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買的大房子,不能和父母一起住,怎麼辦?

Mr鯰魚


購買大房子,目的就是一家人可以住在一起,朝夕相處,方便照顧。

一家人,包括父母、夫妻和子女。傳統中婆媳關係難處,在一起難免有矛盾產生,客觀分析,大局著想,很多事情可能一時沒答案,時間會化解。

母親去世早,父親身體好,與家鄉的兄弟住在一起,雖然遠在廣東,心總牽掛家鄉。

每次回到家鄉,總和父親單獨睡在一個房間,他也打呼嚕,影響休息,但就想躺在這個房間,體會家的那份: 靈魂回來了的感受。

我是老四,小時候,印象中總是被欺負,都可以打我撒氣。後來大了,姐姐告訴我,你太不聽話,夏天去渠裡耍水,河水無情,淹死了怎麼辦。我們下午都要出工,中午休息,你個小孩子,讓你中午睡家,一轉眼不見,你就去渠裡游水了。又不懂的游泳,罵了答應好好的,幾天過後,又去了,不打你能改?以為願意打你?

父親常年不在家,家中就是上面的哥哥、姐姐們管束。一個10來歲的小孩,現在回想,也是的,調皮的孩子,經常叛逆!哈哈

父親身體很好,一直在渠管所工作,哥哥、姐姐在家,76歲時,一場小的交通事故中,被車撞了胸部,從此,身體開始衰落。晚年的父親,依然獨立生活。

我上大學分配到國有企業,後來企業集體下崗,南下廣東打工。經過努力、拼搏,08年購買了大一點的房子,希望接父親過來一起居住。

此時的父親,已經85歲,過來居住一週,不習慣這裡,執意要回去北方老家,無奈只有送回。

儘管廣東有自己的家,工作緊張,煩惱的事情也不少,週末夜晚,每當躺在床上,心情平靜時,常常想起家鄉的父親,想起記憶中小時候,和父親春節去親戚家拜年,鄉間小路,泥濘路滑,騎在父親肩頭...,這一幕不知為何,常常想起。

父親漸漸不能自理,我們兄弟姐妹輪流管飯。我遠在外,考慮實際情況,我最小,又要工作,委託大哥代理,出代理費。

在照顧老父親方面,我們家是村子裡大家認可的和睦。我的父親就是個明算賬之人,處事同情達理,子女們也深受影響。

長兄如父,大哥格外照顧小弟。家中父親生病照顧,一般不告訴我。每次打電話問候家裡,除了用錢的時候告訴我,其它基本只報平安,免我牽掛。春節回去團聚。

2015年元旦,大哥打來電話:父親病重,已經住院一個多月,現在回家了。之前,父親不讓告訴我。現在昏迷中唸叨我回來沒有?

人到晚年生病多,我立即請假回去。

回到家中,父親這次是嚴重了。進門走到父親面前,我的眼淚已經湧出很多,喊了一聲“爹,我會回來了”,父親慢慢睜開了眼睛,聲音無力地說“是四兒回來了,(活的)沒有多大意思了”。然後又昏迷過去。

有些事,講出來很傳奇。

大哥講:住院一個月,父親不吃飯,只喝點水,牛奶也不喝?執意不讓治療了,自己拔了輸液管,打了大哥,就要回家,不讓再花錢治療。一家人無奈,只有回家。

醫生說,藥已沒什麼大用。

姐姐講:父親身是前列腺出問題,腹部插著導尿管,吃飯很正常。住院前一個月,飯量很大,姐姐都擔心出問題,但實際又看不到出問題。最後一天父親告訴姐姐“我吃了這頓,就吃夠了”,另外,要了兩個煮雞蛋吃,是餐後吃的煮雞蛋,讓人驚訝。姐姐只好給。

“我吃了這頓,就吃夠了”。這句話好,像父親都明白自己要走了。

因為當時家中人多,其實應該問問父親此事,或許可以瞭解晚年人的預感。

作為父親,不拖累子女,這是我父親堅持的。生病期間,幾次結束自己,被發現制止。

在家呆了半個月,父親依然不吃任何,就喝點水,只到耗盡了人的精氣,平靜的離去。

有神婆說我父親:一生不虧欠任何人,老來修福,不受罪,平靜離去。

父母最需要子女的,就是晚年無能力時被照顧。

你有大房子,也不一定可以住到一起。

孝敬父母,盡心盡力就是,父母對子女的要求確實很少。

人生如此,深刻懷念,盡孝須及時。


潤物有聲


在附近買房子,離父母近,可以有時間去看看他們,陪他們聊天,這樣做挺好的



盧溝曉玥


在其他方面彌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