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壓道人的身份,只有兩個人清楚,但卻沒有開口的機會

陸壓道人在封神演義裡,可謂是“神龍見首不見尾”。他不僅沒有透露過自己的身份來歷,做事也是“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頗有隱世高手的風度。但是陸壓的身份也不是沒人知道,有兩個人就非常清楚陸壓的底細,但是陸壓沒給他們開口的機會,在他們洩露自己身份之前,就將其滅了口。這兩人都是誰呢?

第一個,被陸壓的釘頭七箭書殺死的趙公明。趙公明道行非常高深,早在東皇時期就已修成仙體,成了大羅金仙。但是趙公明俗念未了,被聞太師一忽悠,就走上了助紂為虐的道路。在攻打西岐的時候,趙公明仗著法寶強悍,打的闡教眾人無可奈何。也正因此,引來了陸壓的首次登場,並且經過一番對話,暴露出趙公明認得陸壓,而且清楚陸壓的身份來歷。

陸壓道人的身份,只有兩個人清楚,但卻沒有開口的機會

在雙方對陣之前先“盤道兒”,是封神中的慣例,陸壓與趙公明也擺脫不了俗套。趙公明見了陸壓先問了句“來的道者何人”。戰場上互報姓名很正常,但是陸壓的回答卻有點奇怪,他說“趙公明!你竟也不認得我?”。趙公明的第一句問話,顯然是不認識陸壓才問其姓名。而陸壓的回答,讓人覺得趙公明是認識他的。那到底認識不認識呢?答案是肯定的。因為陸壓又說了一番話,提醒了趙公明一下。他說“玉虛宮裡亦無名。玄都觀內桃千樹,自酌三杯任我行”,趙公明聽完這番話後勃然大怒,憤然向陸壓出手。

陸壓道人的身份,只有兩個人清楚,但卻沒有開口的機會

為什麼趙公明聽了這句話就大怒呢?顯然是想起了什麼,或者明白了什麼。陸壓說“玄都觀內桃千樹,自酌三杯任我行”,玄都觀是聖人“老子”的修道之地。而陸壓話裡的意思是,我可以經常出入玄都觀,並且可以在那裡喝酒、逍遙。也就是說,陸壓跟老子的關係不一般,並且能把玄都觀當自己的家一樣。而趙公明顯然在聽到陸壓說出玄都觀的時候,想起了什麼,同時也想起了陸壓是誰。可是趙公明是截教的人,跟玄都觀有什麼關係?

還真有關係,趙公明有件法寶叫“定海神珠”。這法寶相當厲害,也是趙公明的證道法寶。但是在遇到“落寶金錢”的時候,被燃燈道人給搶了去。燃燈在講述定海珠來歷的時候,曾說過這本是玄都觀的法寶,後來不知道失落在哪裡。顯然,這定海珠落在了趙公明在手中。至於趙公明怎麼從玄都觀裡得到的定海珠,書裡也沒有給出原因。不過陸壓這一提醒趙公明,趙公明就突然惱怒,估計跟這定海珠有關。也就是說,趙公明確實是認識陸壓的,並且因為定海珠,兩人產生過不愉快,只是時間太長,趙公明一時想不起陸壓是誰。但是等趙公明想起來的時候,也沒機會開口了。陸壓給他安排了釘頭七箭書,射的趙公明整天昏昏沉沉的,直到最後喪命。

陸壓道人的身份,只有兩個人清楚,但卻沒有開口的機會

第二個人,蓬萊島一氣仙“餘元”。餘元是截教的三代弟子,也是通天教主的“嫡系”,在教中地位很高。他聽聞自己的徒弟被闡教殺了以後,怒氣衝衝的趕來汜水關,要給他徒弟報仇。餘元雖然勇氣可佳,腦子卻不好用。到了汜水關,乾脆利落地被抓了俘虜。不過餘元還是有真本事的人,姜子牙處斬他的時候,刀砍刀裂,斧砍斧碎,就連韋護的降魔杵都奈何不得。這一來,餘元反而得意洋洋,在刑場大吹大擂。

陸壓道人的身份,只有兩個人清楚,但卻沒有開口的機會

正在闡教眾人無可奈何之際,神秘的陸壓道人又登場了。餘元一看陸壓的到來嚇得魂飛膽喪,也顧不上吹了,馬上服軟討饒。這就很奇怪了,陸壓沒有自報身份,闡教眾人也沒有介紹他,餘元為什麼看到陸壓就害怕呢?不用說,肯定以前就認識,知道陸壓的身份底細,也清楚陸壓的手段。而陸壓也沒有給餘元開口的機會,儘管餘元拼命討饒,還是用斬仙飛刀將他殺了。

陸壓道人的身份,只有兩個人清楚,但卻沒有開口的機會

就這樣,封神裡僅有的兩個清楚陸壓身份的人,被陸壓給滅了口。而陸壓的真正身份,也就此成迷。但可以肯定的是,趙公明與餘元的存在,對陸壓是個威脅,而陸壓要保存自己,就不能給這二人開口的機會。於是才藉著闡、截二教的戰爭,消除自身的隱患。至於他們三人之間有什麼恩怨,或者發生過什麼事情,就不得而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