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兩年,工資到手4000左右,正常嗎?

單ren行72994465


大學畢業4000元月薪是正常的。

現在很多大學生,覺得大學畢業了,我是個大學生學了很多專業知識,覺得自己什麼都能幹,沒有幹不了的事情,就想要高薪,高職位福利。這種想法很多大學生都有。我們當時大學畢業的時候,就幹過很可笑的事情,找工作過程中,自不量力直接去應聘那個企業的副總或者是什麼主管之類的職位。我們還有個同學竟然在面試官面前規劃這個企業應該怎麼怎麼做,應該以後怎麼發展,當時面試官憋著笑,忍著聽完了,禮貌的請他離開了。最後就他沒有通過。

大學呢,就是培養一個人的價值觀世界觀,一些基礎的專業知識,還有你的學習能力。企業需要的是經驗,要為企業創造價值,而這些大學生都是不具備。作為一個企業來說把你招進來,是看你以後有沒有這種發展潛力,為企業創造價值。所以呢,這是一個培養你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企業付出很多的代價。而對你來說這是學習的機會,怎麼樣去工作,怎麼樣去融入這個社會,這一切跟學校裡是完全不一樣的,需要你從頭學習。

所以剛開始不要在乎工資的高低,而是要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儘快融入企業,然後為企業儘快創造價值,等你的價值提高了,能力經驗有積累了,這些工資待遇自然會上去的。


品品生活自媒體


其實很正常,我剛畢業那會,工資也就2400。

可能是因為我在大學期間就出去打過工,所以我已經覺得2400已經算是比較高的工資了。因為我當初去打工,最好的一次也就是一個月兩千元!

但這兩千元還不包括吃的和住的,吃的住的一算,到手的也就沒有多少錢了。

畢業之後的第一份工作,是屬於銷售行業的。也是我最不喜歡的一類工作,但我還是選擇去嘗試下。我想看看自己對於最不喜歡的工作,能堅持多久,果不其然,我也就堅持了半年。

半年的時間,收穫還是挺多的。學到的更多是為人處世當年的東西,銷售方面的也學到了一些。工資也提高到一個月四千左右,儘管工資提高了。

但我還是選擇辭職,因為當時有個自己最喜歡的工作。關於新媒體運營的工作,工資雖然只是3000塊,但我還是選擇了這個工作。

畢竟自己喜歡的工作,不管起步怎麼滴,做起來不會覺得那麼累!




淨月心語


到今年六月份我就畢業滿一年了,現在一個月工資也是三千左右,不到四千。情況跟樓主一樣,包吃住,五險一金,基本每個月到手工資就是三千多。

因為身邊剛畢業的同學大多數也是這個水平,偶爾有些同學工資拿到五千多的,扣除房租水電費到手還沒有我多,所以很長一段時間裡我都覺得生活其實還行,偶爾也有就這樣過下去吧的想法。

但是今晚我真的是心態崩了。

一瞬間覺得看不到未來前景了,又不甘心只拿著三千多的工資在這裡混日子,一度在糾結要不要換一份工作。

問身邊人,得到最中肯的意見都是:想換工作可以,前提是找好下家。

又開始猶豫。

如果想換工作,我該去找一份什麼樣的工作呢?我是不是還有時間來寫問答呢?

像我這樣剛畢業的年輕人啊,真的是有說不出的煩惱啊。





淺淺悠




大學畢業兩年,工資能夠達到四千在正常不過了,除非你是名牌大學畢業,或許能夠不止這個水平。

1)時間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人,看運氣

我的一個朋友,大學不是什麼好的大學,在學校成績也是一般,沒有拿過獎學金什麼。在大學畢業後也是找了幾分工作嘗試過,沒有合適的就放棄了,最後還是去參加工作,可是這次運氣就蠻好,進了一家好的公司,福利待遇都不錯,每個月還給家裡父母打一千塊錢。

在公司,他的一個上級領導的領導特別看好他,這次過年回去發現他也是很會說話,做人很有一套,我想這可能就是在職場上磨練的。

在今年年初他升職了,起到了領導的上面去了,年薪可以達到二十萬,這也才三年的時間。所以,一個人運氣和實力是很重要的,沒有能力別人看不起,沒有運氣也進不了這樣的公司。

2)做人要穩重

為什這麼說呢?大學生剛出來,很容易就飄了,做什麼事情都眼高手低,這是一個大忌。

別人賺到錢都是別人的,我們自己要沉穩,先把自己的第一份事業做好,然後再去追求彙報回報,到時候自然會有。不穩重的人就是看什麼是什麼,什麼都去做什麼都做不好。

3)不防多反思一下自己

當你覺得自己迷茫,想放棄的時候問一下自己這幾個問題,我能做什麼、我想做什麼、我應該做什麼。

  • 我能做什麼:能夠讓我們更好的瞭解自己,而不應該是盲目的追求這個薪水。
  • 我想做什麼:越早知道自己想幹什麼,在職場上就會越有優勢。
  • 我想做什麼:內心想做的不一定是你能做的,但是是值得我們去嘗試的。

畢業的大學生一定要有遠見,不能為了眼前的利益斷送自己的前提,這樣是不值得的,在我們的工作上除了積累工作經驗,還需要培養自己的交際能力、溝通能力,這些都是很重要的。

--END--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議和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有用的話記得收藏、點贊、分享哦!


文武閣說職場


畢業兩年,每月能剩4000元,💰基本上是正常水平。

畢業兩年處於對工作的熟悉階段,是經驗的積累階段,是工作能力的提升階段,再鍛鍊一兩年可能工資就會增長更快。

報酬的多少取決於你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對於公司老闆而言,能給你多少工資取決於你對公司能做多大的貢獻。

我記得我們剛畢業時,工資大概是3000多一點,還不包吃包住,一月下來捉襟見肘。工資剛發下來,日子比較好過,月中還能過得去,快到月末了,緊衣縮食,慢慢熬到發工資。

不過就目前房價開說,每月剩4000下來確實不高,再過幾年,就到了娶妻結婚生子的年齡,面臨著很大的開銷,房子的首付款就佔大頭,這點工資顯得就不夠用了。

橫向與同期畢業的學生相比,應該處於中間階段。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對於那些工作環境不景氣的單位,發不起工資的比比皆是,對於那些工作平臺比較好的單位,又相差很多。

縱向比較,現在通貨膨脹率比較高,工資如果能長得較快的話還是可以選擇繼續努力工作下去的。這和職業規劃成長有很大聯繫。

如果有一個很好的職業發現規劃是最好不過的,這樣工資水平隨著你的工作經驗和年限就會有較大的增長。


遊藝港灣


太幸福了,非常感慨,我工作十年了,收入沒試過超2000,你信嗎?相比之下,真的很羨慕你,而且還能全國旅遊。如果是我能做到就好了。

雖然說很多廣告喊著月收入過萬,可是現實很多工資很低的勞動人民在苦苦掙扎,有些人還吹噓水泥工月收入都過萬了,可是真正過萬的又有多少?公務員在我們這工資收入都沒你高,而且你才工作兩年,以後會繼續往上提高的。

不過,千萬別驕傲,要有危機感,畢竟還是和高薪工作有一定的差距,記得要努力學習,努力工作,當年我畢業後碌碌無為,致使現如今,貧困潦倒。可以說人生已經墮落,只能指望下一代了。



畢業兩年,工資4000,其實是很可以了。

如果要按地域問題來說的話,恐怕這樣回答就欠缺考慮。這點工資在小城市裡生活是綽綽有餘的,也稱得上是白領級別。可要是換作大城市,四千的工資就有點愁人了。

親戚家的一個小夥子大學畢業後就留在了蘇州打工,每個月五千,包吃包住。他本人也算是節省的,可是再怎麼節約,該花的錢還是要花。存款的話顯然是不可能的,他前年買了一輛車,通過銀行借貸以及家人的幫助才達成心願。如今車已成為生活的必需品,就像那個小夥子說的,不買也得買。買了以後要還貸又是另一回事了。五千工資夠不夠?只能儘量應酬少一些。

現在這個親戚家的小夥子回家鄉了,原因是跟老闆談漲薪,老闆沒同意。老闆是個惜才的人,但又捨不得多付工資,只能一拍兩散。

總結就是,工資夠不夠,看你的需求以及地域問題。你的需求大,所在城市的消費又高,那四千肯定是不行的。學無止境,我們也不能就這樣滿足現狀渾渾噩噩過日子。所以,先取悅好自己,踏出的每一步都要是值得的就好。


曾經有人喚我阿音


我舉得你應該沒有跳槽過,長期全國跑,是做產品的銷售業務吧,做業務的如果平均下來4000,那也就是沒怎麼掙到錢,我的看法是你可能改換工作了

 

接下來我再談一下畢業2年4000正常不

 

其實工資跟地區也有一定關係,跟行業,職位,時長,技術都有關係,工資沒上漲就2點,沒怎麼通過跳槽加薪,其次就是業務或者技術不過硬。

 

我覺得你應該反思一下,自己工作中到底哪個環節出問題了,自己到底適不適合這個。總結一下這2年的得與失。

 

你吃住公司報銷,到手還4000,其實已經5500-6000的工資了,因為在城市裡面很多人不管吃住,就要花2000多,所以按照這個角度來,你的工資不低的。

 

但是我想說的是,你既然提問,說明你想進步,你想優秀,所以你機會還是很多的,畢竟你還很年輕

加油


阿里國際站顧問


這問題應該這樣看。首先,現在社會上本科畢業生太多,基本是在大街上隨手一抓就一大把。其次,就算是名校畢業出來的,雖說會好點,但同樣會面臨專業不對口或是就業困難。

以我自己的經歷,走出校門前幾年的工作,除賺取養活自己的金錢,還得賺取工作經驗和資歷。只有攢足了經驗和資歷,往上走的空間才大。

畢業三年四千塊錢,足矣。


夜不閉戶深耕半夜


四千是正常的。肯定會有人說誰誰畢業兩年年入百萬什麼的,但這些不管你的事,我覺得除非工資低到無法生存,不然都可以接受。

男怕入錯行,趁年輕選對適合自己的行業才是重要的,那種自己喜歡並且可以學會,擅長,做一輩子的行業。除非你有足夠的資本折騰否則不要想著在多個領域都成為王者。

你應該考慮除了工資以外這個工作還能帶給你的,有哪些成長空間,假設這個工作幹了十年二十年,你的工資是多少,你是否能掌握他人替代不了的資源,你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才。公司是最渣的渣男,只有你有對他有價值,他才會給你足夠的價格,否則年老色衰,他會立刻翻臉。反之你有能力有資源,去哪個公司都能生存。工資低,學不到東西,還沒有上升空間,就不要耗了,早早換掉。

最後,人生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短跑,不必在意起跑線上,誰前誰後,重要的是跑對方向,不要停下,多看看沿途的風景,畢竟有些人跑著跑著就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