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上線“吃貨”頻道,阿里全域力量如何運用?


淘寶上線“吃貨”頻道,阿里全域力量如何運用?


在所有消費品類中,食物無疑是最具消費慾望和最具煙火氣的“高頻”售賣品類,民以食為天,打通這個品類更易佔據消費者的“心智”。

4月17日,淘寶吃貨品牌戰略發佈會在杭州舉行,並宣佈上線淘寶吃貨頻道,處於手淘APP一級入口位置。阿里巴巴集團營銷平臺事業部總經理劉博表示,未來將匯聚阿里巴巴經濟體全域力量,讓每個中國人都成為資深吃貨。

據悉,淘寶吃貨將作為一個全新的品牌,聚合淘寶、天貓、農村淘寶等資源,通過線上、線下全方位滿足消費者對美食需求。

還有,短視頻資訊APP梨視頻與淘寶宣佈達成戰略合作,探索美食短視頻的商業化新模式,撬動廣闊的吃貨市場。

上線獨立頻道

毫無疑問的是,食品正成為新零售下,眾多零售平臺爭奪的主要戰場。

而從“淘寶吃貨”頻道上線看,爆款美食、時令基地直供生鮮、海外進口食品、一城一味特色美食齊聚,近年來,從報道中也不難看出,淘寶用戶以強大的吃貨力捧紅了新疆大棗、四川火鍋、黑龍江紅腸、雲南鮮花餅等一批地域美食,春茶、青團、蘆筍、小龍蝦、大閘蟹等四季時令美食熱賣全國。

阿里巴巴集團營銷平臺事業部總經理劉博認為,資深吃貨不僅愛吃、會吃,更追求食品的品質和實惠,他們是美食不斷進化的原動力。淘寶吃貨今後將匯聚越來越豐富的美食資源,為用戶提供更多選擇,讓超過90%的淘寶用戶都成為資深吃貨。

據悉,本次淘寶吃貨戰略的一大亮點是集合阿里巴巴全域力量,匯聚淘寶、天貓、農村淘寶等資源,主打原產地直供模式,通過賦能商家減少流通成本,讓消費者享用到品質實惠的美食。

淘寶吃貨今年計劃與500個全球美食原產地簽約,讓品質美食從產地直達吃貨餐桌。2月末,雲南沃柑產業帶聯手淘寶聚划算,300萬個“雲南甜”沃柑被全國各地的淘寶吃貨們一搶而空。聚划算開啟的大規模標準化產地直供模式,不僅讓銷售額飆升,更推動了產業帶規模化、標準化、數據化升級。

此外,作為淘寶吃貨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淘寶還發布了“超級吃播計劃”,希望藉助短視頻、直播等內容傳播美食文化,分享美食體驗,撬動廣闊的吃貨市場。

發佈會現場,短視頻資訊APP梨視頻與淘寶宣佈達成戰略合作。美食與內容的天然契合,為淘寶和梨視頻的戰略合作提供了切入點,雙方將共同投入資源,合力打造“淘寶吃貨”IP。

解析“吃貨”

顯然,淘寶吃貨頻道佔據以及入口的情況看,這也並非是淘寶方面的單純的宣傳推廣作用,說白了,有著更加直接的戰略價值。

其中,如何整合巨大的市場需求也是首要考量因素。根據阿里巴巴平臺的數據,2015年至2018年中國線上食品消費規模及人數保持高速增長,隨著消費升級不斷推進,吃貨線上市場空間廣闊。“到2018年底,淘寶移動月度活躍用戶達到近7億,幾乎每個用戶都在平臺上購買食品,其中3億用戶是資深吃貨。”劉博表示。

而從消費結構分析上也不難看出,中國一二線用戶在平臺上購買吃這件事情,整個的購買頻次金額還是高的,但是,“三四線的潛力更大,所以要更好的滿足他們,尤其更多跨區域的供應,全球化的供應,是三四線城市沒法滿足的。”劉博分析說。現實情況是,中國的三四線城市用戶,在線上購買資深程度、滲透程度、互動程度是不夠的。

再者,食品品類歷來是電商難啃的硬骨頭,對生產、儲存、物流等環節要求高,流通成本居高不下。而阿里巴巴在雲計算、物流、技術等方面的優勢,淘寶吃貨的上線也是在嘗試解決困惱行業多年的痛點。

對於淘寶吃貨的優勢,劉博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從數據角度,這個平臺上數以億計圍繞食品的品類會做更多精確的篩選。精確的篩選就利用了整個數據化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對於所有貨品的研究,以及歷史的的評價和積累,綜合各個方面的維度能夠篩選出來最精選的商品呈現給消費者。

而從此次發佈情況看,淘寶方面在力求打造一個關於“吃”的消費生態,“從技術的提升加上內容生態的組合,加上平臺的一些營銷能力,綜合性的體現給我們的消費者。”

根據合作計劃,“淘寶吃貨”上線後,梨視頻將依託全球最大拍客網絡,用短視頻版的“舌尖上的中國”展示各地美食,以溫暖、美好、真實的美食故事刺激受眾味蕾,從而實現帶貨的可能。雙方合力打造的“淘寶吃貨”IP,有望成為國內日均產量最大的美食內容生產方。

從實際情況中也不難發現,在傳統媒體興盛時代,關於美食的報刊也人們獲取信息和探索美食的主要渠道,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美食KOL達人正在演變成為發現、推薦和轉化食品消費的主要通路。

在本次發佈會中播放的關於美食的視頻短片確實極具吸引了和觀賞性,借鑑了“舌尖”的拍攝手法,無疑拉近了消費者與食物甚至是廚師間的關係,據悉,這些視頻中的很多素材都是KOL拍攝的,具有非常好的引流作用。

可見,直播的轉化價值在食品領域,特別是更具藝術觀賞性的食物創作過程中更具流量轉化價值。數據顯示,早在2018年4-6月,淘寶短視頻的日均觀看量就已達到19億,日均直播觀看時長超過20分鐘。2018全年,直播引導的成交超過千億規模,美食類直播和短視頻連續保持高速增長,已成為淘寶吃貨經濟的新風口。

未來定位

淘寶方面還表示,通過打造“淘寶吃貨”IP,淘寶年內將發佈150個城市美食地圖,與全球500個產業帶達成戰略合作,幫助超過500個全球美食品牌在3年內實現萬億級銷售額。

從淘寶吃貨服務結構上看,一方面在於發現更多傳統美食和地方性美食的,另一方面也在於服務食品品牌方。劉博還表示,淘寶吃貨是一個非常大的場景。集合更多的力量,發揮整個生態消費者的觸達、影響力,幫助在吃的品類上提升更多的規模和增速。而從實際看,聚合性的品類在推廣、活動策劃等方面更具賦能作用,商家方面也便是,但靠商家力量也很難作為推廣,而淘寶吃貨頻道也使其簡單化。

而參與到吃貨頻道中來,對於品牌商來講也是一次機會,蒙牛方面代表就表示,蒙牛電商整體層面上都在做,無論旗艦店、貓超還是吃貨,對於我們來講都是整個淘系或者阿里巴巴裡面一個入口,可以更多看到整個電商渠道的流量灌進來。相信,這也是眾多品牌商參與其中的原因之一。

對於“淘寶吃貨”頻道的上線,品途商業評論聯想到了阿里的極有家,拋開品類劃分不談,但從營銷和定位上看,聚合性的電商模式更易提升轉化效率,也更易造成流量的集中釋放。毫無疑問的是,未來,淘寶方面會強化“吃貨”品牌,在全域營銷上以及場景打造上還有很大探索空間。

此外,值得說明的是,在本次發佈會,阿里巴巴市場公關掌門人王帥出現在了現場。這是一向低調的王帥第三次出席發佈會,前兩次分別是2012年淘寶商城改名“天貓”,與2017年閒魚戰略發佈。淘寶吃貨在阿里電商生態中所承擔的業務意義可見一斑。

王帥的現場致辭延續了他的“詩人”風格。數據?商業模式?都不重要,他的注意力全在吃與人的關係上。

很顯然,消費結構的調整,讓消費者越來越注重“吃”的品質。分眾傳媒創始人江南春強調“佔領心智”,如何在吃的層面建立與消費者的心智認知,也是重要的一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