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報志願:分析判斷投檔線差變化趨勢是關鍵

根據院校歷年錄取分數變化規律,分析新的一年投檔線差變化趨勢,是填報志願的關鍵。

平行志願下傳統的填報志願方法,多數考生都在參考院校平均分線差均值或三年原始分位次。這兩種方法都是多年來省內外高考填報志願常用的方法,其共同特點是都具有選擇穩妥院校的科學合理性,但也存在一定的侷限性。

從分數線差角度講,填報志願要求考生線差匹配和大於院校錄取線差,而院校錄取線差包括最高線差、最低線差和平均線差三個線差點。當院校平均線差確定以後,高線差區間值、低線差區間值隨之確定,同時院校錄取分數扁平度也隨之確定。

由於多數院校投檔線差等於錄取最低線差,所以填報志願前,如果考生學會分析目標院校歷年錄取線差變化規律,通過分析進一步明確目標院校新的一年投檔線差變化趨勢,就算抓住了關鍵。

根據目標院校往年高線差區間值、低線差區間值及錄取分數扁平度,判斷出新的一年目標院校投檔線差變化趨勢,你就能大概測算出當年投檔線差參考值或接近值,

這樣,我們就可以進一步測算出新的一年目標院校衝高常量及保底常量。對沖高常量進行變量分析後得出院校投檔線差接近值,對保底常量進行變量分析後得出確保按前1-2個專業錄取的接近值。

下面以首都醫科大學進行實例討論:

高考填報志願:分析判斷投檔線差變化趨勢是關鍵

高考填報志願:分析判斷投檔線差變化趨勢是關鍵

由於2015年首都醫科大學在甘肅沒有招生計劃,從以上兩張表中做一些錄取數據分析可以看出,該校2017年最低錄取線差117,SJ≥DD值亦即上年均值≥當年低值為-6;2018年投檔線差126,SJ≥DD值亦即上年均值≥當年低值為-1。如下示意圖:

高考填報志願:分析判斷投檔線差變化趨勢是關鍵

分析認為,根據平行志願下院校錄取變化規律,2018年前連續2-3年間,上年平均線差≥當年投檔線差出現負數,且絕對值逐年減小的院校,今年有望恢復到上年平均線差≥當年投檔線差的合理範圍內。這部分院校,可以參考正常的最低線差至平均線差區間值確定。

但是,由於近年來醫學院校的“熱度”居高不下,即使首都醫科大學今年投檔線差處於上年平均線差≥當年投檔線差的合理範圍內,也將仍然接近平均線差。這樣,今年該校可能的投檔線差會處於衝高常量132以上。

為此我們可以做出初步判斷:今年選擇填報首都醫科大學的考生,其考生線差達到重點線上132分是滿足該校投檔錄取的基本條件。

再從錄取分數扁平度分析,其最高線差-最低線差值為152-126=26,高線差區間值為152-134=18,則其保底常量為134+(18÷2)=143。說明今年選擇填報首都醫科大學的考生,要保證按本人所報前1-2個專業錄取,高考成績必須達到重點線143分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