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扶老攜幼帶著十萬百姓逃亡,此人逃亡竟帶了一個國家


研究歷史的專家學者中,很多人其實都抱有這樣的一個觀點,世界史其實就是一部戰爭史。戰爭推動了技術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沒有那種形式的動力,能比戰爭更加能發揮自身的潛力。 在我們中國,從有文字記載開始,就有了對戰爭的描述。我們的國寶大熊貓,在古時也曾是作為戰獸而存在的。只要是戰爭,就會有勝有敗,勝者獲得土地、人口等各種資源,之後,擴大版圖,甚至,建立起新的王朝,而敗者不免遁走,有的甚至亡國滅種。

古時候,有很多著名的敗走之後的例子,就像我們熟悉的三國裡的劉備。這位仁兄一開始實力不強,到處投奔大哥,好不容易有了個容身的地方,又被曹操追的到處跑。這個時候,劉備在軍隊撤退的時候,做了一個讓人不解的決定,他帶上了所有的老百姓一起跑。對外他說:“是不忍心看到百姓被曹操屠戮。”其實,這真是一句史上最假仁假義的謊言。

這裡,我們不妨想想,亂世之中,什麼最重要?答案是“人心”。 有了人心的依附,不愁沒有機會圖謀大業,那麼,曹操會做出屠戮百姓這麼愚蠢的事嗎?三國曆史上的曹操,他連殺降將的時候都很少,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謀士、名將願意為他效忠了。我們再來想想,一般情況下軍隊敗退,為了避免敵人追上來,都是會捨棄輜重跑的越快越好。但是,劉備帶著數十萬百姓,不僅行進速度慢,而且,目標巨大根本無法隱藏。


那麼,劉備有那麼蠢嗎?不,他不僅不蠢,可以說,整個三國裡最會說謊的就是他了。他帶著這些老百姓,總的來說有兩大用意:一是彰顯自己的“仁義之名”,劉備是皇家承認的漢室正統,比起諸侯在招攬人才上有著天然的優勢。而曹操帶兵窮追帶著老百姓的劉備,使得天下人都在稱頌劉備之仁、唾棄曹操之惡。

二是利用這幾十萬的老百姓,為自己創造一個絕佳的緩衝地帶。曹操兵多且精壯,而劉備的人馬就算跑的再快,也極有可能被追上。但是,帶著老百姓就不一樣了。

普通人和受過訓練的士兵,其身體素質上有著很大區別,慢慢的,這些百姓就會落在最後,追上來的曹軍,面對這些老弱真的是沒有任何辦法,打不敢打,殺不敢殺,其結果則是極大的影響了曹軍的行進速度。而那些跟上隊伍的青壯年男子,又可以成為劉備的兵源補充進去。可以說,“假仁假義”這幾個字用在劉備身上,那是一點都不冤。


歷史上,軍隊帶著老百姓跑路的事可不止這一次,北燕的馮弘也幹過這種事。他的規模就比較大了,劉備是帶著一座城的人跑,他是帶著一個國家的人跑路。 那麼,這又是為什麼呢? 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亂世,許多政權建立起來沒多久,就被別的政權給滅了,很不幸,馮弘的北燕就是這樣。北燕存在了一共二十多年,在它的兩邊分別是強大的北魏和柔然。

北燕的開國君主馮跋也不是個簡單人物,在他的治理下國力昌盛,同時,以長遠的的目光將自己的女兒遠嫁柔然,從此就保證了北燕能在夾縫之中得以生存。如果,他多活幾年可能還能把北燕給帶起來,可惜,馮跋得了一場大病,北燕卻陷入了皇位之爭。此時,北燕國內有狼群在晚上圍繞著和龍城嗥叫,像這樣持續了一年之久;又有老鼠群集於城西,填滿道路有好幾裡,向西而行到了河邊,在前面的老鼠口裡銜著馬糞,互相交替地咬著尾巴渡過河去。

馮弘見大事不妙,想討好拓跋燾讓其停戰,但拓跋燾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裡。北魏的目的是要完全的滅掉北燕,即便是馮弘提出送兒子過去當人質,拓跋燾也絲毫不為所動。馮弘無法,只得硬著頭皮出城迎戰,結果大敗,太興六年,馮弘下令燒燬了自己的宮殿,帶著全國老幼投奔高句麗而去。這下子就惹怒了高句麗王,於是,最後忍無可忍的高句麗王下令:將馮弘包括其子孫十餘人全部誅殺,這也使得馮弘最後落了個滿門抄斬。


之後,一支歸順了北魏,成為北魏名門。而另一支有300人,於437年受命在馮業的統領下,從海邊登船逃難,浮海萬里,投奔了南方當時與北魏為敵的劉宋王朝。然而,這件事出於多種原因,史書中並沒有詳細的關於馮業的相關記載,其南渡廣東的歷史更是證據難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