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唐僧三番五次趕不走孫悟空,你看如來和觀音如何警告唐僧?

難怪唐僧三番五次趕不走孫悟空,你看如來和觀音如何警告唐僧?

小時候就一直很喜歡看《西遊記》,在我們的印象當中,唐僧在影視劇中的形象,一直屬於溫文爾雅,是比較紳士的類型,雖然偶爾有點小脾氣,但也是在尊重佛家戒律清規的前提下,可是真正看過原著的朋友你就會發現。

其實唐僧在大家的心目中,簡直是天差地別,愛哭、愛鬧、偏見、愛耍脾氣,這完全就是副大家閨秀的樣子,孫悟空在他手下吃了不少苦頭,特別是唐僧在豬八戒火上澆油之下,更是對孫悟空後不客氣,三番五次想趕走猴子。


難怪唐僧三番五次趕不走孫悟空,你看如來和觀音如何警告唐僧?


在唐僧剛救出孫悟空不久,猴子就因為要保護師傅,將六個殺人不眨眼的毛賊殺死,當時因為孫悟空還沒有緊箍約束,要不然唐僧早就有想趕走他的年頭,第二次是在白虎嶺遇見的白骨精,這一章節也是很多人最不願意看的章節。

唐僧的形象,也正是在這一回,在我們大家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自己肉眼凡胎、是非不分,非得聽信豬八戒的慫恿,讓師徒關係決裂,孫悟空因此被唐僧逐出師門,第三次是在碰見六耳獼猴之前,孫悟空也是打死一夥盜賊,再次被唐僧逐出師門,但是孫悟空最終還是陪著唐僧走到了西天。


難怪唐僧三番五次趕不走孫悟空,你看如來和觀音如何警告唐僧?


這師徒之間的關係完全是水火不容,為何還能一起修成正果呢?其實在消滅六耳獼猴後,孫悟空就決定向如來佛祖提出辭職道:“上告如來得知,那師父定是不要我,我此去,若不收留,卻不又勞一番神思!望如來方便,把松箍兒咒念一念,褪下這個金箍,交還如來,放我還俗去罷

如來是何等人物,他有一雙慧眼,能夠看到過去和未來之事,其中孫悟空是如何被唐僧冤枉的,如來自然一清二楚,於是就對悟空說道:“你休亂想,切莫放刁。我教觀音送你去,不怕他不收。”從不怕這兩個字看,如來其實也對唐僧的做法不滿,接著再看觀音如何警告唐僧的。

難怪唐僧三番五次趕不走孫悟空,你看如來和觀音如何警告唐僧?

觀音跟著孫悟空見了那唐僧,就嚴厲的說道:“唐僧,前日打你的,乃假行者六耳獼猴也,幸如來知識,已被悟空打死。你今須是收留悟空,一路上魔障未消,須得他保護你,才得到靈山,見佛取經,再休嗔怪

你今須是收留悟空”意思就是你今天收也就罷了,不收那也得收;“須得他保護你”意思就是,哪怕是缺了豬八戒和沙僧,都不能缺了孫悟空;“才得到靈山”這也強調沒有孫悟空,取經團隊到不了西天取不了經;“再休嗔怪”這就是直接警告唐僧,以後不能在冤枉辱罵孫悟空,更加不能對孫悟空念緊箍咒。

所以大家發現沒有,自從六耳獼猴這一回之後,唐僧真的是記住如來和觀音的警告,從此不但沒提趕走孫悟空的事情,連緊箍咒都沒有再念過一句。

所以難怪唐僧三番五次趕不走孫悟空,其實都是如來和觀音直接警告唐僧而已!

(本文部分內容參考《西遊記》圖片來源自網絡,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