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衛年輕時代是革命潮流先鋒者,因為什麼原因淪為漢奸而成了千古罪人呢?

13360711763


“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這是當年刺殺清朝攝政王革命熱血志士汪精衛的慷慨陳詞。



誰能想到,這位當年的革命志士,孫中山遺囑執筆人,國民政府的領袖人物,發表“豔電”,投降日本,變成了中國第一號漢奸,震驚華夏。

汪兆銘(1883年5月4日-1944年11月10日),祖籍浙江山陰(原紹興縣),出生於廣東三水,字季新,筆名精衛,因此歷史上多以“汪精衛”稱呼。 早年投身革命,曾謀刺清攝政王載灃未遂,袁世凱統治時期到法國留學。回國後於1919年在孫中山領導下,駐上海創辦《建設》雜誌。

1921年孫文在廣州就任大總統,汪精衛任廣東省教育會長、廣東政府顧問。1924年任中央宣傳部長。1925年7月廣東政府改組時,汪精衛被舉為國民政府常務委員會主席兼軍事委員會主席,一時風頭無二。



“卿本佳人,奈何做賊?”

作為孫中山的接班人,國民政府的重要領導,民國四大美男子之一,為何墮落成漢奸呢?

汪精衛個人品行名重天下,他一生提倡“不嫖、不賭、不納妾、不吸鴉片”,以身守則,美男子找了個醜女當老婆。

相比較而言,年輕時蔣介石吃喝嫖賭樣樣精通,上海灘流氓出身,政治手腕無人能敵。可是在民族大節上,蔣介石毫不含糊忠貞不二。汪精衛偏偏自甘墮落民族罪人。



一、汪精衛的恐日症和軟骨病

抗戰初期,日本節節勝利中國節節失敗,北平、南京、上海,到1938年8月,廣州、武漢也都陷落,這讓當時的汪精衛倍感失望,“戰亦亡,不戰亦亡”,覺得再打下去也是失敗,還不如和談。

汪精衛始終認為:“須知數十年來,中國軍事經濟,在物質上著著落後,固不待言;即組織上亦幼稚不完善。”

1938年12月,在漢口國防最高會議上,汪主持第54次常委會議通過接受日方所提條件的決議,煽動孔祥熙在日本所提的停戰條件上簽字。

1938年10月,他在接見海通社和路透社記者時都表示“未關閉停戰之門”,他置轟轟烈烈的抗戰於不顧,醉心主和。 後來汪精衛回顧說:“我對於覓得和平的意見,在會議裡不知說過多少次,到廣州丟了、長沙燒了,我的意見更加堅決,更加期其實現。”



汪精衛是個民族悲觀主義者,始終認為抗戰必敗,抗戰必亡,唯有求和才有出路。

1939年12月30日,汪精衛飛到上海,在簽署其《日支新關係調整要綱》的賣國密約時,汪精衛流著眼淚說: “他們要我籤,就籤罷。日本如能征服中國,就來征服好了。他們征服不了中國,要我籤一個字在他的計劃上面。這種文件說不上什麼賣國契約。中國不是我賣得了的,我若簽字,就不過是我的賣身契罷。”

二、汪精衛性格缺陷,懦弱自卑、優柔寡斷,是其最致命的缺點。

對於汪精衛,陳立夫就說過,汪精衛最缺少的,就是鍥而不捨的韌勁:“書生難成大事!” 汪精衛的手下大將周佛海在日記中認為,“汪之性格,咸認為無一定主張”、“無擔當,無果斷”。“汪先生遇事便出亡,合則留不合則去”,“一個國民有他自己應付的責任,責任所寄,不必求人合不合,也不必靠人留不留。”

汪精衛此人有一種近似於妄想的偏執和自信,又不缺乏付諸行動的勇氣,然而一旦受挫,就會自暴自棄,政治上相當幼稚。 他每當受到挫折,就動輒託病要出國,或者是說不舒服想“休息”,他始終缺乏一以貫之、鬥爭到底的積極人生態度。



1927年12月“廣州起義”,汪精衛遭到國民黨各派指責,於是宣佈隱退,悄然出國。1932年7月汪精衛以行政院長名義發表通電,壓張學良進兵熱河,張不聽命。汪與張矛盾加劇,10月請病假赴德就醫。

對於汪精衛為何投敵,陶希聖有過一句評價,對於汪精衛和自己的行為,他曾以“喝毒酒”為喻,“好比喝酒,我喝了一口,死了半截,發覺是毒酒,不喝了;汪精衛喝了一口,發覺是毒酒,又索性喝了下去。”

三、“汪先生沒有璧君不能成事,沒有璧君亦不能敗事”

汪精衛成為漢奸,陳壁君作用不可忽視。

陳璧君出生在馬來西亞的檳榔嶼喬治市,她的父親是南洋鉅富陳耕基,陳璧君是一個典型富二代。通過閱讀同盟會內部的刊物,她讀到了汪精衛寫的文章,被其文采所吸引,後來見到了汪精衛,被汪精衛的風采所著迷。所以,一代醜女狂追革命帥哥汪精衛,直到成功。



陳璧君是權力慾極強的女人,為了權力而為所欲為,不記後果。時不時在汪精衛哪裡扇風點火推波助瀾。為了取媚於日本。陳璧君甚至認為“東北五省根本不是中國的地方”,“奉天本來是滿清帶來的嫁妝,他們現在不過是把自己的嫁妝帶回去就是了”。

蔣介石和汪精衛在國民黨的政治鬥爭中,汪精衛屢屢失敗,陳璧君很是惱火。日本的侵略,給陳璧君帶來了希望。陳璧君覺得正好借用日本人的力量來戰勝蔣介石。於是她一邊悄悄和日本高層密談,一邊不斷地對汪精衛說,你不要再對蔣中正的所作所為委曲求全,你要和他一斗到底,大不了我陪你一起死。

汪精衛本來就對抗戰沒有信心,陳璧君看到他猶豫不決,猛喝一聲說:“難道做漢奸,你也甘於坐第二把交椅嗎?”陳璧君這句話點醒了汪精衛,也使他下了最後的決心,於是,汪精衛在日本人的支持下,在南京當上了“國民政府”的“主席”,陳璧君覺得自己終於做了“第一夫人”。



陳璧君強悍跋扈不服輸,到死也不承認汪精衛和自己是漢奸。 1946年4月,陳璧君被江蘇高等法院以漢奸逆案公開審判,而在法庭上,陳璧君卻大言不慚地辯解說: “日寇侵略,領導無力護民,國土淪喪,人民遭殃,而被迫每日生存於鐵蹄下,這是蔣中正的責任,還是汪先生的責任?說汪先生賣國?有那一吋國土是汪先生賣去日寇的?重慶統治下的地區,汪先生從未向一將一兵招降。南京統治下的地區,是日本人的佔領區,並無寸土是汪先生斷送的,相反汪先生以身犯險,忍辱負重,在敵前為國民生存謀福祉,每天生活在敵人槍口下,這有什麼國可賣?汪先生創導和平運動,赤手與日本人往還。收回淪陷區,如今完璧歸還國家,不但無罪而且有功。”

四、汪精衛是不是為救國而當漢奸?

有人為汪精衛辯護說,汪精衛是犧牲自己保護國家。汪精衛離開重慶時給蔣介石的留言稱“今後兄為其易,而弟為其難”。

在汪精衛眼裡抗戰是殉國,和平是救國。他去當漢奸也是為了救國。 汪精衛自己對抗戰的理解:“抗戰年餘,創鉅痛深,倘猶能以合於正義之和平而結束戰事,則國家之生存獨立可保,即抗戰之目的已達。”

汪精衛總是對日本帝國主義充滿幻想,天真以為通過談判不抵抗就能保住國家的主權,其幼稚可見一斑。



日本帝國主義發出旨在滅亡中國的第三次“近衛聲明”,蔣介石對此怒斥,“骨子裡實在是暗藏著機械利刃”,“這是敵人整個的吞滅中國,獨霸東亞,進而企圖征服世界的一切妄想陰謀的總自白;也是敵人整個亡我國家、滅我民族的一切計劃內容的總暴露”。

汪精衛卻在電文中對此辯護:“第一為善鄰友好”,“第二為共同防共”,“第三為經濟提攜”。汪精衛最後說,“奠定兩國永久和平之基礎,此為吾人對於東亞幸福應有之努力。”

汪精衛已經不可救藥,什麼樣的理由也不能為其洗白漢奸的事實。


非常道畢延河


汪精衛叛變的時候,其實,國人都很震驚。借用陳佩斯的一句話:沒想到啊沒想到,你濃眉大眼的汪精衛也叛變革命了!

汪精衛的資歷很老,很早就追隨孫中山先生。1905年的時候,孫中山組建同盟會的時候,他就是參與組建者。而當時,蔣介石還在學堂讀書。1910年3月,汪精衛策劃謀殺清攝政王載灃,可惜,因為沒有經驗,還沒實施就被抓了。在獄中,他寫下“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的名句。而蔣介石到這年年底,才投靠孫中山。

也是因此,汪精衛在國民黨中的資歷和威望要高於蔣介石。可是,汪精衛就是一個“文人”,政治頭腦遠不如蔣介石,鬥不過蔣介石。所以,蔣介石上臺以後,汪精衛幾次組織反蔣活動,都被蔣介石打敗了。蔣介石也不好殺汪精衛這樣的元老,就讓他“出國看病”。

汪精衛很鬱悶啊,人一鬱悶就開始鑽牛角尖。尤其是汪精衛這樣自認為“天命不凡”的文人,牛角尖鑽深了,就開始走歪路。就在此時,日本人向他伸出了“橄欖枝”。汪精衛想,日本人厲害啊,打的蔣介石滿地找牙,都跑重慶山區去了。而且此時,歐洲忙著“內戰”;美國對日本只是口頭抗議;中國真是孤立無援啊。蔣介石都想跟日本何談,能恢復到七七事變之前的局勢就行。

汪精衛太想贏一把了,做夢都想!於是,為了“爭一口氣”,汪精衛當了中國最大的漢奸!汪精衛覺得,早晚都是“和談”,不如自己先去賣個好價錢。什麼“曲線救國”,都是騙人的。汪精衛只想佔了“和談”先機以後,能夠壓蔣介石一頭了。

不過,日本偷襲珍珠港以後,汪精衛瞬間懵逼了!日本人這是在作死啊,自己也要被拉著墊背了。此時,汪精衛應該是悔到腸子都青了,不敢投機出賣祖國。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汪兆銘是一個低級政治投機者,而運輸大隊長常隊長是個高級政治投機者。

汪兆銘名揚天下的時候,常隊長還是陳其美手下馬仔。

但是正因為汪兆銘是低級政治投機者所以他才會敗給資歷比他低的常隊長。

而也正因為常隊長只是個政治投機者而非戰略家,所以他才會敗守孤島。



講道理,年輕時候,一腔熱血誰都有。

有人說了,呵呵,你站著說話不腰疼,人家汪精衛那膽色你有?

抱歉,沒有,但是各位可以想象,在風雨飄搖的清末,但凡受過一些高等教育,自覺自己領先於無知百姓,又沒有我們如今的好條件敲鍵盤,也沒有現代社會的享受與誘惑,想要改換天地揚我國威的年輕人,哪個不是敢為天下先?


所以當時這樣的人還是很多的,畢竟常隊長還在起義反清的時候進過敢死隊。

但是刺殺攝政王失敗了,生死之間走一遭,可能膽色就沒了,熱血就涼了,但是沒關係,因為當時華夏大地上還是群雄割據,汪兆銘還有主義和輩分名氣。

而這時候常隊長可不玩虛的,當初往中山先生跟前湊,加入幫派,後來又拋棄髮妻和宋氏聯姻,一手掌握黃埔軍校,這就是一次次政治投機。


而大家這時候可以看出來了,汪兆銘能力上真是太菜了,只能依靠軍閥,而沒有自己的根基,抗戰前後,直接就被架空。

而且常隊長看他不順眼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讓汪精衛最後致死的那次重傷源於王亞樵的一起暗殺,本來是要殺常隊長的,這給汪嚇的,最後的膽色也沒了。

反正也是投機,最後這貨就投了日本人。

連馮玉祥這種頂級25仔都說不投降,而汪精衛卻評論他這話是個丘八的妄語。

所以說汪精衛這種人就是沒有應有的韌性於原則,僅有的書生意氣,也在政治碾壓中被消耗乾淨了。


歷史區的哈士奇


不得不承認,汪精衛早年確實是革命潮流先鋒者,他為革命募集經費,甚至還刺殺過攝政王載灃,畢竟人在年輕時,都有一腔熱血,汪精衛也是如此,但是因為缺乏經驗,他很快被捕入獄,判處終身監禁,這時候他連死的心都有了,不過他運氣比較好,被肅清王救了出來,此番絕處逢生,使他日後非常珍惜自己的生命,在為難的時候總是情緒消沉,經常產生妥協心理。

孫中山先生逝世後,汪精衛自然成了國民政府的主席,但是他卻沒有兵權,在於蔣介石的政治鬥爭中屢次失敗,可他在遇到挫折後,要不就是出洋,要不就是住院,這種嚴重的妥協心理,是汪精衛致命的弱點。九一八事變後,汪精衛找到了和蔣介石合作的時機,於是出任“行政院長”一職,以他在國民黨中的威望,已經算是“二把手”了,但是他肯定想奪回之前“一把手”的權力。

東北淪陷後,汪精衛就產生了很大的恐日情緒,他只片面的看到日軍軍事實力的強大,而忽略的其他因素,所以他對日軍一直是的妥協態度,到了抗戰全面爆發時,中國軍隊在前線損失慘重,就連最精銳的德械師都打不過日軍,汪精衛就控制不住言和的情緒了,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相繼淪陷後,汪精衛投降的心態已經十分明顯。

當時國府內部大部分高層都想著乞和,畢竟當時中日兩國實力差距實在太明顯了,如果跟日本人直接拼命那就會有亡國的風險,不得不說,蔣介石也想過要投降,但是老蔣權衡利弊,發現投降並不可取,最後他根據國際形勢,“苦撐待變”,選擇和日本人耗下去,事實證明老蔣還是有些政治遠見的,而汪精衛作為文人,根本不明白這些。

汪精衛打著“曲線救國”的旗號投靠了日本人,無非就是想在政治上擊敗蔣介石這個對手,倘若日本人真的迫使國府投降,那麼汪精衛豈不是真的奪取老蔣政治上的最高權力了?但事實證明,汪精衛這次走上的是一條不歸路。


兵說


我們要明白一個人是會隨著時間而不斷改變的,世界首富比爾蓋茨也不是從開始創業的時候就奔著首富去的,漢高祖起兵的時候也不知道自己將來會做皇帝,二號首長也不是一開始就要篡位的。

縱觀汪精衛一生,其人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去看。一是年輕時候的滿腔熱血的革命者,二是後期一個拙劣的政治投機客。

年輕的時候汪精衛可以說是一個合格的革命者,比很多自稱為革命者卻只在那裡搖旗吶喊一點行動都沒有的人要強出百倍(孫先生我真不是在說你)。

而被捕之後汪就像變了一個人,從一個純潔的革命者變成了一個從來押不對寶的賭徒(總覺得陳璧君要背鍋,面相就不行)。在政治手腕上比照剿匪不力的常隊長差了好幾個檔次,一手好牌愣是讓常凱申奪取了最高權力。在民族氣節上比那些北洋的遺老還要差勁,吳佩孚同樣被蔣介石趕下臺,但是卻從來對日本人不假辭色。同樣他也沒有長遠的政治目光,在重慶政府已經頂住了日本人形成了僵持狀態時卻匆忙叛變投敵,開啟了一個壞頭。像這種人會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千年萬年。


圓臉胖雞


汪精衛年輕時代,是革命潮流先鋒者。他追隨孫中山,信仰三民主義,並積極投入到革命事業中去,經過長期不懈的認真,努力,盡力,才有後來成為國民黨領袖級別的大人物。由於他太單純,幼雅,在困難面前很自卑,對未來充滿幻想,經過艱苦奮鬥,艱苦努力後,缺乏勇氣,毅力,有時對事情不付責任,不敢擔當,缺乏政治家的遠見,能力和擔當。他在和蔣介石為爭奪總統權力時,累戰累敗,讓陳壁君美女為之打抱不平,想為汪精衛帥哥要個說法討回公道。蔣介石是老道成熟的政冶家,通過自己的政治,經濟,軍事大權,硬是逼走蔣的強大政敵,死敵,老對手汪精衛。汪精衛走投無路,唉嘆時運不濟。這時,在陳璧君推波助瀾下,汪精衛才借坡下驢,才豔電,才投降日本,也才成立汪偽政府。由此,蔣介石成了國民黨大總統,汪精衛成了大漢奸。總之,汪精衛不論什麼原因和目的,都不應該成為讓人唾罵千百萬年的大漢奸。汪精衛死後,抗戰勝利。陳璧君為汪精衛辯護,這辨護蒼白無力,是徒勞無功的。汪精衛不論任何理由和條件,不論出於任何居心和目的,都不能成為大漢奸。汪精衛千不該萬不該,不該成為千古罵名的大漢奸。汪精衛成為大漢奸後,禍國殃民,給國家和人民帶來深重災難損失。汪精衛成為大漢奸,作惡多端,罪有應得,死後,也難逃歷史的嚴厲制裁和懲罰。


中國美6220


關於汪精衛叛變的原因,現在也沒有一個定論。下面介紹幾種說法。

第1種說法,曲線救國論。這種說法是汪精衛和他的追隨者們自己提出來的。汪精衛自己說,中國打不贏日本,所以與其把所有精力投入到抗戰之中,不如投降日本,保住民國建設數十年以來的經濟成果。等到條件合適的時候,再謀求民族獨立。這種說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汪精衛本人的思想,有一定合理性。但是,也不能否定這種說法本身具有為自身辯護的意圖,所以不能全盤接受。

第2種說法,忍辱負重論。這種說法早期的時候沒有文獻支持,只是某些人為汪精衛辯護的一種說辭。不過,後來一部橫空出世的汪精衛日記,惹出了不少的風波。在這部日記當中,汪精衛自稱他與蔣介石二人達成協議跟日本人唱雙簧。蔣介石唱黑臉,他唱白臉。他深入敵後,為蔣介石獲取日本人的情報。此說如果當真,汪精衛不但不是漢奸,反而是一位忍辱負重的大英雄。所以這部日記剛出來的時候,確實在史學界引起了很大的轟動。不過在數年之後,很多學者仔細研讀該日記,發現存在著很多的問題,現在被史學界主流判斷為是後人偽造作品。因此這種說法也就沒有了依託。不過有少部分國民黨內部的高層人士,也認可這種說法。我個人認為就目前的史料情況來看,不能支持這種說法。但因為確實有少部分經歷過抗戰的國民黨高層人士的背書,所以不能完全把它視為一種無稽之談。

第3種說法,權力鬥爭。汪精衛其實是國民黨當中的元老級人物,還一度出任過國民黨的領袖。但是在寧漢兩個國民政府的爭權過程當中,他最後還是沒有勝過蔣介石。至此以後,汪精衛一直沒有能夠勝過蔣介石,始終屈居在蔣介石之下。這很有可能是汪精衛後來投奔日本人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他看來,如果日本侵華成功,他自然就可以取代蔣介石,成為國民政府的領袖。這可能是汪精衛叛變的主要原因。但由於這完全是汪精衛個人意識的一種體現,所以也只是一種猜測。很難獲得直接證據的支持。


zyb38537240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一個國家和平幸福美好的生活從不是委屈求全、退讓就可獲得的,我們中華名族之所以被稱為華夏民族,而不是A民族或者事B民族。是因為我們一開始就叫華夏,上下五千年,從一而終,我們有著不變的靈魂,那是這世間所有美好的總和。這一點傳承是不能丟的,丟了,華夏也就丟了。他是錯的


珍小頭


天下是人民的天下。毛主席依靠人民為人民這個思想他沒有


思念119491131


美其名曰,曲線救國,貪生怕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