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旧物收藏癖到断舍离,艰难但值得

我有可怕的旧物“收藏”习惯。

比如旧的衣服,明明已经不穿了,却舍不得丢。

比如一些明知毫无用处,也不是特别精致昂贵的小物,也会特意给个盒子留着。

我还奇葩的连友人送的一袋零食都收在盒子里。当时是忘了吃。后来发现这零食是小时候常吃的,大了在超市难买到,觉得是童年回忆,不能丢,于是收藏起来。后来整理,看到这袋零食,连我自己都想不通到底在做什么,留一包过期变质的零食,还放这么多年。

其实,我很喜欢新事物,现代化。我喜欢手机、电脑、相机、家用电器等科技的日新月异,认为它们设计的越来越好看,功能齐全,用起来方便。

我不像某些恋旧的80后,沉迷于八九十年代的干净环境,对乌烟瘴气的当代苛责万分。我从不认为过去十分美好,而认为当代才是最有朝气活力的。我也喜欢遥远的未来,期待有无数崭新的东西模空出世,让我叹为观止。

但是我对自己的生活如此固步自封,一味沉迷于旧物。明知道这些东西在时间的流逝中,一年一年发霉变质,甚至我平时都不会多看几眼,我仍舍不得丢弃。

直到有天我知道了“断舍离”这个概念。醍醐灌顶,我开始审视自己的举动,这些旧物的存在无法影响我的现在,也改变不了未来。大部分都是无用的。我沉迷收藏,自己给自己背了一个沉重的包袱。

从旧物收藏癖到断舍离,艰难但值得

于是,我做出了决断,整理旧物。

我丢了十多年累积的各种会员卡,丢了去营业厅办理后的一些票据。

丢了连产品都不再用却还保留着的说明书;丢了用过的已坏的电子产品;丢了不符合插口设计的数据线;丢了收藏的不同牌子,不同大小的购物袋。

丢了过去几年间买的耳环,丢了一半戴过如今不用的首饰,还丢了仅仅留着,却从没有戴过的链子。

再这之前,我已经把那些过去的衣服丢了,过去的车票、水电单,从别人那收过来的红包,钱用了,却留着大同小异的红包,还有一些发霉的派不上任何用场的东西,全丢了。

在丢的过程中,其实很难受,我总想着,我收藏了这么久啊,说不定它们有用呢,一丢的话就再也回来了。

犹豫纠结中,我决定不要急于求成,分批次扔。最没用的先丢,过几个月再丢一批,让心理慢慢的适应,总算把想扔的旧物全部扔掉。差不多扔了十分之九的东西。十分之九的无用之物。

接着,我看着空荡的房间,拉开抽屉后不再是那些乱七八糟的物品,我感到神清气爽,身轻如燕,那个背了许久的沉重包袱终于消失了,非常的畅快。

从旧物收藏癖到断舍离,艰难但值得

这一切如我的成长历程,被十分之九的小事琐事包围着,常常因为一些小事,每天情绪低落,甚至晚上想太多都会失眠。

我也知道自己过于斤斤计较,容易生闷气,却没有找到解决的方法。

直到扔掉旧物后,才意识到方法很简单。旧物扔掉后,没必要再想,总不能再从垃圾堆里掏出来吧,已经是彻底的了断。

小事今天发生,最好今天忘,了断掉。如果是一件极度后悔的事,总结经验就行,没必要动不动哀声叹气。

大部分的小事,真的不值得浪费情绪,最终会发现它们对未来的生活没有影响,正如同无用之物。把它们清空了,再去想想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

从旧物收藏癖到断舍离,艰难但值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