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完伊朗!美國下一個目標會是誰?

星誠軍情


對伊朗的極限施壓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不過美國並不想與伊朗開戰,美國的目的只是想讓伊朗在極限受壓的狀態下被迫簽署新的伊核協議,如果伊朗堅持強硬的態度,美國建立新協議的目的達不到,美國會在權衡利弊之後選擇是否降低或者撤出對伊朗的施壓。簡單談完伊朗的問題之後,談談美國在針對伊朗之後,會到哪一處繼續攪弄風雲呢?很明顯,一定是委內瑞拉。

美國VS伊朗



美國是在針對委內瑞拉的過程中轉向加大對伊朗石油的封鎖力度的。美國在委內瑞拉攪局一段時間後,發現委內瑞拉局勢並不能吸引各國的注意力,美國針對委內瑞拉並不能做到干擾多國收益的最大化,所以美國選擇了正在遭受一輪制裁的伊朗進行最嚴厲的石油封鎖,讓進口伊朗石油的多國都受到影響,美國甚至可以一一進行私下談判並從中獲益。

以伊朗問題為跳板制定油圈內的美國霸權框架,取得利益過後,美國就會把目光轉向已經進行到一半的委內瑞拉問題,繼續支持反對派去推翻馬杜羅政權。

美國最初的安排是直接拿下委內瑞拉,只可惜面對馬杜羅政府和軍方的強硬立場,親美勢力在委內瑞拉的滲透始終寸步難行。委內瑞拉反對派領袖瓜伊多也已經將能用的辦法都用光了,但是就是不能成功奪權,美國見勢頭不對,就在5月2日之後將“戰場”轉到了伊朗,實現石油封鎖,把多國拉入這場漩渦。

委內瑞拉VS美國



隨著伊朗態度逐漸明朗,表示根本不會屈服於美國的極限施壓,甚至還想退出伊核協議,將壓力轉向歐盟,同時伊朗還有突襲美國軍事基地的勢頭。美國為了應對伊朗的可能實施的突襲行動,開始向波斯灣附近調配航母戰鬥群,也增加中東各軍事基地的部署,隨後美國特別代表胡克也發表了不想與伊朗開戰的言論,美國在伊核問題上第一次做出了言語上的讓步,這說明美國可能要在不久後撤出伊朗“戰場”,轉向下一個目標。

5月2日以後,由於美國目標的轉移,瓜伊多帶領的反對派已經在委內瑞拉境內消停了好多天,不過,瓜伊多確實很無奈,因為即便是美國許諾的支援遲遲不到,但瓜伊多也必須選擇默默的等待,畢竟面對美國,瓜伊多沒有發言權。

瓜伊多與美國副總統彭斯


現在瓜伊多應該又在蓄勢待發了,不出意外過兩天瓜伊多又得搞出什麼么蛾子來,因為他知道美國的支援可能會來,他奪權的機會和可能性都會增加,新一輪的博弈又將展開。


黑先生1998


伊朗是一個“外部戰場”,表面上看主角是美國和伊朗,實際上還有更多的國家站在伊朗的背後,其中包括俄羅斯和東方大國,有這兩國的支持,美國不可能打敗伊朗,就算打敗了伊朗,美國也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由於歐洲大國不想再受到難民的拖累,不想受到核汙染的威脅,在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是不會輕易參與此事的,但是迫於美國的淫威,吶喊助威是免不了的,但要真打,歐洲大國跑得比鬼還快,歐洲大國也想坐山觀虎鬥,而美國並不想大規模的發生戰爭,沒有大規模的戰爭,伊朗就不會失敗!

美國一貫的作風就是欺軟怕硬,既然不能把伊朗怎麼樣,長時間鬥下去,長時間的代理人戰爭也會消耗美國的國力,美國就會撤退,挑軟柿子捏,美國就會把戰線轉移到自己的後花園南美洲,繼續搞委內瑞拉,委內瑞拉有豐富的石油。但問題又來了,美國真的會對委內瑞拉使用軍事手段嗎?美國就不害怕徹底搞亂南美洲,難民都往美國跑嗎?美國不擔心俄羅斯會把委內瑞拉、古巴等國家當作一個戰場,威脅美國的本土安全嗎?美國很擔心,所以瓜伊多自封委內瑞拉“臨時總統”這麼久,美國都不願意出兵解圍!

既然如此,美國就無法獲得足夠的利益,就無法支持美國的霸權地位,美國就會加速衰落,而美國的對手都不願意被美國掠奪,沒有辦法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就會把目標轉移向美國的盟友。就過就會利用自己的軍事力量來威脅日本、韓國、沙特、英國、法國、加拿大等國家給美國交保護費,在原來的基礎上再提高几倍,如果美國這些盟友國家不交錢,美國就用軍事大棒來鞭打他們,他們不得不繼續俯首稱臣,乖乖向自己的主人奉上足夠的利益!

美國總統特朗普,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一任總統,在特朗普眼裡,盟友也是美國案板上的魚肉,只要美國想吃,美國隨時就可以吃掉,而不用管他們是不是美國的盟友。正因為如此,安倍晉三這樣日本首相在特朗普面前總是卑躬屈膝,為啥?還不是怕捱打,還不是擔心被掠奪!

也正因為如此,特朗普把美國當作獵人,特朗普把盟國當美國的獵物對待,美國盟友才會想著背叛美國,才會想要擺脫美國的控制!所以,美國下一個顛覆的對象,有可能就是日本、韓國、加拿大、英國、法國等國其中的一個或幾個,不一定就是反美的國家!


老鱷魚觀天下


收拾完伊朗,談何容易啊。別看現在美國咋咋呼呼,又是航母,又是B-52轟炸機,又是F35戰鬥機,這些都是假把式,是演戲給伊朗看的,只能算是心理戰,而離真正的戰爭還遠的很。

▲美國航母戰鬥群緊急奔赴波斯灣海域▲

從經濟層面上講,阿富汗戰爭耗資7830億美元,伊拉克戰爭耗資8050億美元,兩場戰爭就花費了近2萬億美元,面對如此鉅額的投入,美國自然是不想掏錢,於是就靠發行國債,轉嫁給別的國家。但現在這個方法不好使了,因為美國的國債已經到了22萬億,這一數字已經超越了債務的上限關口。如果再來一場耗資數萬億美元的伊朗戰爭,美國財政將不堪重負。而如果伊朗戰爭短時間能夠結束,美國還不至於發生大的危機。但如果伊朗戰爭遲遲打不贏,美國就會被拖入戰爭泥潭,從而產生持續失血,到時候就有可能會引爆美債危機,進而引發經濟危機,美國保持了上百年的第一大經濟體地位大概率會拱手讓人。

▲兩場戰爭花費對比▲

從敵我實力對比上講:現在的伊朗並不是伊拉克,也不是阿富汗,更不是利比亞,伊朗要比上述3個國家面積都要大,人口都要多,實力都要強,外援都要多,人民支持率都要高,面對一個政治上高度集中統一,軍事上有百萬大軍,民心上同仇敵愾的國家,美國是不會貿然發動戰爭的。即使美國要打伊朗,也要等到美國經濟制裁已經產生了足夠的影響力,伊朗政治產生分裂,經濟陷入崩潰,民眾生活極端困難,社會亂局頻發,這才是美國發動戰爭的時候,而在這之前發生戰爭的可能性不大。

▲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

我們進一步講,美伊戰爭最終爆發了,而且美國獲勝了,這就算收拾完伊朗了嗎?

什麼叫收拾完,如何才算收拾完,現在的伊拉克算收拾完了嗎,利比亞算收拾完了嗎,阿富汗算收拾完了,這些我們當年認為已經收拾完了國家,現在又怎麼樣了。伊拉克現在是什葉派掌權,和伊朗的關係一直很曖昧;利比亞卡扎菲倒臺後,陷入了八年內戰,到現在還沒有完成國家統一;阿富汗美國走後,塔利班捲土重來,現在幾乎佔領了阿富汗一半的領土。所以,這些我們認為已經收拾完的國家,其實並沒有徹底收拾完。

▲美軍發動伊拉克戰爭▲

因此,現在就說收拾完伊朗還為時過早,而等到真正徹底收拾完伊朗,還不知道是猴年馬月,那時候的國際社會還不知道發生什麼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我們無法以現在的形勢去預測未來的變化。

從哲學層面上講,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無時無刻都有,舊的矛盾解決了,新的矛盾馬上產生,面對如此多的矛盾,哪一個是主要矛盾,哪一個又是次要矛盾,我們無法預測。因為不一定在什麼時候,一個次要矛盾就有可能上升為主要矛盾。比如說,我們現在預測下一個目標是委內瑞拉,但很有可能阿富汗突然爆發新的事件,塔利班準備搶班奪權,而委內瑞拉卻濤聲依舊,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必然會把重心投入到阿富汗。所以說,我們即使預測了,也不一定準確。


大國縱橫


美國收拾完伊朗下一個目標會是誰?首先美國收拾不了伊朗,假如美國收拾了伊朗,也沒有下一個,因為伊朗不是“弱不經風”,美國收拾完伊朗後也奄奄一息,要壽終正寢了。所以,美國有些持冷戰思維的專家,學者和智庫對美國現政府不依不撓的和伊朗鬥不滿意。它們認為伊朗會把美國耗死,讓美國成為二流國家。美國應放棄與伊朗惡鬥,趕快轉過身來針對大國與霸權挑戰者才對。這些持冷戰思維的人被驢踢壞了腦子,邏輯混亂思維一塌糊塗。


請問既然連伊朗也收拾不了,怎麼去面對大國,再說伊朗也好,委內瑞拉也好不是正在反對霸權主義嗎?美國的問題不是方向上針對誰的問題,美國問題是根本性方向問題:一直想靠打壓,靠制裁,靠戰爭來解決問題。好好想想:世界上的無義戰究竟解決了多少問題?英法之間有百年戰爭,最終兩國誰也滅不掉誰。兩次世界大戰德國都是戰敗,結果在歐盟中獲得領導地位。美國連年戰爭,建國至今只有17年沒有用兵,現在打的自己外強中乾。

所以,美國不用總是想著下一個目標要對準誰,管好自己就不錯了。《紅樓夢》中的一句話“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的性命”,美國應好好考慮考慮。比如對伊朗,設計的那麼好:蠻以為伊朗會跳進進自己的圈套,不想伊朗不按安排走,美國就沒了招。再比如委內瑞拉,博爾頓筆記本上露出一句活“派5000名士兵去哥倫比亞”,就想讓委內瑞拉中招。事實證明:美國高估了自己。

美國還在玩陰謀詭計,制裁了俄羅斯幾十年,忽然發起了“善心”,前幾天特朗普忽然和普京通了電話,聊了一個多小時,緊接著彭佩奧又跑到芬蘭與拉夫羅夫進行了會談,接下來還要在索契會談,談什麼軍控的多邊協議。有點可笑,經貿要單邊的,軍控要多邊的。美國還是把別人當傻子啊!作個大膽的估計吧,美國不退出歐洲,俄羅斯不會退出南美;美國雖然2周發射了2枚民兵3,但也不可能嚇住俄羅斯。美國還是老實點吧!


天太2


美國對付下一個目標的前提是已經消滅了眼前的敵人,可美國並不能在短時間內覆滅伊朗,這就矛盾了,現在就為美國尋找下一個目標有點扯遠了。

美國對付對手的步驟一般是先鋪墊後總結。也就是說,在美國對別國下手前,必須先對全局進行佈置,可能是外交輿論(例如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也可能是扶持代理人(例如敘利亞的庫爾德武裝),一切準備就緒後再給予雷霆一擊,對付伊朗同樣是這樣。

美國在伊朗身上鋪墊了40年,40年來不斷的對伊朗的經濟進行制裁,對伊朗的外交進行打壓,現在更是已經到了封鎖伊朗石油,限制伊朗石油零出口和派遣航母打擊群進行軍事威脅的地步了。即使這樣也沒見美國顛覆了伊朗,即使是顛覆伊朗的希望都看不到。可見伊朗的確是一塊難啃的骨頭,如果美國無所顧忌強行踩下去,伊朗這顆釘子勢必會扎穿美國的腳掌!


美國也不願在伊朗身上消耗太多實力,經歷過殘酷的越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美國並不想讓伊朗將自己拖入深淵。一旦美國軍事侵略伊朗, 所耗費的物資和經費將是一筆天文數字,一旦美國實力下降太多,被美國壓制多年的那些國家難免會生出其他想法,牆倒眾人推一向是歷史真理,美國也不得不考慮這種嚴重的後果。

假設美國真的消滅了伊朗,那麼美國必定元氣大傷。美國的下一個目標可能會變成自己選擇和被動選擇兩種。

第一種是被動選擇繼續對抗的目標。美國一旦受了伊朗的內傷,俄羅斯和歐盟不趁火打劫才怪,那時正是兩方勢力擴大影響,掠奪利益的絕好機會。美國不可能認慫,只會硬抗,然後更多的國家參與進來,美國就陷入一個死地般的惡性循環,直到美國被拖垮或者屈服,但這種可能性不太大。第二種是選擇讓美國可以恢復實力的目標。戰爭打得永遠都是真金白銀,美國要想打掉伊朗就必須要用自己的經濟去填,戰爭結束留下的巨大窟窿怎麼補就成為問題。到時候美國肯定盯著“有錢人”下手。於是美國就有了以下幾個選擇,分別是日韓、加拿大、歐盟、沙特和委內瑞拉。


首先排除歐盟和日韓,這些國家雖然有錢但不見得肯乖乖俯首“奉獻”,再加上軍事實力都相當的不錯,可能讓他們的美國主子鎩羽而歸,美國也清楚不會自討沒趣。加拿大屬於白人國家,是美國本土大門,國防一直被美國控制,但美國一旦下手太狠會導致兩國國內動盪,也可以排除。

至於沙特和委內瑞拉是最大可能的,其中沙特可能性更大。先說委內瑞拉,石油豐富軍事薄弱是個好對付的對象,但開採能力不足,國家又窮又是美國後花園,一旦搞掉委內瑞拉豈不是寒了南美其他國家的心?到時候人人自危,一個不穩定的難民大後方絕對會讓美國吐血,所以不到萬不得已美國不會從委內瑞拉抽血。最後就是沙特,沙特可是國際知名土豪,又接近伊朗,美國可以直接從伊朗出兵,再配上以色列和土耳其,沙特那些老爺兵根本不堪一擊,而且沙特遠離美國本土,根本不用擔心難民什麼的,或許還能靠難民牽制歐盟,絕對是最優選擇。



當然,上面都是一時興起的紙上談兵,小李還是認為美國不會和伊朗爆發戰爭,即使開戰了美國也難以全身而退,美國最好別搞東搞西,不然可能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李氏縱橫


“饞鬼吃肉,貪多嚼不爛”,說的就是當下的美國,從2001年起,它用武力推翻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三個伊斯蘭國家當權者,“輕易”打贏三場戰爭,但沒有為當事國帶來和平,更沒有新國家的塑造,由此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收拾弱小國家容易,贏得和平穩定艱難,因為美國的行動違逆歷史潮流,假借民主自由道義達到維護自身利益的目的。

收拾伊朗,美國一直在行動,逼其就範、促其變色其終極目標,最終手段當然是動武,可又沒有理由——伊朗擁有核能力在2015年得到大國一致規範與認可,美國此番單邊挑事,自知難有同道,“大棒”之下,釋放對話和解不足為奇。

從對前三個伊斯蘭國家動武結果看,軍事手段只是實現目的過程。因此,美國對伊朗的極限施壓與戰爭邊緣,實現孤立乃至壓垮伊朗最好,耗費無數、時間漫長的戰爭不是美國本意,估計達到西半球限制古巴的狀態並維持即可。因此,美伊博弈會是一個較長的過程。

特朗普的2017年初上臺以來,對外政策更加富於侵略性、主動性且不按常理出牌,它同時樹起伊朗、委內瑞拉兩大顛覆目標,各種手段齊出,欲在中東、加勒比地緣政治博弈中取勝。同時,又在安全領域挑戰俄羅斯,經貿技術領域制裁限制東方大國,看似沒有章法的四面出擊,實則凸顯龐大心魄的主動挑戰:在地緣、安全、經貿、技術四大領域全面發力,意圖止住美國霸主地位下滑的態勢,在新的制高點奪得戰略主動。

由此看來,美國對伊朗,在實現削弱經濟、地區孤立的階段性目標下,特朗普會把矛頭轉向兩方面:對新興大國大打貿易戰,各個擊破;對古巴、朝鮮一打一拉,以求彪炳歷史的偉績。對地區弱小國家,“入眼”成收拾對象的已不多,西半球玻利維亞和尼加拉瓜等待大選自然“變色”;在歐洲利用俄羅斯威脅大做文章,對東方大國它會“加碼”:除了經貿,在安全領域利用南海等問題不斷挑事。


ruixuezhaofeng


美國當然想對付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大國,維持自己的霸權。但是這裡要給美國潑一盆冷水,伊朗不是那麼好對付的,別偷雞不成,反而失把米。美國主要是看哪個國家出現內部混亂,就出手對付那個國家。

伊朗是那麼好收拾的?美國的優勢不再

這句話最大的問題是,伊朗真得那麼容易擺平?從國力上看,伊朗和當年的伊拉克差不多,兩者大了八年,基本上是平手。但是美國出兵海灣,兩次都把伊拉克徹底擊敗。這說明美國的實力遠遠強過伊拉克,也強過現在的伊朗。

但是別忘了,美國的優勢確實發生了改變。一方面美國現在和俄羅斯交惡,美國從2014年以來一直制裁俄羅斯,俄羅斯不可能坐視不管。而第一次海灣戰爭的時候,蘇聯內部混亂,無力干預伊拉克。

與此同時,現在的美國經濟也不允許美國開展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別忘了美國在阿富汗、敘利亞都是收縮狀態,因為美國感覺花了太多的錢,有損美國的國力。所以,美國真的能輕易擺平伊朗嗎?

美國一直沒放過自己的對手,要把自己的對手逐個擊破

這些年,美國一直奉行一個原則,那就是把不聽話的國家全部擺平。所以先是伊拉克、再是利比亞,後來是敘利亞,還有現在的伊朗和俄羅斯。

首先2003年的伊拉克確實是替罪羊,薩達姆在1990年入侵科威特已經被制裁。而2003年,美國不過是藉著反恐名義,公報私仇,搞掉不聽話的薩達姆。實際上,發動911襲擊的全部是沙特人,而沙特完好無損。

普京很清楚美國一直在遏制俄羅斯

至於利比亞更是讓人唏噓。美國以民主的名義推翻卡扎菲,而後利比亞陷入了長期內戰,至今依然在激戰。反而是敘利亞在俄羅斯的幫助下,穩定局勢,越來越多的地區正在進行重建。

所以,美國只是需要藉口,他不會放棄打擊這些對手的機會,只要這些對手給美國機會,美國就會採取行動。

關鍵是哪個對手暴露弱點,美國就會對付那個國家

大家發現沒,美國採取軍事行動是需要找藉口的。2003年是藉口反恐的名義,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2011年,利比亞陷入混亂,美國讓反對派先出頭;在敘利亞也是同樣的模式,讓反對派先出頭。

一國出現反對派,就會被美國利用

總之,美國其實是在找對手國家的弱點。事實上,許多國家都有弱勢的時候。比如今年法國爆發了黃馬甲抗議,如果法國是美國對手,這就會被美國利用。同樣,英國近幾年蘇格蘭一直謀求獨立,只是美英關係比較鐵,美國反而是維護英國。

總之,美國的下一個目標,是國家出現了比較重大的事件,讓美國有機可乘了。


風雲世界觀


收拾誰?美國收拾伊朗?開玩笑!

從蘇聯解體後美國一直在收拾人。先收拾了薩達姆,接著收拾了塔利班,後把南聯盟給收拾了,緊接著是利比亞,敘利亞收拾了個半半拉拉,現在輪到委內瑞拉和伊朗了,世界被美國攪得“周天寒徹”。

結果呢?南聯盟到是真正被美國收拾掉了,旦那不是美國一家的成果,其中歐盟起了很大作用的,南聯盟分裂後的穩定主要是歐盟努力的結果。其它國家就不是美國想要的結果了。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亞、敘利亞等,哪個國家被美國徹底收拾掉了?除了留下一個爛攤子外,便是死死拖住了美國的後腿,讓它“含著是塊骨頭丟了是塊肉”,深陷進退維谷。

現在又開啟了委內瑞拉和伊朗模式,要向這兩國開戰。其實,這只不過是一種虛張聲勢,一方面是兌現川普競選承諾,另一方面是川普商人本性的體現,為了多賣美國石油,改善美國經濟,搶佔委內瑞拉和伊朗的石油市場的一種政治訛詐。

川普自己都很明白,與伊朗開戰他是佔不到任何便宜的。伊朗不是伊拉克,也不是阿富汗。伊朗主體民族和主體信仰從內部團結同仇敵愾上要強於其它中東國家,是頗具戰鬥力和持久力的。

美國的對伊政策,嚴重傷害了世界其它國家特別是歐盟國家的利益,歐盟正在整合起來對抗美國。俄羅斯、中國、印度等國就不提了。

在這種四面楚歌的情況下,美國要收拾伊朗?做清夢去吧!


塵垚4


我覺得這個問題有失偏頗,首先一個問題必須明確,那就是伊朗不會被美國完全的收拾,他們只會處在互相焦灼的狀態,伊朗與美國的鬥爭也不是一年兩年了,多年以來,儘管經受著美國的制裁,但是仍然能夠自立自強的屹立於世界民族之列。我相信這次雙方的鬥爭會以和平談判的方式解決,因為美國的盟友比如,法國,英國都不支持美國退出伊核協議,美國自己孤注一擲,不會有好的結果,那麼美國下一個目標會是誰?我認為可能是敘利亞和委內瑞拉。



敘利亞的戰爭從2011年就開始爆發,美國儘管宣佈要從敘利亞撤軍,但是由於俄羅斯的兵力一直駐紮在敘利亞,美國不願意在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以後無功而返,現在的敘利亞已經成為俄羅斯的勢力範圍,美國很難再策動反對派進行新的活動。在學校的情況下,美國就把重點放在了敘利亞的戰後重建之上,現在敘利亞要舉行全國對話大會,美國極有可能在這次大會上,做手腳破壞敘利亞和平統一進程。



其次就是委內瑞拉。現在瓜伊多已經在委內瑞拉宣佈另立山頭,儘管沒有形成較大的勢力,但是美國一直支持著瓜伊多背後的反對派,儘管瓜伊多可能難以自保,但是反對派卻會在委內瑞拉長期的存在,到時候就算是給埋下了一顆危險的種子。委內瑞拉就處在美國的後院地位非常重要,如果被俄羅斯趁虛而入,在此地插入一腳,美國將會寢食難安。因此,解決委內瑞拉問題,會是美國下一次的戰略重點。


歸根到底,其實還是俄羅斯與美國的較量。以上僅是我的個人拙見,有不對的地方還懇請您批評指正,感謝您的點贊和關注,祝您生活愉快!


迷彩營地


美國短期內不可能收拾完伊朗,不管是繼續軍事威懾和經濟外交封鎖,還是大動干戈對伊朗進行軍事打擊,但不論是美國哪一種對伊朗策略,都不會在短期內迫使伊朗妥協和認慫,然而即便如此,也不會不會影響美國的全球戰略繼續實施!



實際上相對於全球戰略來看,美國針對伊朗的軍事威懾和經濟封鎖不過是開胃菜,美國的真實的大國策略還是扼制全球的競爭對手,確保美國一家獨大的超然領先優勢!



實際上美國的這種全球扼制競爭對手的策略是連貫的,早在冷戰結束後就已經明確並在歷屆美國政府中實施,不過每一屆美國政府的實施方式和路線稍微不同,側重點也有所不同罷了!特朗普政府不過是將這種策略實施的更加極端而已!不過這也說明美國已經從心裡感覺到了危機!



美國扼制的幾個潛在對手有越來越試圖以組團發展的歐洲、仍然擁有與美國匹敵駭人核武庫的俄羅斯、看似對美國畢恭畢敬點頭哈腰的日本及新的經濟大國!



策略也非常明確,儘可能的阻止歐洲形成合力,並試圖通過北約東擴壓制俄羅斯並捆綁歐洲,繼續高強度的困住野心勃勃的日本及孤立封鎖新的經濟體!



對於美國與伊朗衝突問題,不過是這種大戰略之下的一種戰術措施,也一定程度上是因為石油的控制權和地緣政治的目的,當然這種戰術措施也是連貫的,徹底迫使伊朗認慫只是為美國地區盟友提供可以控制地區的機會,當然若地區有新的力量繼續幹擾美國地區盟友的控制權,美國也會毫不猶豫的繼續打擊,這一方面土耳其可能會成為下一個美國在中東的打擊對象!



這種戰略與戰術的取捨問題是很明顯的,即便美國雙航母戰鬥群陳兵波斯灣,也不耽擱美國繼續搞大規模的貿易戰爭,甚至明確的知道與伊朗衝突可以讓俄羅斯在石油貿易中獲得巨大利益,也要堅持實施,間隙美俄領導人還會來一段親密互動!



不過擔心是多餘的,美俄之所以沒有成為戰略盟友,只是沒有一個讓美俄都擔心的競爭對手而已,此時的美俄領導人親密互動,或許會有一些讓人心寒的苟且交易,但俄羅斯心理非常明白,短期內對俄羅斯有致命威脅還是美國,短期內不會有太大的戰略調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