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出過哪些名人?

身邊事問答


廣東歷史名人輩出,既然問每個地級市都有什麼名人,那就按這個說,每個地級市找一個代表,這樣的話,可能有的名氣比較大的名人就會忽略了,沒辦法,不可能說全啊!

廣州市:洪秀全,近代農民起義領袖,1851年領導金田起義,太平天國運動席捲大半個中國,1864年病逝。

梅州市:葉劍英,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共和國開國元帥。

佛山市:康有為,康南海,清末著名維新派人物,發起公車上書,戊戌變法失敗後逃亡日本。後來參與張勳復辟。1927年病逝。當然佛山還有黃飛鴻,一代武術宗師,也是名醫。

中山市:孫中山,偉大的革命先行者,領到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改造了國民黨。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

江門市:梁啟超,清末維新派人物,民國時期著名的清華國學院四大導師之一,1929年病逝。他的《少年中國說》膾炙人口,有《飲冰室集》傳世,自號飲冰室主人。

河源市:阮嘯仙,農民運動領袖,黨的早期領導人,1935年犧牲,2009年被評為新中國成立做出突出貢獻的100位英雄模範人物之一。

韶關市:薛嶽,著名抗日將領,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

汕頭市:丘成桐,著名數學家。

惠州市:葉挺,無產階級革命家和軍事家,參加領導了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全面抗戰爆發後任新四軍軍長,1940年皖南事變被國民黨扣留,1946年4月8日獲釋後由重慶飛往延安途中飛機失事遇難,是四八烈士之一。

揭陽市:楊石魂,潮汕地區工人運動領袖,1929年犧牲。

陽江市:關山月,嶺南畫派後“嶺南四傑”之一,2000年逝世。

肇慶市:餘漢謀,國民黨粵系將領,陸軍一級上將。

汕尾市:陳炯明,粵系軍閥首腦,曾經炮轟孫中山總統府,後來被東征軍擊潰,下野逝世於香港。

珠海市:唐紹儀,民國第一任國務總理,1938年因為被懷疑有投降日寇危險而被軍統刺殺,目前為止看說他是漢奸證據不足。

湛江市:劉華秋,原外交部副部長。

東莞市:袁崇煥,明末著名抗擊後金將領,曾取得寧遠保衛戰勝利和寧錦大捷,後來被崇禎皇帝朱由檢冤殺。

潮州市:麥賢得,“鋼鐵戰士”,1965年八六海戰英勇負傷,彈片擊入頭部堅持戰鬥。

雲浮市:蔡廷鍇,抗日將領,曾經領導十九路軍抗日。民主人士。

清遠市:向秀麗,女烈士,1959年在大火面前為搶救國家財產犧牲。

茂名市:冼夫人,名英,南朝梁、陳和隋朝時期嶺南地區俚族首領,為國家統一做出了貢獻。

深圳市:曾生,共和國開國少將。



磨史作鏡


廣東名人中,曾介紹過葉劍英、蕭向前、曾國華、譚甫仁、鄧逸凡等,今天再介紹10幾位廣東名人,看看他們的豐功偉績。

孫中山(1866——1925),生於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青少年時代自詡“洪秀全第二”。1905年成立中國同盟會。倡導三民主義,1911年發動辛亥革命,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他為改造中國奮鬥一生,是中國近代民族民主主義革命的開拓者,中國民主革命偉大先行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的締造者,被尊為“中華民國國父”。著有《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等,結集為《孫中山全集》。

何香凝(1879--1972),女,廣東南海人。1905年加入中國同盟會,1914年加入中華革命黨,參加討袁和護法運動,支持孫中山的新三民主義,主張改組國民黨、國共合作,同國民黨右派作鬥爭。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積極參加抗日救亡活動,支持組織全國各界救國會,從事抗戰工作。1946年秋,在廣州創立中國國民黨民主促進會,1948年1月,與李濟深創立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新中國成立後,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民革中央主席等職。是民革主要創始人,國民黨元老,建立民國的功臣,也是新中國創始人之一。有《何香凝詩畫集》。

葉挺(1896——1946),廣東惠州客家人,出生在廣東惠州惠陽區秋長街道周田村。1919年參加建國粵軍,曾任第1師少校參謀等職,陳炯明叛變時,掩護宋慶齡脫險。1924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北伐戰爭期間,曾任國民革命軍第25師副師長,第11軍第24師師長,兼任第11軍副軍長等職,參加過汀泗橋和賀勝橋等戰役,所部第4軍被稱為“鐵軍”。南昌起義時,任前敵總指揮兼第11軍軍長。同年12月,任工農紅軍總司令。1934年加入中華民族革命同盟。1938年1月,任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軍長,被授予國民革命軍中將軍銜。1941年1月皖南事變被國民黨軍扣押,入獄5年。

1946年3月4日,經中共中央多方面的努力下,始獲自由,同年4月8日,由重慶回延安,飛機失事,不幸遇難。為36位開國軍事家之一,冠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家”的稱號。

彭顯倫(1898——1959),廣東省韶關南雄市人,曾任八路軍第115師供給部政治委員,華東軍區供給部政治委員,山東軍區後勤部政治委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鄧兆祥(1903——1998),廣東省肇慶市高要區人。1949年2月25日,參與“重慶號起義”,曾任海軍副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83年6月至1998年3月任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曾生(1910——1995),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人,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司令員,廣東軍區副司令員,華南軍區第一副參謀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李資平(1910——2004),廣東省廣州市人,曾任廣東軍區衛生部部長,東北軍區衛生部部長,瀋陽軍區後勤部副部長兼衛生部部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黃遠(1911——1992),深圳市寶安區人,曾任總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兼任敵工部副部長,北京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國防部第十研究院黨委書記兼政治委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陳德(1914——1983),廣東省潮州市潮安區人,曾任海南軍區副政治委員,山東省軍區政治委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楊永松,1919年生,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人,曾任華北軍區裝甲兵政治部主任,北京軍區工程兵政治委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楊輝圖(1911——1987),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人,曾任粵西軍區副政治委員,廣東省軍區副政治委員等職,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王作堯(1913——1990),廣東省東莞市人,曾任廣東軍區副參謀長,中南軍區防空司令部第一副司令員,瀋陽軍區空軍,武漢軍區空軍副司令員等職,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曾鑑修(1916——1985),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人,曾任政治部群眾工作部副部長,昆明軍區後勤部副部長等職,1964晉升為少將軍銜。

葉松盛(1917——1993),廣東省梅州市梅縣人,曾任廣州軍區空軍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政治部主任等職,1964晉升為少將軍銜。

請補充其他廣東名人。


趣話歷史那些事


廣東是中國的南大門,也是現代史潮匯注之地,是融合中西方文化的重要陣地,也是近現代工商業發達的地區之一。正因為如此,廣東近現代所出的名人自然不少了。

孫中山,香山縣人,革命先行者,國父。

李光耀,梅州人,新加坡國父。

洪秀全,廣州花都人,太平天國天父。

康有為,南海人,維新變法領袖。

梁啟超,新會人,維新變法領袖。

袁崇煥,東莞人,明朝抗清愛國名將?

詹天佑,南海人,中國鐵路工程之父。

肖友梅,香山人,中國近代音樂之父。

馮如,江門人,中國航天之父。

冼星海,番禺人,人民音樂家。

饒宗頤,潮汕人,國學大師。

吳大猷,廣州人,中國物理學之父。

丘成桐,梅州人,哈佛大學教授。

蘇曼殊,香山人,清末民初著名的文學家。

鄧世昌,廣州人,甲午抗日名將。

葉劍英,梅州人,十大元帥之一。

李嘉誠,潮汕人,華人首富,企業家。

宋子文,海南人,國民黨四大家族之一。

張九齡,韶關人,唐朝著名的詩人。

黃遵憲,梅州人,近代著名的詩人。

葉挺,惠州人,革命家,抗日名稱。

梁思成,新會人,著名的建築學家。

彭湃,陸豐人,革命家,農民運動領袖。

許廣平,廣州人,魯迅妻子。

阮玲玉,香山人,近代上海著名的影星。

李小龍,順德人,國際影星。

杜維明,南海人,國學大師,哈佛大學教授。

李金髮,現代著名的詩人。


綺閣書生


葉劍英廣東省梅縣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一。

中國優秀共產黨員,他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開拓者,長期擔任黨和國家重要領導職務的卓越領導人之一。

葉劍英元帥還是我們黨、國家和軍隊的一位傑出領袖,他在無數次關鍵的時刻挺身而出,拯救了無數的生命。也改變了一個國家的命運,在國際上享有崇高威望和地位,被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最具影響力的代表人物之一。

葉挺廣東惠州客家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始人之一、新四軍重要領導者之一,著名軍事家。

葉挺所在的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在北伐中被譽為“鐵軍”在北伐戰爭中立下了赫赫戰功,也是十分受蔣介石器重的一個軍事將領。

葉挺參與了周恩來領導的南昌起義,並出任前敵總指揮。南昌起義打響了黨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為中國共產黨軍隊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績。

南昌起義之後,葉挺又率軍南下,參加廣州起義,有了的打擊了當時企圖剿滅工農紅軍的國民黨反動派。

抗日戰爭中又出任新四軍軍長,北上抗日。但是很不幸的是,皖南事變中葉挺被國民黨扣押,他拒絕蔣介石的威逼利誘,寫出了著名的《囚歌》以明志。

抗戰勝利後,獲救出獄後被中國共產黨重新接納為黨員,1946年4月8日與夫人李秀文以及秦邦憲、鄧發、王若飛等同志在返回延安途中,不幸空難。

孫中山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人。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的締造者,三民主義的倡導者。他首舉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幟,起共和而終兩千年封建帝制。

孫中山為了改造中國耗盡畢生的精力,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也為政治和後繼者建立了堅固而珍貴的遺產。有國父之稱,是近代中國歷史上最為偉大的人之一。辛亥革命後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根據其生前遺願,葬於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廣東的將領還有唐紹儀、丁昌、高先貴、何淵......。您還知道哪些,繼續補充。


漢史趣聞


廣東的名由嶺南東道、廣南東路演化而來,嶺南文化在此薪火相傳。在太古時代,廣東是“南海盤古國”所在地。

古代廣東開發得比較晚,各方面都落後於中原,所以名人數量相對較少。到了近現代,廣東受外先進文明影響比較早,湧現出一大批英雄人物。

古代廣東名人

冼夫人(522年——602年),梁、陳、隋三朝時期兩廣地區俚族女首領、將軍,統一嶺南勢力後歸附隋朝,被楊堅封為譙國夫人。歷朝歷代都都她進行追封,尊封她為“嶺南聖母”。新中國成立後,周總理譽之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

惠能(638年——713年),佛教禪宗祖師,得黃梅五祖弘忍傳授衣缽,繼承東山法門並建立了南宗,為禪宗第六祖,弘揚“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頓教法門。

張九齡(678年——740年),西漢開國功臣張良的後人,唐朝開元年間的名相,文學家。在任職宰相期間,張九齡恪盡職守,從未徇私枉法,為大唐的“開元盛世”做出積極貢獻。

梁儲(1451年——1527年),明成化十四年進士,由翰林編修累官至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贈太師,入參機務,一度出任內閣首輔。

倫文敘(1467年——1513年),小時候家裡貧窮連書都讀不起,靠著後天的努力,於明孝宗弘治十二年連中會試第一,殿試第一,考中狀元。

袁崇煥(1584年——1630年),萬曆年間的進士,明末薊遼督師,多次擊退清軍,取得寧遠大捷、寧錦大捷,後因皇太極的反間計而崇禎冤殺。

廣東近現代名人

洪秀全(1814年——1864年),年青時雖多次科舉不中,卻堅信“古來事業由人做”。他吸取早期基督教教義中的平等思想,主張建立“天下為公”的盛世。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發動金田起義,建國號太平天國,自號天王。

伍延芳(1842年——1922年),清末民初傑出的外交家、法學家,做過李鴻章的幕僚,參與中法談判、馬關談判等,簽訂近代中國第一個平等條約《中墨通商條約》。辛亥革命中,伍延芳主持南北和議。

康有為(1858年——1927年),領導公車上書,是戊戌變法的主幹,後來成為保皇派。

梁啟超(1873年—1929年),八歲學為文,九歲能綴千言,17歲中舉,戊戌變法的主要領導者,清華國學院四大導師之一;反對袁世凱稱帝,發表《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

孫中山(1866年—1925年),自詡“洪秀全第二”,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的締造者,“起共和而終兩千年封建帝制”。為了中國的獨立富強,耗盡畢生精力。容閎(1828年—1912年),耶魯大學的第一個中國畢業生,參與創建了中國近代第一座完整的機器廠——上海江南機器製造總局;推動留學事業,被譽為“中國留學生之父”。

詹天佑(1861年—1919年),1878年考入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是中國近代鐵路工程專家,被譽為中國首位鐵路總工程師,主持修建了中國自主設計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

黃飛鴻(1856年—1925年),清朝末年的洪拳大師,身懷多種絕技(鐵線拳、無影腳、飛鉈),嶺南武術界一代宗師。

葉問(1893年—1972年),一代武學宗師,將詠春拳發揚光大,世界紀錄協會世界詠春拳第一人;一生廣泛收徒,李小龍是其弟子之一。

丘成桐,國際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首位華人得主。他擴展了偏微分方程在微分幾何中的作用,證明了卡拉比猜想,以他名字命名的卡拉比­——丘流形是物理學弦理論的基本概念。因在科學界的突出貢獻,丘成桐獲得“世界因你而美麗——2018-2019影響世界華人盛典”終生成就獎。

馬化騰,騰訊老大,中國互聯網上三分天下有其一。

黃光裕,創辦國美,暫時身陷囹圄,期待王者歸來。


秋媚讀史


1.孫中山:出生於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的農民家庭。南粵先賢,中華民國主要領導人,是中國近代民族主義革命的開拓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的締造者,被尊稱為“中華民國國父”。1905年成立中國同盟會。1911年10月10日(清宣統三年)新軍中的革命黨人暗中聯絡,決定當天晚上起義。辛亥革命後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任期1912年1月1日——1912年4月1日),著有《建國方略》、《建國大綱》、《孫中山全集》、《國父全集》等著作。孫中山是偉大的革命先行者。

2.葉劍英:1897年4月28日生於廣東省梅縣雁洋堡。1934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的長征,任-第一縱隊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1966年任中共中央-書記、-副主席兼秘書長,主持-日常工作,在中共八屆十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1978年當選為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

3.葉挺:1896年出生於惠陽縣秋長鎮。中國著名的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者之一。三十年代初,日本侵略軍侵佔中國東三省後,葉挺在澳門居住。1937年日本全面發動侵華戰爭,他挺身出任新四軍軍長,在敵後長江下游指揮部隊轉戰大江南北,創建了蘇南、蘇北、皖東、豫皖蘇邊等抗日根據地。

4.李小龍:祖籍廣東順德均安鎮。1940年11月27日在美國舊金山三藩市積臣街的醫院出生。李小龍7歲時跟父親練習太極拳, 13歲時隨葉問學習詠春拳,並在家中設一座木樁,每天對著木樁勤練。李小龍與妻子合力經營武術館。他也是一名著名的演員,出演過《精武門》、《猛龍過江》、《龍爭虎鬥》等武打巨片,被美國報刊譽為“功夫之王”。日本稱之為“武之聖者”。他還寫下七本武術筆記。他的瑞士血統的妻子蓮達把它整理成《截道拳》、《功夫紀錄》、《雙節棍法》和《截道拳研究》4本著作,翻譯成幾國文字出版。

5.張九齡:韶州曲江(今廣東省韶關市)人,唐開元尚書丞相,是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他盡忠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張九齡還研究出『張九齡』涼茶。『張九齡』涼茶具有瀉火解毒、涼血利咽的功效,適用於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心煩。他的詩歌成就也頗高,寫出了不少流傳後世的名詩。

6.洪秀全:1814年出生於花縣官祿㘵村一個農民家庭。他的成就:(一)1843年創立“拜上帝會”,對動員群眾推翻清朝統治的鬥爭起了重要的宣傳和組織作用。(二)從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義到1864年天京陷落前夕,洪秀全領導了這場農民戰爭的全過程,歷時14年,勢力發展到18省,先後攻佔600多座城市,給了中外反動勢力以沉重打擊。(三)兩次建立領導核心。(四)頒佈革命綱領。太平天國運動是與他的巨大貢獻分不開,但也有很嚴重的錯誤。

7.何香凝:祖籍東漖鎮海南村棉村,出生於香港。其父何炳垣是香港一大地產商,支持孫中山從事革命活動。何香凝夫婦於東京就結識了孫中山,並積極參加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運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何香凝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等要職。她是個民主革命家,還是個畫家。所著有《雙清文集》、《何香凝詩畫集》、《何香凝中國畫選集》、《回憶孫中山和廖仲愷》等著作。

8.洗夫人:(522—602年),廣東南部俚族人(今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電城鎮山兜村人)。她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軍事家,是當時廣南各族人民愛戴的領袖。由於冼夫人功績昭著,陳朝曾封冼夫人為“中郎將石龍太夫人”,隋曾敕封為“石龍郡太夫人”、“宋康郡夫人”,隋文帝諡封為“誠敬夫人”,明太祖諡封為“高涼郡太夫人”,清同治諡封為“慈佑太夫人”。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稱她為“我國曆史上第一位巾幗英雄”。

9.薛嶽:廣東韶關市樂昌縣九峰鎮小坪石村客家人,是國民黨抗日十大名將。1939年1月,薛嶽在任第九戰區司令長官期間,進行了一系列湘政建設,他臨危受命就任湖南省主席。在施政中,薛嶽重視發展農業、林業、興建水利,以及交通運輸和工礦企業,稱之為“養民之政”,以及一系列其他政策。1952年薛嶽晉升為陸軍一級上將,“-”戰略顧問。

10.崔與之:(1158—1239)增城中新坑背崔屋村人。宋朝宰相,南粵先賢。與張九齡合稱“二獻”。

11.梁啟超: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動家、啟蒙思想家、資產階級宣傳家、教育家、史學家和文學家。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袖之一。曾倡導文體改良的“詩界革命”和“小說界革命”。其著作合編為《飲冰室合集》。梁啟超是戊戌變法領導人之一,我國19、20世紀之交資產階級維新派的著名宣傳鼓動家。

12.袁崇煥(1584年-1630年),字元素,號自如,別稱袁督師,明朝末年名將。

13.葉問:佛山桑園葉族人。祖籍為羅村聯星潭頭村人,其父親因避“紅頭軍”之亂,才搬往佛山桑園居住。在七歲時,便拜師入陳華順門下。又在中國福建南安創辦以詠春拳為基礎發展成為自成體系的[鶴拳道]。

14.黃飛鴻:(1847—1924)是南海西樵祿舟村人,他是嶺南武術界的一代宗師,也是一位濟世為懷、救死扶傷的名醫。12歲隨父鬻技街衢,盡得家傳功夫。在廣州仁安裡設“寶芝林”醫藥館,懸壺濟世。他生前弘揚國粹、匡扶正義、見義勇為、扶弱助貧、濟世為懷的風範,在武術界被世人廣為傳誦。

15.康有為(1858年3月19日~1927年3月31日),廣東南海人,人稱“康南海”,清光緒年間進士,官授工部主事,南粵先賢。主要著作有《康子篇》、《新學偽經考》、《春秋董氏學》、《孔子改制考》、《日本變政考》、《大同書》等。

16.倫文敘:明朝南海縣黎涌人(該地現為廣東省佛山市瀾石鎮黎涌村),明朝狀元。

17. 呂嘉,南越國丞相。呂嘉連續擔任三代南越王的輔臣,權傾一時,在南越國很有地位,並且得到越人的擁護信任。

18.梁儲(1451-1527年)別號鬱洲居士,順德石[石肯]村巷口坊人(1952年劃歸南海),明朝首輔。

還有:鄧曰謨、葉雅各、鄺安堃、方朝、方還、馮淇輝、阮圖南、曾昭璇等名人。


唯美情感女神


樓上諸位談得很多,大都是近代的。補充一些歷代廣東名人。

唐代的丞相張九齡,廣東曲江(韶關)人;

大名鼎鼎的佛教禪宗六祖惠能,廣東新興人,俗家姓盧。

北洋政府的兩任國務總理,唐紹儀廣東中山人、梁士怡廣東三水人。

開中國近代走向世界之兆,組織第一批留美學童的教育家容閎,廣東中山人。



施亦南


近代中國很多事業的開創者和奠基人多為廣東人,所以有句話說,廣東人敢為天下先正是這個道理,因為政冶的原因,多數不為宣傳,而沒多少人知罷了,

中國航空之父、中國第一架飛機的研製者、中國第一個飛行員——廣東人馮如

中國鐵路工程之父、中國第一條國產鐵路的設計者——廣東人詹天佑

中國現代音樂之父——廣東人蕭友梅

中國物理學之父——廣東人吳大猷

中國建築學之父——廣東人梁思成

中國核潛艇之父——廣東人黃旭華

中國電影之父——廣東人黎民偉

中國留學生之父、中國第一個留學生——廣東人容閎

中國現代法制之父、中國第一位律師——廣東人伍廷芳

中國空軍之父——廣東人楊仙逸

中國光纖之父——廣東人趙梓森

中國舞蹈之母——廣東人戴愛蓮

中國第一個菲爾茲獎(世界數學領域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廣東人丘成桐

新華社創始人——廣東人許滌新

新制度經濟學和現代產權經濟學的創始人——廣東人張五常

中國近代西醫學的創始人——廣東人黃寬

北京電影學院首任院長——廣東人陳波兒

中央音樂學院創辦人——廣東人馬思聰 清

中國現代畫之父、中國第一所高等藝術學府國立藝術院(今中國美術學院前身)的首任院長——廣東人林風眠

中國第一個國際明星——廣東人李小龍

中國第一個總理——廣東人唐紹儀

中國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影片導演——廣東人蔡楚生

中國第一家民族工業創辦者——廣東人陳啟沅

中國第一個世界冠軍——廣東人容國團

中國第一個打破世界紀錄的運動員——廣東人陳鏡開

中國第一個球王——廣東人李惠堂

中國第一個股份制企業創辦者——廣東人唐廷樞

中國現代百貨業先驅——四大百貨,全是廣東人開的

中國百貨業之父——廣東人馬應彪

中國維新之父、議會制之父、中國改良主義的先驅——廣東人康有為

中國共和之父、中國**主義的先驅——廣東人孫中山

中國新史學之父——廣東人梁啟超

中國資本主義的先驅——廣東人洪仁玕






歷史教師黃淳梁


廣東的名人數都數不完!



用戶6810030606


1.司徒美堂,廣東開平人

2.鄧世昌,廣東番禺人

3.駱家輝,廣東臺山人

4.黃家駒,廣東臺山人

5.陳丹青,廣東臺山人

6.陳百強,廣東臺山人

7.伍冰枝,廣東臺山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