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樹先生》你看懂了嗎?

遊戲兮


hello樹先生。

王寶強完全可以憑此拿個戛納影帝了,演技爆炸。

樹,是一個掙扎在邊緣的人,他爬到樹上,透著枝葉看這村莊。在農村中,大多數人都會為了面子維持好基本的關係,大家總是一句句“樹哥”的喊,其實連樹自己都知道所謂的交際好不過是跳樑小醜,不過他為了那份面子,也只有裝傻充愣,配合演出。悲劇都始作俑者是童年家庭的使然,樹的眼中,哥一直是歡快,鼓勵自己都存在,不過因為一件小事,多因大多數人的陳舊枷鎖鎖起來是觀念、封建的農村家庭氛圍,父親失手吊死了哥,從這裡開始,悲劇就埋下種子。再加上週圍環境的刺激,樹自己戴面具戴的分不清真實,於是結婚那天 ,因為沒能借到“皇冠”轎車,他在壓抑中爆發。尊重與平等,他渴求卻妄想。於是他所生活的環境造就了一個完完全全的瘋子,此種幽默我只有在餘華的書《兄弟》中瞥見這一超現實,又在表達上歸於現實的氣質,荒唐扯淡卻又契合現實的妄想。

電影中樹是在做夢,一個又一個,真真假假分不清,荒唐的最後,卻是樹幻想牽著小梅都手說“我們回家吧” 實打實的披著喜劇的悲劇,無奈且無趣。

個人不算是很喜歡,有了意圖,卻沒能讓劇情好好服務,顯得一絲突兀。不如《兄弟》這本書給我帶來的苦笑不得與震撼。






影動隨動


說實話,我到現在還沒有完全看懂。

我認為這是王寶強最成功的一部反映農村生活的片子。

其中的真是虛幻,真真假假,真假難辨。

修車電焊燒傷了眼睛。在醫院圖發神經調戲護士。家裡的地被人霸佔。哥哥被父親當作二流子勒死。和母親相依為命。被村裡人看不起,被大人小孩調侃。分不清真是還是假象的結婚,結婚當天被瞧不起自己的弟弟打了一頓。渾渾噩噩結婚。新婚之夜被新娘強暴,結婚沒幾天媳婦離家出走,唯一的好朋友出礦難。不時的看見已經死去的哥哥和嫂子。突然有了神力可以遇見災難,被人供奉。母親也離開他去了縣城弟弟家。想象牽著媳婦在沒有幾個人的村子裡田地裡狂奔。

我看了幾遍了,但是還是無法完全明白導演的良苦用心。

一路走好,樹!

一路走好,樸實的農村!

一路走好,心中的美好!


做一刻鐘真實的驢子


這個電影堪稱神作,在沒有火之前我就看過,一個人在家裡無聊的時候亂點到的,大半夜看完當天夜裡就失眠了,根本搞不清楚狀況,在接下來的一個星期里老是會去想電影的片段,整個人暈暈沉沉的大半個月才恢復過來,不曉得大家有沒有跟我一樣的。樹的老婆除了是聾啞女,還是一個失足女,你們仔細看看電影裡樹和他老婆結婚的床戲,他老婆很明顯是個老手。看一遍就行,看兩遍人就有點出不來了!我看了兩遍,壓抑的喘不過氣,看了一星期的搞笑綜藝節目才緩過來,寶強確實不簡單!實力派不一定要科班出身才會演戲的。



我隔壁就有一個這樣的人,高考落榜之後就神神叨叨的,整天開公司當市長的,在村裡也是誰都見了打招呼聊兩句尋尋開心,但遇到事誰都欺負他。去年突然就到鎮上上任鎮長去了,負責接待的人還不敢怠慢,好吃好喝招待了一上午給市裡一打電話,特麼就根本沒這回事,後來,專車給送回來了。他有精神疾病,包括人格缺失,他弟弟沒有給他借到車,引發了他對弟弟仇恨,因為他一直認為別人不看不起他,而他的弟弟也輕視他,所以點燃了怒火。其次在打鬥中他的眼睛和頭被擊打,意識出現了問題,在火光中又一次誘發了他的幻視覺,為什麼有幻視覺呢,因為現實中他看到他爸爸吊死了他的哥哥,然後在焚燒他哥哥時,他在火堆旁掐死了他的爸爸。所以他其實心理已經變態了,處於半瘋狀態,直至結婚前夜被打後,真的瘋了。我看了三遍,已經抑鬱了。



我只說一句,我是看hello.樹先生,才對王寶強肅然起敬的,那個形象被演神了,因為我也是農村出來的,那個年代的農村多少都會有這樣或者智障或者缺陷的人,記憶太深刻了。看完這個電影趕上了我一天的抽菸量,裡面的樹先生之所以離不開煙,感覺是他那自卑的手,不拿著煙就不知道該怎麼放。跟你們說個可怕的細節。樹先生他哥第一次回來。脖子上有吊死的印記。為什麼會有個女的,為什麼穿一身大綠。因為人死了燒的女紙人都是綠的,我看的比鬼片還壓抑。



春日盛宴


《Hello樹先生》這部電影我看了好幾遍,當然它也不是一部看一遍就能看懂的電影。

本人從小生長在農村,我想我能比較貼切的回答這個問題。

整部電影沒有什麼故事路線,主要講述王寶強扮演的農村大齡男青年樹先生,在村裡百無聊賴的生活,以及每天刷可有可無的存在感。至於樹先生的全名及出身,並沒有過多的描述。有點像魯迅先生《阿Q正傳》裡阿Q。

裡面有幾個主要情節:樹先生小時候目睹了他爹殺死他哥哥的場景;樹先生家的土地被人強佔了,而且好朋友也死在了礦上;樹先生娶了一個聾啞女,但聾啞女最後還是走了樹先生電影最後,他成了一個預言家,或者自己認為自己是預言家。

其實像樹先生這樣的人,在很多農村都存在,主要表現為沒有工作、沒有學歷、沒有生存方向,整天在村裡談天論地、胡侃亂謅,在別人眼裡刷存在感。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荒誕。荒誕的行為、荒誕的言語、荒誕的思想,最後,成了荒誕的一生。

《Hello樹先生》這部電影恰恰是以喜劇幽默的方式反應了這種荒誕生活,讓觀眾在觀影時有了歡樂,而在觀影后又有了思索。思考這種生活到底是可憐還是可氣、是可悲還是可嘆,還是五味雜陳都有點呢?

最後,還要提一句,王寶強在裡面的演技絕對扛扛滴,尤其是那抽菸的動作和迷離的眼神,無法模仿。


火龍果經典影視


都說這是王寶強被低估的一部影帝之作。

《hello!樹先生》,同樣是韓傑一部被嚴重低估的導演作品。

韓傑,1977年出生在山西孝義,獨立拍片之前,擔任過6年賈樟柯的副導,參與了包括《三峽好人》在內的賈樟柯多部代表作的拍攝,對村鎮青年有著很多觀察和審視。他的長片處女座《賴小子》就是描述了北方小鎮,三個小混混誤以為失手殺人而遠走他方的故事,而2011年執導的《hello!樹先生》,不過是他的第二部長片而已。

《hello!樹先生》的情節並不複雜,王寶強飾演的樹先生是北方礦區農村看似普通、但有一定身體和心智缺陷的青年,他行為荒誕到喜歡待在樹上,獨處時經常有令人恐怖的臆想,他於是也成為了村裡其它青年最願意撩撥、召喚的一個閒人。樹先生起初在村裡的汽修鋪有份工作,但工傷之後便被解僱,只能在村內遊蕩,無所事事

。哪裡有紅白喜事、熱鬧場合便有他的身影。一次哥們的婚禮上,樹先生被平時稱兄道弟的煤老闆羞辱,才發現了原來此前他所受到的歡迎,都是假象。自尊崩塌的樹,前往省城投奔辦私立學校的另一位哥們,也順利娶上了聾啞女小梅,他渴望辦一次體面婚禮卻草草收場,讓他的妄想症徹底發作,從此,村裡面都流傳樹先生能夠通靈,他成為了“預言家”······

導演兼編劇的韓傑介紹影片時說,樹先生其實是根據山西孝義一個真實存在的人物創作的。這位現實中的樹先生逢人就說:“韓傑混得不錯,那是因為我找人在北京罩著他呢。”

而這樣的創作原型,別說韓傑,每一個擁有農村成長經歷的人好像都能在他們記憶中找到一位。樹先生們似乎最能進入農村生活,又似乎與之格格不入,他們幽默著、癲狂著每一個鄉村城鎮。

《hello!樹先生》有很強的文學化隱喻,在這部影片中,可以看到卡夫卡《城堡》中K先生,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中的柯希莫的影子。前者,K先生主動接近一種體制,耗費了所有的努力最終失敗;後者則像是承續著這種失敗,《樹上的男爵》講述一種與醜陋文明、體制化徹底決裂的態度,以及決裂之後如何驕傲生存的實驗。

而《hello!樹先生》中的樹先生可以理解為生活在樹上的K先生,他努力想融進農村的現實生活、擠進村鎮青年的主流,又經常只能在遇挫之後爬回到樹上,取得一個避難所和保護。

但無論是面對真實“樹先生”,文學樹先生,還是面對《hello!樹先生》,似乎都有一個共同的難題,就是,我們不知道如何對待、評價這樣的人。我們對他的悲哀和痛苦很陌生,可總是揮之不去。我們甚至沒辦法理解,樹先生與其它農村青年,在命運處境上又有哪些關聯乃至共同點?

於是,我們不妨可以提供這樣一種角度:樹先生,其實狀寫的是農村邊緣人言說的無能,一種失語的境地。

表面上看,樹先生與農村所有人都有話說,遇人就可以打招呼搭訕,有飯局拉上他,村裡面辦酒席找他幫忙,他可以用一兩句話逗其它人開心,他像是一個村莊裡的交際紅人。而另一方面,樹先生有他的孤獨和恐懼,來自童年哥哥被父親吊死樹上的陰影,傍晚開始妄想症發作時看到的來自另一個世界的影像——他天生地能接觸到別人接觸不到的幻覺。

失語,並不是失去說話的能力與機會,而是失去話語的分量和權力。

樹先生和那些村裡面做各種體面工作的年輕人都很熟,他自稱每天“忙死了”,但實則,他卻一點話語權都沒有。他不過是村裡面為了熱鬧、為了搞笑逗樂的現實副產品。當他最好的哥們擦碰了村長兒子的車他的話幫不上忙;他自家的地被村長一家佔用他說了幾句不痛不癢的話,但討不回來;而在一次婚禮上,他的徹底暴露了自己失語背後的村中地位的真相,他不過是一個隨時可以被人動手欺負的邊緣者。

影片非常強烈地展示著這種對立,樹先生說話等於沒說;而村長在婚禮上應對村民的詰難,堪稱詭辯,卻能說服眾人。這部電影,從地域背景上,應該是在東北。東北是一塊語言豐富的土地,但我們同樣可以看到言語是如何產生效力的——它還是與言說者背後的地位關聯。

在村長、村長兒子(煤老闆)的對立面,其實站著的不僅是樹先生,還有其它普通的村民,這裡,高音喇叭成為了強勢者的工具,詭辯成為了有權者的修辭。而樹先生,又站在了所有“正常人”的對立面,他說了最多的話,卻全部是廢話,或者消遣的話。這裡,樹先生是最弱勢的存在。

如果通過這些還不能顯性表現樹先生的言說無能, 那麼與聾啞女梅梅的婚姻,便是一種更好的暗示。其實,無論是聾啞女梅梅,還是樹先生,他們都是喪失語言功能的人,只不過一個不能說,一個說了等於白說。

於是,遭遇到村長兒子的一頓暴打之後,樹先生內心渴望著一次正名。但他辦場體面婚禮的願望,因為籌備過程與弟弟大打出手,最終以鬧劇結束。所以,樹先生妄想症的爆發,看似沒有緣由,卻有內在誘因,他想要用一場自己的婚禮還改變此前一場婚禮的屈辱,無奈未能如願。

或許,正是這種從小便造成的對外言說的無能,外部世界的屢屢遇挫,讓樹先生獲得了通向另一種世界的能力,他妄想的虛幻世界。這是其它青年所不具備的,在《hello!樹先生》中,其它人都是單向度的人,他們只有面對現實物質世界的能力,只有樹先生是具備與自己內心對話的能力的。儘管,那是來自症狀發作後的一種強行帶入,以及同樣非直白的展現。樹先生每天要把自己弄的很忙碌,可能也是害怕自己過多進入獨處模式的一種本能逃避吧。

因此,到了影片的最後,我們自然會看到一種離奇的荒誕。樹先生是怎樣從言說無能實現言說能力的?因為,發瘋後的樹先生,被村裡人信以為有通靈的本事。鄉村異人,能見鬼神、能斷禍福,樹先生竟然真正獲得了他最為期待的能力——言說的能力。

樹先生究竟是通靈還是臆想與幻想一點都不重要,樹先生真的瘋了還是沒瘋,一點都不重要,至少從內心上,他不想再變回從前。



書生講電影


0.寫在前面

每一個時代都有“想和你睏覺”的阿Q、“穿長衫”的孔乙己、“風雪中死去”的祥林嫂。韓傑導演鏡頭下的樹先生,自卑、自尊、愚昧、神經質、愛管閒事、淳樸善良、愛面子,也追求美好生活,但最終還是瘋掉了。


樹生活的時代,並沒有離我們遠去。小編是農村長大的人,隱約記得好像,每個農村孩子成長的記憶中都有一位樹先生。


至於寶強的演技,也是非常的優秀。寶強身上所自帶的鄉土氣息、“俺叫傻根”式的平凡、“許三多”式的堅持,配合上優秀的導演和編劇,成就了這一部,影響中國的《Hello,樹先生》。


1.劇情回顧:一個準瘋子變成了真瘋子的故事

《Hello樹先生》拍攝手法非常高明,因此有很多不同的版本,這裡小編以自己觀影體驗,總結出了其中一種版本。


片中的主人公叫作:樹。樹生於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東北農村,片中展現的應該三十而立的年紀。

在樹小的時候,哥哥因為牛氓罪抓去坐牢;出來後,被父親失手打死。當時,時尚前衛的哥哥,是樹小時候的偶像;但是,哥哥的死,給樹帶來了童年的陰影。


成年之後的樹,在村裡汽修廠有一份工作。因為有一份正經的工作,樹也顯得很有“尊嚴”。但是因為精神狀態不穩定,常常在村裡街道上晃悠,被同鄉人當做消化調侃。


又一次,樹在修車的時候,受了工傷,被老闆開除。當這份工作所帶來的尊嚴被奪走的時候,樹變得更加得不穩定、精神失控。覺得失去尊嚴的樹,竟然在醫院裡乘著換藥的時候,調戲女護士。

二豬、高鵬等人是村裡和樹一起長大的夥伴,戲謔地稱呼樹為“樹哥”。


沒有工作的樹,正當在街上閒逛的時候,遇到了高鵬。高鵬便拉著他一起喝酒。

對於高鵬、二豬他們的戲謔,樹心理雖然明白,但是懦弱的他為了估計自己最後一份尊嚴,依然在笑臉相待兒時的夥伴。


小莊是村裡一名普通的民工,也是樹唯一一位交心的朋友。樹說,內心善良的小莊和自己的哥哥很像。

就在樹和高鵬、二豬一起喝酒的時候,小莊騎摩托車裝上了高鵬的“皇冠牌”轎車。自以為自己很有面子的樹,勸二豬算了;但是卻被二豬一把推開,顏面無存。但是為了小莊,樹還是賠笑忍耐。

之後,在高鵬的婚禮上,因為二豬仗著自己爸爸是村長佔用了自己家地的事情,說了二豬兩句。卻被二豬逼得當眾下跪,把尊嚴看得非常重要的樹,沒有跪。


但是他,卻拉著二豬,在屋裡躲著眾人,跪下了!

再後來,二豬的礦場發生礦難,自己唯一的好友小莊也死了,樹的精神真正開始奔潰了。


變瘋之後的樹,開始蜷縮在自己幻想的世界當中。並把自己幻想成村裡的算命大仙,先後經歷了村裡停水、幫二豬算命。


當發生礦難的二豬上門磕頭問卦的時候,樹拿著手電筒,直直地照著二豬;二豬嚇得匍匐在地上連連磕頭。這是樹對於二豬幻想式的報復。

之後,樹在幻想的世界中,參加了瑞陽礦廠的剪彩儀式。還與二豬的上司、礦廠大老闆談笑風生,攜手展望未來……

美好的幻想終結在冰冷的現實裡。下一個鏡頭,樹靠在大樹上笑出了聲,如同白日夢太過美好把人笑醒一樣。

樹,徹底瘋了!

至於樹和小梅的愛情,只不過是樹幻想出來的!


在現實中,樹和小梅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就給小梅留下了很壞的印象。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根本不考慮小梅是否能聽得到。


而之後,樹約小梅一起吃飯,小梅立馬就拒絕了。

之後,發生的一切,只不過是樹對於小梅的幻想。


2.文人的矯情與社會的現實

每個村頭都有一個樹先生。

通過樹先生反映出了中國底層社會小人物的悲哀。


看過王寶強演過的很多電影,無論泰囧裡的王寶,還是一個人的武林裡的封於修,都不如瘋癲的樹先生。


在村裡每個人都叫他樹哥,但大多都是拿他當二傻子。通過二豬,就可以看出村裡的人在內心是如何看待樹先生。

從一開始跟樹先生吃飯,調侃他,讓他給自己看大門,到最後大朋結婚時讓他下跪認錯,無不反映出樹先生其實是村裡的笑柄。

而樹先生卻還在為一聲樹哥來滿足自己小小的虛榮心。樹先生傻嗎?不傻,給小梅的短信中他寫到:相思是酒,相憶是煙,你就像那菸酒,搞得我煙不離手,酒不離口。可以看出樹先生不僅不傻,而且心思很細膩,甚至有點小才華,這可能也是打動小梅的地方。

自己的無能,同村的嘲笑,以及最後親情的破裂,徹底壓垮了我們的樹先生。

我想如果不是童年時的悲哀,或許樹先生也會跟他的兄弟一般混的風生水起,而不是現在人們眼中的傻子。

其實樹先生內心是是非常孤獨與空虛的,他需要朋友,親人的呵護,陪伴,正是缺失了這些才讓最後瘋掉的樹先生見到了死去的哥哥,這就是樹先生的悲哀。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悲哀,或深或淺,所以說,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的樹先生。影片最後瘋掉的樹先生幻想到了小梅更是直接反映出了他內心對陪伴和幸福生活的渴望。






3.對王寶強演技的個人看法

對於草根出身的王寶強,小編無意客觀評價,只是表達一點個人觀點。

這部影片顯然又是一部叫好不叫座的經典影片,小編認為,或許再經過十年的沉澱,它才能夠在民眾視野中盛行。

毫無疑問,這是一部上升到中國社會問題的影片。

毫無疑問,這部影片完美契合了王寶強身上的特質與風格,使得他在這部影片中完美的詮釋了樹,這個既然人痛恨,又讓人可憐的人物形象。


王寶強是草根出生,剛出道的時候,被別人調侃:演什麼都像王寶強。


而在《Hello,樹先生》這部影片中,劣勢變優勢,真的為王寶強的氣質、演技所折服。


經過《港囧》、《唐人街探案》等影片的淬鍊,王寶強已經開始嘗試新的方向,也成為了一名真正的實力派演員。同時,也保留了那份非常討國人喜歡的“傻黑甜”的特質。


祝福寶強,希望他在未來的道路上,越走越好!也希望寶強的孩子能夠健康成長,而馬蓉也能找準自己的方向,踏踏實實地做一名普通婦女。


趣事er


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看了三遍樹先森,終於看懂了,真是被寶強的演技給驚豔到了,確實是實力派,也確實是草根出身的明星,值得關注。


1.寶寶也想被看得起

電影裡有一幕,寶強的朋友,摩托車刮住別人的車了,車主生氣的趕出去,又是打又是罵,寶寶生氣了,上去勸車主,給自己個面子,說完就被車主一個巴掌推到地上了。看來,人生氣起來,這一巴掌能踢死兩頭牛都沒問題。

還有一幕,寶寶結婚了,想要好一點的車,排場排場,誰知道人家不借給他,寶寶又生氣啦,掄起拳頭燒了自己的家。


沒有辦法,窮人被看不起人,何況是個二蛋呢?




2.寶寶也想娶媳婦


寶寶的生活是不容易啊,愛一個人胡思亂想,一會幻覺看到哥了,一會有看到爹了,人能活成這樣,也真是超神了,估計在等兩年,就成仙了。寶寶精神不太正常,於是就沒有媳婦,偶然一次,看到個啞巴妹,心歡的不行!終於可以像別人一樣有個媳婦了,雖然不會說話,但長的還算漂亮,配上寶寶還是沒問題的了。最後,寶寶幻覺老是發作,還是媳婦硬讓他體驗了兒女情長。


冷漠世界熱心人,我有話說

寶寶那二傻般的微笑,牛逼式的抽菸姿勢和憂鬱的眼神,都深深的刺激了我。我要是也能像寶寶那樣會幻覺,會母牛一樣的發瘋,那我的人生應該何其暢快吧!


冷漠世界熱心人


剛剛寫了一篇關於《hello!樹先生》的頭條號文章,就發現悟空也有這樣的問題推薦,頭條強大呀!那就再回答一下吧。

其實樹是一個精神分裂症病人,故事就是描述他從沒有發病到發病的一個過程描述,故事的所有荒誕陸離其實就是精神分裂症的內在症狀幻覺、妄想,以及思維方面出現問題。剛開始沒有發病之前,其實“樹”就已經有些前驅的問題的。比如情緒抑鬱;對“弟弟”情感的平淡,猜疑;自我角色認識的不足,不能穩定的完成一份工作,給人感覺就是二流子;好像和每個人都很熟,實際只是自己內心孤僻、自卑的一種掩飾;也有片段的幻覺妄想,一直沉浸在“哥哥”、“父親”的早逝陰影種,不時會看到他們。但是還有生活得目標,比如想結婚,工作。對於工作沒有持久性,經濟方面心有餘力不足,好高騖遠,眼高手低,還對弟弟的接濟不滿意。



最終和弟弟的矛盾還是爆發了,因為和弟弟爭執,於結婚前夜精神症狀也全部爆發,出現大量的幻覺、妄想。其實這是有犯精神病的必然性,因此這裡就不要追究是因為發病而導致兄弟矛盾還是兄弟矛盾導致的發病。這時“樹”看到已故的哥哥帶著未過門的嫂子回來慶自己婚禮。之後症狀是越來越嚴重的,嚴重到分不清什麼是現實和什麼是自己臆想的東西,可以只顧看哥哥嫂子風月,不顧自己妻子離家。沒事就爬到樹上嘻嘻發笑,活在自己的臆想的世界裡,也不隨村裡人搬遷。他在這個臆想的世界裡面,時不時看見嚴肅的父親盯著自己,這可以認為是表達他是希望得到成功,得到父親認可的,但是他也知道自己骨子裡的懦弱無法達到,也對父親害死哥哥的恐懼和怨恨;在臆想的世界裡他還可以報復了欺負自己的“二豬”,和煤老闆平起平坐,成為名副其實的“樹先生”。事實上導演不時的轉換鏡頭,告訴大家,“樹先生”依然是坐在枝頭喃喃自語、嘻嘻發笑的“樹”,再荒誕陸離的情節內容也只是他的想象而已。



他想象自己風言風語的和煤老闆平起平坐剪綵,“天南地北”、“月球”、“原子彈”以及“五大發明”說了一番後,“樹”覺得自己終於功成立就了,於是就想象懷孕的妻子來借自己回新家,要過幸福生活了。在外人看來,“樹先生”此刻是邁向一條類似懸崖或者山坡的不歸之路,至於他最後結局如何,電影沒有說,埋下了一個伏筆。


故事要表達的就是這樣一個主題思想,村民和家人的忽視,或者說冷眼以對,又或者是愚昧,其實是帶有些黑色幽默的,在這個黑色的幽默裡讓人反思一些社會問題。故事定位是喜劇,可是怎麼看都是悲催的色彩,也許這個色彩就是精神病人本身對世界的感知色彩。而最後的伏筆正好是個敲問,精神病人的歸屬如何,也該是個疑問的。


一盞茶的恬靜


樹先生我有幸在第一時間就看了,而且陸續的看過幾次!

這裡我不累述《hello!樹先生》的具體詳情了!

把自己的感受說下!可能會脫離劇情請大家原諒!

寶強生平最棒的一次演出,算是巔峰之作!最近拍的那個《唐人街探案2》簡直垃圾至極。

人們總是說孤獨和寂寞是兩回事,他們是各自成為獨立世界並且是獨立的存在,形成了自有的兩種完整狀態。

可是樹先生卻是將這兩種狀態和於一身的!

孤獨的樹先生因為孤獨的存在,自己造就了自己的一個世界,表現出一種高貴的圓融的狀態,像一個禪者。樹先生抽菸的獨特姿勢充分的演繹了他的圓融和與眾不同的高貴!

樹先生始終在冥想,甚至是一個羽化的極高的聖人一般的冥想,他的冥想是孤獨的,是隻有自己存在的,他的狀態是幾乎完整的沒有任何的缺失。

樹先生的寂寞又是無奈的虛無,百無聊賴的像困獸一樣的寂寞,樹先生在自己的世界裡徘徊。任何事情都不想去行為,這種焦灼的虛無是一種無所適從的悲情,樹先生是寂寞的,只有自己的寂寞。

樹先生的圓融的孤獨使他被自己的思想籠罩,他這時的氣質是嫻靜的,是淡定的。可是因為寂寞又給他帶來了恐懼,他找不到陪伴自己的人,沒有人陪伴的他總是不能好好的自處,他百無聊賴的焦灼著,恐懼著!

樹先生的孤獨和寂寞對環境根本就是沒有限制的,身處鬧市酒館,他被人群包圍著,那時樹先生真實的和人群融合著,但是他還是表現的那麼和敬清寂,和環境能夠和諧的相處,保持一種恰到好處的尊敬,甚至是在被打受辱之時,他還保持著對自己的那份尊敬!

樹先生的寂寞是一種病,他知道的,他也知道治療的最好的藥方就是有人陪著,喧鬧著,去尋找無處不在的社交。這個社交是樹先生最需要的,但是這個社交卻是最廉價的,舉起的酒杯,祝賀的美言,彼此交換的淺笑,即使是掄過來的拳頭。

樹先生為了自己的那份作為孤獨者本應該不去追逐的利益關係和將來的幸福,也在搭建著他的人脈關係,這是出於功利的目的,實用的目的。再孤獨和寂寞的樹先生也是不能擺脫這利用他人和被他人利用工具的角色。

樹先生需要孤獨,也擺脫不了拋棄寂寞的想法,可是寂寞者的累加逃不出寂寞。寂寞者逃不出寂寞者本身的捆束。他獨處著,他的精神自由他認為能還給他自己一個真實的樹先生!

樹先生他需要和別人保持適度的寬闊的不允許他人侵佔的他視為自然的領土,包括他的老婆也要有這個距離。

樹先生認為人與人之間應該有恰當的距離,因為沒有恰當的距離的話,他覺得他的美別人領略不了,和別人的距離太近了會讓他覺得可怕,因為那是邪惡和世俗的醜陋。樹先生覺得噁心,自己的老婆也不例外!適當的距離會使每一個人成為一道完整而獨特的風景,適當的距離會使人跟人在距離之外產生思念和尊重。

樹先生的眼睛害了他也幫了他,他不用去直視,可以去感受,他動用自己全身的細胞去感受別人,他省卻的用眼睛領略對方的累贅,他感受到的是氣息、磁場、併為之受到影響。這也讓距離變得更遠了!他更孤獨寂寞了!

但是在擁擠的樹先生的生活中人們在互相的干擾和打攪,讓人們缺失了本應該有的敬意,可是樹先生始終保持著這種敬意!

樹先生不需要和別人說話,他不想浪費應該屬於自己的時間!他怕再包容別人和被別人包容,他的疲勞是別人不能觸及的!樹先生自己孤獨和寂寞的境界已經讓他很累了!

樹先生對人性,對人的精神產生了自己很害怕的疲勞。這種疲勞讓樹先生失去了純真的心,給他的世界增加了喧鬧,這份喧鬧剝奪了他的圓融的清淨的精神世界,變得不再寂寞!他需要那份他喜歡的和已經養成的寂寞。

樹先生不想再去欣賞他人的美,評判他人的惡,欣賞那些人為之快樂的生活,他認為那是不恥的!任何人都不能和他再打交道了!一旦有人要觸及他的寂寞就會毀壞他的反思和沉思。

樹先生的反思是他一切思想的根源,他認為這種反思中的思考是他產生智慧的動力。他自己在自我評判,而不去評判他人,這是人們缺失的一種勇氣。這份勇氣給了樹先生活著的信念,他不能疏忽,否則他只能自己孤獨的存在,這份勇氣也是一個寂寞者唯一的朋友。

樹先生是孤獨者,是極其有趣,極其豐富的人,因為他不是迫於無奈而陷於寂寞。因為他是自我選擇的一種自我消遣方式。所以樹先生是快樂的思想者,他的快樂源於思想的寬廣,所以他的快樂十分地持久。

樹先生漸漸的有了一種羽化的狀態,(羽化是道家的名詞)他消失在瀰漫的空氣中了!自我如羽毛一樣飄蕩在空氣中,有一種物我兩忘物我皆忘的境界。他的思考,就能讓你

他暢然地沉醉,沉醉的同時,那些塵封的角落全部都被點燃。這是樹先生的孤獨寂寞最高境界!和周伯通一樣的互博之術一樣。樹先生自己的思想和自己的另種思想在暢通無阻淋漓盡致的交流,有一種豁然開朗的美妙,樹先生更是沉醉!其實這也是樹先生自己心靈和靈魂的對話!

樹先生的靈魂不是隻是囚禁在他那副不堪的臭皮囊中,他的靈魂是彌散的,彌散在他的周圍,樹先生在冥想的時候他的靈魂是漫無邊際的。樹先生這種無藥可救的冥想不需要喬裝打扮,因為那個世界只有他!沒有迎合、奉承和模仿。有了模仿和迎合樹先生覺得是無趣的,這和他的理想是相去甚遠的!他不用矯揉造作了,不去去矯情任何事!

樹先生的孤獨寂寞是真實的,他不是在自欺欺人,他不用和別人閒聊,恭維,嘆息,那樣既看不到思想,也看不到真情。他認為那是假的。

樹先生的真實是最高的高貴。美不分領域,美不分區域,美只有真和假之分。在樹先生的世界中只有真實,他自己創造的真實!真是美得前提,如果沒有真,善就是偽善。樹先生不需要偽善,他是真的善。

獨孤寂寞的樹先生在人們的冷寂中真的尋找到了自我,而且只有他自己!即使是光天化日之下樹先生仍然是在黑漆漆的世界裡進行自我的對話,是一個自行反觀自身的過程,對他的自性格的隧道來說,是極其重要的,借用這樣一種方式,來看到了他很多忽略的東西。他越來越痴迷於此!具有孤獨的自我意識反觀自身的樹先生,沒有彌足珍貴的朋友。所有人都不陪!

樹先生不需要同情,更不需要由此產生的可憐,同是感同身受,情是感情,同情就是你所經歷的苦難正如我所經歷的苦難,我感同身受。沒有人能和樹先生感同身受,也沒有人能經歷他的痛苦且快樂的感受,不需要相互的理解。真正有這份經歷的也就是孫悟空和紫霞仙子了!

樹先生的美在於靈魂之美,但靈魂之美必然是需要時間的磨礪的。必然是需要生活的考驗的。樹先生身邊的人也只是來考驗的的工具罷了!

樹先生的孤獨寂寞不是一種姿態,

樹先生的孤獨寂寞是一種真正的境界。

樹先生的孤獨寂寞是心靈的一份詩意的棲居。

樹先生的孤獨寂寞是激流中的浮沫,沙漠中的托缽僧。

樹先生的孤獨寂寞在很多時間表現為沉默,

樹先生的孤獨寂寞與沉默沒有必然的關係。

樹先生的孤獨寂寞是思想的流浪者,精神的流浪者。

樹先生的孤獨寂寞不是虛假的表象。

樹先生的孤獨寂寞是思想的精神的流浪者。沒有精神思想的人是孤獨不了的。

樹先生的孤獨寂寞是我們最原始最本真最自然的狀態。

樹先生的孤獨寂寞是他的命運。他順從地恭敬地領會它。

我們都是某個生活段落中的樹先生!只是樹先生比我們更執著!


杜陵閒人


前幾天老李發表了一個關於抽菸的視頻合集,裡面王寶強在電影《hello!樹先生》裡面的抽菸鏡頭,配上Time的BGM,讓大家驚豔了一把,然而老李發現,居然有那麼多人不知道這部《hello!樹先生》,所以今天老李就和大家來聊一聊這部讓王寶強獲得國際影帝的電影,更多的人在王寶強和馬蓉之外,更加的關注他的演技而不是生活。

背景音樂是MKJ的Time,電影是王寶強的《hello!樹先生》,大家別再問了。有興趣的可以關注老李的頭條號,看一下之前的文章,有影帝們的抽菸合集。

2011年,王寶強憑藉《Hello!樹先生》獲得俄羅斯、美國紐約、意大利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及亞太電影獎。同時導演韓傑,因為這部電影獲得了上海國際電影節(2011;第14屆) 金爵獎,最佳影片,最佳新人導演,組委會特別獎,最佳導演提名。就是這樣一部電影,卻沒有被廣大影迷熟知,實在是可惜,感覺就像樹的人生一樣,邊緣人物,我們根本不會留意。

hello 樹先生 劇照

有很多看過電影的朋友,第一感覺就是壓抑,甚至有朋友開玩笑說,需要看一個星期的新聞聯播才能恢復過來,儘管是玩笑話,但電影結束之後帶給我們的思考還是很多的,有的人說是從樹先生身上看到了自己,有的人想起了村裡那個天天在街頭流浪的老賴,但就電影來說,王寶強,在電影裡面的張力,確實無人可以替代。樹抽菸時那無處安放的右手,就像我們無處安放的人生,尷尬又不知所措。

電影的故事其實很簡單,他的名字就叫做“樹”,而且經常呆在樹上,在村裡和誰也熟,也打招呼,大家還會喊一聲“樹哥”,原本的工作因為失誤也丟掉了,朋友們有的成了老闆,有的開了學校,還和村長的小舅子有了矛盾。相親遇上一個聾啞的姑娘,結果結婚的時候因為沒有借到想要的婚車而徹底崩潰,反而是瘋了的樹先生,生活過的好了起來,成了十里八村有名的半仙兒。

hello 樹先生 劇照

樹親眼目睹了父親殺死“流氓”哥哥,一直想逃離的樹,卻始終沒有躲開父親的陰影。關於哥哥,出場的時候摟著漂亮姑娘,穿著喇叭褲,留著長髮,一副放蕩不羈的樣子,唱著《冬天裡的一把火》。哥哥是樹所向往的人生,但是又因為父親代表的當時那個社會的道德觀念壓抑著,不能去做那樣的一個自由的人,所以樹才會在糾結中,走向了極端。

就是這樣一個極要面子又沒有什麼能力的人,是不是和掙扎在社會底層的我們有些相似。我們身邊的朋友,有的成了成功人士,就像樹在城裡開培訓學校的老同學,有的成了大款,就像村長的小舅子,有的是普通的上班族,就像樹的朋友小莊。

樹先生 劇照

樹不是農村裡面所謂的傻子,樹本來是有生活的希望的,在遇見小梅的時候,我們見證了樹先生的幽默和小才情:

你知道嗎?

當我們相視的一刻,

就是這世界最美的瞬間,

就算給我個村長我也不當!

相思是煙,

相憶是酒,

你就像那菸酒,

搞的我煙不離手,

酒不離口!

這是樹發給小梅的短信,看到這一段的時候,老李有些感動。樹的生命裡面,村長可能是能都接觸到的最大的官兒和最有權利的人了,但是為了愛情,就算給我個村長我也不當!多麼可愛的樹先生。

電影的後半部分,從樹的婚禮開始便有了另外的一種意義。到底樹是什麼時候開始“瘋”的,還是說樹從頭到尾一直是“瘋”的,抑或他一直沒有變“瘋”。樹開始了預言,還去參加典禮,當初瞧不起他的村長小舅子都拿錢來求他,這讓樹得到了徹頭徹尾的滿足。有很多朋友說,後面基本上都是樹先生在樹上的臆想,樹先生得了幻想症。但我寧可相信那些事情都是真實發生的,那樣,樹的人生才完整,才能在變“瘋”之後,徹底的丟掉尊嚴和對生活的追求,自己都認可了自己荒謬的人生,我就是個傻子,你們都來求我這個傻子,到底是誰更傻。

hello 樹先生 劇照

最終,樹先生還是回到了樹上,那些關於造原子彈,搶佔月球的發言,讓樹重新又成了大家眼中的“傻子”,但是樹已經無所謂了,他得到了他一直想要的尊重,儘管這些尊重並不是發自內心。他一個人躲在樹上,冷眼看著這個荒唐的世界,找回了自我。

樹先生,這個名字起得真好。樹的人生有兩個,外表是枝繁葉茂,地下是盤根錯節。樹,本應代表的是蓬勃和發展,我們的樹先生,卻被人嘲笑。當一個人徹底的丟掉尊嚴之後,是不是能夠活的更好。

樹先生 劇照

電影的最後,小梅終於開口說話了,而且還懷了樹的孩子,村民也拿到了土地的賠償。這些可能是樹最後的一些幻想了吧。樹是善良的,當我們去嘲笑一個村頭的傻子或者周星馳似的“鹹魚”時,我們嘲笑的是什麼?有些東西,他們比我們更加值得讚賞。

電影結束那幕紅色的影像,就像樹先生無處安放的手一樣,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子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