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我在汶川映秀的故事我叫李勇,汶川映秀人,羌族,08年汶川大地震影響了我的軌跡,人生需要歷練,我就在倉促中開始了那段故事:08年5月,我從西南師範大學畢業到臥龍自然保護區工作三年有餘,服務於國寶大熊貓的保護和開發,地震發生那一刻,我和同事正在臥龍自然保護區巴郎山鄧生野外考察植物、動物、景色線

回憶我在汶川映秀的故事我叫李勇,汶川映秀人,羌族,08年汶川大地震影響了我的軌跡,人生需要歷練,我就在倉促中開始了那段故事:08年5月,我從西南師範大學畢業到臥龍自然保護區工作三年有餘,服務於國寶大熊貓的保護和開發,地震發生那一刻,我和同事正在臥龍自然保護區巴郎山鄧生野外考察植物、動物、景色線路。一陣劇烈的晃動,又一陣,完全不能在高山草甸上站立和坐穩,遠方山樑上垮塌的煙塵由遠及近,伴隨著地下轟隆隆的響聲,直覺告訴我們地震了,寬闊的山頂部位讓我們免受落石的危險,手機無信號,打開收音機:“東經103度,北緯31度發生8.2級地震!!”這不是我的老家映秀座標嗎? 我執意要下山徒步回,被餘震、大雨以及同事阻攔,睡在帳篷裡,一夜不得安靜:地搖、轟隆聲、大雨、收音機裡組織隊伍到達都江堰。。。輾轉5天后,徒步200多公里垮塌山路終於回到了映秀回到家鄉,災情比想像中還要慘烈,95%的建築垮塌,兩萬多人口震後統計僅剩4000多人,交通癱瘓、物資匱乏、大型機械不能進入,通過直升飛機和舟橋部隊運輸船運送傷員和補給。從小在小鎮長大,幾乎每人都認識,看見了誰,看不見了誰,剛挖掘出來又是誰,在擺滿遇難者遺體的場地上穿梭搜尋自家遇難的八位直系親屬。緊張的救援工作讓我感覺到個人力量的單薄,能為受傷故鄉母親做點事,才安心。救援工作接近尾聲的時候又發生了救援直升機墜毀的事,主動爭取到同鐵軍上山搜尋的機會,翻越老虎嘴堰塞體、穿行於海拔落差3000多米的竹林,跋涉過兩邊百米懸崖的山樑,趟過30米寬攔腰深零度的冰冷激流,看到年輕的士兵缺乏經驗把手和臉掛傷出血在竹枝上,看到一戶垮塌房屋的豬圈圍牆倒塌後,三隻受傷的小豬堅守在家園裡的眼神! 動物尚且如此,我為何不能為家鄉堅守?此信念讓我如釋重負,充滿動力。人生的追求可以很簡單。至此,我有了堅定的想法,用圖片記錄下這場事件,之前的相機幫我保存了多張珍貴畫面,但內存有限以及充電不便,每天也會艱難的從中選出照片刪除,在交通打通的第一天,我便更新了相機存儲卡為更可能多的收集地震後震中的每一天。有了交通,有了板房,有了救援者和記者的進入,看到我們的政府工作的繁忙以及對本地情況的熟悉度,我便主動承擔開辦了“印象映秀”主題茶館,茶館作為四川獨特的文化載體,屬於談事會客的主要場所,不同於當下僅休閒用途。小時候從本地學識最淵博的外公外婆處聽來記下的本地歷史沿革淵源故事,能為汶川映秀的宣傳加聲,短時間便成為了汶川地震的記者站,各大媒體朋友,各路新聞記者,需要哪方面的資料、採訪者,我都盡力幫到,為家鄉正面發聲。2009年除夕同媒體記者在板房中渡過了震後難忘的春節。窗外雪花飄落,板房內溫暖熱鬧,各自編排的節目、精心準備的大眾口味餃子、媒體朋友陪伴我們的共同守歲迎新年。“印象映秀”茶館是臨時的場所,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地震前外公曾有想法為映秀出本書,我便在08年三月份給他買了一支錄音筆,每天下午自己錄一個小時,雖然地震後沒找到他的錄音筆,但我可以為他完成這個心願,為映秀出一本書。在地震一週年祭的時候,從臺灣文藝界友人處募的4萬元製作費用,從13000多張珍貴照片中避免血腥場面選出了108張代表照,團隊夜以繼日的趕排版、書刊號、設計、請羌委會長張善雲、映秀小學校長譚國強寫序、印刷最終完成了《印象映秀---5.12震中紀實》畫冊,如願在週年祭出版讓更多人能帶走和查閱到映秀真實發生的重生故事。一本畫冊既是一個交代,也是一個開始。由於災後致力於羌族文化的傳承和保護,我得到了四川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學習的機會,川大校訓“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踐行著化成天下的使命,參與了玉樹地震救援、籌備‘汶川攝影展’、‘中國汶川災難論壇’、‘大土司’茶祥子文化生根、‘映秀之家’公益項目、天府之國博物院,現在致力於羌族文化的挖掘保護與開發、家族文化傳承、長江黃河流域文明交融。美麗重生映秀歡迎您再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