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應該在寶寶3歲前就適當的刺激大腦發育,這樣會讓他更加優秀

寶媽寶爸們,你們知道嗎?0-3歲是一個寶寶發育的關鍵時期,其實寶寶從出生開始,每個月齡都會有一個重點發育的關鍵點,聽見聲音、聞到氣味、辨別色彩、抬頭、翻身、爬行、抓握,大動作及精細動作發展, 大腦發育都在按月齡逐步進行,性格習慣養成,自我意識養成,智商情商發展,都取決於這一敏感時期的引導,粑粑麻麻們一定要抓住這個黃金髮育點,用科學的方法對寶寶進行有效引導,才能讓寶寶健康茁壯成長。

根據研究顯示,嬰兒出生後的一段時期內,他們的大腦每天以1%的速度飛快生長,到了接近90天的這段時間裡速度放緩,以每天以0.4%的速度增長。

家長應該在寶寶3歲前就適當的刺激大腦發育,這樣會讓他更加優秀

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的嬰幼兒神經迴路發展示意圖,展示了嬰幼兒時期大腦發育的走勢,無論語言發展還是感官發展,都在2歲達到發展峰值。

所以,2歲是寶寶一個極其重要的年齡段,在孩子的人生和大腦發育過程中意義重大。

此時,孩子身體發育相對減慢,但大腦和智力全速發育。所以,這個階段刺激其大腦發育很有必要。

提供合適的環境培養安全感

1歲以後,很多孩子的分離焦慮開始顯現,家長要繼續給孩子連續不斷的、溫暖的、身體上的接觸,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

留意孩子的情緒變化,當他高興或者低落,需要回應時,不妨反應大一些:

“哦,寶寶有點不開心,讓媽媽抱抱你好嗎?”

“哇,寶貝這麼高興,你一定很喜歡這裡吧!”

家長應該在寶寶3歲前就適當的刺激大腦發育,這樣會讓他更加優秀

這樣能讓孩子感受到被關愛,也能讓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比如高興、害怕等,幫助孩子學習用語言表達出來。

延續1-2歲的陪伴要點

比如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2歲孩子的自信心和安全感越足,他表現得就越獨立。

提供安全的環境,比如:每天都要在地上陪他玩會兒;跟他進行足夠多的日常交流,鼓勵他表達,回應他的情緒。

讓藝術細胞裂變吧

根據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二十年的研究成果:出生後頭幾年是最重要的大腦發育期,甚至決定了人一生的智力水平!因為在這幾年,每秒鐘大腦會產生700個神經元連接,大腦的基本結構都由神經元連接而成,是未來學習、行為、健康的保證。

所以,這個階段可以引進一些樂器,比如:玩具電子琴、小鼓、小喇叭。音樂技能會影響孩子的數學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實寶寶每個月的發育都有不同,寶寶的生長髮育需要根據寶寶月齡,用科學的方法及時進行干預和引導。一直在強調寶寶分月齡發育的重要性,其實有時一萬句苦口婆心不如一個好方法,我將我從業育兒師這麼多年的經驗整理成了文檔形式的《0-3歲分月齡成長指南》對於寶寶成長路上的各種問題進行彙總,無論是餵養、發育、還是早教、性格培養、疾病護理都涵蓋其中,讓父母知道在什麼時間為寶寶做什麼事情才是正確的,添igf6635 我的微信,“性格養成3不要”、“習慣培養5須知” 培養好孩子的捷徑,都在這裡。免費發給你。

家長應該在寶寶3歲前就適當的刺激大腦發育,這樣會讓他更加優秀

另外,這一年還應該發展的一個重要技能是“畫畫”,遞給他一支蠟筆看看會發生什麼?儘管拿筆的姿勢不夠標準,但卻可以給她足夠的控制力來創作人生第一幅藝術作品。當然畫面只可能是橫七豎八的直線和類似圓形的曲線。但是知道這多了不起麼?創作衝動就是這樣爆發噠。

控制電視時間

如果說兩歲以前的孩子還能做到不看電視,那麼兩歲之後的孩子完全禁止電視並不現實。但是一定控制時間,拒絕暴力卡通,經常與孩子討論她看的電視節目,不要把電視作為哄孩子的工具。

讓寶寶更多的接觸繪本

如果合理引導,這個時期的寶寶應該都是學霸級的了,每天都會讓媽媽講無數個繪本,一本重複無數遍,需要囑咐的就是,儘量擴展孩子的繪本範圍,陪讀一定要有耐心,等到能自主閱讀就解放了。

你還需要做的是

每天讓孩子在合適的時候做出一些選擇想吃米飯還是吃餅?想穿黃色的小內褲還是藍色的?

鼓勵他獨立搭積木,同時增加難度,幫助提高創造力。

給孩子安排一些離開家的社交經歷,比如:去遊樂場,早教班與其他孩子玩耍和交流

經常性的指出孩子良好的行為,比如:寶寶自己吃的真香;寶寶剛才穿衣服穿的真好;我喜歡你們兩個小朋友一起玩耍。

家長應該在寶寶3歲前就適當的刺激大腦發育,這樣會讓他更加優秀

給孩子立規矩,並堅持。2-3歲的孩子已經開始學習控制脾氣,但是依舊會用一些身體行為來發脾氣、為所欲為,比如:猛推、爭吵、大哭。他們只是無法控制自己,無論孩子的行為是否有意識,都是為了探測自己的底線以及你的底線。而及早立規矩就是表明你的底線。

每天給孩子讀書。選擇一些鼓勵孩子鍛鍊動手能力的書籍,給孩子讀有節奏的故事或兒歌,如果家長會說其他語言,可適當用外語講故事。

聽音樂。學習或者聽音樂可以影響孩子的數學技能和解決問題能力。家長平時可以給孩子播放平緩、旋律優美的音樂,還可以買玩具電子琴、小鼓等,讓孩子在玩樂器的過程中感知節奏感以及音樂的美妙。

肢體接觸。家長要給孩子溫暖的肢體接觸。比如:擁抱、親吻等,讓孩子建立安全感和幸福感。

每天有親子時間。家長每天無論多忙,都應空出專屬的親子時間。

進行有效互動。當孩子提問時,家長應注意傾聽並認真回答,還可以反過來問孩子一些問題,鼓勵他給出答案或者做決定。

家長應該在寶寶3歲前就適當的刺激大腦發育,這樣會讓他更加優秀

好行為要肯定。孩子最期待得到大人的肯定,所以當家長看到孩子有良好表現時,就應該告訴他

:“你真棒,爸爸媽媽為你驕傲。”

所有理論性的東西:

永遠都是:乍一看很簡單啊,但是實際操作起來卻很難。

永遠都是:一開始非常重視,但是慢慢的重視變成了忽視。

永遠都是:上午心情不錯——抱一抱、親一親;下午心情一般——自己個玩去吧!哎,你怎麼又哭了!

別看了,說的就是你!“陪伴”和“陪著”是兩回事。父母越忙,就越要珍惜在有限的親子時光裡,用科學、有趣的陪伴方式,培養出聰明的小孩。

快看看想要帶出個聰明寶寶,平時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吧,分享給更多的寶媽,一起操練起來吧!


如您喜歡我的文章請

點贊、關注或者轉發給更多的朋友~

張旭鎧(阿鎧老師)是蒙迪教育的聯合創始人,是臺灣著名的感統專家,比較擅長幫助家長找到孩子的優勢並加以培養,倡導:“孩子輕鬆育兒,孩子快樂成長”。

如果您遇到了有關孩子成長的問題,可以來問問阿鎧老師,搜搜張旭鎧(阿鎧老師)關注一下吧!

搜索“請問阿鎧老師”,關注公眾號,裡面有你想要的育兒經哦!

搜索“張旭鎧-阿鎧老師”,關注微博,看看育兒專家每天都在做什麼,可以從中學著更瞭解自己的孩子哦!

家長應該在寶寶3歲前就適當的刺激大腦發育,這樣會讓他更加優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