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這些詩歌告訴你母愛偉大

5月12日,母親節,是一個感謝母親的節日。中華孝親,自古璀然。“天下誰人無母親?天下誰人不受母愛?天下誰人不愛母?母愛,愛母,是人之天性,是愛心的起點和基石,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初始源泉。”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國人也會在母親節這一天為天下的母親們送上兒女的祝福。方式不同,感恩相似。烏鴉反哺,羔羊跪乳,感謝母親,感恩母愛。

今天陽悅君帶大家找到古詩詞中的濃濃母愛,獻給偉大的母親們。

母親節,這些詩歌告訴你母愛偉大

《小雅·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瓶之罄矣,維罍之恥。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

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南山烈烈,飄風發發。民莫不穀,我獨何害!

南山律律,飄風弗弗。民莫不穀,我獨不卒!

李時珍《本草綱目》 :“莪抱根叢生,俗謂之抱娘蒿。”莪蒿起興,引起父母辛勞。辛苦的父母啊!沒有父親我依靠誰?沒有母親我依賴誰?父母生養我,疼我愛我。出入家門懷抱我。子欲養而親不待啊,待我長大,老天啊,你為何降臨災難給他們!南山高峻,風雨悽悽。我遭此禍,不能終養。如此哀哉,不如離去。 養兒防老,可養的兒在您老時,我們又在哪裡呢?孝親,不能等。感恩,請及早。

《遊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母親節,這些詩歌告訴你母愛偉大

手中線密密,兒行步匆匆。老母倚門長期盼,吾兒何日始歸家。兒行千里母擔憂啊,怕凍著怕餓著,卻不曾想自己為了子女受凍捱餓,衣單體薄。柔柔寸草,尚且知道“陽春佈德澤”,才有“萬物生光輝”,草葉低頭,感恩春暉。遠行的子女啊,是該想想家中老母了。她們的眼睛花了,她們的額頭生了皺紋,她們已經不再是揹著抱著你的那個魁梧的人了。

墨萱圖·其一(元)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母親節,康乃馨成了節日主角。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萱草花才是最古老的母親之花。孟郊《遊子》詩云:“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門,不見萱草花。”萱草花,簡單樸素,正象徵母親的溫柔、含蓄、樸實、堅忍以及奉獻精神。那燦爛的萱草花啊,你在為誰吐露一生的芬芳?

母親節,這些詩歌告訴你母愛偉大

就像世間所有的母親一樣,養兒一生,一生奉獻給他,卻音訊難覓,換來日漸走遠的背影,還不如那一隻鳥兒,也能終日守候。母愛的偉大就於此啊,無私就絢爛於此,一生傾其所有,就只為兒女幸福。

《祝壽詩》(清)慈禧

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溶入兒女身。

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

母親節,這些詩歌告訴你母愛偉大

慈禧,為我們留下這一句慨嘆——可憐天下父母心!是啊,這人世間,只有爹媽感情最真最無私,甚至可以舍了自己,讓兒女活下去。沒有誰再能如此,沒有。在這不平坦的人生旅途中,雖然擔著最多痛苦,揹著最多壓力,嚥下最多淚水,仍以愛、以溫情、以善良、以微笑、對著我們,鼓舞著我們,庇護著我們的只有母親,永遠是母親。(圖片來自互聯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