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

波哥大(西班牙語:Bogotá),西班牙統治時期及1991年至2000年曾取名

聖菲波哥大(Santafé de Bogotá),是哥倫比亞的首都和昆迪納馬卡省的省會,市區居民數為7,881,156人(2008年),整個都市地區的人口數目為8,250,000人(2005年),大多數居民是麥士蒂索人。本市為哥倫比亞最大城市,也是南美洲發展最快的都市。

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

波哥大在哥倫比亞的行政地位是“首都地區”(Distrito Capital),由中央政府直轄。它是哥倫比亞的一個重要交通樞紐和經濟和文化中心。他有多個大學、高校,以及眾多博物館和名勝。

1538年8月6日貢查洛·希梅內茲·德·奎薩達在原奇布查人的小城巴卡塔(意為“高的田地”)處正式宣佈建立了波哥大。奎薩達以他的故鄉西班牙格拉納達的名字命名這座新城市為聖達菲(Santa Fe),但是很快就有人在這個名字的後面加上了原來印第安人地名衍生過來的波哥大這個名字,因此這座城市的全名是聖菲波哥大(Santa Fe de Bogotá)。但是同年另外兩支遠征隊也來到這裡與奎薩達爭這座新城市,最後奎薩達向這兩支遠征隊付錢後他們才撤回。為了保障他的權利奎薩達於1539年4月又一次正式與這兩支遠征隊的首領從形式上和法律上宣佈建城。

殖民時期波哥大是新格拉納達的首府,它與卡塔赫納一起是當時今天哥倫比亞最重要的城市。

當時波哥大的居民主要是在新大陸出生的西班牙裔人,在他們的影響下在波哥大產生了哥倫比亞獨立運動。1810年7月20日哥倫比亞首次從西班牙獨立,雖然西班牙此後重佔波哥大,但是1819年哥倫比亞終於完全獨立。同年波哥大成為大哥倫比亞首都,但是大哥倫比亞很快就分裂為今天的厄瓜多爾、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此後波哥大多次受內戰的衝擊,其中最有影響的是保守派和自由派之間從1899年到1902年的“千日戰爭”。

1970年代成立的游擊隊四月十九日運動對波哥大和哥倫比亞的未來有很重要的影響。哥倫比亞政府在市中心建造了一座新的總統府,這是當時很常見的在貧困的市中心建造豪華大廈的典範。1984年4月30日哥倫比亞司法部長在波哥大市北被販賣毒品的壟斷集團刺殺,這個事件使得哥倫比亞政府與販毒集團之間的矛盾升級,哥倫比亞的毒品戰爆發。

1985年11月6日4月19日運動的游擊隊攻入波哥大的司法部。在此後政府軍與游擊隊激戰和重佔司法部的過程中數百人喪身。數日後,11月13日魯伊斯火山爆發,山頂的積雪融化導致拉古尼拉河氾濫,小城阿爾梅羅被泥石流覆蓋,兩萬五千人喪生,數千人逃往波哥大。

1990年代裡波哥大時常遭到販毒集團的恐怖襲擊,他們在百貨商場,甚至國家安全組織總部設炸彈,造成數百人喪生。哥倫比亞政府因此加強毒品取締。2000年波哥大開始建造新世紀公車運輸系統。

波哥大位於安第斯山脈的一個富饒的高原上,海拔2,640米。瓜達盧佩山和蒙瑟瑞特山腳下。市內有多條河流、溪澗。

波哥大有20個區,形成了廣闊的街區網格。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區多位於北部,靠近東部丘陵的查韋裡諾、烏薩奎和蘇巴東部地區。中下層居住在城市的中部、西部和西北部。工人階級居住區位於南部,其中一些是棚戶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