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防大臣因“洩密”解職,唐寧街演繹現實版“紙牌屋”

英国防大臣因“泄密”解职,唐宁街演绎现实版“纸牌屋”

2019年5月1日,英國國防大臣加文·威廉姆森因洩密被解職。英國國際開發大臣彭妮·莫當特當天接任國防大臣一職。 (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於2019年5月9日《南方週末》)

威廉姆森屢次與首相沖突,是他從內閣墜落的原因。抵制華為、擅闖南海、軍事擴張,威廉姆森的種種強硬宣示,卻並未能得到唐寧街背書。

面對驟然被剝奪的權位,野心勃勃的威廉姆森顯然不願意認輸。英國媒體認為,他將自己包裝成為“民族主義者”,實則是在投機,為自己謀取政治資本。

2019年5月1日,英國首相特蕾莎·梅突然開除了國防大臣加文·威廉姆森,隨後,任命彭妮·莫當特繼任國防大臣,她成為英國首位女性國防大臣。

威廉姆森被指向外界洩露英國同意華為參與5G建設的有關信息,但他拒不認罪,還以“兩名女兒的生命”發誓,捍衛清白。

英國脫歐陷入僵局,特蕾莎·梅內閣可謂是風雨飄搖,各種政治勢力纏鬥,對她發起多次不信任公投。內憂外患間,曾經被特蕾莎·梅視為心腹的核心幕僚,也展露異心。《衛報》稱,威廉姆森是為了“成為首相的慾望”而洩密,實際上,是“洩露了野心”。

抵制華為、擅闖南海、軍事擴張,威廉姆森的種種強硬宣示,卻並未能得到唐寧街背書。在外界看來,他將自己包裝成為“民族主義者”,實則是在投機,為自己謀取政治資本。

比特蕾莎·梅足足小20歲的他,曾效力於“英國近200年來最年輕的首相”卡梅倫。轉投特蕾莎·梅後,與新上司意見相悖的政綱、“顯示對軍事戰略無知”的攻擊性言論……威廉姆森屢次與首相沖突,這被BBC分析為是他從內閣墜落的原因。在他任內,英國軍艦多次進入中國南海水域“挑釁”,大秀存在感。2019年1月,在南海,英國海軍“阿蓋爾”號護衛艦與美機美艦演練。2018年9月,英國海軍船塢登陸艦“海神之子”號擅闖中國西沙群島領海,被中國海軍驅逐。2018年2月,威廉姆森高調派遣“薩瑟蘭號”護衛艦巡航南海,捍衛其所謂“自由航行”的權利。隨後,《太陽報》等英國媒體捅出消息稱,這艘已服役超過20年的舊戰艦在南海吃盡了苦頭,曾被16艘中國海軍艦艇包圍,還有一次遭到2或3艘054A軍艦的驅離,無奈下,“薩瑟蘭號”只能向附近的美艦發出無線電求救信號。

身為英國保守黨下議院黨鞭,他本應以監督本黨議員紀律為己任,卻因為為人所最不齒的“洩密”,被黨主席以儆效尤。

唐寧街版“紙牌屋”

2019年4月23日,由特蕾莎·梅擔任主席的英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決定同意中國公司華為“有限制”地參與5G網絡建設。會議次日,這場高度機密的高層會議細節,卻被公之於眾。英國親保守派、挺脫歐,但反特蕾莎的《每日電訊報》獨家披露了“內幕”消息,並描述了會議細節,包括威廉姆森等多名內閣成員反對特蕾莎·梅的決定,提醒她“務必顧及美國的態度與政策反應”。據《衛報》報道,投票結果是5∶5,特蕾莎·梅本人投支持票。

英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是2010年5月由時任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創建,主席由首相擔任,成員只有財政、內政、外交、國防內閣大臣等9人,在必要時,內閣其他成員、情報機構首長、軍方高層可以列席會議。由於會議關乎國家安全,所以保密層級很高,非經首相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對外透露議事內容。

這次洩密事件舉國矚目。據《衛報》4月26日報道,英國內閣秘書兼國家安全顧問馬克·塞德威爾向出席4月23日會議的內閣成員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他們承認是否洩露了當日會議內容。

威廉姆森等5名主要嫌疑人,爭相否認。但喪鐘已然敲響。

解職消息來得很突然。據《衛報》報道,在4月23日會議結束後,威廉姆森與爆料記者通了11分鐘的電話,是當日與會大臣中唯一與《每日電訊報》接觸者。於是,5月1日下午,在國會大廈裡的首相辦公室內,特蕾莎與威廉姆森當面對質,直接對他出示證據,要他“收拾收拾,自己請辭”。但威廉姆森拒絕請辭——於是,特蕾莎選擇了“當場開除”他。

在給威廉姆森的解職信中,特蕾莎·梅將“未經政府授權的洩密”形容為“極其嚴重的事情”,並表示威廉姆森的行為“非常令人失望”。

威廉姆森一度意氣風發。據BBC報道,在首相競選中,他把自己定位為“造王者”。志得意滿的他對外放風,因為他的組織能力,每一位首相候選人都曾向他大獻殷勤。他常掛在嘴邊的是,首相離不開他,當首相的領導能力在幾個場合被挑戰時,得靠他成功化解。

特蕾莎曾經很信任他。2016年,她延攬他做議會競選經理,贏得大選,就任首相。在她最信任的兩名顧問離職後,威廉姆森在她團隊裡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他曾被特蕾莎委以重任。2017年10月,時任國防大臣邁克爾·法倫爆出性騷擾的陳年舊聞,必須迅速填補國防大臣職位空缺的特蕾莎,於2017年11月任命威廉姆森為國防大臣。法新社評述,任命威廉姆森的決定,讓特蕾莎·梅避免了大規模改組內閣。

有英國媒體報道稱,威廉姆森上任時曾吹噓:“我塑造了她,我也能打敗她。”但威廉姆森並不承認自己有說過這話。

陷入此次洩密調查的5名內閣成員,都有希望在特蕾莎下臺後接任首相一職。BBC稱,洩密案是保守黨內權鬥徵兆。

“當一名大臣向媒體提供國家安全決策的細節時,政府就出了大問題,想必他是被接替特蕾莎的野心矇蔽了雙眼。”《衛報》在5月1日的社論中分析稱。

更多令人瞠目結舌的權力鬥爭內幕被媒體抖摟出來。據《星期日泰晤士報》報道,威廉姆森被解僱的原因是,特蕾莎聽說,威廉姆森散佈她患有I型糖尿病的傳言,這意味著她不應該繼續擔任首相。一名資深保守黨官員,無意間聽到了有關首相健康的詆譭性言論,便將威廉姆森的談話報告給了唐寧街。另有人在一次晚餐時,偷聽到威廉姆森指責梅不適合擔任首相。但這都被威廉姆森否認。

特蕾莎別無選擇。

“他喜愛暗黑政治藝術”

威廉姆斯在他國防大臣的辦公桌上,養了一隻狼蛛,並以希臘神話中第二眾神之王克洛諾斯的名字為其命名。

面對驟然被剝奪的權位,野心勃勃的威廉姆森顯然不願意認輸。接到首相解僱信的當晚,他在社交媒體發佈聲明,再次“極力”否認自己是洩密的源頭。據BBC於5月2日報道,當天,英國的多家報紙都援引威廉姆斯的話說,他是“仇殺”和“袋鼠法庭”的受害者。袋鼠法庭,即非正規的法庭,也指私設公堂或不合法律規程和正常規範的審判。

昔日同僚,也被威廉姆森擺上了對立面。威廉姆森專門點名馬克·塞德威爾,稱自己與負責調查此次洩密事件的同僚“關係不好”。

威廉姆斯自我辯解的理由如此觸目驚心,也讓他和特蕾莎徹底撕破臉。《紐約時報》認為,從親密盟友到解僱,此次事件也凸顯了特蕾莎政府的動盪。其實,在特蕾莎讓威廉姆森上任國防大臣之時,《星期日泰晤士報》政治新聞編輯蒂姆·希普曼就猜測,威廉姆森掌握了同僚不少“黑料”。

在BBC第5電臺直播視頻中,特蕾莎的前首相顧問喬伊·瓊斯直言,這是現實版的“紙牌屋”:“與威廉姆森為敵是危險的,因為他長時間處於政治核心……所以他知道‘屍體’埋在哪兒。根據我們目前瞭解到的信息,他下一步會考慮如何重拾行動力。”

“對威廉姆森的不滿源於他喜愛暗黑政治藝術,以及爭取對自己的政治優勢以及未來不遮掩的野心。”BBC政治事務編輯昆斯伯格透露,許多英國政府權力中心的人一直對威廉姆森有所不滿。

步入政壇的短短几年,他火箭般躥升。在34歲那一年,威廉姆森當選議員,進入議會下院,曾任前首相卡梅倫的議會助理,為其拎包,迅速接近政治核心。在卡梅倫因脫歐辭職後,他改換門庭,成了特蕾莎的議會競選經理。

他的投機換來了豐碩回報,在特蕾莎就任英國首相後,威廉姆森成為保守黨首席黨鞭,負責確保黨內議員按照保守黨的方針政策投票。可他卻曾在嚴肅場合鬧過笑話,並因此被載入“史冊”。2018年7月3日,當他在下議院講話時,身上突然發出了第二個聲音。當時,懵了幾秒的威廉姆森摸了摸西裝內袋,才找出了“罪魁禍首”——智能手機的Siri(蘋果語音助手)。下議院議長約翰·伯科開玩笑地說:“這都是什麼事兒。”據《鏡報》報道,這是Siri在英國議會的首秀。

41歲時,威廉姆森被任命為國防大臣。這是他第一次入閣擔任重要職務,由於他出任議員資歷尚淺,一時非議無數。

近年來,英國軍隊不斷承受削減預算的壓力,這是每一任國防大臣都得面對的難題。一些保守黨議員對於威廉姆森出任國防大臣一事表示驚訝,擔心其能否勝任。

從成就“英國曆史上第二位女首相”,到掌握大國軍權,威廉姆森的企圖心越發不加掩飾。2018年6月,威廉姆森曾持續向財政部施壓,要求增加國防支出。路透新聞報道稱,他曾威脅,如果不為國防部爭取更多資金,他將推翻特蕾莎·梅的政府。

在脫歐問題上,特蕾莎留給外界“過於軟弱”的形象。如今,面對多次彈劾的壓力和咄咄逼人的威廉姆森,特蕾莎強勢回擊,棒喝那些內閣中反對她的勢力。雖然特蕾莎先下手為強,但威廉姆森似乎留有後手,站在昔日上司的對立面上,他也許會反戈一擊。

“威廉姆森倒退到了‘炮艦外交’時代”

資歷尚淺,又缺乏軍隊經歷,讓第一次就任內閣的威廉姆森,在處理相關問題時缺乏相應經驗。

威廉姆森的反華言論,頻頻在內閣引爆爭議,又因為其不符合實情,貽笑大方。2019年2月11日,他聲稱,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號航空母艦服役後的首次任務,便是搭載兩個中隊的F-35B,前往南海地區,在這片“爭議水域”展示“硬實力”。

雖然威廉姆森態度強硬,但這只不過是他開的又一張空頭支票。當時,“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配套的美製艦載機尚未到貨。據英國簡氏防務週刊估計,在2021年之前,該航母上不會有F-35B型進行正式部署。

威廉姆森聲稱要往南海部署航母的言論,不但有同僚批評其“愚蠢”及“冒犯中國”,呼籲其約束言行,英國財政部還因此與國防部鬧起了不和。財政大臣菲利普·哈蒙德本計劃當月赴華洽談,國防部橫插一耙,讓他的訪華行程橫生變量,也給中英關係帶來雜音。據《金融時報》報道,中國駐英國大使就威廉姆森的言論向英國外交部提出抗議。

當時,正準備於3月29日脫歐的英國,迫切希望在全球範圍達成更有利的貿易協議。而中國是英國最大的貿易伙伴之一,也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非歐盟夥伴。未曾想,財政部的如意算盤,被威廉姆森打亂了。直到原定計劃的兩個月後,2019年4月,英國財政大臣才實現訪華。

“威廉姆森倒退到了‘炮艦外交’時代。”前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在接受BBC採訪中批評,“國防大臣視中國為威脅,與此同時,財政大臣和外交大臣到處表示,他們希望與中國建立密切的經濟夥伴關係。”

威廉姆森聲稱“要動用硬實力來支持英國的利益”。可由於國力衰退、軍費預算縮減,英國一度淪落到無航母可用,直到“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下水,才使英國重回“航母俱樂部”。2018年6月27日,在英國下議院的一次質詢中,來自皇家海軍的委員公開質疑威廉姆森的言論,用一種近乎嘲諷般的口吻稱,英國海軍甚至很難湊齊一個航母戰鬥群。且不說航母的艦載機遲遲無法到位,就連這筆預算都捉襟見肘。該委員最後總結稱,以皇家海軍目前的實力,實在無法擔負在南海的巡邏任務,不應浪費寶貴的預算。

英國皇家海軍委員的打臉,並未讓威廉姆森有所反省,在他攻擊性策略的矛頭所指處,堅起的靶子越來越多。

2019年2月15日,他在演講中稱,因其在烏克蘭和敘利亞的行動,俄羅斯沾上了鮮血。俄羅斯外長反唇相譏,稱他為“戰爭大臣”。英國《泰晤士報》於2月18日就此評價他“除了從財政部要了點國防預算,他幾乎一事無成”。

在外交上,威廉姆森經常對其他國家出言不遜,在內政上,他也態度強硬。上位後,他頻頻與特蕾莎·梅唱反調,尤其在脫歐議題外交與安全戰略上。他政見多變,曾以反對脫歐示人的他,近來卻在脫歐問題上對歐盟態度強硬。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威廉姆森與首相間,早有嫌隙。在特蕾莎最為頭疼的脫歐議題上,2018年12月,他聲稱:英國軍隊已經為無協議脫歐做好準備,脫離歐盟是英國二戰結束以來最了不起的時刻,值得高興,(脫歐後)英國計劃在加勒比和東南亞建立兩個新的軍事基地。在接受《星期日電訊報》採訪時,他公佈了這一計劃,新的東南亞軍事基地的候選地點包括新加坡和文萊。

然而,威廉姆森的設想似乎並沒有得到太多國內的肯定,工黨議員克里斯·萊斯利說,這顯示了他對軍事戰略的無知。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瑪麗亞·扎哈羅娃更是於2019年1月11日表示,威廉姆森等英國官員的言論,是英方黷武思想的寫照。俄羅斯之所以反應激烈,是因為英國已經把手伸到了自家地盤。當月,英國皇家海軍小組抵達烏克蘭,著手對烏海軍開展培訓。

如今,從國防大臣位置上下臺的威廉姆森,對英國對外戰略的影響力銳減,也讓曾一度受到困擾的“英俄軍事關係”“英中軍事關係”重現迴歸常態的契機。曾經到處滿世界點火的他,如今,輪到他自己,嚐嚐被放在火坑上烤的滋味。

南方週末記者 鄭宇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