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珍珠港事件改變了二戰?看看美國的工業和經濟能力就知道了

隨著1941年12月7日日本聯合艦隊偷襲珍珠港,一向自詡為二線隊員的美國終於下了場,參與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來。通常後世歷史學家都認為這場偷襲,是二戰的巨大的轉折,改變了敵我力量對比。然而為什麼偷襲珍珠港,會成為二戰的巨大轉折呢?

一.戰前的美國軍力

參加戰爭前,美國軍力始終保持一個非常低的水準。陸軍只有十萬人上下,編組為了四個步兵師和一個裝甲師,裝備較為落後,坦克數量在三百輛上下。陸軍航空隊僅有56個飛行中隊,1700架各型軍機,且缺乏實戰經驗。缺乏戰爭經驗的美國陸軍在新武器的開發上更是頻頻走入彎路,對現代戰爭所需要的裝備認識不足,這一點從M3中型坦克被戲稱為七兄弟棺材就可以看出來。

為何說珍珠港事件改變了二戰?看看美國的工業和經濟能力就知道了

二戰前美國陸軍訓練

美國海軍此時較為強大,有戰列艦17艘、航空母艦8艘、重巡洋艦18艘、輕巡洋艦19艘、驅逐艦165艘、潛艇106艘。乍一看強大無比,但是許多艦船頗為老舊,而且和陸軍一樣缺乏經驗,且過於分散,能用於和日本作戰的只有太平洋艦隊而已。

在這種低水準的軍力下,美軍總兵員不過三十萬左右,且素質較低,缺乏經驗,訓練也不充足。而且國民的參軍熱情極低,身處戰爭之外的美國大眾對於參軍並無好感。可以說在這個時候,美國軍隊屬於排不上名次的。

戰前軍隊實力排名,英國排名第一,緊隨其後的是法國,第三是德國,意大利排名第四,而日本排名第五。至於蘇聯和美國,蘇聯在蘇芬戰爭打的太糟糕,至於被列為不入流的軍隊,而美國則因為軍隊規模太小,而不入排行。

二.美國強大的工業能力

然而如果數一數美國的工廠,就知道當時的美國有多大的戰爭潛力。

二戰前,美國的工業生產產值佔全球的百分之30左右,這個數字差不多要把英國,法國,德國三國組到一起,才能與美國相當。此時英法德三國,各自生產總值只不過佔全求的百分之10-14左右,只相當於美國的三分之一。

為何說珍珠港事件改變了二戰?看看美國的工業和經濟能力就知道了

美國鍊鋼廠

舉一個直觀的例子,因為大蕭條的影響,美國的冶煉產業在三十年代大多停產或減產。然而即便如此,美國的鋼產量仍舊在3500-萬噸,至1940年為6077萬噸。而1940年,德國鋼鐵產量頂峰為2154萬噸,蘇聯1832萬噸,英國為1318萬噸,日本686萬噸,意大利僅有226萬噸。

而1941年時,美國已經在為戰爭做準備,當時美國戰爭機器還有沒有開動,生產軍備大多也用於出口。但即便如此,美國的產量仍舊驚人,以坦克為例,1941年,德國生產了2674輛輕型坦克、467輛中型坦克、540輛自行火炮,而美國則生產了美國生產了2591輛輕型坦克、1430輛中型坦克。

在沒有完全開動的狀態下,美國的工業能力已經如此恐怖,在當時沒有人能想象的到,美國一旦全面開動自己的戰爭機器,飛速運轉會是什麼樣子。但僅僅從這些數據上,已經是震撼人心。

三.珍珠港後,美國真正的實力

在珍珠港事件後,美國震驚之餘,更是憤怒無比,最終對軸心國宣戰。此時美國強大的工業能力被展現的的淋漓盡致,在整個國家飛速的為戰爭而開足馬力生產軍火的情況下。美國的軍工潛力逐步的被挖掘出來

為何說珍珠港事件改變了二戰?看看美國的工業和經濟能力就知道了

美國坦克生產線

還是以坦克為例子,在1941年德國坦克產量有所上升,生產了1285輛輕型坦克、994輛中型坦克、78輛重型坦克、826輛坦克殲擊車、792輛自行火炮。國的坦克產量則大幅度上升,幾乎爆炸式的增長,10674輛輕型坦克、12933輛中型坦克、639輛坦克殲擊車、2088輛自行火炮。雖然此時這些裝備大多還不如德國的好用,但也非常恐怖。

而到了大家都瘋狂暴兵的1944年,德國生產了6903輛中型坦克、1000輛重型坦克、3966輛坦克殲擊車、5868輛自行火炮;蘇聯生產了14715輛中型坦克、2250輛重型坦克、9554輛坦克殲擊車、2510輛自行火炮。但是美國卻生產了4043輛輕型坦克、10639輛中型坦克、40輛重型坦克、3095輛坦克殲擊車、3450輛自行火炮。整個戰爭期間,美國所生產的坦克等載具就高達10萬輛左右

而在軍機上,美國對於德國、日本也都是碾壓性的。二戰期間,德國生產了113514架各型軍機,日本為65000架,而美國則為324000架,德國日本加到一起美國的一半多。而美國生產的軍機裡,光是B17重型轟炸機就有12731架,B24重型轟炸機則為19256架。

在海軍艦船上差距則更為巨大,德國海軍包括建造和俘獲,總計擁有9艘戰列艦,10艘巡洋艦,10艘輔助巡洋艦,42艘驅逐艦,1188艘潛艇,3306艘炮艇和輔助船隻。而美國則生產了6771艘各型作戰艦艇,其中包括150多艘航母、10艘戰列艦、48艘巡洋艦、349艘驅逐艦、498艘護衛艦,203艘潛艇以及各類輔助船隻。

為何說珍珠港事件改變了二戰?看看美國的工業和經濟能力就知道了

美國海軍豪華陣容,滅國艦隊

同時期的日本海軍,戰前才擁有10艘戰列艦,10艘航空母艦,38艘重型和輕型巡洋艦,120艘驅逐艦,65艘潛水艇和其它各類輔助船隻。戰爭期間才生產了17艘航母、2艘戰列艦、9艘巡洋艦、63艘驅逐艦和147艘潛艇。可以說,單單美國自身,就媲美了德國和日本的產能。

四.二戰中,美國對其他國家的援助情況

而在珍珠港後,美國對同盟國各國的援助也大幅度上升。這無疑給同盟國中陷入戰火中的各國注入了一劑強心劑。因為各國均因為軸心國而損失慘重,工業大幅度癱瘓,如果沒有及時的輸血,很難繼續戰鬥下去。

僅以蘇聯為例,蘇聯就憑藉租借法案獲得了大量的援助,其中各型飛機1.4萬架,軍用汽車49.5萬輛,坦克,裝甲車2萬8千輛,摩托車3萬2千輛,火車車頭和車廂等13000輛,高射炮8000餘門,衝鋒槍10萬餘支,無煙火藥13萬噸,炸藥13萬2千噸,鋼材259萬噸,各類燃油:262萬噸,其餘物資數不勝數,對蘇總計價值112億美元。

為何說珍珠港事件改變了二戰?看看美國的工業和經濟能力就知道了

租借法案運來的物資

同時期中國也獲得了不小的援助,步槍獲得了21萬支,手槍4千支,衝鋒槍4萬支,各類機槍3萬挺,各型迫擊炮3900門,各型火炮1263門,火箭筒1886支,高射炮260門,其餘物資則難以計算。中國較少是因為一方面美國採取先歐後亞的策略,另一方面中國已經丟失了所有海港,陸上對外交通也大量斷絕,僅能通過駝峰航線進行運輸,運輸難度大,故數量稀少,當仍舊對中國抗戰起到了作用。

結語

綜上所述,正因為日本偷襲珍珠港,才促使了陷入孤立主義的美國選擇參戰,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也因此得到了增強。不得不說,日本偷襲珍珠港,確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更是讓戰爭的天秤滑向了同盟國。

參考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利德爾·哈特

《二戰始末(美國觀點)》威廉森·默裡/阿倫·米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