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信陽,你第一個想起的名人是誰?

閩路行


信陽,自古以來就是人傑地靈的寶地!

歷史名人遠的如春申君,孫叔敖,司馬光,宋世傑等,近的如鄧穎超,李德生,吳煥先,鄭維山,猶太忠……!

其中就有大名鼎鼎,如雷貫耳,具有傳奇色彩的少林和尚、開國上將――許世友!



許世友(1905――1985),原名許仕友,因為毛主席半開玩笑的對他講,仕友是當官人的朋友,你不能做,你要做天下百姓的朋友,要改改!

許仕友就改名成許世友了!

許世友出生在我們河南省信陽市新縣田圃鄉河浦村許家窪灣。早年跟朱元璋差不多,家裡窮,加上災荒,餓的兩眼冒綠光雙腿打顫的跑到少林寺當和尚,好歹也撿回一條命!

真的是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土地革命時期,歷任班長,排長,直到紅九軍副軍長、軍長!

抗日戰爭時期,擔任抗日軍政校務部副部長,八路軍一二九師三八六旅副旅長,山東縱隊第三旅副旅長,膠東軍區司令員!

解放戰爭時期,任華東野戰軍九縱司令員,山東兵團司令員,山東軍區副司令,司令員!

建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南京軍區司令員,廣州軍區司令員,國防部副部長,中央軍委委員等!

許世友一生只忠於毛主席,忠於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是一個從貧苦農民,基層戰士成長和鍛鍊起來的,我軍的優秀和傑出的高級指揮員!



許世友,“活著盡忠,死後盡孝”!

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是唯一一個在毛主席靈堂前敢帶槍的人,也是唯一一個在領導幹部火葬協議書上拒絕簽字的人!對許世友還鄉土葬一事,鄧小平批示:下不為例!

有些無奈,更多的是對一代戰將的愛戴,包容與敬意!

1978年,七十多高齡的許世友在廣西東線指揮對越自衛反擊戰,真正履行和實現了“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

也實現了“軍哥應唱大刀環,誓滅胡奴出玉關,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


箐英翹楚


問到信陽的名人,第一個就是許世友將軍,許將軍的豐功偉業在信陽名流千古,在談現在的例屆領導,王鐵雖說有些瑕疵,但是他在信陽的業績有目共睹,沒有他的大刀闊斧的改革,信陽的面貌絕對沒有這個樣子!


文強保溫


鄧穎超祖藉是信陽光山的:她生在雲南:從小父親死後:母親就代她去了天津-:她都沒到信陽來過:信陽只是祖籍'沒有經歷!


用戶8244214706744


許將軍生在湖北麻城死後才變成河南信陽不嚴謹啊


封刀看海9163165


何景明 張培金 劉少文 張玉衡 許世友 這都是信陽人



信陽毛尖tea


人物許世友沒毛病,特產茶葉綠茶中的上品,地理位置比較尷尬,我都不知道自己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


相忘江湖3442


我想起了司馬光砸缸,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初字公實,更字君實,號迂夫,晚號迂叟,司馬池之子。漢族,出生於河南省光山縣,原籍陝州夏縣(今屬山西)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司馬光是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諡文正。他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司馬光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力薦德才兼備太常寺卿黃中庸為侍中兼樞密副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歷來受人景仰。


夕陽河邊歸鳥樹


我送將軍最後一程。那一夜我懷著沉痛的心、而又感到特別激動的情,親手把我們的傳奇將軍送進暮陵!


清風49045


誰還能超過許世友大將軍嗎?


董金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