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期間怎麼補鈣?

胡聖霞


媽媽身體裡面的鈣元素充足就意味著寶寶可以得到很好的鈣質吸收,因為媽媽們體內的一部分該是可以進入到寶寶的身體。所以如果媽媽平時鈣的攝入不足就會導致寶寶發育有影響,缺鈣嚴重還會導致自身出現腿抽筋,嚴重的情況下出現骨軟化症等。



那麼懷孕期間的媽媽應該怎樣正確的補鈣呢?

如果不知道懷孕期間的自己是不是缺鈣,那麼可以等到一定的時間就去醫院做個孕期檢查,測試鈣的含量是否片偏低。 如果出現鈣元素偏低的情況,那平時在飲食上就要多加註意,比如多吃些含鈣量比較豐富的食物,適當的去戶外多曬曬太陽促進身體內鈣的吸收。

還有就是懷孕初期的時候寶寶對鈣的吸收要求比較低,也就是說,我們身體內的鈣就足夠使它們吸收了,平時只要在稍微多吃一些含鈣豐富的食物便可。

等到懷孕中期的時候,寶寶發育生長的速度比較快,這時候身體內所需的營養也比較多,所以一定要多注重補鈣,如果食物攝入的鈣不能達到要求,那麼可以選擇一些吸收比較好的鈣劑。


KK健康


說起補鈣,這絕對是我從懷了小丸子一直持續到她出生後好幾個月的一場艱苦卓絕的戰役,而丸子爸就是那個豬隊友。

懷孕前,他是“多喝水三連”。

<strong>

大姨媽來了,多喝熱水。

感冒頭疼,多喝熱水。

上火牙疼,多喝熱水。

懷孕後,他是“多補鈣三連”。

<strong>

腿抽筋了,補點鈣吧。

腿疼,補點鈣吧。

晚上睡不好,補點鈣吧。

我被他生生逼成了一個佛系婦女。

很好,都行,沒關係。

但是,為了解救廣大準媽媽和哺乳期媽媽,我決定和大家分享一下關於孕期和哺乳期補鈣的知識,讓大家可以清楚補多少?怎麼補?注意啥?

在遇到別人指手畫腳,胡說八道的時候,可以淡定的在心裡默唸:

我自己懂,都懂,都懂,都懂。

算了,算了,算了。

不生氣,不生氣,不生氣。

為啥補?

關於為什麼準媽媽和哺乳期媽媽要補鈣,我想理由大家應該都清楚了,那就是原本一個人用的鈣現在要供兩個人用了。

寶寶骨骼和牙齒的發育所需要的鈣質都需要從媽媽體內獲得。

當去路增加了,如果不及時增加來源,那麼,缺鈣的症狀就會找上來。

什麼牙齒鬆動啊,什麼腿抽筋啊,什麼腰痠背痛啊,如果缺鈣再嚴重點,還可能殃及寶寶,影響寶寶的正常發育。

我這麼打比方吧。

就好比,生娃前,我們掙錢養活自己就夠了,生娃後,我們還得養活小丸子。

如果掙的錢還是那麼多,那我勢必會很難受。

所以,我就得快馬加鞭的督促丸子爸掙更多的錢。

以滿足能量守恆定律。

補多少?

既然準媽媽和哺乳期媽媽補鈣勢在必行了,那到底補多少才是最合適的?

關於這一點,是有權威數據支持的。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指出,準媽媽和哺乳期媽媽鈣質的攝入量應該為:

孕早期(孕前-懷孕3個月)

800mg/日孕中期(懷孕4-6個月)1000mg/日孕晚期(懷孕7-9個月)1000mg/日哺乳期1000mg/日

數字就是這麼個神奇的東西,一個準確的數字既能給人極大的直觀體驗,同樣,又會讓人感覺更迷茫。

比如說丸子爸工資卡上的數字,可以直觀清楚地供我推理出,他這個月又偷藏了多少私房錢。

但是關於補多少鈣的這些個數字,就會讓我很迷茫。

比如說這800和1000mg,它沒有辦法在我腦海裡構建一個具體的形象,就好比,你告訴我某人很有錢,我無法想象這是什麼level。

你得告訴我,他是王思聰式有錢,還是馬爸爸式有錢。

所以,現在讓我告訴大家,1000mg是什麼概念。

直白地說,1000mg的鈣質大約就等於1000ml牛奶中所含的鈣。

怎麼補?食補為主

好了,既然我已經告訴大家,應該補多少了,接下來當然要告訴大家應該怎麼補。

不然,就好像我追劇,看開頭看的欲罷不能,但是想知道結局的時候,它卻告訴我,“VIP會員搶先看”。

太不厚道了。

我怎麼能和他們一樣呢?

所以接下來我和大家說一說,靠食補補鈣的時候,應該吃點什麼。

奶製品

牛奶及奶製品是吸收率中的“戰鬥機”,含鈣量中的“阿瑪尼”。

500ml的牛奶中就含有540mg的鈣,看到這兒你們肯定會質疑我,因為我在上一段中明明說,1000mg的鈣質大約就等於1000ml牛奶中所含的鈣質,為什麼在這裡又不一樣了呢?

很顯然,我用的是“大約”,是為了給大家一個較為直觀的印象。

如果你們非要我精確換算,這會讓我想起被數學老師支配的恐懼。

拜託了,你們放過我吧!

當然,除了牛奶,酸奶和奶酪中也含有豐富的鈣質,30g奶酪能含有300mg左右的鈣。

這才是“濃縮的就是精華”這句話的正確打開方式。

海產品

除了奶製品,海產品也是“補鈣聖品”,5g蝦皮中就能含有50mg的鈣質,100g的鯽魚中含有79mg的鈣質,100g海帶中能含有46mg的鈣質。

至於我為什麼只舉了這幾個例子呢?

當然不是說鯉魚、鰱魚、泥鰍、蝦、紫菜等等這些海產品含鈣量就低,而是《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就舉了這幾個。

嗯,我就是這麼的專業嚴謹。

豆製品

豆製品也是含鈣量喜人的食物,100g的豆腐中含有127mg的鈣質,60g的豆腐乾含有185mg的鈣質。

但是在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大家儘量不要選內酯豆腐,因為凝固劑的不同,內酯豆腐的含鈣量會比普通豆腐要低,不太適合用來補鈣。

那要選擇什麼樣的豆腐?

就選最傳統的滷水豆腐。

不然你們以為“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降住的是什麼?

蔬菜

我知道你們一定會這麼說,“蔬菜能補鈣,別逗了!我看是你該補腦了!”

你說說你們,蔬菜有多努力你們造嗎?

小白菜這樣的綠葉菜,200g中就能含有180mg的鈣質,油菜、雪裡蕻、蘑菇等等也含有較高的鈣質。

當然,不少蔬菜也是集鈣質和草酸於一體的矛盾體,而草酸會影響鈣的吸收。

芹菜、菠菜、香菜、竹筍、甘藍科蔬菜等等這些都屬於草酸含量較高的蔬菜。

我知道,你們肯定又要矛盾,那我到底還吃不吃啊?

吃啊,當然吃啊,吃之前用水焯一下能減少點草酸含量。

再說了,我們吃蔬菜又不光是為了補鈣,還有很多其他的益處啊!

其他

蛋類中也含有很豐富的鈣質,50g的蛋類含有30mg的鈣質,比如說,雞蛋、鴨蛋、鵪鶉蛋等等。但是最最重要的是,芝麻醬才是鈣質含量中的“富二代”,

10g的芝麻醬就能含有117mg鈣質。

在這裡,我代表火鍋愛好者向大家發來賀電。

推薦食譜

好了,雖然說我已經列出了含鈣量高的幾個“大亨”,但是光是數據的堆積就有點死板了,就算是牛奶愛好者,總不能一天喝一升牛奶吧?

從孕期到產後,那得喝多少?

媽媽們喝的下去,奶牛都不樂意啊!

所以說,我們還是得把數據有機地結合起來,

除了孕早期以後,其他時期,媽媽們每天都得攝入1000mg的鈣,所以我以1000mg為例,直接給大家推薦2個每天攝入量能滿1000mg的食譜。

食譜1牛奶500ml,豆腐100g,蝦皮5g,蛋類50g,綠葉菜(如小白菜)200g,魚類(鯽魚)100g。食譜2牛奶300ml,豆腐乾60g,芝麻醬10g,蛋類50g,綠葉菜(如小白菜)250,魚類(鯽魚)100g。

當然,你們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排列組合出無數種可能性,我數學不太好,所以舉2個例子就是上限了。

而我特意舉這2個例子當然也不是因為我就喜歡這麼吃。

是因為《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就舉了這2個例子。

食補註意點啥?

飲食均衡

對於食補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要飲食均衡,雨露均霑。

只有飲食均衡了,才有助於鈣質的吸收。

所以說,一般建議大家每週儘量吃50種不同的食物,做到飲食品種豐富,主食、肉類和蔬果合搭配合理。

當然,這個數字只是為了給大家一個參考範圍,直白地講就是儘量吃的花樣百出一點。

我當初剛聽到這個數字後,就萬分地焦慮,我一週吃不夠50種啊,吃40種是不是就不夠啊?我孩子是不是就不健康了?

我知道,你們之中肯定也有人會這麼想。

對此,我想說:“胖友,或許,你也是處女座的?”

多曬太陽

你們以為攝入鈣質就萬事大吉了嗎?不,你們錯了。

因為鈣質進入人體後,得通過維生素D的轉化,才能沉積到骨骼,真正的起到作用,如果光補鈣,不曬太陽,鈣沉積不到骨骼,照樣沒用。

就好比,丸子爸光掙了錢沒用,得轉到我的卡里,我才踏實。

怎麼補?鈣片為輔

看到這兒,你們是不是覺得這段內容看著特別多餘?不都說食補就可以了嗎,為啥還要吃鈣片?你是不是居心叵測?

當然,我這麼說也不是閒的,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 牛奶過敏或接受無能、乳糖不耐受等,

    因此失去了得力干將的媽媽們;

  2. 偏食挑食或者孕吐嚴重根本吃不進去多少飲食只能豐富了馬桶的媽媽們;

  3. 像我一樣數學不怎麼好,最煩不勝煩的就是每天吃個飯還得各種掐指算計的媽媽們;

……

基於以上不完全統計的特殊情況,如果還是隻認準食補這一條路,顯然就很不明智了,所以,適當的添加補充劑就很有必要了。

吃鈣片注意點啥?

關於鈣片怎麼選,說實話,我也不是很清楚,畢竟,丸子爸當初為了實現他初為人父的個人價值,把這些個瑣事兒全權負責了。

不過,我就只說一個原則,那就是遵醫囑,聽醫生的。

什麼時候吃,怎麼吃,吃到什麼時候,哪個牌子好,國產的好不好,進口的能不能吃,這些都可以諮詢醫生。

與其左右搖擺不定的查某度,不如踏踏實實的問大夫。

而我能做的,就是和大家說一說吃鈣片的時候需要注意點什麼。

別空腹補鈣

大家最好不要空腹服用鈣片,因為充分的食糜可以干擾草酸,促進鈣的吸收,所以鈣片可以選擇隨餐、飯後、兩餐之間服用。另外,睡前服用鈣劑也有利於鈣的吸收。

鈣鐵不同服

鈣會影響鐵劑的吸收,所以,鈣和鐵不要同服,也不要用牛奶送服鐵劑,而鐵劑一般又是餐後或者隨餐服用,這就讓又需要補鈣又需要補鐵的媽媽們分外焦慮,還能不能讓人好好吃個飯了?

對此,我友情提示一下,大家可以選擇早餐和午餐後補鐵,晚上睡前吃鈣片。

別和草酸同服

草酸攝入過多的話也會影響鈣的吸收,像菠菜、竹筍等蔬菜中就有大量草酸,這些草酸會和食物中的鈣結合成不易被人體吸收的草酸鈣等沉澱物,影響鈣的吸收。因此,大家在進食含草酸的食物後1~2小時內最好不要服用鈣劑。

小劑量更易吸收

當鈣攝入量增多時,吸收率就會相對降低,有實驗表明,當人體攝入的鈣在500mg以下時,吸收率最高。所以

大家不要一次性補充太多的鈣,小劑量多次的服用會更有利於鈣的吸收。

    ●●●

    其實我知道,即便說了這麼多,還是會有很多媽媽們在真正實踐的時候束手無策,我吃這些鈣真的夠嗎?我吸收的好不好?我的寶寶真的不會缺鈣嗎?

    這些看似車軲轆來回轉的話並不是因為我們無知或對醫生不信任。

    而是因為我們是當事人,我們是孩子的母親。

    在面對孩子的問題時,情感總會凌駕於理智之上。

    我不覺得這是件壞事兒。

    因為,母愛本來就是這麼蠻不講理。


    相關推薦:

    一張圖看懂寶寶發育關鍵期,你家娃達標了嗎?


    崔玉濤育學園


    人類在進步,知識在更新。根據目前最新《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版》推薦,孕婦孕早期每日鈣的推薦攝入量為800mg,孕中期和孕晚期均為1000mg。

    那懷孕期間,我們怎樣才能補充足夠的鈣呢?補鈣,我們應該這樣做……


    第一,從食物中攝入鈣

    鈣的最好來源存在於我們的牛奶及其製品中,所以補鈣,應該先從牛奶及奶製品開始。孕媽每天喝牛奶500ml,即可獲得約540mg的鈣,如果媽媽們對乳糖不耐受,可選用酸奶或低乳糖牛奶。

    早晚一杯奶,強壯的不止是骨骼,更是對寶寶及自己健康的負責。


    除了牛奶之外,大豆及其製品、芝麻(芝麻醬)、蝦米等食物中也含有較為豐富的鈣。

    補鈣注意事項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芝麻(芝麻醬)和蝦米都是作為調味品,吃下去的並不多,不是補鈣最佳來源。而且蝦米比較鹹,裡面含的鹽分較多,也就是鈉比較多,也不利於鈣的吸收。

    所以補鈣之外,我們還要注意要清淡飲食,防止鹽攝入過多,使腎臟排除多餘的鈉元素同時也排除部分的鈣。

    另外,雖然部分綠葉菜,例如菠菜,也含有較豐富的鈣,但是裡面含有草酸,不易吸收。所以平時煮菠菜等綠葉菜的時候,可以先焯焯水,放部分醋,會更利於鈣吸收哦~

    第三,講個補鈣小誤區,骨頭湯裡面的煮出來的鈣並不多,補鈣效果不佳。

    10公斤排骨熬成豬骨湯中的鈣量還不足150毫克。曾經有人檢測過,一碗骨頭湯大約含有2-3毫克鈣。按普通成年人每日需要800毫克鈣計算,估計需要300~400碗骨頭湯才可以滿足人體鈣的需要。故骨頭湯平時喝喝可以,但靠它來補鈣還是算了吧。


    下面是孕婦一天1000mg鈣的食物舉例,需要補鈣的媽媽們可以參考一下,但不建議每天只吃這幾種食物。


    第二,適當運動,增加骨密度

    如果沒有高風險的流產因素,一般情況下,孕媽們是可以出門散散步的。天氣好的時候,和家人一起出門曬曬太陽、散散步,除了能增強骨密度之外,陽光中的紫外線還可以促進維生素D的生成,從而促進鈣的吸收合成。


    第三,適當補充鈣劑

    如果平時的飲食達不到1000mg的鈣推薦量,則建議額外服用鈣的補充劑,但最好鈣和維生素D一起補充,可以每天補充一粒(約600mg鈣+400U維生素D)。

    碳酸鈣的鈣含量較高,但需要胃酸進行分解,若是胃腸功能較差的孕媽建議選擇檸檬酸鈣、氨基酸鈣等螯合鈣。


    喜歡加關注,有更好的意見,歡迎評論~


    省中醫郭醫生


    孕期如何補鈣?

    一、食物補鈣

    鈣的最好來源就是奶和奶製品,其他的如豆製品、海帶、芝麻、海魚和蝦皮等也是很好的鈣質來源。

    二、吃鈣片少量多次

    孕媽在選擇鈣片的時候,儘量選擇劑量小的,一天多吃幾次比一次性攝入吸收效果好。

    三、注意補鈣時間

    鈣容易與植酸和草酸結合成草酸鈣,降低鈣的吸收,因此,補鈣時間最好選在飯後半小時或兩餐之間。此外,睡前喝牛奶也有利於鈣的吸收。

    四、補鈣的同時補充維生素D

    維生素D能調節鈣、磷代謝,促進鈣的吸收。所以平時可以適當曬太陽,能人體能合成更多的維生素D,加快鈣質吸收。


    39健康網


    “懷孕期間怎麼補鈣?”真是個特別好的問題,這個問題彷彿眾所周知,事實卻是眾說紛紜,下面就讓我這個奮戰在婦幼保健工作第一線十餘年的婦產科醫生來跟你聊聊關於補鈣的那些事兒。

    關於補鈣,我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為了保證孕婦和胎兒的健康,從孕中期開始(孕12周),孕婦每日的需鈣量要比普通人群增加200mg/天(普通人群每日需鈣量800mg/天),總量達到1000mg/天,直至哺乳期結束。

    那麼鈣從哪裡來呢?鈣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是在體內不能合成,必須從食物和水中攝取。所以,只有食水補充和鈣補充劑這兩個途徑,下面我們逐一來說明。

    首先我們來看看鈣的食物來源

    最佳來源是奶類及奶製品

    普通成年人每日需要300g牛奶或與之相當的奶製品,孕期每日需要500g或與之相當的奶製品(推薦低脂奶或者脫脂奶)。

    酸奶與牛奶的含鈣量差不多,我個人比較推薦自制酸奶,相對於大部分超市購買的酸奶相比會少了很多添加糖,加入自己喜歡的水果或堅果等,別有一番風味。

    我用酸奶機、養生壺、麵包機都製作過酸奶,簡單方便,酸奶與牛奶的比例大約是1:10,38度左右發酵8小時,美味營養,迫不及待的想要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酸奶DIY

    這樣折騰折騰,不僅酸奶好喝,生活都有趣多了

    關於奶類及奶製品的嗑就嘮到這,下面我們來說說豆製品

    大豆製品也是鈣的良好來源

    大豆本身含鈣較多(大豆製品含鈣凝固劑使大豆製品的鈣含量成倍增加),一塊400g的豆腐含鈣量高達600mg,除豆腐外、豆腐皮、豆腐乾、豆腐卷等含鈣量也很多。

    來,曬曬我的最愛,白菜燉豆腐

    《 中國營養學會》對孕期大豆製品的推薦量是每日20g,相當於60g北豆腐、112g南豆腐、140g內脂豆腐、44g豆腐乾、292g豆漿。

    很多人對豆漿也有一定的誤區,認為平時喝豆漿可以補鈣,其實豆漿的含鈣量僅為牛奶的二十分之一

    奶類和豆類這兩大類食物對補鈣的重要作用,可以說是人盡皆知,下面我們來看看最後一種對於補鈣至關重要的食物,那就是綠葉蔬菜

    綠葉蔬菜也提供較多鈣

    對於綠葉蔬菜補鈣,很多人表示不服,那我們用數據來說話

    如圖,以油菜為例,100g的油菜含鈣量高達108mg,與牛奶不相上下,而且吸收率也很不錯哦!

    這麼貌美營養的油菜,當然要時不時的就吃起來


    如果膳食結構中缺少奶類、豆製品和綠葉菜,那麼孕婦每日需要的鈣量僅僅通過其他食物是很難滿足的,這時候就需要服用鈣補充劑,也就是常說的鈣片

    具體鈣劑補充的量,需要你的產檢醫生根據你的食譜來建議

    還有一句重要的話,肉類、蛋類、魚類、糧食和水果都不是鈣的良好來源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對你有所幫助,讓我們共同的期待新生命的到來。

    營養海賊船~任洪葉(婦產科主治醫師、營養師、王興國營養特訓班四期學員、心理諮詢師,熱愛生活的寶媽一枚)


    營養海賊團


    孕婦什麼時候開始補鈣

    孕早期是胚胎各組織器官形成時期,孕媽咪的營養狀況對胎兒的繼續生長和正常發育至關重要。這時,孕婦鈣的需求量與正常人大致相同,因此不需要特別補鈣。

    補鈣從孕中期開始。這時孕媽咪可吃一些易消化的食品,如餅乾、饅頭、烤麵包、蛋糕等,多進食水分豐富的蔬菜水果,可補充水分、維生素C、B族維生素和鈣、鉀等無機鹽,可以減輕妊娠不適的感覺。

    孕婦幾個月開始補鈣

    孕中期,大概孕4月左右開始,孕媽咪每天鈣的需求量逐漸增長為1000—1200毫克。這時每天飲食中所含的鈣量,已經滿足不了寶寶的生長需要,因此其餘所需的鈣,就要從含鈣食物或優質鈣劑中攝取了。

    孕後期,是胎兒生長髮育最迅速的時期,鈣每天要增加700毫克,孕媽咪應多進食含鈣豐富的食物。這時的胎兒生長速度開始加快,他需要鈣,而孕媽咪每天飲食中的鈣含量滿足不了他的要求,他就從孕媽咪的身體裡“搶”,這個時期孕婦應根據自身身體情況進行營養搭配。

    孕婦補鈣到什麼時候

    孕媽咪可以在懷孕足三個月後開始補鈣,因為這時候胎兒的骨骼開始生長,需要鈣量增加。孕3—7個月,每天補鈣量參考值為1000毫克,包括各種食物;孕7個月後,建議每天補鈣1500毫克。

    但太多攝入鈣質對身體並非百利而無一害。孕媽咪過度補鈣,會使鈣質沉澱在胎盤血管壁中,引起胎盤老化、鈣化,分泌的羊水減少,胎寶寶頭顱過硬。這樣一來,寶寶無法得到母體提供的充分營養和氧氣,過硬的頭顱也會也會使產程延長,寶寶健康受到威脅。因此補鈣要科學,千萬不要盲目過於補鈣。補鈣最多補到36周就不需要補了,以免發生胎兒頭蓋骨過早鈣化。

    孕婦如何補鈣

    1、要保持適量的室外活動:維生素D能夠調節鈣磷代謝,促進鈣的吸收。室外活動可以獲得更多的日照,每天只要在陽光充足的室外活動半小時以上就可以合成足夠的維生素D。而服用過量反而會引起食慾減退、乏力、心律不齊、噁心、嘔吐等副反應。

    2、減少草酸的攝入:懷孕後,很多孕媽咪開始注意多吃蔬菜水果。但是,有些有澀味的蔬菜含有草酸,草酸在腸道中可與鈣結合形成不溶性的沉澱,影響鈣的吸收。因此,建議孕媽咪每天吃蔬菜、水果500—750克即可。也可以將這些蔬菜用水先焯一下,去掉澀味後再烹飪。

    3、減少植酸的攝入,比如大米、白麵:大米和白麵中所含的植酸,與消化道中的鈣結合,產生不能為人體所吸收的植酸鈣鎂鹽,大大降低人體對鈣的吸收。因此,孕媽咪可先將大米用適量的溫水浸泡一會,這樣米中的植酸酶將大部分植酸分解;而發酵後的麵食分泌出植酸酶也能將麵粉中的植酸水解,避免影響身體對鈣的吸收。

    4、減少磷酸的攝入:碳酸飲料、可樂、咖啡、漢堡包等: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的鈣∶磷比例是2∶1,然而,如果孕媽咪過多地攝入碳酸飲料、可樂、咖啡、漢堡包、比薩餅、動物肝臟、炸薯條等大量含磷的食物,使鈣∶磷比例高達1∶10—20,這樣,過多的磷會把體內的鈣趕”出體外。

    5、減少脂肪酸、油脂類食物:脂肪分解的脂肪酸(尤其飽和脂肪酸)在胃腸道可與鈣形成難溶物,使鈣的吸收率降低。因此,孕媽咪要合理安排好膳食,不要吃過於油膩的東西。


    媽媽一分鐘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建議,孕婦在懷孕早期鈣的標準供給量為每日800毫克,懷孕中期為每日1000 毫克,懷孕晚期為每日1200毫克。


    ● 孕早期(0-3個月)---800毫克/天

    因為這個時期是細胞分裂和器官初步發育形成的時期,因此鈣的需求量基本與普通成年人並沒有太大差別。所以基本不需要額外的添加鈣劑,只要每天喝250毫升鮮牛奶或者酸奶就可以滿足準媽媽對鈣的需求啦。

    ● 孕中期(4-6個月)---1000毫克/天

    這是胎寶寶的快速生長期,所以每天的鈣需求要增加,因此準媽媽除了基本的飲食得以補充外,每天最好再補充500毫克左右的鈣片。另外,這個時期最好再可以多吃一些含鈣豐富的食物,比如奶和奶製品或者豆類和豆製品。芝麻、海帶、小蝦皮等海產品也是補鈣的上好食品。

    ● 孕晚期(7-9個月)---1200毫克/天

    恩,這是補鈣的關鍵時期,這時胎兒每天需要350mg的鈣,用來讓胎兒骨骼和牙齒更加強壯。這3個月孕媽媽每天至少攝入1200mg的鈣,才能滿足母子兩個人的需要。如果補鈣不足,準媽媽們就會出現腿抽筋、腰墜痛的現象,這個時期鈣補充劑是一個重要的渠道。

    雖說鈣片是補鈣的最好方法,但是平時如果不注意科學的飲食,不注意多曬太陽促進鈣的合成的話,那麼也不能達到最佳的補鈣效果的。


    如何挑選適合的“鈣片”:

    建議選擇化學成份以碳酸鈣作為鈣源的,因為它的吸收率高,可以達到39%,是目前所有鈣產品中吸收率最高的。鈣片(補鈣製劑)種類千千萬,建議選擇大品牌,如迪巧(300mg/片)、鈣尓奇-D(600mg/片)、樂力(450mg/片)。具體選擇哪種含量的,準麻麻們可以在產檢的時候問問醫生哦~


    藥療君


    孕早期不建議補鈣。因為此時補鈣會影響孕媽的胃口,妊娠早期激素對胃酸有抑制作用,胃酸偏低胃口就不佳,而此時由於早孕反應,孕媽的消化吸收功能降低,此時補鈣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一般建議準媽媽在懷孕四個月的時候開始補鈣。但是需要注意補鈣的劑量,過量會導致嬰兒囟門過早閉合,影響腦部發育。

    準媽媽在孕期7~9個月時鈣的需求量最大,因為此時胎兒的骨骼發育最為迅速。建議此時期每天補充鈣1.2g。牛奶中每1000ml含鈣1.2克。建議孕媽每天早晚喝牛奶250ml,再補充600mg的鈣。此外可以多攝入豆製品及蝦皮等含鈣量高的食物。

    如果對孕媽對每天喝牛奶感到厭倦,可以嘗試在煮麵條、麥片的時候加入低脂牛奶,在煮濃湯、調醬汁的時候加入低脂奶粉進行調味。或者選擇低脂乳酪來替代牛奶補充鈣劑。

    兒科恩銘


    一、孕期缺鈣的症狀

    症狀1:小腿抽筋:一般在懷孕5個月時就可出現,往往在夜間容易發生。但是,有些孕婦雖然體內缺鈣,卻沒有表現為小腿抽筋,容易忽視補鈣。

    症狀2:牙齒鬆動:鈣是構成人體骨骼和牙齒硬組織的主要元素,缺鈣能造成牙齒琺琅質發育異常,抗齲能力降低,硬組織結構疏鬆,如果孕媽咪感覺牙齒鬆動,可能是缺鈣了。

    症狀3: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徵:缺鈣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生的有一定的關係,如果你被妊娠期高血壓困擾,也許你該警惕起來了。

    症狀4:關節、骨盆疼痛:如果鈣攝取不足,為了保證血液中的鈣濃度維持在正常範圍內,在激素的作用下,孕婦骨骼中的鈣會大量釋放出來,從而引起關節、骨盆疼痛等。

    二、孕期補鈣小竅門

    1/選擇最佳的補鈣時間

    鈣容易與草酸、植酸等結合,影響鈣的吸收,因此補鈣最佳時間應是在睡覺前、兩餐之間。注意要距離睡覺有一段的時間,最好是晚飯後休息半小時即可,因為血鈣濃度在後半夜和早晨最低,最適合補鈣。

    2/骨頭湯不是最好補鈣方式

    用1公斤肉骨頭煮湯2小時,湯中的含鈣量僅20毫克左右,因此,用肉骨頭湯補鈣是遠遠不能滿足需要。另外,肉骨頭湯中脂肪量很高,喝湯的同時也攝入了脂肪,孕媽咪可不要將此作為唯一補鈣方式哦。

    3/補鈣同時適量補充維生素D3

    維生素D3能夠調節鈣磷代謝,促進鈣的吸收,如的鈣爾奇孕婦鈣D600,特別添加了適量維生素D3的小分子鈣,讓鈣的吸收率大大提高。除了服用維生素D外,也可以通過曬太陽的方式在體內合成。

    4/補鈣並非越多越好

    孕媽咪過度補鈣,會使鈣質沉澱在胎盤血管壁中,引起胎盤老化、鈣化,分泌的羊水減少,胎寶寶頭顱過硬。這樣一來,寶寶無法得到母體提供的充分營養和氧氣,過硬的頭顱也會也會使產程延長,寶寶健康受到威脅。因此補鈣要科學,千萬不要盲目過於補鈣。懷孕期間每日需求鈣量為800-1200毫克,目前我國城市居民平均每日鈣攝入量只有400毫克左右,所以選擇鈣含量為600毫克的鈣劑較為適合,如鈣爾奇D600孕婦鈣。

    5/碳酸鈣是適用人群最廣的鈣源。

    碳酸鈣是目前公認的含鈣量最高、適用人群最廣的鈣源,孕婦選擇這類鈣源的鈣劑比較放心。但是要注意選擇以純淨碳酸鈣的鈣源為原料的產品,避免鉛汙染的可能。如採用了合成純淨高密度碳酸鈣的鈣爾奇D600孕婦鈣。

    6/專業鈣製劑品牌更值得信賴。

    準媽吃進去的每一種元素都直接關係到寶寶的健康,所以如果準媽需要額外補充鈣劑,產品的選擇方面非常重要。除了含鈣量、吸收效率、鈣源等因素,選擇國際大品牌的專業鈣製劑產品對準媽和寶寶來講,更安全更有保障。

    三、孕期補鈣的注意事項:

    1:草酸——菠菜、莧菜、竹筍等蔬菜:

    懷孕後,很多孕媽咪開始注意多吃蔬菜水果。但是,有些有澀味的蔬菜含有草酸,草酸在腸道中可與鈣結合形成不溶性的沉澱,影響鈣的吸收。因此,建議孕媽咪每天吃蔬菜、水果500~750克即可。也可以將這些蔬菜用水先焯一下,去掉澀味後再烹飪。

    2:植酸——大米、白麵:

    大米和白麵中所含的植酸,與消化道中的鈣結合,產生不能為人體所吸收的植酸鈣鎂鹽,大大降低人體對鈣的吸收。因此,孕媽咪可先將大米用適量的溫水浸泡一會,這樣米中的植酸酶將大部分植酸分解;而發酵後的麵食分泌出植酸酶也能將麵粉中的植酸水解,避免影響身體對鈣的吸收。

    3:磷酸——碳酸飲料、可樂、咖啡、漢堡包等:

    <strong>

    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的鈣∶磷比例是2∶1,然而,如果孕媽咪過多地攝入碳酸飲料、可樂、咖啡、漢堡包、比薩餅、動物肝臟、炸薯條等大量含磷的食物,使鈣∶磷比例高達1∶10~20,這樣,過多的磷會把體內的鈣“趕”出體外。

    4:鈉——鹽:

    孕媽咪攝入過多鹽分會影響身體對鈣的吸收,同時還可能導致人體骨骼中鈣的更多流失。這是因為鹽中含有鈉,而腎臟每天要把多餘的鈉排出體外,每排洩1000毫克的鈉,就會同時耗損26毫克的鈣。所以孕媽咪飲食還是以清淡為主。

    5:脂肪酸——油脂類食物:

    脂肪分解的脂肪酸(尤其飽和脂肪酸)在胃腸道可與鈣形成難溶物,使鈣的吸收率降低。因此,孕媽咪要合理安排好膳食,不要吃過於油膩的東西。

    四、孕期補鈣時間的選擇:

    1/孕早期普通攝入800毫克/天

    孕早期是細胞分裂和器官初步發育形成期,孕媽咪鈣的需求量與普通成年人需求量相同。每天喝250毫升鮮牛奶或者酸奶,就可以提供250毫克鈣,另需額外補充600毫克左右鈣劑。

    2/孕中期增加攝入1000毫克/天

    胎寶寶快速生長期,攝入量增加。每天要喝500毫升牛奶或酸奶,對於不習慣喝奶的孕媽咪,每天可以補充600毫克左右的鈣片,再吃一些蝦皮、腐竹、黃豆以及綠葉蔬菜等鈣含量豐富的食物,一般可達到。同時進行一些戶外運動,享受日光浴,促進身體對鈣的吸收。

    3/孕晚期進一步增多1200毫克/天

    隨著胎寶寶的持續長大,對鈣需求量進一步增多。每日喝500毫升牛奶或酸奶,補充600毫克鈣片,再吃一些含鈣豐富的食物,才能達到需要的鈣量。當然不要忘了每天的日照,冬天一般每天不少於1個小時,夏天則為半個小時左右,並且儘量避開上午10點~下午3點這段紫外線最強烈的陽光。

    五、孕期補鈣食譜

    1/孕早期補鈣套餐

    全天可以提供熱量2182千卡,其中蛋白質84.6克、脂肪61.2克、碳水化合物325克、鈣985毫克。早餐:饅頭1只(麵粉100克)、鮮牛奶250毫升、煮雞蛋1只午餐:大米飯(粳米100克)、滷煮牛肉(牛肉75克)、炒鮮香菇油菜(鮮鮮菇50克,油菜150克)晚餐:米飯(粳米100克)、清蒸鱸魚(鱸魚125克)、燒茄子(茄子200克)水果:桔子1只(200克)、蘋果1只(200克)加餐:酸奶125毫升、蘇打餅乾4片(25克)

    2/孕中晚期補鈣套餐

    全天可以提供熱量2490千卡,其中蛋白質88.7克、脂肪69克、碳水化合物378.9克、鈣1269毫克。早餐:花捲2只(麵粉100克)、鮮牛奶250毫升煮雞蛋1只午餐:大米飯(粳米125克)、排骨燉海帶(豬小排110克、浸海帶50克)、炒蝦皮油菜(油菜150克、蝦皮10克)晚餐:米飯(粳米125克)、西芹百合(西芹150克、百合25克)、白灼蝦(海蝦150克)水果:香蕉1只(200克)、草莓(150克)加餐:酸奶250毫升、蘇打餅乾4片(25克)

    Tips:奶酪中還含有可以促進鈣吸收的乳糖和蛋白質,非常適合孕媽咪經常食用。

    Tips:小蝦皮中含鹽量也很高,每100克含鈉量高達5057.7毫克。孕婦鈉鹽攝入過多會加重水腫。每次的攝入量以10~15克較為合適。在吃的時候也注意要預先用水浸泡一下,反覆漂洗幾次,以除去一部分鹽分。


    恩秀兒


    孕期及時補鈣很重要,胎兒缺鈣易得先天性佝僂病或缺鈣性抽搐,準媽媽孕期缺鈣可誘發小腿抽搐。但是,鈣質並不能盲目地補充,否則不但不能合理地補充鈣質,甚至還會給胎寶寶健康帶來不利。所以合理的補鈣很重要。比較推薦是湯臣倍健的牛乳鈣片,原料由新西蘭進口,每片含鈣100m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