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磊的得意門生,十年磨一劍,“國民媳婦”海清是怎樣煉成的?

廖栩


也只有海清能擔起國民媳婦這四個字。

海清1978年出生於南京,和很多父母一樣,她的父母為了讓孩子有一個更好的明天,早早就讓海清學習舞蹈。

海清也不負期待,克服種種辛苦訓練,僅僅17歲就進入到省歌舞劇院,後來順利考取北京電影學院,開始學習表演。

說起考北京電影學院,還有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

當時的海清,其實是想考中戲的,以至於在北電三試的老師想特招她,她都不願意。

畢竟在理想的中戲那裡,她表現的也非常好。

後來北電的老師給她打電話,希望她來北電,可海清一口回絕了。

其實海清已經改變主意,準備去北電,只是她不想用特招的方式,她想完全依靠自己的實力。

從舞蹈到表演,海清開始接受全新的考驗。

在北電,她也遇見了表演上的恩師——黃磊老師。

出道前,籍籍無名之時,海清就說過這麼一番話:

對於您,對於我們是一生的情節。

帶著一份感恩的心,海清開啟自己的演藝之路。

一開始的海清演得都是配角,而且角色定位特別強勢。

《明星製造》中是刻薄加強勢的舒娜。

《玉觀音》中透著一股狠勁的鐘寧。

之後的海清,那真就是溜溜達達拍著戲。

基本什麼類型的作品都嘗試過。

直到《王貴與安娜》《蝸居》等一系列家庭劇,才有一個清晰的角色定位。

海清的表演屬實有一種親和力,就像她把反派角色塑造那麼好,觀眾也並不覺得有多麼討厭。這種貼近生活的真實感覺,使得她成為國民媳婦,逐漸變必然。

《媳婦的美好時代》一出,海清迅速走紅。

她也逐漸成為實力女演員的代表。

從大學畢業到依靠毛豆豆一角成名,海清確實是十年磨一劍。她真正靠的只是演技,這也是難能可貴的地方。如今的海清可能和那時候無法比擬,但誰也無法永遠停留在一個永恆階段。

更何況海清對於能不能火這件事,不是太執著。

對於她來說,演戲可能是愛好,而不是為紅而紅。說白了,海清作為一個實力女演員,有自己的追求。

就像她自《媳婦的美好時代》走紅後,即使劇本鋪天蓋地,全是演媳婦的戲。

即使這樣來錢快,也不為所動。

海清不論成名前還是成名後,初心一直沒變,在表演上,始終嚴格要求自己,不為紅更不為錢。也許就是因為如此雲淡風輕,才紅的吧,可謂無心插柳柳成蔭。

主持人楊瀾給海清的演藝生涯總結的十分實在:

十年的一個變化,從苦苦掙扎,默默無聞的女演員,成為一個一線的明星。

明星是明星,海清還是喜歡做一個演員,如同她一直想在表演上不斷突破自己。觀眾會在某一刻驚呼,原來這個角色是海清演的,這才是演員真正意義上的成功。

莎士比亞說:

世間的任何事物,追求時候的興致,總要比享用時候的興致濃烈。

當許多人還在為紅不紅而討論不已時,海清用實際行動證明,對錶演的熱愛,勝過物質和名利上的享受。實力演員們,大都如此,不為金錢和虛名所影響,只為角色而努力奮鬥。

總結起來:

明星告訴我們什麼是緋聞,演員告訴我們什麼是追求。


禾蔚風車


就來說說他的《小別離》吧,我覺得他演的真的特別的真實,他沒有演出來的感覺,就好像他本身就是這個人,他在生活中就是這個樣子的,他一舉一動都特別的有生活氣息,比較的接地氣。不管是在蝸居里面,還是在《小別離》裡面,他的表現總是特別的,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國民媳婦兒和國民媽媽。


嗜睡逃命的明星


每個人的成功都絕非偶然,海清那麼成功也是付出相當大的努力得,海清最早是一個舞蹈演員,給別人伴舞為主,直到在老師黃磊的幫助下,海清出演了紅透半邊天的電視劇《雙面膠》以後,才開始擁有了一點知名度。在那以後才開始火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