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塵世,再無我母親了(隨筆,原創首發)

茫茫塵世,再無我母親了(隨筆,原創首發)

在鍵盤上敲下標題時,我的眼淚就下來了,2019年陽曆2月14日,農曆正月初十,我81歲的母親,與世長辭了。從此,茫茫人海,渺渺塵世,再無我母親了,這是多麼殘忍的現實。這兩天,沿街商鋪,到處貼著母親節促銷活動的海報,網絡遍佈歌頌母親節的詩歌與文章。

這一切,無時無刻都在提醒我,母親節到了,這是母親離開後的第一個母親節,我是個沒有母親的孩子,讓我如何面對這個溫馨的節日?如何在腦海中尋找,母親留給我的溫暖。母親養育之恩,比天高比地厚比海深,可是,這輩子我再也沒有機會去盡孝道了,叫我拿什麼去償還,母親的厚恩?

母親在世時,相處的每個細節,歷歷在目,當時,只道是尋常,未曾想過,當這一幕幕只能留在回憶中時,是怎樣的崩潰與心痛。一直以來,我都習慣了,遇到什麼困難,或受了什麼委屈,就回到母親身邊。只要依偎著她,撫撫她白花花的頭髮,拉拉她佈滿老繭的雙手,與她聊聊芝麻綠豆的事兒,我的心就會慢慢平靜下來。

只要有母親在,我就覺得身上有無窮的力量,能扛下塵世間所有的風雨與坎坷。只要有母親在,再大的委屈,我也能一口嚥下去。母親,這個平凡善良的農村婦女,這個讓我想起來就心生溫暖的女人,只要有她在,我就覺得陽光是如此的明媚,生活是如此的美好。

母親走後,茫茫塵世,再無我母親了,每每想起,心頭就湧起不可言喻的痛楚,被悲傷淹沒,久久緩不過神來。母親剛去世的晚上,我痛哭,淚流不止,哭到眼睛腫痛,視力模糊,看不清東西。我以為那是最痛最痛的時刻了,可漸漸地我發現,不是,不是這樣的。隨後而來的,日日夜夜看不到盡頭的思念與無助,才是身心的凌遲。

沒有親身體會過的人,根本無法理解這種痛,更無法感同身受。這種思念是無時無刻,無處不在的。母親的身影,會如影隨形,出現在捧起的水杯裡,出現在眼前的空地裡,出現在轉身的剎那,出現在碾轉反側,難以成眠的深夜裡……

記得母親去世前,在每一個我們必定會回孃家的日子裡,只要不是下雨天,母親總是坐在門前的葡萄樹下。眼睛盯著村口的小路,只要我們下了大路,拐了一道彎,就會遠遠地望到母親的身影。此時,心裡總是暖暖的,有種無言的力量召喚著,如果是走路回去,會忍不住加快了腳步,一路小跑著。

如果是騎自行車,會不由自主地,猛蹬腳踏,只想以最快的速度奔到母親身邊,會在離她幾十米遠的地方,衝著她,語氣輕快,大聲興奮地喊叫:媽,我回來了。母親一聽到,就會用手撐著膝蓋,慢慢站起來,蹣跚著腳步迎上來,嘴巴微微上揚,說:哎,我女兒來了。此種情景,無論我在腦海裡溫習多少遍,都不會真實再現了。

母親不在了,茫茫塵世,再無我母親了,到今天為止,母親去世已經87天了,這87天以來,我哪有一天不想她,哪有一夜不夢她。時時刻刻,她都在我腦海裡,在我心靈深處。可無論我如何想她想到淚流滿臉,她都不會再回來了。再也不會像以前那樣,用佈滿老繭的手,幫我擦乾眼淚,說一句:“傻孩子,哭啥,別哭了……”

母親不在了,茫茫塵世,再無我母親了,沒有母親的孩子,註定是飄零的浮萍,在塵世裡,隨波逐流,始終找不到屬於自己的根呀。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母親在,家就在,母親去,家就成了虛設。每每想起,我就淚流不止,內心充滿愧疚,總覺得以前為母親做得太少了。

往後餘生,除了無盡的思念,再也沒有機會去彌補了,叫我如何釋懷,解脫?佛曰:母親有十恩:一、懷胎守護恩;二、臨產受苦恩;三、生子忘憂恩;四、咽苦吐甘恩;五、回乾就溼恩;六、乳哺養育恩;七、洗濯不淨恩;八、遠行憶念恩;九、深加體恤恩;十、究竟憐愍恩……

因此,敬請路過此文,母親還健在的朋友們,好好珍惜與享受,有母親相伴的分分秒秒。好好陪她說說話,聊聊天,別嫌棄她的羅嗦與嘮叨。當母親不在後,我們會發現,世間所有的節日喧囂,所有的盛世繁華,都與自己真的無關了。

沒有父親,母親分享的成功與喜悅,沒有父母在的所謂團圓,只會圖增傷悲,根本不值一提。父母在世時,無論我們為他們做了多少,都是不夠,不夠的。空留的遺憾,會在往後餘生裡,時時刻刻攪疼我們的心。

在他人闔家團圓歡樂笑時,我只能躲在自己的角落裡,默默流淚,母親節又怎樣,茫茫塵世,再無我母親了,叫我如何是好,叫我如何不傷悲?

惟願向著天堂,說一句:母親,我愛您,節日快樂。祝福天下的母親,幸福安康,長壽健康,福澤無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