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馬克龍稱伊朗退出伊核協議美國要負責,這是否意味美法之間矛盾加劇?

淡然小司


就在昨日,馬克龍表示伊朗退出伊核協議的責任在美國。在這種公開場合指出盟友的錯誤確實是一件不同尋常的事。這恐怕除了是美法之間矛盾加劇的表現之外,更表示了法國並不想被美國拖入這攤渾水中。


其實翻一翻馬克龍的發言記錄,這種情況並不是第一次了。就在去年年初,馬克龍就表示“軍事幹預利比亞是"重大錯誤" 西方要負責”,當然不考慮馬克龍這番話的示好成分,這間接表現出部分西方國家在處理問題上的分歧越來越大。

這幾個月來,法國派出了一整支戴高樂號航母艦隊,一直停靠在波斯灣附近,瀕臨霍爾木茲海峽。

然而現在伊朗局勢越來越不明顯,是打是談還不確定。稍有常識的軍迷朋友都知道,一支艦隊每天的維護費用是驚人的。不用想象,這支艦隊的預算就是個無底洞。這樣一來,跟著美國大哥沒撈到什麼好處,每天還要倒貼不少錢。這誰受得了?


再加上國內黃背心運動愈演愈烈,法國已經是分身乏術了,不如趁早逃離這攤渾水。而且根據悉,黃背心示威者對於法國參與美伊衝突這件事普遍怨聲載道,他們不約而同表示:“有這些錢分給失業的窮人多好”。

顯然國外和國內的壓力已經搞得馬克龍焦頭爛額,所以說出“責任在美國”也不是稀奇事了。

再來討論一下他說的話是否有道理。

實際上這次小馬哥確實說了一段真話,因為伊朗就像一根彈簧一樣,外部越是對其施壓,那麼必然會招致強烈的反彈。

同樣的,伊朗儘管沒有退出伊核協議,但是最近對外宣佈重新開始了核原料製造,其目的在於報復美國對於伊朗的極限施壓。如果美國能夠冷靜處理的話,相信就不會帶來這樣強烈的反彈。


所以說馬克龍的這一番話,以小見大來說是表現出了法國對於橫插一腳伊朗局勢的“心有餘而力不足”。但也客觀揭示出美國才是逼伊朗至此地步的罪魁禍首。


中評中語


馬克龍自身難保,只要馬克龍想要擺脫美國控制的動作一明顯,“黃背心”運動就會成為美國製衡法國的一大法寶,連美國的控制法國都擺脫不了,卻要求美國對伊朗退出“伊核協議”負責,,明顯是在放空炮!

由於伊朗總統魯哈尼5月8日對外宣佈暫停履行伊核協議中的部分承諾,並宣佈給予共同簽署伊核協議的其它5國60天重新談判的期限,不然伊朗為了自身的國家利益,就會暫停執行更多的伊核協議條款,甚至是退出伊核協議,作為對美國製裁伊朗的回應!

當魯哈尼做出這一表態之後,法國總統馬克龍馬上就坐不住了,發現法國又一次被美國出賣,被美國架在火上烤,讓法國面臨核汙染的威脅。就在昨日(5月9日),法國總統馬克龍總統馬克龍終於對此事做出了回應,馬克龍表示,如果伊朗退出伊核協議,美國政府要為此負責。表明法國不願意讓伊朗退出伊核協議,同時給美國施壓!

從馬克龍的態度來看,他確實對美國的行為越來越不滿,美國種下的惡果,卻重要歐盟來買單,中東的難民都往歐盟跑,美國退出中導條約讓歐盟受到導彈的覆蓋的威脅,現在制裁伊朗又讓歐盟面臨核汙染的威脅,而歐盟總是無辜躺槍,卻都是美國造成的,從這一點來看,美國為了自己的利益,並不會考慮歐盟的感受!

美國不考慮歐盟的感受,實際上就是想要讓法國恐慌,美國退出中導條約,就是想讓法國受到來自俄羅斯的軍事威脅,然後讓法國購買美國的防空導彈系統,讓法國購買美國更多的高端武器,然後美國再向歐洲國家增兵,花法國的錢來購買自己的導彈,然後美軍就使用法國購買的導彈來對付俄羅斯,讓法國成為炮灰,有助於壓制法國,美國一舉兩得!

而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就是為了找藉口對伊朗進行制裁,建立美國的石油霸權體系,一旦美國建立石油霸權體系法國本身也是石油進口國,法國就得求著美國,購買美國的高價石油,法國的經濟利益就會被美國盤剝,法國政府賺不了錢,就不能崛起,就不能組建強大的軍事力量,法國就能擺脫美國控制,永遠都是美國小弟!

美國政府的做法,都是在加深美國法國之間的矛盾,加深美國和歐盟之間的矛盾,但是特朗普等人想不到更好的辦法來替美國政府賺錢,只能幹這種得罪盟友的事,一旦法國、德國等歐盟國家忍無可忍的時候,就是歐盟和俄羅斯、亞洲聯合起來反美的時候,就是美國徹底失去美國霸權的時候,特朗普就會徹底的毀了美國!


老鱷魚觀天下


那年,我曾到江西龍虎山張天師府邸遊覽參觀。當我來到洪太尉從鎮妖石下放出天罡地煞一百零八個魔君那個伏魔殿時,感覺裡面真的鎮有水泊梁山一百單八將的遊魂似的。

對比現在的伊朗,2015年,六國與伊朗好不容易達成共識,將“核魔”關進“伏魔殿”裡。結果,前番的“遇洪而開”變成了今日的“遇特而開”。但洪太尉畢竟屬於無心之過,而特朗普則是有意為之啊!所以說,馬克龍說的沒錯,伊朗要是退出伊核協議,就是特朗普逼的,當然要為此負責了。

如果伊朗擁有了核武器,對誰威脅最大,首當其衝當屬以色列和駐中東各國的美軍基地了,其次則是歐洲中的列強——英法德,最後才是它的近鄰——土耳其、沙特、阿聯酋等國。

問題是,伊朗能夠保證核不擴散嗎?

也許是伊朗人受夠了美國這次仨月、下次半年的——最後通牒,就像誰不會使用這招似的。於是乎,魯哈尼也照貓畫虎、依葫蘆畫瓢,也給六國來了一個60天的最後通牒。

對此,美國人當然不怕,正愁打伊朗找不到藉口呢。而英法德最為恐懼,相當於被架上炭火被烤一樣難受。因為伊朗一旦出現危機,絕非引爆了一枚炸彈那麼簡單。隨之而來的連環雷定會讓整個中東吃不消的同時,英法德的利益必會遭到重大沖擊。馬克龍當然不願看到火光沖天的場面再次在眼前浮現。他只能聯合英國和德國共同向特朗普施壓,但特朗普豈能聽他們仨的,反會讓他們加入到反伊陣營中的。關鍵就要看馬克龍的手勁大,還是特朗普的腕力強了。最好歐盟與俄羅斯合縱連橫,才是對付美國和解決伊朗危機的最好辦法了。


怡人之人148633009


由於美國對伊朗的極限施壓,法國已經看不下去了,其他的歐洲國家也已經看不下去了。當初,法國,英國,德國都力勸美國不要退出伊核協議,更不願意看到美國對伊朗恢復進行制裁,而美國不過歐洲三國的勸阻,自己單方面撕毀了伊核協議。而今得不到其他任何國家的響應想要重新回到伊核協議,已經不現實。所以,只能夠選擇走極端的路線,對伊朗進行極限施壓,而且,造成的後果,當然應當由美國自己來負責瞭如果說伊朗真的退出了伊核協議,那麼,美國是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所以,馬克龍認為,一旦伊朗退出了伊核協議,美國應當負責的言論,是非常正確的。

而且,,在伊朗問題上,法國,英國和德國,,意見都是非常的相同。都一致反對美國單方面撕毀伊核協議,並對伊朗實施極限施壓。而馬克龍對於美國在北約組織上,要求北約國家增加軍費支出,強迫北約國家購買更多的美國武器,而早就有怨言。並且,還和法國總理默克爾曾經商討過建立歐洲軍的設想,目的,當然是為了擺脫美國的控制。同時,法國和德國還建立了歐洲委員會,因此可以看得出,實際上法國和德國都希望從實際上開始,逐步的擺脫美國的控制。

自從特朗普上臺之後,發動的一系列的貿易戰爭,單邊主義政策,國內政策,以及言而無信,即惡不遜,毫無正常的思維邏輯等國家,早就已經讓法國的歐洲國家厭煩不已,討厭不已,憤恨不已了。

而對於馬克龍說,如果伊朗退出了伊核協議,美國將負責,也就代表著實際上,馬克龍和美國的關係,矛盾的綜合性凸顯。當然,也不得不承認,法國和美國的關係出現了諸多的矛盾,兩個國家的關係出現了嚴重的裂痕,而將來的美國和法國的關係?恐怕也將不可能恢復到重前,而裂痕很有可能會越來越深,而永遠都無法彌合。

個人觀點,切勿上心,謝謝閱讀,歡迎評論。


幸福地帶2


民主國家是獨立主權國家,在處理國際問題時經常有矛盾,再正常不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