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原创》不敌《我是唱作人》,不只是明星阵容,还有这3点

​《这!就是原创》和《我是唱作人》都是原创歌曲竞技节目,但前者的热度和话题讨论度不及后者。这里的“不敌”不针对歌手和作品,单纯说节目。

《这就是原创》不敌《我是唱作人》,不只是明星阵容,还有这3点

《我是唱作人》虽然请来了王源、毛不易、MC Hotdog、汪苏泷、梁博、曾轶可、高进、陈意涵,但其中自带顶级流量的人不多,新进唱作人毛不易和王源算是粉丝基础最好的。上半场补位歌手萨顶顶,也是沉寂多年作品不多。

《这就是原创》不敌《我是唱作人》,不只是明星阵容,还有这3点

《这!就是原创》在开播前王嘉尔的“导师”资格争论,加上节目第一期超女刘力扬,《学猫叫》小潘潘,还有各种奇葩选手创造的综艺效果,带来了不少讨论度。但随着《我是唱作人》的播出,关注度开始降低。

现在的综艺节目都会请明星助阵,但这并非收视率保障。所以除了所谓的明星阵容之外,还有赛制、评审、剪辑三方面需要考虑。

赛制

《这!就是原创》有着一贯的“这就是”系列风格,三位队长各自带队,从海选到分队PK,是比较老派的歌唱比赛赛制。

《我是唱作人》除了安排上位区和下位区来考验歌手们的自尊心,还分成上半场和下半场,避免观众审美疲劳。

《这就是原创》不敌《我是唱作人》,不只是明星阵容,还有这3点

《这!就是原创》前期由各位队长自行决定找哪些选手加入,在组队PK赛时则加入了专业评审投票。淘汰选手带无奈,队长带着惋惜。

《我是唱作人》一直是评审团现场实名投票,唱票前的紧张和唱票后下位区选手的失落都是节目的看点。

《这就是原创》不敌《我是唱作人》,不只是明星阵容,还有这3点

不少观众不喜欢《这!就是原创》的命题赛制,认为这限制选手的想象力。但作为比赛来讲这是最公平的方式,就好比命题作为,谁写得好,谁分数就高。同一主题,选择角度和最终成品是最考验选手能力的。

评审

《这!就是原创》后期加入的举牌评审团,跟早期的比赛节目没有差别,评审发言没有《我是唱作人》的犀利。

《我是唱作人》中有在社交媒体比较有名的乐评人,不说是个段子手,至少讲话要有观点且拳拳到肉。评审团基本承包了节目的综艺性,将音乐性最大程度地还给了各位唱作人。

《这就是原创》不敌《我是唱作人》,不只是明星阵容,还有这3点

《这!就是原创》的评审发言很多时候很主观,这没有问题。但对于没出道的独立音乐人们,所谓的专家总是透着高高在上的严厉,选 秀意味很浓。参赛选手都是值得尊重且有才华的唱作人,在点评环节对节目没有加分。

《这就是原创》不敌《我是唱作人》,不只是明星阵容,还有这3点

《这!就是原创》剪辑有些混乱,尤其在前期节目中很多反复的镜头。在分队盲选的时候,幕帘落下,队长发现错失爱将的时候,剪辑的镜头都给了惋惜的队长们。音乐节目应该尊重选手,将镜头对准正在演唱的人。

《我是唱作人》的剪辑很多时候更像是一刀未减的生素材,充分还原歌手的个性和状态,偶尔空气弥漫尴尬的味道。

《这就是原创》不敌《我是唱作人》,不只是明星阵容,还有这3点

梁博的固执、曾轶可的坚持、高进的使命感等等,都让每个唱作人身上有着只属于自己的标签。

《这!就是原创》对于体现选手个性这点做得不够好,通过作品可以了解风格和才华。但对于唱作人本身的个性刻画不多,可能是节目组刻意为之。

《这就是原创》不敌《我是唱作人》,不只是明星阵容,还有这3点

《这!就是原创》更青春,《我是唱作人》更沉稳些。两个节目都在追,歌曲都很好听。并没有贬低任何一个节目的意思,只是分析热度不够跟节目本身的赛制、剪辑等因素有关系。不主动制造话题,光是听歌也挺好。

王源作为《我是唱作人》中最年轻的歌手,歌曲都很符合他的年龄与气质。他的两位TFBoys兄弟也朝着各自的方向发展着。易烊千玺出任《这!就是街舞2》的队长,与木村光希的广告上了热搜;王俊凯主持了五四晚会。

《这就是原创》不敌《我是唱作人》,不只是明星阵容,还有这3点

《这!就是原创》中的很多选手也都十分年轻,真是后生可畏。今晚播出的《这!就是原创》,6进2相当残酷。孟慧圆的帮唱嘉宾是周深,虽然两人气场很合,但是在唱功上孟慧圆可能要吃亏。邓见超和闫泽欢笑到最后的可能性极大,你觉得今晚谁会晋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