣場就像過年時一樣熱鬧。原來是濱海新區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集中服務活動暨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啟動儀式在這裡舉行,濱海新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揭牌成立,首批試點建設的1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和1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也獲授牌,並舉辦了文藝展演、書畫筆會、電影展映等一系列活動,讓現場居民過足癮。

據悉,此次活動由區委宣傳部、區委組織部、區文明辦、區委黨校、區發展改革委、區教體局、區科技局、區司法局、區農業農村委、區文化和旅遊局、區衛生健康委、區公安局、區民政局、區人社局、區生態環境局、區總工會、團區委、區婦聯、區殘聯、區文聯、區科協聯合主辦,中塘鎮黨委、政府承辦。

捐物資送服務 居民物質精神雙豐收

活動現場,擁有跳舞機器人、雨滴感應器、打地鼠模型等多個趣味展示品的科普攤位尤其惹人注意。“這是雨滴感應器,當有水滴到面板上,窗戶會自動關掉。水乾後,窗戶還會自動打開。”現場工作人員一邊講解一邊演示,令不少觀眾好奇地一一體驗。“我覺得這次活動對基層群眾特別有益,展示形式也非常新穎,尤其是這些科普活動,讓大家切身感受到人工智能離我們不再遙遠。”中塘鎮大安村黨務工作者楊喆說。

除了舉辦各類展示活動外,各單位還為劉塘莊村捐贈了一批物資,包括理論書籍200冊、文明禮儀手冊300冊、健身路徑2套30件、科學類書籍10冊、農用化肥1700袋、文房四寶100套、科普畫冊100冊及各類主題宣傳品千餘件。

建起三級架構 服務覆蓋更多農村

“圍繞農村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誰來做、做什麼、怎樣做’的問題,新區以區、鎮(街)、村為單元,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三級架構,有效調動廣大農村群眾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服務的積極性主動性。整合社會力量建設服務隊伍,因地制宜開展農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明實踐活動,更好推動農民全面發展、農村全面進步。”區創文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啟動儀式上,新區為首批試點建設的1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和1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授牌,併成立了6支新時代文明實踐隊。各文明實踐專項服務隊按照每月1次以上活動的要求設計活動內容,由文明實踐中心辦公室彙總後,發佈活動“點播菜單”並按需向各文明實踐站“派單”。“這意味著,各站點以後不僅每個月都會舉辦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而且活動也將更有針對性,覆蓋更多的農村地區。”區創文辦相關負責人說。

據瞭解,新區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旨在進一步加強改進農村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以區、鎮(街)、村為單元,建立“中心—所—站”三級架構。

北塘街寧車沽西村、胡家園街河頭村、漢沽街下塢村等11個村成為首批試點建設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實踐站主要承接文明實踐專項服務隊和文明實踐便民服務隊的活動;運用本地資源優勢,每月開展4次以上鄰里守望、互幫互助、移風易俗等常態化文明實踐活動。

由11個試點村所在的鎮(街)建設11個實踐所,實踐所按新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統一規劃部署,結合實際抓好落實。

新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主要負責全區文明實踐工作的組織實施,整合鎮(街)資源和隊伍,組建文明實踐便民服務隊,開展常態化文明實踐活動,並指導文明實踐所、站工作。據悉,新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統籌區級部門資源優勢,打造理論政策宣傳平臺、文明新風傳播平臺、文化和教育服務平臺、法律宣傳服務平臺、技能培訓和科普服務平臺、健康公益服務平臺6個服務平臺,組建新時代文明實踐理論宣講隊伍、新時代文明實踐文明新風傳播服務隊伍、新時代文明實踐文化和教育服務隊伍、新時代文明實踐法律宣傳服務隊伍、新時代文明實踐技能培訓和科普服務隊伍、新時代文明實踐健康公益服務隊伍6支服務隊伍,每支服務隊每月開展1次以上活動。(記者 範炳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