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著降糖藥,為何血糖還不達標?

李立軍V5


糖尿病是我國第一大代謝性疾病。診斷糖尿病以後,不僅需要干預生活方式,還應給予合理的藥物降血糖,以預防糖尿病的各種急慢性併發症。那麼,口服降糖藥以後,為何血糖依然不達標呢?接下來,醫學莘將為您解析。



生活方式是否得到改善

糖尿病的治療為綜合治療,雖然已經給予口服藥控制血糖,但生活方式依然會影響治療效果,尤其是糖尿病前期、或病程較短的糖尿病患者,此時所需藥物劑量較小,生活方式的干預與藥物治療同等重要,應嚴格糖尿病飲食,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適當運動,更有利於血糖達標;若僅僅依靠藥物,飲食習慣、生活方式無改善,血糖達標率自然較差。

降糖藥是否足量

對藥物依賴較強的患者,血糖未達標,還需注意藥物劑量是否足量,如二甲雙胍,起始劑量一般為850mg或1000mg,但二甲雙胍降糖的最佳劑量卻為2000mg,因此,使用低劑量降糖藥血糖不達標,應考慮藥物是否足量,建議在專科醫師指導下調整。


降糖藥選擇是否正確

糖尿病患者所服用的降糖藥,每一種降糖藥都可不同程度降低空腹血糖與餐後血糖,但不同的藥物降糖的側重點不一樣。如二甲雙胍側重於降低空腹血糖,阿卡波糖、瑞格列奈等藥物側重於降低餐後血糖,所以,血糖升高的類型不同,降糖藥的選擇也不一樣,血糖不達標,還應注意是否選對了藥。

是否存在藥物失效

如果使用的是格列美脲、格列本脲等磺脲類降糖藥,需要注意了,該類藥物有可能存在藥物失效的情況,分為原發性失效與繼發性失效。原發性失效指初次使用,在藥物足量,療程足夠長的情況下,血糖依然不達標,與飲食未控制、胰島β細胞功能損害有關;繼發性失效是使用後已取得不錯的降糖效果,但降糖作用突然失效,不能控制血糖達標,與胰島β細胞功能損害或胰島素抵抗有關。應對方案為與其它口服藥聯用或換用胰島素。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口服降糖藥已達三種,但血糖依然不達標,糖化血紅蛋白依然>7%,說明胰島β細胞損害嚴重,需要給予外源性胰島素替代治療,如三短一長,或每日使用2-3次預混胰島素控制血糖。

綜上,口服降糖藥以後,血糖若依然不達標,應考慮是否改善了飲食習慣、降糖藥是否足量、降糖藥選擇是否正確,是否存在藥物失效的情況,是否存在胰島β細胞嚴重損害等情況。

感謝大家的閱讀!

醫學莘期待大家的關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識!

注:本文圖片來源網絡,若侵及版權,請聯繫刪除。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strong>

醫學莘


糖尿病患者,多數情況下都需要服用藥物控制好血糖,但如果以為吃了控制血糖的降糖藥,血糖就一定能控制下來,這種想法卻並不可取。糖尿病的控制並非是吃了藥就萬事大吉那麼簡單,一方面糖尿病的控制除了服藥,還要結合多方面的生活調理配合;另一方面,糖尿病的合理用藥,也是值得注意的一個方面。

糖尿病患者吃了降糖藥,血糖降不下來,生活調理跟上沒?

一直以來,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都不是單單靠服藥一個方面來做到的,很多降糖藥的說明書的適應症一項下,也明確指出,適用於通過飲食調理無法控制血糖達標的情況下使用,因此,糖尿病的控制,首先應該是生活方面的調理控制,其次才是合理用藥控制。

糖尿病的生活控制,主要包括兩個大的方面,一是飲食的調節控制,二是加強運動或體力活動。如果單單吃了降糖藥,而生活上仍然不注意,胡吃海喝,也從不注意控制飲食,而本身如果又比較懶,沒有運動鍛鍊的好習慣,這種情況下,單單靠吃降糖藥,當然不可能獲得好的降糖效果。

糖尿病患者的“吃”和“動”,並不是獨立的兩個方面,而是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只有做到吃動平衡,才能起到有效的血糖控制作用。如果您沒有肥胖方面的問題,那麼在飲食上注意適度,同時增加運動,注意通過運動加強對體內糖分的利用,對於輔助降糖,就是很好的選擇;而如果有糖尿病,同時存在肥胖問題的朋友,那麼在控制吃的同時,應該合理的進一步加大運動消耗,除了控制好每天攝入的糖分消耗,避免血糖升高以外,還要加大運動量,進一步的降低體重,改善肥胖帶來的胰島素抵抗等問題。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調理,主要是控制好食物結構和飲食習慣,主食中不妨增加全穀物、雜糧類食物的比例,牛奶可以每天適量補充,新鮮的水果蔬菜可以多吃,肉類食物也可以吃,但要控制好量,堅果、豆類食品,對補充身體營養也很重要,也可以適量的吃一些。除了飲食結構方面要注意外,飲食習慣也要注意,避免暴飲暴食,吃飯時注意細嚼慢嚥,吃飯順序調整好,先吃蔬菜,後吃肉,最後吃主食,早飯時間控制在15~20分鐘,中晚餐30分鐘左右,細嚼慢嚥,足量飲水,儘量少喝酒或不喝酒等,這些方面,糖尿病患者都值得注意。

糖尿病患者的運動鍛鍊,要注意兩個方面,一是控制強度,二是持之以恆。如果本來沒有運動鍛鍊習慣的朋友,開始運動鍛鍊,不妨循序漸進,運動量也要根據身體的耐受性逐漸加量,主要以有氧運動為主,每天堅持30~60分鐘為宜,注意避免空腹運動或忽然加大運動量等因素引起的低血糖風險;同時還應該注意運動的持續性,每週應該至少進行3次以上的運動,能夠做到5次以上或每天堅持鍛鍊則更佳。

糖尿病患者吃了降糖藥,血糖下不來,用藥是否合理?

糖尿病的情況各不相同,各種藥物針對的情況也各不相同,如果能夠合理用藥,降血糖效果會事半功倍,如果用藥不合理,那麼有可能雖然服了降糖藥,但血糖卻控制不下來。

舉個例子,比如說有的朋友僅僅是空腹血糖高,而餐後血糖不高,但這個時候,他選擇α糖苷酶抑制劑類的藥物阿卡波糖來降低血糖,而這個藥物主要通過抑制和延緩腸道對於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來降低餐後血糖,那麼空腹血糖高的問題,就無法通過服用這個藥物來解決。如果換成是改善胰島素抵抗,減少肝糖元輸出的二甲雙胍,或抑制腎臟葡萄糖重吸收的列淨類藥物,對於空腹血糖的控制,就會有不錯的效果。

除了用藥的類型選擇,用藥的依從性也非常重要,比如格列奈類的胰島素促泌劑,都是短效的改善餐後血糖的藥物,正常情況下,一般建議每餐前15分鐘服用才能起到有效的降低餐後血糖的用藥效果,如果錯誤的將其餐後2小時服用,或者每天服用一次,其降糖效果必然會受到影響。

對於有合用其他藥物的朋友,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導致降糖藥藥效下降的情況也不容忽視。比如說阿卡波糖這個藥物,如果服藥時同服了同樣作用於腸道的考來烯胺,就會影響阿卡波糖在腸道內的藥效,導致血糖調節效果不好的情況發生,如果2個藥物合用,至少應該間隔2小時以上服用另一種藥物;再比如胰島素促泌劑類的磺脲類藥物或格列奈類藥物,如果服用這類藥物的同時,服用利福平、卡馬西平等肝藥酶誘導劑,則可能會加速藥物的代謝,影響藥物的降糖效果。

因此,如果出現服用了降糖藥,血糖仍然控制不下來的情況,首先應該注意加強生活的調節控制,飲食、減重、運動是三個輔助降血糖的最重要方面,如果這些方面都已經控制的很好了,血糖還是降不下來,不妨就醫對原有的用藥進行評估,調整用藥方案,儘快的把血糖控制好。


李藥師談健康


吃著降糖藥,血糖不達標。這就是我說的西藥降糖不治病,藥你吃著,今天達標,明天不達標,說明病情向前發展了,如果治病,吃了藥病好了,何須天天服藥呢?

吃藥不好病,就是上當受騙,吃藥不好病,吃它有用嗎?

西藥降糖不治病,傻子也該能覺醒。

五駕馬車控血糖,掩耳盜鈴時騙自己。

只有純中藥才能根治二型糖尿病。不運動,不控制飲食,不吃一粒降糖西藥。把血糖降到4點5,才能根治糖尿病。

本人2O17年7月23號,體檢血糖是9點47,自測十點零,採用純中藥治療,到2O18年元月一號血糖連續三次測得4點8,停藥至今血糖還正常。停藥一年零5O天了。飲食不忌,酒肉天天吃。血糖還正常。

如果血糖降到4點5,效果會更好。


用戶102687432416


營養師小糖來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問得很好,想必很多糖尿病人都有這樣的困惑。

很多糖尿病人都認為,降糖藥胰島素就是王牌,只要吃上了藥,打了針,血糖就會好。這個想法是錯誤的,無論是降糖藥還是胰島素,都是建立在控制飲食的基礎上的,然後還會配合一定量的運動治療。如果你不控制飲食,還是大吃大喝,即便用了藥也不能幫你把血糖降下來。

糖友們在去醫院開藥的時候,醫生都是綜合你的飲食情況、身體指數、病情程度來開具藥物的,具體用法用量都是很有講究的。每個人的病情不同,所用的藥物也不一樣。患者必須要定時定量的進食、吃藥,才能夠把血糖控制達標。血糖控制不達標的患者,不妨檢討一下自己,是否真正做到了管住嘴,邁開腿呢?

這裡還要額外說明,所謂的管住嘴,並不是不吃甜食那麼簡單,而是要控制全天總熱量,優化飲食結構。像米飯、饅頭、麵條這樣的主食,是要限量食用的,綠葉蔬菜可以多吃,豆類、肉類、奶蛋類適量吃。水果不能隨意吃,只有血糖控制較好的時候能吃。還有無糖食品要當心,也不能吃多了。

關於飲食控糖,也是有很多技巧的,比如粗細搭配、吃整不吃碎、吃幹不吃稀、餐前先喝湯、烹飪加點醋等。想要獲取糖尿病控糖大全,可以點擊頭像進入糖人健康網的主頁,私信發送關鍵字“血糖”獲取哦!


糖人健康網


很多人會問這樣的問題,相信有很多人以為,我吃藥了,血糖就應該降,就應該降好。其實這和有些人說,我每天都在炒股,為什麼沒有發財一樣道理。你做了,有可能你的方法不對,方向錯誤,努力不夠等等,都可能導致你的血糖達不到正常標準。我國糖尿病治療達標率僅百分之49.2,達不到一半。多種原因導致治療不能達標。

用藥血糖不能降的不好,就診時,要把自己不同時間段的血糖情況提供給醫生,讓醫生根據病人胰島功能情況、糖尿病類型、併發症等情況制定一個合理的、切實可行的、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包飲食、運動、藥物等等。另外,該用胰島素治療的,一定不要固執的只用口服藥物,遵從醫生的建議。



微斯人的健康指導


西藥降糖不治病,是糖尿病治不愈的原因,你開始吃一片血糖正常,一月後不行了,為什麼?是你的病繼續發展,又加了一片正常了,二月後又不行了,病情繼續加重了,血糖是飲食產生的,就忽悠你別吃飯,杜絕了血糖的來源,時間一長又不行了,病情還在發展。到了這時候病情惡化到什麼程度,自已不知道,乾脆打胰島素,慢慢維持了。

中藥治療糖尿病,療效慢,療程長不說,關健是:今天血糖下降了,明天又上升了,同吃一劑藥,今天見效,明天加重,病人難以接受,醫生也弄糊塗了,如果說沒療效,為什麼昨天吃的,今天血糖值下降,但是,今天吃同樣的藥,為什麼明天又升高了呢?有的中醫別管他,那是費話,

我是中醫,我相信西醫的血糖值是真的,就總結經驗,把自己的血糖值降到4點8,停藥至今還正常。

中藥治病,要實事求是,血糖升高的原因是:脂肪裡炎性細胞造成的,這是西醫研究的。針對這個病因治療,脂肪裡炎性細胞,溼瘟中醫稱如油入泥。而脂肪裡的炎性細胞呢?不就是油裡有炎症。這個就是難治的原因,炎就要用清熱解毒藥治療,脂脂就要擠出水分。用利溼藥。

這個病不可從表面現象看,也就是中醫的單純辯證治療。


張文學481


血糖高的人吃了降糖藥一般血糖都會正常或者偏低一點的,不然的話我們血糖高還有什麼必要吃藥呢,那麼如果我們吃了降糖藥還是血糖高的話大概有三個原因造成,第一飲食出現問題,第二降糖藥出現失效,第三就是我們本身的病情加重。



當我們吃了降糖藥後血糖不達標很有可能是我們自己飲食原因造成,因為血糖高的人都需要嚴格控制飲食很大一部分糖友都會嘴饞,有些糖友認為自己吃了降糖藥之後飲食應該可以放鬆一點,所以就出現亂吃或者錯吃和多吃的現象,比如吃多了高糖分的東西肯定會有引起血糖升高。

當血糖高的患者長期吃一種降糖藥的時候,我們的藥效也會丟失一部分(這個因人而異不能代表全部人都會)這種情況多數是人體耐藥程度降低導致藥效變少,所以我們出現吃藥後血糖還不達標的情況,可以試試換另一種降糖藥看看效果怎麼樣,記得換藥一定要問過醫生再確定。

當出現吃降糖藥後血糖還不達標的原因就是糖尿病病情加重,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要到醫生檢查一下,因為糖尿病病情加重容易引起併發症成腎病和爛足病,必須要及時就醫不能拖延時間,或者要加大藥量和注射胰島素來干預才行。


腎判官


提出這個問題的人問出了很多糖尿病病人心中的疑惑,為了解答的更清楚一些,我將從糖尿病與飲食的關係,糖尿病的發生,糖尿病降糖治療為什麼要個體化幾個方面回答這個問題。

糖尿病的治療不同與其他疾病,其他疾病可以做到吃相同的藥物就能達到相同的效果。糖尿病治療的目標是血糖達標。血糖的高低與吃多吃少有關係,與食物吃的種類有關係,比如單純只吃稀飯,饅頭,血糖上升的速度很快,如果苗條混合一半的蔬菜,可以延緩血糖升高的速度,與運動量有關係(運動需要消耗能量,空腹運動可能增加發低血糖的可能)。

正常人可以胡吃海喝,血糖正常的原因是胰島細胞功能正常,吃的多一點,胰島素就多分泌一點,血糖就正常。糖尿病病人,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的功能下降,吃的多一點,但是胰島素卻分泌不夠,從而血糖就升高了。

糖尿病的藥物治療有幾大類,促進胰島素分泌的藥物,如格列美脲,格列齊特,格列本脲等。具有快速促進胰島素分泌,主要調節餐後血糖的藥物瑞格列奈(諾和龍),那格列奈。改善胰島素敏感性的,降低胰島素抵抗的藥物二甲雙胍。抑制米飯,苗條,饅頭等主食在小腸的吸收,從而降低餐後血糖的糖甘酶抑制劑,阿卡波糖,米格列醇,尤其適合於我國以米飯麵條為主食的糖尿病患者。還有近幾年新研發出來的沙格列汀,維格列汀等藥物。除此之外還有胰島素治療。


要使血糖控制達標,首先需要改變飲食習慣,飲食首先定時定量,然後根據血糖情況調整用藥,如果第一步飲食控制不能做好,飯量忽大忽小,那麼任憑他是多厲害的專家,也做不到調整血糖在目標值內,並且血糖波動很小。糖尿病的個體化治療是根據患者飲食習慣,是否有肥胖,是否有肝腎功能不全等情況綜合判斷,選擇更適合個體的藥物治療,在使用不同種類的三種降糖藥物仍然不能控制血糖達標,就要考慮使用胰島素治療。總之,吃了降藥,血糖仍不穩定,如果不是飲食沒有控制好,就是治療方案不合適,需要調整。如果是前者,先控制飲食,血糖還不達標,就需要就醫了,醫生給調整藥物治療方案。


全科鮮醫生


西藥降糖不治病,血糖怎麼會達標呢?

血糖只有控制在4點5才算達標,你辦到了嗎?

糖尿病是可以治癒的,純中藥把血糖降到4點5後,停藥是不會復發的。

本人2017年7月23號,血糖空腹十點零,用純中藥治療,到2o18年,血糖降到4點8停藥至今血糖還正常,停藥一年了,飲食不忌。如果血糖降到4點5,那不是更好嗎?再控制飲食。純對可以除根。


用戶91625637304


幾乎百分之九十的人不達標,達標的哪些人身體也許會更差,媒體和專家的誤導,造成糖尿病人誤認為高血糖是糖尿病的全部!糖尿病是血管損傷的疾病,不解決血液質量,提高代謝功能,降下來血糖也不能阻止併發症的來臨。血糖性質區分對糖友們來說非常重要。降不下來說明身體渴望血糖升高,不想輕易被藥物干預。藥物是替代行為,不能用來康復,胰島素也許只能用來急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