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紀檢監察報 :十堰嚴查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 涉及竹溪 丹江口 等多個地區

“連救濟大米都要剋扣,太可恨了!”近日,湖北省十堰市通報一起扶貧領域“雁過拔毛”典型案例。經查,丹江口市石鼓鎮村民9組組長徐某,在協助政府發放救濟大米過程中,從應發給貧困戶何某的50公斤大米中剋扣20公斤送給其姐姐,徐某受到黨內警告處分,並被免去組長職務。

“緊盯‘最後一公里’,堅決剷除扶貧‘攔路虎’!”十堰市紀檢監察機關把抓好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嚴查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為全市脫貧攻堅工作提供堅強的紀律保證。

走訪巷陌間 織密監督網

“大爺,過年要殺年豬吧?到時候來你這買點土豬肉啊!”今年春節前夕,鄖陽區巡察組幹部王小軍在走訪時與貧困戶老陳嘮起嗑來。

老陳看周圍沒有人,小聲對王小軍說:“可以啊!不過豬腿是不賣的。每年豬腿都得留給徐書記。說是賣,其實就是給,咱們得求他辦低保呢!”簡單的對話,引起了巡察人員的關注。

“沒有好處不辦事?怎麼能這麼幹!”接下來幾天,巡察人員逐戶走訪低保、五保戶,該村黨支部書記徐某在貧困戶身上“揩油”的問題線索一一浮出水面。

“這些問題,如果不走出辦公室,到貧困戶家裡去,還真發現不了。”王小軍深有體會地說。

走出辦公室,到鎮裡去、到村裡去、到貧困戶家裡去。十堰市紀檢監察機關先後成立85個專項督查組,手機導航進村、打著電筒入戶,深入貧困戶家中走訪。同時,充分利用全市1867名村(社區)紀檢委員“人頭熟”的優勢,織密扶貧監督網。

“過篩子”排查、沉下去監督,使得扶貧領域腐敗問題得以被發現並查處。去年以來,該市扶貧領域查處問題2488個,追責問責3099人,其中給予黨紀政務處分968人,組織處理2113人,移送司法機關18人。

打出組合拳 防止走形式

務工收入寫成1.2萬元,王某的年收入也從3500元“漲”到了1.5萬餘元。貧困戶老王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就這樣“被脫貧”了。

包聯老王的竹溪縣匯灣鎮雙竹園村黨支部書記劉某因搞“數字脫貧”,受到黨內警告處分,包村幹部也被連帶問責。

無獨有偶,張灣區西溝鄉民政辦主任皮某受到黨內警告處分。原來,在精準識別過程中,皮某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5戶有車有房的農戶,搖身一變成了“貧困戶”。

十堰市紀委監委針對填表造冊式的空洞扶貧、閉門畫押式的數字脫貧、掩耳盜鈴式的審核把關、走馬觀花式的檢查考核等發生在扶貧領域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新動向、新表現,建立問題收集、督導檢查、追責問責、曝光震懾常態化工作機制,打好專項整治、重點督辦和交叉巡察等組合拳,用監督執紀問責實效護航脫貧攻堅。去年以來,查處扶貧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579個,給予黨紀政務處分403人。

層層傳壓力 逐級抓整改

“你看我們這煙囪,根本就不向外排煙,做個飯屋裡到處是煙,嗆得人受不了”“去年都反映了,也沒人管”……

4月10日,在丹江口市扶貧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暨整治戰役推進會上,播放了一個察訪短片。短片中,受訪群眾直言不諱、辣味十足,直擊部分單位在扶貧工作中作風不實等問題,讓在場的20多名單位一把手面色凝重。

“這樣的問題不只是丹江口有。對曝光的問題不搞‘一處了之’,要堅決抓好整改,絕不允許出現‘爛尾’工程!”十堰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陳東靈說,該市紀檢監察機關打出組合拳——市紀委監委對扶貧領域問題頻發、多發的4個縣(市、區)委書記進行了工作約談,對紀委書記進行了誡勉談話;查處提級巡察23個信訪問題突出、扶貧領域問題多發和“零辦案”的鄉鎮發現的問題線索,問責27人。

與此同時,十堰市建立完善“交辦督辦 直查直處”“一案三查 雙向追責”“定期分析 督查督辦”等機制,推動專項治理向制度化長效化轉變。(記者 劉威 通訊員 周平 陳燕)(綜合:中國紀檢監察報 人民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