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可以從南極引進2000只企鵝到北極解決北極熊生存問題?

醉車阿寶


企鵝那玩意兒北極熊不認識啊,並不一定會將企鵝作為食物。北極熊的生存困境可能更重要的是由於環境變化引起,冰層的融化在不斷縮小它們的生存空間。

北極熊十分耐寒,但是由於北極中心附近溫度實在太低,冰層也更厚、裸露的海洋就算面積大也沒用,不利於北極熊生存,因此北極熊的活動地帶較為接近北極圈的邊緣地帶,有的時候還會南遷以躲過嚴寒或者食物短缺的季節。由於氣候變暖,北極圈附近夏季氣溫也比較高,使得一些冰川融化,加上地球氣候帶分佈的變化,使得北極物種分佈變化,北極熊的食物種類也隨著緩慢變化,北極熊生存空間逐漸縮小,有限的資源能夠供養的北極熊的數量下降,使得北極熊面臨生存危機。可以說是人類活動引起的,人類力量實在太強了,對環境的影響威脅到大量生物生存。

引進2000只企鵝到北極並不是好主意,由於本來生存環境的不同,當某地引入已經很久沒有存在過的生物後,可能會因為沒有天地大量繁殖,帶來新的物種危機,有不少這樣的例子。澳大利亞百十年前在野外放了幾隻兔子,現在兔子種群數量達到數十億,想滅都滅不掉;亞洲鯉魚入侵美國五大湖,也引發了一系列環境問題。這些慘痛的經驗告訴人類並不能簡單地通過引進物種解決另一種生物的造成的環境問題,況且北極沒有企鵝這種生物,企鵝的氣味等都和北極熊的食物不同,它們未必見得會吃,儘管北極熊是攻擊性最高的熊類。

最好的辦法還是要想辦法延緩環境的變化,使得北極熊擁有較長的適應時間,沒準能夠在環境變化的大潮中存活下來。不過可能也不現實,人類對環境的影響十分深遠,想要改變這種趨勢很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