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王朝文人中定國安邦者非此類人莫屬,文韜武略兼備

盛世王朝文人中定國安邦者非此類人莫屬,文韜武略兼備

漢朝有一人,名字喚做趙憙。趙憙字伯陽,南陽郡宛人。從小就有節操。堂兄被人殺死,無子,趙憙時年十五歲,一心想著為兄報仇。於是操練兵器,結交賓客,後來就去復仇。而仇家都生病了,無人抵抗他。趙憙以為因病報仇把人殺死,不是仁者想法,暫且放棄而離去。回頭對仇者說:“你們如果病癒,應遠遠避開我。”

更始即位,舞陰縣城大姓李氏擁城不降。更始派遣柱天將軍李寶去招降李氏,李氏不肯,說:“聽說宛人趙氏有孤孫趙憙,信守節義,非常著名,願向他投降。”更始就徵召趙憙。趙憙還不到二十歲,召見後,即任為郎中,代理偏將軍事務,讓他到舞陰,李氏就向他投降。

盛世王朝文人中定國安邦者非此類人莫屬,文韜武略兼備

光武攻破了王尋、王邑,趙憙受了傷,有戰功,回來後拜為中郎將,封勇功侯。鄧奉在南陽造反,趙憙平素與鄧奉友善,屢次寫信給他,懇切地指責他,而造謠的人就誣告趙憙與鄧奉合謀,帝以此感到懷疑。等到鄧奉失敗,光武帝搜得趙憙寫給鄧奉的信,於是大驚道:“趙憙真是一位長者啊。”

後來拜為懷縣縣令。大姓李子春起初擔任琅邪相,豪強掠奪兼併,為人所患。趙憙一到任,聽說他的兩個孫子殺了人未查出,就極力查問其中的姦情,逮捕拷問李子春,兩個孫子自殺。京城為他說情的達數十人,最終沒有聽從。當時趙王劉良病重將死,光武帝親臨看望趙王,問他有什麼要說。趙王說:“我平素與李子春相好,今犯罪,懷令趙憙想殺他,願乞求留其性命。”帝說:“官吏奉法,法律不可歪曲,你再說還有什麼要求。”趙王再沒有說話。

盛世王朝文人中定國安邦者非此類人莫屬,文韜武略兼備

這年,升任趙憙為平原太守。當時平原盜賊很多,趙憙與諸郡討伐追捕,斬其首領,餘黨受其株連者數千人。趙憙上書說:“惡人作惡罰及其身就行了,可將他們徙往京城近郡的地區。”帝聽從了他的建議,就將他們全部遷移安置到穎川、陳留。於是提拔薦舉有義行的人,誅殺鋤掉奸惡之徒。後來青州發生大蝗災,蝗蟲一侵入到平原郡地界就會死掉,平原境內連年豐收,百姓歌頌。二十七年,被授予太尉官職,賜爵關內侯。

當時南單于稱臣,烏桓、鮮卑都來入朝修好,帝令趙憙主持邊疆事務,打算作長久規劃。建初五年,趙憙生病,帝親臨探視。等到病逝之後,帝親往臨吊。時年八十四歲,諡曰正侯。

盛世王朝文人中定國安邦者非此類人莫屬,文韜武略兼備

所以這種人才是盛世王朝文人中定國安邦不可或缺之人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